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尔加斯·略萨在中国的译介及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琼 黄德志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2-36,共5页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创作手法的创造性和创作主题的批判性吸引了中国的读者和文学评论界。中国对这位拉美作家的接受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化译介的接受阶段、先锋式建构的研究阶段和多维度解构的评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创作手法的创造性和创作主题的批判性吸引了中国的读者和文学评论界。中国对这位拉美作家的接受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化译介的接受阶段、先锋式建构的研究阶段和多维度解构的评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政治 结构主义 多维度
下载PDF
时代悲剧的体现者——浅析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中的主人公形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2-34,共3页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通过妓院“绿房子”的兴衰史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秘鲁社会长达40年的生活,刻画了印第安人为反对剥削和压迫而进行的反抗。文中的主人公,“绿房子”的创始人安塞尔莫是20世纪的小说中最典型的...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通过妓院“绿房子”的兴衰史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秘鲁社会长达40年的生活,刻画了印第安人为反对剥削和压迫而进行的反抗。文中的主人公,“绿房子”的创始人安塞尔莫是20世纪的小说中最典型的“反英雄”人物。他是善与恶的综合化身,同时也是一个反叛人物。“绿房子”的建立就是向社会的宣战。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人物,读者从他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自我”的失败,而且也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房子》 安塞尔莫 巴尔加斯·略萨 人物形象 悲剧 秘鲁
下载PDF
“在路上”的巴尔加斯·略萨 被引量:2
3
作者 吉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通过对巴尔加斯·略萨创作中期的思想、艺术观念变化的原因、轨迹及特点的探究,可以看出巴尔加斯·略萨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以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艺术观念,使自己的作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充满... 通过对巴尔加斯·略萨创作中期的思想、艺术观念变化的原因、轨迹及特点的探究,可以看出巴尔加斯·略萨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以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艺术观念,使自己的作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思想艺术观念 演变 创作轨迹
下载PDF
政治表征:巴尔加斯·略萨创作中的民主主义叙事研究
4
作者 张琼 黄德志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2-66,124,共5页
在秘鲁政界和世界文坛同样声名显赫的巴尔加斯·略萨一直在创作中传递自己的政治主张,"民主"与"自由"是其思想核心。他成功地以文学介入政治,同时用政治表征文学,民主主义叙事贯穿于各个阶段的创作,从主题的分... 在秘鲁政界和世界文坛同样声名显赫的巴尔加斯·略萨一直在创作中传递自己的政治主张,"民主"与"自由"是其思想核心。他成功地以文学介入政治,同时用政治表征文学,民主主义叙事贯穿于各个阶段的创作,从主题的分类可以发现其清晰的创作主线:以叙述边缘化人物的出走写家庭政治,以揭露独裁统治和盲目革命写社会政治,以抨击各种殖民形式或种族歧视写文化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家庭政治 社会政治 文化政治 民主主义
下载PDF
拒绝宰制:巴尔加斯·略萨的反抗叙事研究
5
作者 张琼 黄德志 《太原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治与文学在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过程中融合。因为中心化一直在西方和东方、男性和女性、白人和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自我和他者、异性恋和同性恋等一系列两极关系中扮演着完全支持前者、激发对立矛盾的角色,所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治与文学在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过程中融合。因为中心化一直在西方和东方、男性和女性、白人和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自我和他者、异性恋和同性恋等一系列两极关系中扮演着完全支持前者、激发对立矛盾的角色,所以巴尔加斯·略萨的创作从后殖民话语转向反抗叙事,在政治和文学层面均具有进步性。他的反抗文学支持文化发展中的异质性和多元化趋势。这种叙事旨在摈弃排他的对立情绪,呼吁种族、阶级、性别乃至意识形态间的联动与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反抗 女性形象 独裁 内部殖民
下载PDF
巴尔加斯·略萨的反传记书写:解构真实
6
作者 张琼 黄德志 《太原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54-58,共5页
后现代主义试图通过在纪实材料中融合自我指涉的手法去书写历史,因此在传记文学中历史范畴和文学范畴之间的界线消退。巴尔加斯·略萨的"写实性"早已万众瞩目,他在后期创作中频繁涉及传记题材,将历史元素、个人传记和虚... 后现代主义试图通过在纪实材料中融合自我指涉的手法去书写历史,因此在传记文学中历史范畴和文学范畴之间的界线消退。巴尔加斯·略萨的"写实性"早已万众瞩目,他在后期创作中频繁涉及传记题材,将历史元素、个人传记和虚构成分于其中交融一体。传记性小说和小说型传记手法是对现实主义文本的结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反传记视角 解构 杂糅
下载PDF
论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中时空交错的结构现实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结构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文学中一直处于支柱地位,这种以立体性架构全景的文学结构能从多维度反映社会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样性。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中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批判倾向,小说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在... 结构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文学中一直处于支柱地位,这种以立体性架构全景的文学结构能从多维度反映社会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样性。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中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批判倾向,小说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在闪回、多镜头摄影和蒙太奇等手法中灵活地剪接对话和独白,通过多个时空场景的并置真实地描绘出现实的原生态,采用多元素糅合推高结构现实主义的立体时空性,从而架构出一种新型的现代立体性小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城市与狗》 结构现实主义 立体叙事艺术
下载PDF
巴尔加斯·略萨:一个挑战者的史话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光汉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72-77,共6页
秘鲁著名作家、拉美结构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巴尔加斯·略萨 ,对社会、形式和读者提出三重挑战。他认为“文学永远是反抗压迫的武器” ,“作家的天职就是反抗”。他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军事独裁的文学主题 ,向社... 秘鲁著名作家、拉美结构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巴尔加斯·略萨 ,对社会、形式和读者提出三重挑战。他认为“文学永远是反抗压迫的武器” ,“作家的天职就是反抗”。他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军事独裁的文学主题 ,向社会提出挑战。他提出“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拉美文学的宝贝” ,提出创设“特殊的艺术程序” ,向传统艺术形式提出挑战。他宣布“挑战读者”时代的到来 ,对读者的思维认知结构和阅读欣赏模式提出挑战 ,创立结构现实主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 社会 形式 读者 巴尔加斯·略萨 秘鲁作家 结构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主题
下载PDF
这个魔鬼是真的:巴尔加斯·略萨没法将独裁者变成人
9
作者 阿尔弗雷德.马克.亚当 张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略萨漫长而又炫目的写作,是一九六三年以《英雄时刻》开始的,这不能不说是作家的幸运。这个后来获奖的小说描写的是利马一所军校里发生的故事,素材来自作家自己的经历,所以很有自传性质。此后,略萨在文学上开始了对秘鲁的征服之旅... 略萨漫长而又炫目的写作,是一九六三年以《英雄时刻》开始的,这不能不说是作家的幸运。这个后来获奖的小说描写的是利马一所军校里发生的故事,素材来自作家自己的经历,所以很有自传性质。此后,略萨在文学上开始了对秘鲁的征服之旅,将自己的故事安排在安第斯山脉、亚马逊丛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时刻》 巴尔加斯·略萨 独裁者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巴尔加斯·略萨结构现实主义的两个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德琅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53-55,共3页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拉丁美洲大陆上发生的“文学爆炸”中,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无疑起了巨大的催爆作用。自从1963年发表成名作《城市与狗》以后,他几乎每隔三、四年便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每部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拉丁美洲大陆上发生的“文学爆炸”中,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无疑起了巨大的催爆作用。自从1963年发表成名作《城市与狗》以后,他几乎每隔三、四年便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每部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绝无雷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 略萨 结构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思想倾向 现实生活 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创作 世界文坛 悲惨生活
下载PDF
小说中的艺术与现实之“妙”——浅析巴尔加斯·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小说特点
11
作者 杨美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175-177,共3页
在西班牙语世界乃至全球文学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被公认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也是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最具代表性和较年轻的一位作家。自从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 在西班牙语世界乃至全球文学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被公认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也是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最具代表性和较年轻的一位作家。自从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一奖项的第107位得主之后,巴尔加斯·略萨及其作品也被更多中国读者所熟知。其作品中如实展现了拉丁美洲、尤其是秘鲁的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析,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特征,进而对巴尔加斯·略萨与结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结构现实主义 结构技巧
下载PDF
现实而非魔幻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2
作者 卡列宁 《电影世界》 2010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在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略萨为文学奖得主后,马尔克斯发了一条推特:现在我们平等了。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马尔克斯 诺贝尔奖 结构现实主义 小说 大爆炸 拉丁美洲文学 秘鲁 作家 西班牙
下载PDF
变异学视角下巴尔加斯·略萨在中国的接受
13
作者 吴恙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3年第1期267-277,共11页
如今拉丁美洲文学在我国很受关注,“文学爆炸”代表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也越来越受到国内读者的熟悉和喜爱。就其文学作品而言,在我国的译介和接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历了高低起伏的不同阶段,从而呈现为遮蔽、误读、澄明的发展态... 如今拉丁美洲文学在我国很受关注,“文学爆炸”代表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也越来越受到国内读者的熟悉和喜爱。就其文学作品而言,在我国的译介和接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历了高低起伏的不同阶段,从而呈现为遮蔽、误读、澄明的发展态势。本文试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巴尔加斯·略萨及其作品在中国传播的发展历程,包括译介、阐释及接受的变异过程及特点,关注变异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以及文学交流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流传变异 接受研究
原文传递
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
14
作者 魏然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0期66-68,共3页
拉丁美洲在20世纪70年代初处于辨认文学体系的时刻,因为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已涌现出一批重要作品,但如何阐释这批新作在批评体系中尚无定论。乌拉圭文学评论家安赫尔·拉玛看重批评的功能,1971年他在《批评与文学》一文中提... 拉丁美洲在20世纪70年代初处于辨认文学体系的时刻,因为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已涌现出一批重要作品,但如何阐释这批新作在批评体系中尚无定论。乌拉圭文学评论家安赫尔·拉玛看重批评的功能,1971年他在《批评与文学》一文中提出,拉美文学界仍普遍误解批评家的使命,批评并不依附于作品,而是重新估计当下文学在历史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文学评论家 当下文学 拉玛 批评体系 拉丁美洲 乌拉圭 批评的功能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二三事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景冬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0,共2页
自上世纪60年代初登上文坛以来,巴尔加斯·略萨始终是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随后也成为我国译界和读者倍加推崇的作家。著作等身,名扬四海,是这位文坛老将的最好写照。如今略萨虽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仍在文坛纵横驰骋,引人注目。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另一个街角的天堂》 西班牙 小说 人物形象 《公山羊的节日》 纳博科夫文学奖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艺术世界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德明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3,共6页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50年来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创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感佩。在经济拮据的年代里,他坚持写作;在功成名就的岁月里,他依然坚持写作。多年来,相继写出了《世界末日之战》、《绿房子》、《天堂...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50年来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创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感佩。在经济拮据的年代里,他坚持写作;在功成名就的岁月里,他依然坚持写作。多年来,相继写出了《世界末日之战》、《绿房子》、《天堂在另外的街角》和《公羊的节日》等作品。而在这期间他获得了好几项国际文学奖,社会公务性活动也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他创作的关键就是勤奋,按西班牙的俗语说"上帝帮助早起的人"。为此,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巴尔加斯·略萨,应该是他当之无愧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长篇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新作——《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17
作者 赵德明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2003年4月,西班牙ALFAGUARA出版社推出了拉丁美洲著名文学家巴尔加斯·略萨的新作——长篇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关键词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巴尔加斯·略萨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的新作招来不同反响
18
作者 朱景冬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第4期38-39,共2页
秘鲁—西班牙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新作《山羊的节日》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西班牙和拉美报刊名列榜首的畅销书。初版一万册已经告罄,塔列尔和阿尔法瓜拉出版社已着手重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 西班牙 巴尔加斯·略萨 <<山羊的节日>> 小说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公羊的节日》中的创伤书写
19
作者 张珂 《华夏文化论坛》 2021年第2期304-311,共8页
拉丁美洲文学中的创伤书写源自殖民统治时期,在各国独立后,"反独裁小说"成为创伤书写的重要题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的《公羊的节日》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多重视角对压迫与反抗展开了全景式的描绘... 拉丁美洲文学中的创伤书写源自殖民统治时期,在各国独立后,"反独裁小说"成为创伤书写的重要题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的《公羊的节日》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多重视角对压迫与反抗展开了全景式的描绘,以权力、暴力、人性、性等主题的交织呈现,构建出一段多重语境下个体与群体的创伤记忆。作品对创伤的再书写,旨在揭示伤疤掩饰下跳动的历史记忆,创伤的刺痛难以消解,导致个体和群体在面临身份重建之时艰难而踯躅不前。对于拉丁美洲而言,修复创伤、重建自我,建构起真正的民族身份便成了漫长而艰巨的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公羊的节日》 创伤 反独裁小说
原文传递
巴尔加斯·略萨谈文学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德明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共1页
巴尔加斯·略萨(1936—),西班牙-秘鲁小说家,有作品《胡莉娅姨妈与作家》、《绿房子》、《酒吧长谈》等,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个没有文学的社会,或者文学在社会里作为不可言说的嗜好而置于社会生活的边缘,以及变成几乎... 巴尔加斯·略萨(1936—),西班牙-秘鲁小说家,有作品《胡莉娅姨妈与作家》、《绿房子》、《酒吧长谈》等,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个没有文学的社会,或者文学在社会里作为不可言说的嗜好而置于社会生活的边缘,以及变成几乎是有强烈派别意识的信仰,那么这样的社会注定会从精神上变得野蛮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加斯·略萨 小说家 文学思想 民族沙文主义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