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工半耕”、差序场与农户的差别化食品消费——“一家两制”调查与农户“个体自保”行为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立成 《清华社会学评论》 2018年第2期180-221,共42页
由于农产品价格极低,加之小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经营收益十分有限。由此,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进城务工,贴补家用。农业生产的任务落在了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身上,由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出于维持农业产量等方面的考虑... 由于农产品价格极低,加之小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经营收益十分有限。由此,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进城务工,贴补家用。农业生产的任务落在了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身上,由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出于维持农业产量等方面的考虑,农用投入品的使用量进一步上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与农业生产中农用投入品使用量的逐年增加交互作用,深刻地影响了农村家庭的食品消费。由于不愿消费自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许多农户通过小片自留地种植、庭院种植(养殖)等形式,为自家消费提供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的产品,此即农户的“一家两制”差别化生产。通过差别化生产、邻里的农产品交换,以及其他替代性消费渠道,农户实现了食品消费的差别化。这种差别化的食品消费,与差序场下农户的三种不同角色(职业、家庭和社区成员)相契合,是农户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一种“个体自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工半耕” “一家两制” 差序场 “个体自保” 别化消费
下载PDF
槛外薪传的学术承接与对话——读萧楼的《夏村社会》
2
作者 胡宜 《开放时代》 CSSCI 2011年第7期151-158,共8页
如何有效地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萧楼的《夏村社会》以江南夏村为研究对象,将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晚年思考的"场"联系起来,全景式地叙述了村庄... 如何有效地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萧楼的《夏村社会》以江南夏村为研究对象,将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晚年思考的"场"联系起来,全景式地叙述了村庄的历史、经济、政治、宗教和象征体系,并发展出"差序场"的概念,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在人类学中国研究方面,为我们展示出一种槛外薪传的学术承接与对话的范例,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局 差序场 社会人类学 民族志
原文传递
危机信任:地震灾难对于乡村社会网络的检验
3
作者 南山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现代社会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危机都会借助互联网的作用而成为全球性公共事件。与传统社会在地理条件、信息条件以至体制制度条件的封闭性下采取力所能及的选择性救灾措施不同,现代社会动员整合全球资源共同应对地震危机,其救灾模式是集... 现代社会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危机都会借助互联网的作用而成为全球性公共事件。与传统社会在地理条件、信息条件以至体制制度条件的封闭性下采取力所能及的选择性救灾措施不同,现代社会动员整合全球资源共同应对地震危机,其救灾模式是集中统一的行政指挥体制与社会网络进行组合配置的开放性系统。如果我们只是注意到社会网络在地震救援力量的投入和救灾资源的配送方面的效率性,而忽视社会网络对于灾区社会关系的影响力,特别是社会网络中仍然存在群体中的结构性差异,就难以对于灾区的"信任"或"不信任"关系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信任 社会网络 差序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