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长管蚜脱巴克纳氏共生菌的分子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祖庆 亢菊侠 +1 位作者 赵惠燕 胡想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29,共4页
蚜虫脱共生效果的鉴定对蚜虫-巴克纳氏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及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oenae)脱巴克纳氏共生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利福平处理5d和10d后的麦长管蚜,PCR检测发现有巴... 蚜虫脱共生效果的鉴定对蚜虫-巴克纳氏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及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oenae)脱巴克纳氏共生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利福平处理5d和10d后的麦长管蚜,PCR检测发现有巴克纳氏菌(Buchnera)特异性扩增条带,说明共生菌仍然存在;在利福平处理15d后,PCR检测没有发现特异性扩增条带,说明麦长管蚜胞内共生细菌的核酸已经被降解;光学显微镜观察与PCR检测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巴克纳氏菌 脱共生 PCR
下载PDF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苗雪霞 丁德诚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242-247,共6页
蚜虫-巴克纳氏菌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研究表明,共生细菌能为寄主蚜虫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对寄主具有一些非营养功能,如促进蚜虫传播循环性病毒等。寄主蚜虫则是为共生菌提供... 蚜虫-巴克纳氏菌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研究表明,共生细菌能为寄主蚜虫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对寄主具有一些非营养功能,如促进蚜虫传播循环性病毒等。寄主蚜虫则是为共生菌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场所,并对共生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调控。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证明了蚜虫与共生菌的相互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巴克纳氏菌 共生 互利共生
下载PDF
促使对日投放原子弹 血战冲绳:美军的“破门之役”
3
作者 黄金生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2期74-81,共8页
1945年7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鉴于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美军可在8月3日以后,在天气许可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的广岛、小仓、新潟和长崎四城市中选择一个目标,投掷特种炸弹。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 1945年7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鉴于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美军可在8月3日以后,在天气许可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的广岛、小仓、新潟和长崎四城市中选择一个目标,投掷特种炸弹。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8月9日,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炸弹 美国海军陆战队 冲绳岛 杜鲁门 斯普鲁恩斯 无条件投降 发布命令 小仓 尼米兹 巴克纳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中的道德推脱心理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钱晓敏 《中国德育》 2020年第1期23-27,共5页
“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一词首见于美国巴克纳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1998年的研究报告,具体指“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利用严重、反复实施且具有敌意的方式,意图对他人进行强暴、胁迫、骚扰等,造成他人心理痛苦的行为”[... “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一词首见于美国巴克纳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1998年的研究报告,具体指“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利用严重、反复实施且具有敌意的方式,意图对他人进行强暴、胁迫、骚扰等,造成他人心理痛苦的行为”[1].去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腾讯公司联合进行了国内第一次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全国性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色情、诈骗与网络欺凌仍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网络风险,而遇到过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比例最高,达7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风险 网络安全 腾讯公司 他人心理 网络欺凌 电子设备 巴克纳 道德推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