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分多普勒定位技术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波 石昭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研究多个运动平台对固定辐射源的差分多普勒(FDOA)定位,根据FDOA定位原理在"XX系统仿真"平台下建立了平面三站FDOA定位系统仿真模型。首先介绍了定位系统的每个子模块的功能和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定位误差的Cramer-Rao... 为了研究多个运动平台对固定辐射源的差分多普勒(FDOA)定位,根据FDOA定位原理在"XX系统仿真"平台下建立了平面三站FDOA定位系统仿真模型。首先介绍了定位系统的每个子模块的功能和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定位误差的Cramer-Rao界进行了公式推导;通过仿真实验考察配置方式、运动方向以及取样数等参数对FDOA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可行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多普勒定位 系统仿真 无源定位 多运动平台
下载PDF
差分多普勒在无源雷达目标速度估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宏忠 陈双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差分多普勒信息在目标速度估计中的应用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对差分多普勒信息应用于目标速度估计中的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Monte carlo仿真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差分多普勒信息能够有效地提高... 提出了一种差分多普勒信息在目标速度估计中的应用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对差分多普勒信息应用于目标速度估计中的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Monte carlo仿真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差分多普勒信息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目标速度的估计精度,并且对目标机动段也能够取得很好的速度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多普勒 无源雷达 速度估计
下载PDF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干涉图信噪比对相位不确定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晨 冯玉涛 +3 位作者 傅頔 张亚飞 李娟 刘学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4-241,共8页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测量干涉图相位变化反演大气风速.干涉图信噪比是工程应用中影响测风干涉仪相位反演精度的核心指标之一,基于观测数据分析多普勒差分干涉仪中相位不确定度与干涉图信噪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解析模型,对仪器设计、...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测量干涉图相位变化反演大气风速.干涉图信噪比是工程应用中影响测风干涉仪相位反演精度的核心指标之一,基于观测数据分析多普勒差分干涉仪中相位不确定度与干涉图信噪比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解析模型,对仪器设计、性能评价及风场数据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傅里叶变换光谱学噪声传递理论和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反演模型,建立干涉图信噪比与相位不确定度传递的理论模型.利用多组不同信噪比仿真及实验实测数据,将相位反演模型计算的统计结果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多组实验数据平均残差小于0.07 mrad,两者的一致性较好,建立的模型为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效能评估、干涉仪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反演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大气风场探测 光子噪声
下载PDF
考虑钟差修正的脉冲星与多普勒差分组合导航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璐 史晨曦 +1 位作者 李建勋 张爽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了提高导航系统长时间航行的导航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了一种钟差修正的X射线脉冲星与多普勒差分组合导航方法.X射线脉冲星导航(X-ray pulsar navigation,XPNAV)使用脉冲到达时间作为导航量测量,多普勒差分导航测量两个时刻航天器... 为了提高导航系统长时间航行的导航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了一种钟差修正的X射线脉冲星与多普勒差分组合导航方法.X射线脉冲星导航(X-ray pulsar navigation,XPNAV)使用脉冲到达时间作为导航量测量,多普勒差分导航测量两个时刻航天器相对于太阳的多普勒速度,并将两个多普勒速度的差值作为导航的量测量,这里采用两个多普勒速度的差值可避免多普勒速度偏差;在此基础上,将星载时钟钟差增广为新的状态变量,建立组合导航系统,使用联邦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融合导航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抑制多普勒速度偏差对导航的影响,控制星载时钟钟差,并提供更高的导航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 多普勒差分导航 时钟钟差 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GPS多普勒差分测速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熊杰 马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2-1026,共5页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多普勒单点测速技术是单GPS天线测姿技术的核心,但其测速精度易受卫星速度误差、卫星钟漂、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以及飞行器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结合GPS地面基准站卫导观测数据,对机载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多普勒单点测速技术是单GPS天线测姿技术的核心,但其测速精度易受卫星速度误差、卫星钟漂、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以及飞行器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结合GPS地面基准站卫导观测数据,对机载GPS多普勒观测量进行双差处理,从而得到GPS多普勒双差方程。求解该双差方程,能够有效缓解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得到精度更好的飞行器实时速度。半实物仿真计算结果与跑车实验计算结果都表明多普勒差分测速精度大幅优于多普勒单点测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单天线 多普勒差分测速 多普勒双差方程
下载PDF
冲击噪声对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反演精度影响分析及校正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婷婷 冯玉涛 +3 位作者 傅頔 王轩 孙晨 白清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3-92,共10页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相位变化反演大气风速,由于CCD探测器会受到宇宙射线干扰和CCD自身存在的热像元,干涉图上会形成位置和强度随机的冲击噪声,严重影响风速反演精度.本文探讨了冲击噪声各参数对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反...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相位变化反演大气风速,由于CCD探测器会受到宇宙射线干扰和CCD自身存在的热像元,干涉图上会形成位置和强度随机的冲击噪声,严重影响风速反演精度.本文探讨了冲击噪声各参数对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反演精度的理论影响,并对冲击噪声进行修正,针对干涉图冲击噪声的特点,基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反演模型,建立了相位误差与冲击噪声特征参数之间的理论模型,分析指出冲击噪声的强度、位置、峰宽对相位反演精度影响规律,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位反演误差随冲击噪声的位置呈周期性变化,与冲击噪声强度和峰宽呈正相关.提出一种最近邻比较与加窗中值滤波结合的干涉数据冲击噪声校正算法,能够有效修正冲击噪声点,且不会对原始干涉数据产生影响,校正后冲击噪声引起的相位误差减小90%以上,有助于提高后续干涉数据处理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相位反演 冲击噪声 干涉图测量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分段边缘拟合的测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成像热漂移监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亚飞 冯玉涛 +4 位作者 傅頔 畅晨光 李娟 白清兰 胡炳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123,共10页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中高层大气风场星载测量的干涉仪,它依靠对干涉图相位的精确反演计算气辉谱线的多普勒频移得到大气风速.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干涉仪光机组件发生热变形,造成成像面在干涉方向上的热漂移,改...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中高层大气风场星载测量的干涉仪,它依靠对干涉图相位的精确反演计算气辉谱线的多普勒频移得到大气风速.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干涉仪光机组件发生热变形,造成成像面在干涉方向上的热漂移,改变相位的像元分布,直接引入相位误差从而影响风速反演.为了减小这种成像热漂移对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反演的影响,本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检测光栅的标尺刻槽在干涉图中成像图案的边缘,定位刻槽图案的亚像元位置并依此监测成像热漂移.在近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样机的热稳定实验中,像面热漂移检测结果与环境温度在高频振荡变化趋势上表现出较高一致性,二者相关系数经去基线后可达0.86,而干涉图相位漂移经成像热漂移校正后其高频振荡也得到大幅抑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算法精度,计算了数据信噪比以及拟合所用各项数据分布特征参数误差对边缘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缘检测精度主要受数据信噪比和条纹频率参数准确性的制约,当拟合用条纹频率参数误差小于0.5%而其他数据分布特征参数误差在1%以内,数据信噪比在约35倍以上时,本文算法可以实现高于0.05像元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风场测量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干涉成像 像面漂移
下载PDF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干涉图畸变对相位反演精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冠 李立波 +3 位作者 傅頔 张亚飞 冯玉涛 刘长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6-295,共10页
为了解决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风场探测技术中,干涉图畸变对风速反演带来的系统误差,通过对大气气辉氧原子红线和绿线的正演干涉图添加不同类型、大小的干涉图畸变,仿真对比了含畸变干涉图与理想干涉图反演多普勒相位的差异,得到干涉图畸变... 为了解决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风场探测技术中,干涉图畸变对风速反演带来的系统误差,通过对大气气辉氧原子红线和绿线的正演干涉图添加不同类型、大小的干涉图畸变,仿真对比了含畸变干涉图与理想干涉图反演多普勒相位的差异,得到干涉图畸变对多普勒相位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普勒相位误差随着目标风场与干涉图畸变程度增大而增大,其中条纹局部弯曲影响最大,且弯曲范围越小越靠近采样中心误差越大。通过局部弯曲对不同条纹频率系统产生的误差仿真表明,等量的弯曲对条纹频率高的系统产生更大影响。此外含畸变干涉图多行像元合并时局部调制度降低,不会增加相位不确定度,因此即使干涉图存在缺陷也可以进行多行像元合并,提高信噪比,降低相位不确定度。研究结果为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设计、加工、装调指标提供了定量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风场探测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干涉图畸变 多普勒相位误差 多行像元合并
下载PDF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俊杰 孙剑 +5 位作者 赵珩翔 畅晨光 傅頔 赵昊 白璐 冯玉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254,共12页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探测气辉光谱测量中高层大气风场,为降低低层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需要设计杂散光抑制结构。以基于500 km轨道高度的卫星平台对60~90 km高度的中层大气风场探测为例,选取典型气辉辐射强度与大气背景辐射,依据不...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探测气辉光谱测量中高层大气风场,为降低低层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需要设计杂散光抑制结构。以基于500 km轨道高度的卫星平台对60~90 km高度的中层大气风场探测为例,选取典型气辉辐射强度与大气背景辐射,依据不同高度下大气背景辐射强度变化,结合光学系统参数设计遮光罩。仿真分析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内部产生杂散光的关键面,设计杂光抑制结构,并评估干涉仪非工作级次能量对成像造成的影响。点源透过率分析和像面照度仿真结果表明:水平方向和对角线方向上,视场外0.2°处点源透过率下降到10^(-5)以下,竖直方向上,视场外0.04°处点源透过率下降到10^(-5)以下;大气背景辐射和鬼像占像面总能量的1.35%。所提杂散光抑制方法满足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对杂散光抑制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杂散光抑制 遮光罩设计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大气背景辐射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特邀)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旸 冯玉涛 +1 位作者 文镇清 傅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5-300,共16页
大气风场是理解地球大气系统动力学、热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气象预报、空间环境监测、气候学研究等必须的基础数据。基于测风干涉仪的被动光学遥感是中高层大气风场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多普勒差分干涉测风技术是一种新型行星大气风... 大气风场是理解地球大气系统动力学、热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是气象预报、空间环境监测、气候学研究等必须的基础数据。基于测风干涉仪的被动光学遥感是中高层大气风场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多普勒差分干涉测风技术是一种新型行星大气风场探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干涉图相位的反演来探测大气气辉辐射谱线的多普勒频移,从而实现大气风场探测。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基础理论、干涉仪设计、系统研制工艺、数据处理与风速反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回顾了大气风场探测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其技术特点和应用潜力,为未来大气风场被动光学遥感探测技术发展和我国大气风场探测领域任务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风场探测 光学干涉仪 多普勒差分干涉 精细光谱
下载PDF
面向编队飞行的天文多普勒差分/脉冲星组合导航 被引量:5
11
作者 喻子原 刘劲 +3 位作者 宁晓琳 马辛 桂明臻 康志伟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3期212-218,共7页
太阳光较强,太阳多普勒差分导航测量精度高,但难以提供多方位速度信息。恒星星光弱,恒星多普勒差分导航测量精度低,但可提供多方位速度信息。为了提高航天器的天文自主导航能力,提出一种面向编队飞行的天文多普勒差分/脉冲星组合导航方... 太阳光较强,太阳多普勒差分导航测量精度高,但难以提供多方位速度信息。恒星星光弱,恒星多普勒差分导航测量精度低,但可提供多方位速度信息。为了提高航天器的天文自主导航能力,提出一种面向编队飞行的天文多普勒差分/脉冲星组合导航方法。利用3颗及以上的脉冲星导航是完全可观测的,但滤波周期较长,难以获得连续的导航信息。3种导航方法具有互补性,可以进行组合导航。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作为导航滤波器来融合天文多普勒差分和脉冲到达时间,并为编队飞行提供绝对和相对导航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方法能为编队飞行提供高精度的绝对和相对导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天文多普勒差分导航 卡尔曼滤波器 脉冲星
下载PDF
基于氧气A带吸收线的被动式对流层风场探测关键参数分析
12
作者 刘欢 冯玉涛 +6 位作者 傅頔 赵珩翔 孔亮 郝雄波 畅晨光 韩斌 王素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162,共12页
为了探索基于氧气A带吸收谱线利用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实现对流层大气风场探测的技术可行性,建立了从大气吸收谱线入瞳临边辐射到干涉曲线的仪器响应函数数理模型,仿真分析干涉仪光学参数、滤光片参数、系统噪声、仪器稳定性和标准具离轴... 为了探索基于氧气A带吸收谱线利用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实现对流层大气风场探测的技术可行性,建立了从大气吸收谱线入瞳临边辐射到干涉曲线的仪器响应函数数理模型,仿真分析干涉仪光学参数、滤光片参数、系统噪声、仪器稳定性和标准具离轴效应等对视线风速反演结果的影响,确定光学系统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对中心波长位于769 nm的氧气吸收线,当干涉仪非对称量取值6.5~6.7 mm,光谱分辨率取值0.49~0.51 cm^(-1),带通滤光片半波带宽取值0.12~0.21 nm,标准具间距取值0.8~1.4 mm,精细度系数取值30~100,标准具离轴角小于0.2°,标准具透射峰偏移小于0.018 cm^(-1),干涉图信噪比大于40倍时,风速反演精度优于8 m/s,研究结果可为被动式对流层风场探测以及相关仪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风场 遥感探测 氧气A吸收带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风速反演
下载PDF
多普勒差分干涉光谱仪大气风速反演过程中窗函数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洁婧 冯玉涛 +4 位作者 胡炳樑 李娟 孙剑 郝雄波 白清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90,共7页
多普勒差分干涉光谱仪是傅里叶变换型光谱仪,在大气风速反演过程中,偶延拓的反演光谱无法直接解出目标谱线的相位,而且在实际测量中反演光谱中含有的杂散光谱线、噪声等,使得复干涉图相位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反演风速值的偏差。所以,在对... 多普勒差分干涉光谱仪是傅里叶变换型光谱仪,在大气风速反演过程中,偶延拓的反演光谱无法直接解出目标谱线的相位,而且在实际测量中反演光谱中含有的杂散光谱线、噪声等,使得复干涉图相位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反演风速值的偏差。所以,在对实际噪声环境下测得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获取反演光谱相位信息时需要对目标谱线进行提取。针对不同信噪比的干涉图,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不同线宽的不同窗函数的优化反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信噪比高于26.5dB的干涉图,线宽为4~5倍光谱分辨率的高斯窗函数是最优的窗函数优化方式;对于信噪比低于26.5dB的干涉图,线宽为7~12倍光谱分辨率的矩形窗函数的反演风速值更精确,是最优的窗函数优化方式,可以复原相位信息,反演出大气风速的近似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光谱数据反演 蒙特卡罗方法 大气风场探测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原文传递
大气风场探测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相位稳定性影响因素分离测试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頔 畅晨光 +4 位作者 孙剑 李娟 武魁军 冯玉涛 刘学斌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8-25,共8页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基于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系统,通过计算干涉图相位变化量反演观测目标源光谱的多普勒频移,实现大气风场测量。基准相位作为确定风场多普勒频移量的必要参数,其稳定性是保证风速测量精度的核心指标之一。针对非...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基于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系统,通过计算干涉图相位变化量反演观测目标源光谱的多普勒频移,实现大气风场测量。基准相位作为确定风场多普勒频移量的必要参数,其稳定性是保证风速测量精度的核心指标之一。针对非对称量相位漂移、相位斜率漂移和干涉图相位漂移这三项影响干涉仪基准相位的因素开展研究,基于多普勒差分干涉原理对其相位热漂移开展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各项因素相位漂移量的分离测试方法,并基于近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开展了实验测试。环境温度波动为0.27℃时,相位斜率变化量为670 mrad/m,干涉图相位漂移波动范围为8.9 mrad;修正干涉图相位漂移后,非对称量相位漂移约为4.7 mrad,均方根为0.98 mrad,等效风速测量误差为0.81 m/s。通过温度拉偏实验,得到非对称量相位漂移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93 mrad/℃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相位稳定性 测试与分析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雄斌 徐继生 马淑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8,共10页
针对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中确定相位积分常数以及合理选择迭代初值等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联合使用差分多普勒相位和差分多普勒频率数据的新算法,将相位积分常数的计算以及迭代初值的确定与图像的重建过程统一起来.该算法克服了单独... 针对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中确定相位积分常数以及合理选择迭代初值等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联合使用差分多普勒相位和差分多普勒频率数据的新算法,将相位积分常数的计算以及迭代初值的确定与图像的重建过程统一起来.该算法克服了单独计算相位积分常数的困难,初值的选择也较为合理,数值模拟反演与对实测数据反演的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电离层CT重建更为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层析成像 算法 差分多普勒
下载PDF
电离层CT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雄斌 徐继生 +2 位作者 马淑英 田茂 叶公节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8,共7页
介绍低纬电离层CT实验所使用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并提出一种电离层CT算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引入了GPS标准时间 ;重建算法的特点是利用差分多普勒频率数据避免了相位积分常数的计算 ,提高了对较弱的电离层扰动和不规则结构的检测能力。... 介绍低纬电离层CT实验所使用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并提出一种电离层CT算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引入了GPS标准时间 ;重建算法的特点是利用差分多普勒频率数据避免了相位积分常数的计算 ,提高了对较弱的电离层扰动和不规则结构的检测能力。数值模拟反演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对电离层CT重建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CT 数据采集 差分多普勒 层析成像 相位数据 扰动 图像重建
下载PDF
东亚赤道异常区电离层CT诊断──实验及初步结果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继生 马淑英 +4 位作者 阳其罕 田茂 霍泰山 叶公节 叶惠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3-563,T001,共12页
国际上第一个低纬电离层层析(CT)探测台链于1993年11月建成,并开始数据采集.该CT台链沿120°E子午圈由6个卫星信标差分多普勒接收站组成,北起我国上海,南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纬度覆盖范围约20°.该台链... 国际上第一个低纬电离层层析(CT)探测台链于1993年11月建成,并开始数据采集.该CT台链沿120°E子午圈由6个卫星信标差分多普勒接收站组成,北起我国上海,南至菲律宾的马尼拉,纬度覆盖范围约20°.该台链专为电高层赤道异常区电子密度大尺度结构CT成像而设计,其目的是监测研究赤道异常形态与动力学、电离层等离子体泡、行优以及暴时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过程等重要的赤道与低纬区电离层现象.本文介绍该低纬电离层CT实验的有关技术问题,包括接收台站布设、实验设备、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预处理方法.文中还给出利用CT技术,由实测斜电子含量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二维分布图像的几个实例.结果表明,利用低纬电离层CT台链可以有效地监测电离层赤道异常及其它低纬电高层电子密度大尺度结构的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赤道异常 差分多普勒 CT
下载PDF
大气风场探测星载干涉光谱技术进展综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玉涛 李娟 +8 位作者 赵增亮 原晓斌 余涛 付建国 武魁军 郝雄波 傅頔 孙剑 王爽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14-26,共13页
综述了被动光学遥感国外星载大气风场探测干涉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Fabry-Perot干涉仪、Michelson干涉仪、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及其相应的探测原理,其中从单视场发展到双视场、四视场临边扫描。比较了不同技术体制特点和局限。介绍... 综述了被动光学遥感国外星载大气风场探测干涉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Fabry-Perot干涉仪、Michelson干涉仪、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及其相应的探测原理,其中从单视场发展到双视场、四视场临边扫描。比较了不同技术体制特点和局限。介绍了国外广角迈克尔逊多普勒成像干涉仪(WAMDII)、高分辨率多普勒成像仪(HRDI)、多普勒干涉仪(TIDI)等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其应用。分析了研制中二维空间转台、光纤视场合成技术、窄带滤光片工艺水平等关键技术。归纳了性能指标中测风精度提高、探测范围扩大、视场增大等进展;数据应用中由反演风速、温度和辐射率数据向探测重力波、成分密度、气辉和极光发射率、夜光云和离子流密度等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大气有效反射率,气溶胶相位函数和散射系数等的转变。展望了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多普勒效应 大气风场 星载干涉仪 被动遥感 Fabry-Perot干涉仪 Michelson干涉仪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下载PDF
A fast acquisition method of DSSS signals using differential decoding an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伟君 张朝杰 +2 位作者 金小军 金仲和 徐兆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85-1291,共7页
In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or missil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signals may experience extremely large Doppler shifts and have short visual time. Thu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 systems should be a... In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or missil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signals may experience extremely large Doppler shifts and have short visual time. Thu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 systems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acquisition in a very short time in spite of large Doppler frequenci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not solve it well. This work describes a new method that uses a differential decoding technique for Doppler mitigation and a batch process of 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d IFFT (invert FFT) for the purpose of parallel code phase search by frequency domain correlation. After the code phase is estimated, another FFT process is carried out to search the Doppler frequency. Since both code phase and Doppler frequency domains are searched in parallel, this architecture can provide acquisition fifty times faster than conventional FFT methods. Th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and false alarm are also analyzed and simulated, showing that a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loss of 3 dB is introduced by the differential decod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efficient way to shorten the acquisition time with slightly hardware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spread spectrum fast acquisiti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Doppler mitigation
下载PDF
Combining GPS carrier phase and Doppler observations for precise velocity determination 被引量:5
20
作者 WANG QianXin XU TianHe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022-1028,共7页
The truncation error and propagation error are analyzed for velocity determination through differential GPS carrier phase observations,and an approach for the choice of the best number of points for the central differ... The truncation error and propagation error are analyzed for velocity determination through differential GPS carrier phase observations,and an approach for the choice of the best number of points for the central difference method is developed.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GPS velocity determination methods,a new velocity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is presented,based on combining carrier phase and Doppler observations.The basic idea is that two types of observation are combined by adding their normal equations,and their weights are evaluated by strict Helmet variance-components estimation.In order to control the influence of outliers,a bifactor equivalent weights strategy is adopted.To validate this method,GPS data of the airborne gravimetry campaign MEXAGE2001 is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f velocity determination are obviously improv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velocity determination central difference data fusion variance components esti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