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3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毅 覃玲 +2 位作者 郭贤辉 陈华 裴宇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目的 探讨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药品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着重报道了这2种技术方法在水分含量分析、热稳定性研究、熔点测量、纯度分析、晶型分析等药物研究中的多方面应用研究情... 目的 探讨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药品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着重报道了这2种技术方法在水分含量分析、热稳定性研究、熔点测量、纯度分析、晶型分析等药物研究中的多方面应用研究情况。结果与结论 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的水分、熔点、纯度、晶型以及稳定性等相关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更高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扫描分析 水分含 稳定性 熔点 纯度 晶型 安全性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沥青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乃兴 廉向东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0,44,共3页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法 ( DSC)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了研究分析 ,从而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以揭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机理。
关键词 聚合物 改性沥青 扫描 道路
下载PDF
示差扫描热量计(DSC)检定/校准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凡敏 李佳 孙国华 《计量技术》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文参照JJF10 5 9—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根据JJG936— 98《示差扫描热量计检定规程》对示差扫描热量计检定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扫描 分析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 检定 校准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4
作者 张旭良 陈双影 +1 位作者 郭福水 郝连涛 《科技风》 2024年第16期85-87,共3页
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我们设计了一堂本科生仪器演示实验——高密度聚乙烯熔点的测定。该实验是本科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聚合物近代仪器分析”中的一部分,该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仪器的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学习如何优化... 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我们设计了一堂本科生仪器演示实验——高密度聚乙烯熔点的测定。该实验是本科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聚合物近代仪器分析”中的一部分,该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仪器的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学习如何优化实验条件和进行数据分析。此外,这个实验也为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实验教学 高密度聚乙烯
下载PDF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对血液诸成分热稳定性的分析
5
作者 孙颖 穆平 +1 位作者 耿淑琴 郝美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79-83,共5页
该文用DSC技术对血液中若干蛋白质成分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血液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γ—球蛋白、α—球蛋白、血纤蛋白原等它们的热转变峰温位于60~100℃之间,此外还有若干热变性... 该文用DSC技术对血液中若干蛋白质成分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血液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γ—球蛋白、α—球蛋白、血纤蛋白原等它们的热转变峰温位于60~100℃之间,此外还有若干热变性前峰位于低温区30~36℃之间.这些结果提示;库存血在输入病人体内之前加温到30℃是比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血液 转变 峰温 稳定性
下载PDF
示差扫描量热仪:光学显微镜(FP84HTDSC—PLM)联用热分析技术
6
作者 张树范 陈金凤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1999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概述梅特勒公司产品之一的CSC-PLM示差扫描量热仪与光学显微镜联用。它广泛应用于聚合行科学和工程、化学工业、生物化学等的科研及生产监测。一机多用,同步测量热流和结构形态变化。
关键词 结构形态 扫描 光学显微镜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费托蜡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7
作者 谢浩东 张帆 +1 位作者 张胜振 陈胜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相似,并且结晶过程依赖于冷却速率;所采用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Avrami指数n平均值在1~2之间,说明结晶过程为二次成核,成核后生长形成棒状或纤维状晶体;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越小或冷却速率越快,越容易发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蜡 扫描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防火涂料的膨胀体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杜建科 卢艳萍 陈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共3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探讨了膨胀体系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典型膨胀体系 (即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 )中单一活性物质及其混合物的DSC分析 ,探讨了不同组分之间热效应的叠加现象和相互作用 ,从热效应角度分析了膨胀反应 ,初步...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探讨了膨胀体系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典型膨胀体系 (即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 )中单一活性物质及其混合物的DSC分析 ,探讨了不同组分之间热效应的叠加现象和相互作用 ,从热效应角度分析了膨胀反应 ,初步探索了复杂膨胀现象中物理化学变化的热特征。利用在较低的温度下复杂体系中季戊四醇的晶型转变吸热峰独立存在的特点 ,根据其在不同混合体系中的焓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防火涂料 膨胀体系 dsc分析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联用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燃物反应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敏 胡松 +3 位作者 孙学信 李培生 于敦喜 李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
对城市生活垃圾中 8种可燃物进行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 ,得到了各种成分的燃烧特性参数 ,为垃圾焚烧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 ,选用合适的反应机理方程来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避免了把机理方程... 对城市生活垃圾中 8种可燃物进行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 ,得到了各种成分的燃烧特性参数 ,为垃圾焚烧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 ,选用合适的反应机理方程来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避免了把机理方程限制为 (1 -α) n 和采用单一方法处理热重曲线而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扫描分析 联用 城市生活垃圾 可燃物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航空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立波 郭绍辉 +2 位作者 李术元 宋兰琪 张占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对ВНИИНП_50_1_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 ,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 (GC)评价抗氧剂N_苯基_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结果发现在50_1_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抗氧剂NPAN质量分...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对ВНИИНП_50_1_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 ,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 (GC)评价抗氧剂N_苯基_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结果发现在50_1_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抗氧剂NPAN质量分数 (w)的对数值与PDSC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氧化诱导期tOIT 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表明PDSC是研究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程度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扫描 航空润滑油 氧化衰变 气相色谱法 抗氧剂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石蜡熔点的研究
11
作者 李淑杰 王刚 +2 位作者 李奕睿 张立军 马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1,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点的适宜条件,考察了DSC法与标准方法(GB/T 2539—2008)的偏倚。结果表明,采用DSC法测定石蜡熔点时的升温速率宜为10℃/min,降温速率宜为5℃/min,试样在高于预估熔点20~30℃下熔融时间不应超过1 h。通过采用6台不同型号的DSC仪器对14个牌号石蜡样品进行测试,计算出DSC法与标准方法的偏倚为-1.14℃。DSC法操作简单、试样用量少、检测速率快、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分析手段,快速准确地测定石蜡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熔点 石蜡 偏倚
下载PDF
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联用研究硫化矿石的热性质 被引量:8
12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石英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6-71,共6页
为了判定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对含有不同矿物成分的2种硫化矿样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10和15℃/min条件下的氧化分解行为进行了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得到2种矿样在不同条件下的TG、DTG以及TG-DTG-DSC曲线,并获取其氧化燃烧过程中... 为了判定硫化矿石的自燃倾向性,对含有不同矿物成分的2种硫化矿样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10和15℃/min条件下的氧化分解行为进行了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得到2种矿样在不同条件下的TG、DTG以及TG-DTG-DSC曲线,并获取其氧化燃烧过程中的特性参数,包括矿样的着火点温度,吸(放)热,以及增(失)重的温度区间等。运用Flynn-Wall-Ozawa法计算出2种矿样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87.32和448.50kJ·mol-1。结果表明,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联合应用在硫化矿石的氧化分解过程中能充分体现整个化学反应过程,在多样本条件下解算求得的活化能值可以作为判定其自燃倾向性大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石 分析 扫描分析 活化能 自燃倾向性
下载PDF
差示量热扫描法分析紫胶蜡的热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汝国 郑华 +3 位作者 张弘 甘瑾 于连松 张雯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为了研究紫胶蜡的热性质,该实验用差示量热扫描法(DSC)分别测定不同方法处理的紫胶蜡熔点、熔化热焓及结晶热焓、比热容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的紫胶蜡存在较大差异,熔点最高为84.84℃,最低为67.10℃;熔化热焓最高为201.50J/g,最... 为了研究紫胶蜡的热性质,该实验用差示量热扫描法(DSC)分别测定不同方法处理的紫胶蜡熔点、熔化热焓及结晶热焓、比热容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的紫胶蜡存在较大差异,熔点最高为84.84℃,最低为67.10℃;熔化热焓最高为201.50J/g,最低为158.90J/g;结晶热焓最高为191.80J/g,最低为157.05J/g;熔化热焓和结晶热焓与熔点呈正相关,且结晶热焓小于熔化热焓;比热容变化(ΔCp)最低为10.212J/g·K,最高为16.716J/g·K,且与熔点高低没有相关性。DSC可以用于紫胶蜡的热物理特性的定性及定量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蜡 扫描法(dsc) 性质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力学模型的生物柴油结晶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梅德清 谭文兵 +1 位作者 张永涛 袁银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6-211,共6页
棕榈酸甲酯(C16:0)、硬脂酸甲酯(C18:0)和油酸甲酯(C18:1)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究生物柴油的结晶行为,该文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了这3种脂肪酸酯的物性参数,研究发现饱和脂... 棕榈酸甲酯(C16:0)、硬脂酸甲酯(C18:0)和油酸甲酯(C18:1)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究生物柴油的结晶行为,该文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了这3种脂肪酸酯的物性参数,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甲酯C16:0和C18:0的熔点和熔化焓远远高出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18:1的值,C16:0和C18:0的熔点分别为301.57、310.92 K,C18:1的熔点为255.01 K。对脂肪酸酯组成的二元溶液进行DSC扫描,DSC曲线出现了2个放热峰,并且溶液的结晶点要低于首先析出的饱和脂肪酸酯纯物质时的熔点;随着饱和脂肪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溶液的结晶点温度也相应提高。将生物柴油当作由多元脂肪酸甲酯的混合溶液时,C16:0和C18:0等饱和脂肪酸甲酯作为溶质,C18:1等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作为溶剂,建立了热力学模型计算溶液的结晶点温度。将脂肪酸甲酯的混合溶液近似为理想溶液时对此模型进一步简化,并利用简化模型计算得到4种生物柴油的结晶温度,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效果。该研究可为优化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力学 模型 脂肪酸甲酯 结晶温度 扫描
下载PDF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聚乳酸的结晶过程
15
作者 雷雁洲 杨静晖 李岳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本文分别采用了传统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研究了聚乳酸(PLA)的结晶过程,探索了MDSC中调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DSC可以有效地分离PLA在受热过程中重叠的热效应,并将其分割为可逆曲线和不可逆曲线。MDSC模式下,随着升温速... 本文分别采用了传统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研究了聚乳酸(PLA)的结晶过程,探索了MDSC中调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DSC可以有效地分离PLA在受热过程中重叠的热效应,并将其分割为可逆曲线和不可逆曲线。MDSC模式下,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曲线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得到提高,PLA的冷结晶温度逐渐升高,并观察到在PLA的冷结晶峰伴随有α″晶型向α′晶型转变;而PLA熔融温度不随升温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较高的升温速率下观察到PLA α′向α的晶型转变和α晶型的熔融是同时进行的。较长的调制周期也会同时提高曲线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是不会对PLA的相变温度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扫描 聚乳酸 升温速率 调制周期 结晶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测定米力农药物的纯度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昉 涂强 +1 位作者 李意 王维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8-341,共4页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了米力农药物的纯度,计算和分析了不同质量的药物试样以及试样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其纯度值的差异,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相差0.03%,基本一致;药物试样精密...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了米力农药物的纯度,计算和分析了不同质量的药物试样以及试样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其纯度值的差异,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相差0.03%,基本一致;药物试样精密度测定结果平均值为99.957%,RSD为0.01%;测定不同质量的药物试样,其纯度值最大相差0.077%;不同升温速率下,药物试样的纯度值最大相差0.186%。DSC方法可以用作为测定药品纯度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纯度 米力农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凝固成核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学习 王德尊 姚忠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增强相对铝合金成核过程的影响。对基体合金与复合材料凝固临界温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增强相会抑制α-Al相的析出;增强相之间间隙尺寸越小,α-Al相析出的过冷度越大。α-Al不能在增强相表面非均质成核。与α-Al相不同...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增强相对铝合金成核过程的影响。对基体合金与复合材料凝固临界温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增强相会抑制α-Al相的析出;增强相之间间隙尺寸越小,α-Al相析出的过冷度越大。α-Al不能在增强相表面非均质成核。与α-Al相不同,初晶硅相析出的过冷度在增强相存在的情况下减小,表明增强相可以作为初晶硅相成核的衬底。DSC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来研究复合材料的成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扫描法(dsc) 增强相 成核
下载PDF
纤维类材料的差示扫描量热定量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飞 林晓冬 +4 位作者 何永红 李蜀 訾润 赖仕均 曾燮榕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技术,对10种标准纤维类样品和5种自行制备的涤纶-棉混纺纤维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SC方法可以实现多种纤维类样品的定性分析.涤纶-棉混合纤维样品的定量分析表明,...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技术,对10种标准纤维类样品和5种自行制备的涤纶-棉混纺纤维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SC方法可以实现多种纤维类样品的定性分析.涤纶-棉混合纤维样品的定量分析表明,DSC方法有望实现混纺类纤维样品的定量分析,涤纶-棉混合纤维的定量分析绝对误差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科学 纤维 分析 扫描 熔融 红外光谱 混纺纤维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阿莫西林的热谱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小梅 韩森 甄宝勤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的热特征。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分热重法(DTG)和热重法(TG)3种方法分析,根据阿莫西林的热特征曲线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计算具有特征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失重活化能(E)。结果:阿莫西林的表观失...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的热特征。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分热重法(DTG)和热重法(TG)3种方法分析,根据阿莫西林的热特征曲线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计算具有特征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失重活化能(E)。结果:阿莫西林的表观失重活化能E_2=101.35kJ·mol^(-1);E_3=128.11kJ·mol^(-1)。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阿莫西林质量检测的一种快速、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分析 重法 微分重法 阿莫西林
下载PDF
五味子及其滴丸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维峰 王玉蓉 杨春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8-1220,共3页
关键词 五味子 扫描 眠而安滴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