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路径选择——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1
作者 李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162-165,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落实与推进,乡村用地结构以及需求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土地整治模式逐步不适应乡村发展需求,容易导致乡村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落实与推进,乡村用地结构以及需求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土地整治模式逐步不适应乡村发展需求,容易导致乡村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进行概述,提出规划引领、综合治理等路径,分析如何有效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西南丘陵微地貌区差别化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与选址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威 李春梅 +2 位作者 邵景安 梁修银 刘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0-165,共6页
选取具有浅丘宽谷与丘陵交错典型地貌的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六贡村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基于图件和调研数据,构建条田-缓坡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选整治适宜区,在适宜区内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限制性因素分别进行条田-缓坡整治布局... 选取具有浅丘宽谷与丘陵交错典型地貌的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六贡村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基于图件和调研数据,构建条田-缓坡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选整治适宜区,在适宜区内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限制性因素分别进行条田-缓坡整治布局。结果表明:(1)通过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甄选出的区域符合整治现实需求,条田整治适宜区和缓坡整治适宜区呈现分散化、镶嵌式的空间格局。(2)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在研究区内确定了4个条田整治区域、5个缓坡整治区域。(3)条田整治区限制性因素主要有田块破碎、地块面积小、排水设施缺失、田间道等级较低、生产路布设不足,缓坡整治区限制性因素主要是坡度大、灌排设施缺失、田间道路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丘陵微地貌区 差别化土地整治 适宜性评价 选址
下载PDF
诸城市土地整治规划的区域统筹与协调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艳丽 许庆福 +3 位作者 曹玉健 丁喜莲 白杨 唐伟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随着诸城市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其区域综合性特点越来越明显,面临的环境也更为复杂,统筹和协调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统筹诸城市区域城乡土地整治,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统筹诸城市区域土地整治需要按照... 随着诸城市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其区域综合性特点越来越明显,面临的环境也更为复杂,统筹和协调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统筹诸城市区域城乡土地整治,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统筹诸城市区域土地整治需要按照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明确整治方向和重点,实行差别化整治。同时,要加强诸城市规划间协调,提高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城乡统筹 区域统筹 差别化整治 规划协调 山东诸诚
下载PDF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滁州市村庄类型判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子豪 余波平 +1 位作者 范树平 王韵辰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期8-13,共6页
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类型判识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要点与难点。以滁州市为例,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水平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各项村庄的适宜值,通过村庄分类识别体系,采用筛选法进行农村居民点的... 适宜性评价与村庄类型判识是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要点与难点。以滁州市为例,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水平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出各项村庄的适宜值,通过村庄分类识别体系,采用筛选法进行农村居民点的类型判识。结果表明:滁州市的1250个村庄可分为特色保护类83个、集聚提升类796个、搬迁撤并类284个、城郊融合类87个;农村居民点的适宜程度沿公路呈条带状分布,围绕乡镇政府发散,同时公路通达度的分布对村庄的适宜程度影响较大。对村庄进行适宜性评价与类型判识有助于村庄空间布局的优化,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为滁州市村庄的规划与发展以及差别化整治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村庄类型判识 乡村振兴 差别化整治
下载PDF
基于地貌因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春梅 邵景安 +2 位作者 郭跃 曹飞 谭少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7-1079,共13页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科学、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建设潜力研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本文立足重庆市垫江县4个地貌类型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借助实地调研、图件和统计数据,...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科学、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建设潜力研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本文立足重庆市垫江县4个地貌类型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借助实地调研、图件和统计数据,从地块尺度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在各地貌类型区的权重,借助综合指数法测算各评价单元建设的潜力得分。结果表明:1)垫江县约80%的基本农田具备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潜力,其中:基本具备区占28.57%,稍加整治区占24.13%,全面整治区占26.92%。2)4种地貌类型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潜力大小排序为浅丘低丘区>低中丘区≈坪状高丘区>低山及山麓深丘区。3)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限制因子差异较大:浅丘低丘区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农田防护面积,低中丘区的限制因子是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排条件,坪状高丘区的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排灌条件、距交通干线距离,低山及山麓深丘区的限制因子是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pH、排灌条件、农田机耕能力和田块到居民点距离。未来建设高标准农田时,要因地制宜,布设工程应紧密结合不同地貌类型区限制因子和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主导产业消除或降低限制因子的作用,进行差别化高标准农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潜力 地貌类型 限制性因子 农业产业 差别化农地整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