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听艺术同异辩证谈
1
作者 王萍 《大舞台》 2010年第11期230-230,共1页
1.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物质基本材料——音响和形、色在感觉属性上的不同,构成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本质性差异。但在现实生活经验中,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通感联觉现象,它们为音响和色形提供了共同的表现任何物质事物的可能性和富于... 1.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物质基本材料——音响和形、色在感觉属性上的不同,构成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本质性差异。但在现实生活经验中,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通感联觉现象,它们为音响和色形提供了共同的表现任何物质事物的可能性和富于表现人的各种情态的能力。2.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在形式结构上受"艺术共同规律"内在制约的同时,还受到自身物质条件特殊性的制约。因此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物质感受上明显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差异,这两种完全不同属性的感性体验上的差异,从根本上构成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各自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表抒纯视觉的和纯听觉的微妙的、不可言传的情绪体验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相通 物质感受 通感联觉 情态体验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抽象性 摹拟性
下载PDF
探究中西绘画的融汇为小学美术带来的多样性
2
作者 徐若青 《学苑教育》 2019年第24期25-25,共1页
各种艺术创作不论用何种表形式和表现方法,其内在都有相同的面。艺术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是现当下引注目的讨论话题。本文从通过与中国绘殊途同归的西方绘画流派后期印派和中国绘画的比较,研究中西绘画、术的融会与贯通。并且把这种中西绘... 各种艺术创作不论用何种表形式和表现方法,其内在都有相同的面。艺术的差异性和相通性是现当下引注目的讨论话题。本文从通过与中国绘殊途同归的西方绘画流派后期印派和中国绘画的比较,研究中西绘画、术的融会与贯通。并且把这种中西绘画融合性运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让孩子阔眼界,接受新鲜、多元化的事物,从而高学生的审美和美术创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美术多样性 后期印象派 中西绘画 差异相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