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炼己心 以心攻心
1
作者 宋娟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3期66-66,53,共2页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攻下学生的心就要先修炼自己的心,不断提高自己的行为,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关键词 修炼己心 教育效果
下载PDF
不违己心
2
作者 刘文波 《档案时空》 2010年第1期1-1,共1页
亚历山大站在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前面,说:“我是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第欧根尼说:“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亚历山大又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第欧根尼说:“请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关键词 《不违己心 当代作品 刘文波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己易心性:杨慈湖易哲学的心学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月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1,共7页
杨慈湖是宋明时期心学派易学承上启下的主要代表人物,上接明道与象山,下启阳明与龙溪,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并惟以人心为主,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为易道本源,象数事物皆在所略,以不起意为宗,籍此诠释易之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 杨慈湖是宋明时期心学派易学承上启下的主要代表人物,上接明道与象山,下启阳明与龙溪,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并惟以人心为主,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为易道本源,象数事物皆在所略,以不起意为宗,籍此诠释易之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三传,又通论易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以己易心性为总体特征的心学派易哲学体系,是此一学派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其易学特点和解《易》风格直接影响到明季以后心学派的解《易》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易学 己心 己易 不起意 未尝不一
下载PDF
道家美学的“道”论与意境之超然心态
4
作者 李天道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受老子取法自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整个审美体验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 受老子取法自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整个审美体验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从而,"以天合天",心物交融,最终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则成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其根本特征是心源与造化之间的互相触发,互相感会。由此,则生成审美"意境"中的超然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内缘己心 外参群意 超然
下载PDF
中国美学“目击道存”缘在构成论及其文化思想渊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道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在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在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故而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薮,去心游目想,寓目入咏,即事兴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内缘己心 外参群意 目击道存
下载PDF
中国美学之缘在化生论及其文化思想渊源
6
作者 蔺若 李天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活动过程是审美者于当前、目下,应物斯感,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故而强调&... 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活动过程是审美者于当前、目下,应物斯感,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故而强调"目击道存"、"遇之自天",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薮,去心游目想,寓目入咏,即事兴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内缘己心 外参群意 遇之自天
下载PDF
“月色”不如“欣然”,“景色”不如“人情”——论苏轼“豁达”品格的情感内核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奇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第12期18-18,20,共2页
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来养成,而核心素养基本可以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第五素养"责任担当"讲的是在"生本教学"中,注重&qu... 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来养成,而核心素养基本可以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第五素养"责任担当"讲的是在"生本教学"中,注重"人情生成"和"道理指导",是对学生开启文学心智和建构价值认同的关键,是学生学会理性质疑和文学批判的前提。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生成文学作品的人情与道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具有承继性的作品为例,谈谈苏轼"豁达"品格的情感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语 警语 己心 宽人
下载PDF
和谐才能“声”动——浅谈电视专题片配音创作
8
作者 车咏军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5期170-170,共1页
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配音是和整个电视生成的诸多因素相和谐的产物,与内容和谐,才能“言之有物”,与制作技术和谐,才能“传之声神”在电视配音中,只有和谐才能“声”动。
关键词 电视配音 感知创作意图 己心度文 和技术和谐 配音的表现力
下载PDF
老子“致虚”“守静”思想与中国美学审美缘发构成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天道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发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 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取法自然,强调自然无为。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整个审美缘发构成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故而中国美学强调"目击道存",要求审美者走进自然山水之中,以自然万物为撞击自己心灵、激发审美创作欲望和冲动的重要契机,为产生灵感兴会的渊薮,去心游目想,寓目入咏,即事兴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内缘己心 外参群意 目击道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