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差异压实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满平 王翠姣 +1 位作者 王倩 张凌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74-79,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油气成藏特征的详细分析,该地区差异压实作用过程可分为压实排水、压实排烃、弹性压实三个阶段;差异压实作用不仅受到砂泥比等沉积物类型及含量的影响,古地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差异压实与岩性、区域构造、古...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油气成藏特征的详细分析,该地区差异压实作用过程可分为压实排水、压实排烃、弹性压实三个阶段;差异压实作用不仅受到砂泥比等沉积物类型及含量的影响,古地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差异压实与岩性、区域构造、古地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可形成不同的有利圈闭类型,对差异压实作用及其有利圈闭类型的认识,有利于深入寻找油气资源及合理开发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差异压实 砂泥比 圈闭
下载PDF
利用压实模拟计算地层古厚度及差异压实量的尝试 被引量:10
2
作者 关振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利用压实模拟计算地层古厚度和差异压实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模拟 古厚度 差异压实
下载PDF
差异压实作用中的同沉积小断层成因探讨——以高台子地区扶杨油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孟祥超 韦学锐 +2 位作者 韩维哲 杨庆杰 李小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3,共4页
入湖三角洲不同于入海三角洲,重力作用很难造成沉积物大幅度滑动,故同生断层与伴生背斜并不发育。前人做等时地层格架剖面对比前优选骨架井时,已尽量避开目的层断缺井,故对比分析地层厚度变化时更多的从沉积成因分析,不再考虑断层影响... 入湖三角洲不同于入海三角洲,重力作用很难造成沉积物大幅度滑动,故同生断层与伴生背斜并不发育。前人做等时地层格架剖面对比前优选骨架井时,已尽量避开目的层断缺井,故对比分析地层厚度变化时更多的从沉积成因分析,不再考虑断层影响。高台子地区扶杨油层低砂泥比,高钙质砂岩含量为差异压实作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由于砂泥岩间差异压实作用和砂、泥岩结合部位薄弱环节的普遍存在,高台子地区扶杨油层沉积期断续分布的叠合透镜状砂体本身为形成小幅度差异压实构造准备了雏型,其边缘也是同生小正断层形成的应力集中部位。从而围绕透镜状砂体形成了较多小型同生正断层。可用于解释类似相域等时旋回厚度的不协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压实作用 同生小正断层 透镜状砂体 沉积成因减薄 沉积-断层减薄
下载PDF
白云岩差异压实及对储层物性保存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佘敏 沈安江 +4 位作者 吕玉珍 陈薇 李昌 张友 郝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2,共10页
为明确中—深埋藏成岩阶段压实作用下白云岩物性的演化规律和保存机制,利用非稳态压力衰减孔渗联测方法,对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型3种孔隙空间类型白云岩的抗压实效应进行模拟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效应力增加,白云岩物性相应下... 为明确中—深埋藏成岩阶段压实作用下白云岩物性的演化规律和保存机制,利用非稳态压力衰减孔渗联测方法,对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型3种孔隙空间类型白云岩的抗压实效应进行模拟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效应力增加,白云岩物性相应下降,且孔隙空间类型和初始物性不同导致白云岩压实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孔隙型细分为孔隙Ⅰ型和孔隙Ⅱ型;在有效应力加大过程中,孔隙Ⅰ型和孔洞型白云岩储集空间抗压实能力强,孔隙度演化特征为早期快速下降、后期基本不变;裂缝型和孔隙Ⅱ型白云岩储集空间抗压实能力弱,孔隙度演化规律为早期快速下降、后期持续下降;孔隙Ⅰ型白云岩连通属性抗压实能力强,有效应力超过10 MPa后,渗透率基本保持不变;孔隙Ⅱ型、孔洞型和裂缝型白云岩连通属性抗压实能力依次变弱,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具有早期快速下降、后期持续下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深部储层 致密储层 差异压实 孔隙空间类型 保存指数 裂缝产状
下载PDF
阿尔伯塔南—中部弗拉斯阶Duhamel礁的差异压实地震分析
5
作者 R.James Brown 郭金城 《国外油气勘探》 1998年第2期206-210,共5页
Duhamel礁是一个独立的上泥盆统Leduc组石灰岩生物礁,紧靠阿尔伯塔南-中部Bashaw复合体的北北东。Duhamel虽有一较小盆地区(小于12km^2),但该礁在台地相之上隆起约275m。根据地震数据,我们认为似乎有一比礁内部升高约25m的礁环形凸起边... Duhamel礁是一个独立的上泥盆统Leduc组石灰岩生物礁,紧靠阿尔伯塔南-中部Bashaw复合体的北北东。Duhamel虽有一较小盆地区(小于12km^2),但该礁在台地相之上隆起约275m。根据地震数据,我们认为似乎有一比礁内部升高约25m的礁环形凸起边缘。凸起边缘被认为是成岩及礁复合体内部的差异压实形成的。这一论点与综合地震及井口资料的结果是一致的。Duhamel的实例说明,即使是较小的Leduc礁也显现出凸起的礁环,而且在地震资料上显而易见。钻井前,为了对完整的凸起礁环而不只是它的上倾侧进行成像并确定其位置,应对相似的整个礁体采集反射地震数据,以便使全部礁环可用于钻井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地震勘探 差异压实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前带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差异性
6
作者 宫清顺 刘占国 +6 位作者 龙国辉 朱军 霍鹏 李朝琦 朱超 伍劲 宋光永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9,共11页
昆仑山前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目的层。受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差异所控制,昆仑山前带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为了明确储层的差异性及形成机制,利用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昆仑山前带的切6区、... 昆仑山前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目的层。受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差异所控制,昆仑山前带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为了明确储层的差异性及形成机制,利用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昆仑山前带的切6区、乌南斜坡带、东柴山地区及弯西构造带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在时空上的差异性明显。昆仑山前带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的碎屑岩孔隙型储层,储层砂体成因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滨浅湖相的滩坝。沉积相及成岩作用的双重叠加影响导致昆仑山前带储层发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同等埋深条件下,受沉积微相控制的储层沉积组构差异与砂体规模差异是储层物性差异的主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其次为河口坝、平原分流河道,滩坝与席状砂的储层物性较差。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受最大古埋深和古地温梯度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压实作用是不同区带储层物性差异的主因,切6区和弯西构造带的储层物性最好,乌南斜坡带的储层次之,东柴山地区的储层物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差异 碎屑岩 孔隙型储层 沉积相 差异压实作用 昆仑山前带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西斜坡平湖组储层特征及致密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晓光 秦兰芝 +2 位作者 张武 姜雪 张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5,共12页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恒速压汞、流体包裹体和X衍射等分析技术,对储层岩石学、孔喉结构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储层致密化过程和物性演化。结果表明:平湖组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以细...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恒速压汞、流体包裹体和X衍射等分析技术,对储层岩石学、孔喉结构和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储层致密化过程和物性演化。结果表明:平湖组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以细-中粒结构为主,分选性中到好;孔隙类型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半径主要集中于130~190μm,喉道半径主要集中于0.2~10μm;埋藏压实是导致平湖组储层低渗-特低渗的主因,埋深、粒度及泥质决定了压实作用的强弱,而后期次生溶蚀及胶结作用的差异加剧了储层的非均值性。中成岩A期平湖组储层次生溶蚀规模受限于流体环境,细粒沉积不利于后期溶蚀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因;进入中成岩B期,成岩环境呈碱性且逐渐封闭,大量含铁碳酸盐、呈丝状或弯曲片状伊利石等富集堵塞喉道,致使储层大规模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组 差异压实 致密化过程 非均质性储层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以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春梅 黄思静 +3 位作者 孙治雷 胡作维 黄可可 佟宏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47,132,共5页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埋藏深、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裂缝的发育程度对储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岩心观察和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研究了裂缝的发育类型、发育密度、发育频率以及充填特...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埋藏深、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裂缝的发育程度对储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岩心观察和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研究了裂缝的发育类型、发育密度、发育频率以及充填特征。结果表明:储层中以低角度裂缝发育为主,高角度裂缝欠发育;微裂缝对须二段储集空间的影响显著大于须四段,在须二段地层中,对储层渗透率有实质性影响的主要是一些相对宏观的裂缝。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差异压实导致的非构造作用是该区裂缝尤其是须二段裂缝形成的主要机制,但后期燕山、喜山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都可能叠加在原有的非构造成因的裂缝上,使之具有构造成因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储层 薄片鉴定 裂缝 非构造成因 构造成因 差异压实
下载PDF
一种特殊瘤状灰岩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董兆雄 朱晓惠 +2 位作者 侯方浩 方少仙 吴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
关于瘤状灰岩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中一种认为与碳酸盐结核有关 ,另一种则认为是差异压实所为 ,再一种则认为是同沉积作用形成。然而 ,广西德保县都安下泥盆统达莲塘组发育的一种特殊的瘤状灰岩却因其产状貌似通常意义的砾状灰岩而... 关于瘤状灰岩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中一种认为与碳酸盐结核有关 ,另一种则认为是差异压实所为 ,再一种则认为是同沉积作用形成。然而 ,广西德保县都安下泥盆统达莲塘组发育的一种特殊的瘤状灰岩却因其产状貌似通常意义的砾状灰岩而使得人们将其误认为砾状灰岩。作者通过对这套“砾状灰岩”的沉积岩石学、生物化石、古构造等特征的研究 ,发现该“砾状灰岩”既不是沉积作用形成 ,也非同沉积构造作用形成 ,而是首先在闭塞的台内洼槽环境中形成同生和成岩碳酸盐结核 ,然后差异压实作用导致地层表面强烈地凹凸不平或地层整体的不均匀性 (致使强度降低 ) ,最后在印支期的穹隆形成过程中由于翼部的剪切、弯滑、弯流作用 ,致使结核发生转动、移动而形成今天所见的“砾状灰岩”。因此都安“砾状灰岩”实为瘤状灰岩 ,它代表的是闭塞、贫氧的 (台内洼槽 )沉积—成岩环境 ,是沉积成岩和构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状灰岩 砾状灰岩 成因 碳酸盐结核 差异压实 褶皱作用 广西 沉积作用
下载PDF
砂岩侵入体的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易雪斐 张昌民 +4 位作者 李少华 杜家元 朱锐 周凤娟 袁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砂岩侵入体是指深水沉积砂体受到外界的触发,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超压,致使上覆弱渗透性沉积物等围岩发生破裂,砂体以流化和液化的形式向周围沉积物产生侵入。砂岩侵入体的形成过程为形成超压、盖层破裂、产生液化和流化、发生侵入。差... 砂岩侵入体是指深水沉积砂体受到外界的触发,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超压,致使上覆弱渗透性沉积物等围岩发生破裂,砂体以流化和液化的形式向周围沉积物产生侵入。砂岩侵入体的形成过程为形成超压、盖层破裂、产生液化和流化、发生侵入。差异压实、地震引发的液化、流体的加入和压力传递等多种因素都可以使砂岩中形成超压,当地层压力达到并超过破裂压力时,发生水力破裂,或地震引起上覆地层破裂,超压砂岩发生流化,侵入到低渗透围岩中。大量未固结的深水沉积砂岩、低—非渗透层的快速覆盖、形成超压的机制和触发事件是砂岩发生侵入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侵入体 形成机制 盖层破裂 差异压实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酸性气藏中硫化氢来源及成因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开开 蔡春芳 +2 位作者 姜磊 贺训云 黄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 P3 ch)和飞仙关组( T1 f)天然气藏中检测出的高浓度H2 S气体目前被认为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 TSR)成因。然而,长兴组内并无类似于飞仙关组的膏岩层或硬石膏结核发育,因此长兴组气藏的酸化过程成疑。通过...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 P3 ch)和飞仙关组( T1 f)天然气藏中检测出的高浓度H2 S气体目前被认为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 TSR)成因。然而,长兴组内并无类似于飞仙关组的膏岩层或硬石膏结核发育,因此长兴组气藏的酸化过程成疑。通过针对研究区地层古压力以及输导体系方面的探讨,并结合碳酸盐岩晶格硫酸盐( CAS)含量、同位素以及稀土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认为:①长兴组气藏中高浓度H2 S气体不太可能由飞仙关组酸性气藏“倒灌”形成,而是由本地地层中发生的TSR作用所导致;②嘉陵江组( T1 j)和黄龙组( C2 h)沉积时期蒸发性卤水以及长兴期海水并非主要来源,而飞仙关期蒸发性卤水的倒灌为长兴组TSR反应的发生提供了主要的SO2-4来源,并导致其内的TSR成因方解石具有与飞仙关组方解石相似的正Eu异常、高Sr(高达7767×10-6)和Ba含量(高达1279×10-6)以及相对同时期海水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0724~0.70755);③卤水穿层流动主要发生于沉积期或成岩早期,沉积-准同生期渗透回流作用和早-中埋藏阶段差异压实作用为卤水运移的主要机制;④长兴组白云岩化过程中释放的CAS也可能是重要的SO2-4来源,并导致该层位气藏中H2 S及储层沥青δ34 S值较飞仙关组略有偏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硫酸盐 差异压实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硫化氢 酸性气藏 长兴组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孤岛油田中二中区开发中后期微型构造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国景星 戴启德 王纪祥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7-270,共4页
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系统总结了影响微型构造精度的主要因素、微型构造研究的方法及合理工作程序.以河流动力学理论等为依据,以孤岛油田中二中区380口井的测井资料及取心资料为基础,总结了研究区馆陶组上段3~5砂层组各小层的微型构造类... 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系统总结了影响微型构造精度的主要因素、微型构造研究的方法及合理工作程序.以河流动力学理论等为依据,以孤岛油田中二中区380口井的测井资料及取心资料为基础,总结了研究区馆陶组上段3~5砂层组各小层的微型构造类型及特征,认为微型构造主要与河道侵蚀下切、古地形、差异压实作用等非构造作用因素有关.探讨了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或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馆陶组 油层微型构造 剩余油分布 古地形 差异压实作用 河道侵蚀
下载PDF
谷-丘互相对称的地震反射特征与成因及对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的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俞锋 蒲仁海 +1 位作者 牛宁 李斌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6-292,共7页
谷-丘互相对称(下伏地层的谷与丘分别对应上覆地层的丘与谷)的地震反射很少引起关注,但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类地震反射发现得越来越多,其成因也各不相同。总结了5类谷-丘互相对称的地震反射,其成因类型有蛋白石-A转变成蛋白石... 谷-丘互相对称(下伏地层的谷与丘分别对应上覆地层的丘与谷)的地震反射很少引起关注,但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类地震反射发现得越来越多,其成因也各不相同。总结了5类谷-丘互相对称的地震反射,其成因类型有蛋白石-A转变成蛋白石-CT、泥岩密度反转、底流侵蚀沉积、在深水环境中以砂岩充填为主的水道(富砂水道)的差异压实、侵入岩岩床。南海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谷-丘互相对应的地震反射与这5类反射的对比表明,北礁凹陷谷-丘互相对称的地震反射属于这5类中的底流侵蚀沉积成因类型,同时揭示了北礁凹陷中中新统谷-丘为晚中新世早期等深流(底流)剥蚀的结果,之后底流减弱以沉积为主,在中中新统谷-丘的上方形成各自对应的丘-谷,上中新统的谷具有明显的迁移削截现象且伴有浊流沉积,这是与其他4类(无迁移无浊流)谷-丘互相对称地震反射特征的根本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谷互相对称 蛋白石-A 蛋白石-CT 底流侵蚀 差异压实 岩浆岩岩床 北礁凹陷
下载PDF
江汉油田盐间非砂岩储层的特征及裂缝的成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树安 凌庆珍 +1 位作者 涂水江 王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62-468,453,共8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韵律发育,部分韵律层段存在有工业价值的油藏,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膏岩、含膏泥岩、钙芒硝质白云岩等,储集空间有孔隙、孔洞和裂缝,以裂缝为主。同一储层中多种储集类型共存。在该类储层中,渗透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韵律发育,部分韵律层段存在有工业价值的油藏,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膏岩、含膏泥岩、钙芒硝质白云岩等,储集空间有孔隙、孔洞和裂缝,以裂缝为主。同一储层中多种储集类型共存。在该类储层中,渗透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孔隙度的大小,而与孔隙结构的分选性,即孔喉的大小、形状、连通程度和裂缝发育情况、充填程度等有关。孔隙结构整体以微喉为主,综合评价属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通过大量岩心观察、薄片分析、试井资料和裂缝的形态、产状、密度、分布范围研究后认为,裂缝主要是在高压异常、差异压实、成岩、构造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成岩作用是水平层间缝、构造作用是各类扩张缝和剪切缝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盐间非砂岩储层 裂缝 成因 异常 差异压实 构造作用
下载PDF
对油层微型构造的补充说明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兴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文提出微型构造是在砂体沉积的下切作用、砂泥岩差异压实及沉积古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与构造作用力无关。应用莱弗里特方程及油水重力分异解释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的原因,指出正向微型构造油井的水驱油方向主要为向上驱油,负向微型构... 本文提出微型构造是在砂体沉积的下切作用、砂泥岩差异压实及沉积古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与构造作用力无关。应用莱弗里特方程及油水重力分异解释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的原因,指出正向微型构造油井的水驱油方向主要为向上驱油,负向微型构造油井主要为向下驱油,斜面微型构造油井为向上、向下和水平驱油;另外,由于重力分异使油由负向微型构造区向正向微型构造区运移,故产量有差异。最后对制作微型构造图的控制井点密度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构造 差异压实 古地形
下载PDF
川中香溪群中裂缝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立官 王洪辉 +5 位作者 朱创业 陆正元 夏先禹 邹绍春 汪慕道 王义康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5-33,T001,共10页
川中地区香溪群中的裂缝主要为非构造成因,构造应力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裂缝网系的发育和扩展。裂缝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差异压实、重力滑动、溶蚀作用以及构造应力四种。
关键词 裂缝形成机理 差异压实 重力滑动 溶蚀作用 构造应力
下载PDF
松辽盆地构造隆幅影响因素及与油气藏形成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夏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7,共5页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构造形成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利用差异压实构造和反转构造理论,从构造隆起的基底凸起、构造挤压和差异压实3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松辽盆地6个构造的影响因素及每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构造形成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利用差异压实构造和反转构造理论,从构造隆起的基底凸起、构造挤压和差异压实3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松辽盆地6个构造的影响因素及每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大部分正向构造基本都是砂岩发育区,差异压实作用形成雏形后,再经构造反转使构造的隆起幅度加大定型,反转构造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构造隆起幅度越大,越有利油气藏形成,构造运动趋缓时就是油气藏定型时期;朝阳沟—长春岭背斜地区油源来自三肇凹陷;古龙西地区塔66井区油气高产与同生断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隆起 构造挤 差异压实 生长断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藏动力学系统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克银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25-3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上部和下部分别以静水压力和差异压实所产生的流体压力为主,据动力学特征、油源发育状况、封闭条件等因素,可将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为四类:(1)它源超压成藏动力学系统;(2)自源超压成藏动力学系...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上部和下部分别以静水压力和差异压实所产生的流体压力为主,据动力学特征、油源发育状况、封闭条件等因素,可将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为四类:(1)它源超压成藏动力学系统;(2)自源超压成藏动力学系统;(3)自源常压成藏动力学系统;(4)它源常压成藏动力学系统。并指出镇原—泾川地区应加强自源超压和自源常压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油气勘探,而宜君—旬邑地区则以它源超压、自源超压成藏动力学系统为主要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界 系统分析 成藏动力学系统 南部 动力学特征 流体 差异压实 静水 油气运移 发育状况 封闭条件 系统划分 油气勘探 旬邑地区 油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翼侏罗系油藏成藏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守民 王碧涛 +3 位作者 刘萍 侯景涛 白旭 苏幽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10期76-7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翼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先后在该区发现了多个侏罗系高产出油井点,但该区断层发育,构造多变,成藏控制因素复杂,严重的影响着该区的勘探评价工作。本文以该区侏罗系油藏为研究对象,从古地貌成藏理论出发,指出了该... 鄂尔多斯盆地西翼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先后在该区发现了多个侏罗系高产出油井点,但该区断层发育,构造多变,成藏控制因素复杂,严重的影响着该区的勘探评价工作。本文以该区侏罗系油藏为研究对象,从古地貌成藏理论出发,指出了该区油藏主要成藏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区主要的成藏模式,并提出了下步勘探评价增储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西翼 鼻状构造 差异压实 成藏模式
下载PDF
Oriente盆地D-F油田泥岩墙成因及其对油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金秀 张克鑫 +5 位作者 陈和平 卢双舫 万学鹏 唐明明 肖佃师 张超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6-1164,共9页
以Oriente盆地D-F油田M1-SS层发育的泥岩墙为研究对象,利用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精细刻画泥岩墙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从沉积环境和差异压实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泥岩墙形成的控制因素,并分析了泥岩墙对油田油藏分布的影响。两条泥岩墙... 以Oriente盆地D-F油田M1-SS层发育的泥岩墙为研究对象,利用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精细刻画泥岩墙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从沉积环境和差异压实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泥岩墙形成的控制因素,并分析了泥岩墙对油田油藏分布的影响。两条泥岩墙均为北西-南东向延伸,在测井和地震上分别表现为较高的泥质含量和弱振幅反射。研究认为,泥岩墙对应潮控河口湾环境的混合坪相带,与周围砂坪、砂坝环境相比泥质含量高,因此在M1-SS经历压实作用时,会发生差异压实作用,造成M1-SS层厚度在混合坪相带变薄,甚至在泥岩墙边缘出现微小断裂。另外,泥岩墙的存在影响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使M1-SS层的砂体连续性变差,对油气横向运移起到了隔挡作用,将油源断层东侧的油藏分隔成了5个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压实 地震属性 潮控河口湾 泥岩墙 Oriente盆地 厄瓜多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