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脱氧野尻霉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青 郑晓瑞 +1 位作者 陈红梅 匡春香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I0001-I0005,共5页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多羟基哌啶生物碱。DNJ及其衍生物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抑制肿瘤转移等作用。此文综述了近年来DNJ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1-脱氧野尻霉素衍生物 酶抑制剂 抗糖尿病 抗肿瘤 抗HBV
下载PDF
氨氯地平衍生物CJX1对K562/DOX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姬汴生 何玲 刘国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衍生物CJX1对K5 6 2 /DOX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法观察了CJX1对K5 6 2 /DOX细胞P- 糖蛋白(P -gp)的抑制作用及对K5 6 2 /DOX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CJX1能剂量相关性地增加K5 6...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衍生物CJX1对K5 6 2 /DOX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法观察了CJX1对K5 6 2 /DOX细胞P- 糖蛋白(P -gp)的抑制作用及对K5 6 2 /DOX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CJX1能剂量相关性地增加K5 6 2 /DOX细胞内罗丹明12 3(Rh 12 3)的累计,明显抑制P -gp介导的Rh 12 3外排,显著增强阿霉素对K5 6 2 /DOX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加K5 6 2 /DOX细胞内阿霉素水平。结论:氨氯地平衍生物CJX1能显著抑制P gp的外排功能,逆转K5 6 2 /DOX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X1 氨氯地平衍生物 P-糖蛋白 多药耐药 霉素 逆转作用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学与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雷晓燕 黄海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综述了 1 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学作用与合成方法 .该类化合物在临床和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1-脱氧野尼尻霉素 衍生物 药理作用 合成方法
下载PDF
银杏酸C17:1衍生物增效达托霉素抗粪肠球菌的发现与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陆璐 翟贯星 +3 位作者 王金鑫 金慧子 李慧梁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10-914,共5页
目的发现有抗菌活性或是增效活性的银杏酸C17:1衍生物。方法以银杏酸C17:1为底物,利用一些基团取代苯环上的羧基从而获得银杏酸C17:1衍生物,棋盘法设计试验,测定银杏酸C17:1及其衍生物联合抗生素的增效作用,通过测定Zeta电位、ROS、NPN... 目的发现有抗菌活性或是增效活性的银杏酸C17:1衍生物。方法以银杏酸C17:1为底物,利用一些基团取代苯环上的羧基从而获得银杏酸C17:1衍生物,棋盘法设计试验,测定银杏酸C17:1及其衍生物联合抗生素的增效作用,通过测定Zeta电位、ROS、NPN吸收来探究增效机制。结果银杏酸C17:1衍生物Ⅱ与达托霉素联合抗粪肠球菌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s)为0.125~0.25,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不仅能产生较高的活性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结论银杏酸衍生物Ⅱ对达托霉素体外抗耐药株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能和ROS的激增以及膜通透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C17:1衍生物 抗菌增效 粪肠球菌 达托霉素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的N-取代苯丙烷衍生物的合成
5
作者 王峰峰 方志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52-55,共4页
以(2R,3R,4R,5S)-3,4,5-三(苄氧基)-2-((苄氧基)甲基)哌啶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取代苯乙酮及多聚甲醛在无水乙醇中经曼尼希反应缩合得到中间体1-(4-取代苯基)-3-((2R,3R,4R,5S)-3,4,5-三(苄氧基)-2-((苄氧基)甲基)哌啶-1-基)丙烷-1-酮,... 以(2R,3R,4R,5S)-3,4,5-三(苄氧基)-2-((苄氧基)甲基)哌啶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取代苯乙酮及多聚甲醛在无水乙醇中经曼尼希反应缩合得到中间体1-(4-取代苯基)-3-((2R,3R,4R,5S)-3,4,5-三(苄氧基)-2-((苄氧基)甲基)哌啶-1-基)丙烷-1-酮,该中间体经Pd(OH)_(2)/C加氢、脱苄、脱氧得到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N-取代苯丙烷衍生物,总收率36.8%~46.8%,并通过^(1)HNMR、^(13)CNMR、LC-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R 3R 4R 5S)-3 4 5-三(苄氧基)-2-((苄氧基)甲基)哌啶盐酸盐 曼尼希反应 催化氢化 1-脱氧野尻霉素(DNJ) N-取代苯丙烷衍生物
下载PDF
小分子前体物对巴弗洛霉素A1生物合成的影响
6
作者 周剑 孙菲 +1 位作者 方志锴 江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通过研究小分子前体物对巴弗洛霉素A1 生物合成的影响,寻找提高巴弗洛霉素A1 发酵产量的有效方法。主要考察了不同前体物对巴弗洛霉素A1 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有效前体物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点。结果显示,缬氨酸是巴弗洛霉素A1 合... 通过研究小分子前体物对巴弗洛霉素A1 生物合成的影响,寻找提高巴弗洛霉素A1 发酵产量的有效方法。主要考察了不同前体物对巴弗洛霉素A1 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有效前体物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点。结果显示,缬氨酸是巴弗洛霉素A1 合成的最佳前体,36 h 时添加0.2%缬氨酸,巴弗洛霉素A1 产量高达285.5 mg/L,比对照组提高了78.4%。前体物的供给能显著影响巴弗洛霉素A1 的生物合成,补加缬氨酸能有效提高巴弗洛霉素A1 的发酵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弗洛霉素a1 生物合成 发酵 前体
下载PDF
巴弗洛霉素A1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增强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良庆 谢文焌 潘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0-1405,共6页
目的探讨巴弗洛霉素A1对抑制胃癌细胞自噬、增殖、侵袭、凋亡和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巴弗洛霉素A1组(BAF组)、奥沙利铂组(OXA组)及巴弗洛霉素A1+奥沙利铂(O+B组)。分别采用MTT法、... 目的探讨巴弗洛霉素A1对抑制胃癌细胞自噬、增殖、侵袭、凋亡和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巴弗洛霉素A1组(BAF组)、奥沙利铂组(OXA组)及巴弗洛霉素A1+奥沙利铂(O+B组)。分别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核小体表达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运动能力;扫描电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 BAF组与Control组相比自噬水平显著降低,BAF组增殖活力、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00),核小体和Bax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00),Bcl-2表达低于Control组(P=0.046)。O+B组与OXA组相比自噬水平显著降低,此时O+B组细胞增殖活力、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OXA组(P=0.000),凋亡率显著高于OXA组(P=0.000),Bcl-2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OXA组(P=0.001),Bax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OXA组(P=0.000)。结论巴弗洛霉素A1通过抑制自噬能够显著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和运动能力,促进凋亡,而且能增强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弗洛霉素a1 自噬 奥沙利铂 凋亡 侵袭能力
下载PDF
巴弗洛霉素A1抑制前列腺癌转移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张晓 邓金平 +2 位作者 卢毅 莫启旺 秦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4期371-373,376,F000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质子泵V-ATPase酶的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V-ATPase酶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在治疗前列腺癌转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中质子泵V-ATPase酶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质子泵V-ATPase酶的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V-ATPase酶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在治疗前列腺癌转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中质子泵V-ATPase酶相关基因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使用巴弗洛霉素A1刺激PC3细胞,观察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内酸化等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质子泵V-ATPase酶V-ATPaseV1A1、V-ATPase V1E和V-ATPase V0A1亚单位在PC3细胞内表达高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78、-19.33、-13.45,P均<0.05)。利用V-ATPase酶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10 nmol)处理96 h,仅有12.00±3.00%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7,P<0.05)。与此同时,利用2.5 nmol巴弗洛霉素A1处理时,发生迁移的前列腺癌细胞数量从对照组的(233.33±20.55)个/孔,下降为(105.00±7.02)个/孔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P<0.05)。进一步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表明,2.5 nmol巴弗洛霉素A1可完全抑制V-ATPase介导的酸化。结论应用巴弗洛霉素A1可使前列腺癌细胞酸化受影响,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V-ATPase酶 巴弗洛霉素a1 前列腺癌 BAFILOMYCIN a1
下载PDF
巴弗洛霉素A1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自噬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汶 潘宜云 +2 位作者 李诗琴 张睿 费继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巴弗洛霉素A1(Baf-A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1、0.5μmol/L的Baf-A1处理Tca8113细胞,并设不加药的对照组。MTT比色法测定对照组及不同浓度Baf-A1处理0、24、48、72 h细胞的增... 目的探讨巴弗洛霉素A1(Baf-A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1、0.5μmol/L的Baf-A1处理Tca8113细胞,并设不加药的对照组。MTT比色法测定对照组及不同浓度Baf-A1处理0、24、48、72 h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0.5μmol/L Baf-A1处理72 h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标记蛋白LC3B的表达,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体形成情况。结果 Baf-A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0.5μmol/L Baf-A1处理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af-A1组sub-G1期、G1期细胞增多(P<0.05),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P<0.05)。Baf-A1组LC3B-II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83±0.23,高于对照组的0.79±0.18(P<0.01);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对照组中可见少量LC3B表达,而Baf-A1组72 h后可见大量LC3B点状聚集物;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5μmol/L Baf-A1处理后可见大量自噬体形成,自噬溶酶体形成增加。结论 Baf-A1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阻滞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弗洛霉素a1(Baf-a1) 舌鳞状细胞癌 自噬 细胞增殖
下载PDF
V-ATP酶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对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希娟 陈婷婷 +3 位作者 陈慧 徐冰 鲁璟 孙新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V-ATP酶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Baf-A1)对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ESCC细胞Eca109和KYSE150经Baf-A1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并计算20%抑制浓度(IC 20)和50%抑制浓度(IC 50),采用BCECF-AM探... 目的探讨V-ATP酶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Baf-A1)对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ESCC细胞Eca109和KYSE150经Baf-A1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并计算20%抑制浓度(IC 20)和50%抑制浓度(IC 50),采用BCECF-AM探针检测IC 20浓度的Baf-A1处理后的细胞质pH水平,IC 20浓度的Baf-A1联合8 Gy辐射剂量处理后行流式细胞术和γ-H2AX共聚焦显像实验观察Baf-A1对ESCC细胞凋亡的影响,基于克隆形成实验观察Baf-A1对ESCC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ESCC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Eca109和KYSE150细胞经Baf-A1(0、1、10、100、1000 nmol/L)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均呈浓度依赖的方式下降,对应IC 50分别为163.4和175.3 nmol/L;经Baf-A1(0、5、10、20、40、80、160 nmol/L)处理48 h后的IC 20约为60 nmol/L。Baf-A1处理ESCC细胞48 h后的ATP6V0C水平降低且细胞内BCECF绿色荧光减弱。8 Gy照射后,Baf-A1处理ESCC细胞的凋亡率升高,γ-H2AX信号延长且凋亡抑制因子Bcl-2和DNA损伤修复因子PARP水平降低而促凋亡因子Bax水平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击多靶模型拟合曲线显示,Baf-A1处理的Eca109和KYSE150细胞与对应对照细胞相比,增敏比分别为1.23和1.29。结论通过V-ATP酶抑制剂Baf-A1改变肿瘤细胞的酸环境可提高ESCC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为ESCC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巴弗洛霉素a1 增殖 凋亡 放射敏感性
下载PDF
新型斑蝥素类似物LB1协同阿霉素杀伤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王得春 谭旭 +2 位作者 张二龙 王曙光 史春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通过水溶性化学小分子蛋白磷酸酶2A抑制剂LB1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应用,研究其在肝癌化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活性分析检测不同剂量LB1对HepG2细胞活性影响及其与阿霉素(DOX)的协同杀伤效应;通过裸鼠体内荷瘤... 目的通过水溶性化学小分子蛋白磷酸酶2A抑制剂LB1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应用,研究其在肝癌化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活性分析检测不同剂量LB1对HepG2细胞活性影响及其与阿霉素(DOX)的协同杀伤效应;通过裸鼠体内荷瘤模型以及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观察LB1对肿瘤生长影响以及在体与阿霉素的协同化疗作用。结果 LB1对HepG2细胞生长与作用剂量相关,低剂量时可促进其生长,高剂量时则促进其凋亡,而且在联合阿霉素后,可显著提高对HepG2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体内实验也发现,单纯给予阿霉素抑瘤率为57%,而LB1联合应用后,抑瘤率可达77%,显著提高了阿霉素对肿瘤的杀伤作用(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LB1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阿霉素(DOX)对肝癌细胞的化学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蛰素衍生物 PP2A抑制剂 LB1 霉素 HEPG2细胞
下载PDF
1-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超 吴昭全 +2 位作者 刘芳 曾光尧 周应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10-1114,共5页
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多羟基生物碱,具有降糖、降脂、抗肿瘤、抗病毒等众多生理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相关生物活性的解释愈加清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生理活性被发现。因此笔者对近年来与1-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活... 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多羟基生物碱,具有降糖、降脂、抗肿瘤、抗病毒等众多生理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相关生物活性的解释愈加清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生理活性被发现。因此笔者对近年来与1-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有关的新发现进行总结,为1-脱氧野尻霉素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降糖 抗病毒 降脂 衍生物
原文传递
桑中1-脱氧野尻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平平 廖森泰 +1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1-1924,共4页
桑树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多羟基生物碱,由于其在化学结构上与-α1,4-葡萄糖类似而显示出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转移等多种药理活性。因该类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在桑树中量丰富,其相关的化学和药理... 桑树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多羟基生物碱,由于其在化学结构上与-α1,4-葡萄糖类似而显示出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转移等多种药理活性。因该类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在桑树中量丰富,其相关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已成为目前桑树资源药用价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DNJ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检测提取方法、生物活性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DNJ及其衍生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DNJ) 衍生物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的3D-QSAR研究及优化设计
14
作者 谢稳 谢双龙 +1 位作者 余娜 林治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68,共12页
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体,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是结核分枝杆菌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因此被作为一个有潜力的抗菌靶点。收集了35个对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mtDXR)有体外抑制活性的膦胺霉素... 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体,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是结核分枝杆菌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因此被作为一个有潜力的抗菌靶点。收集了35个对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mtDXR)有体外抑制活性的膦胺霉素衍生物,运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对它们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相应模型。结果表明:CoMFA模型的最佳主成分值n=7,交互检验系数q^(2)=0.601,相关系数r^(2)=0.979;CoMSIA模型的最佳主成分值n=8,交互检验系数q^(2)=0.609,相关系数r^(2)=0.983。数据显示所建模型拥有较为可靠的预测能力。同时,利用分子对接进一步考察膦胺霉素类小分子抑制剂和靶点活性部位氨基酸残基的非键作用,结合3D-QSAR等势图,明确了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上可供加工和优化的区域,进而设计出14个全新的膦胺霉素衍生物,并对它们进行活性预测,得到了拥有更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27m,为mtDXR抑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 膦胺霉素衍生物 3D-QSAR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抑制剂格尔德霉素衍生物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文文 江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衍生物(17-dimethvlaminoethv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DMAG)对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8只7周-9周的清洁级ICR雄性小鼠,按完全...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衍生物(17-dimethvlaminoethv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DMAG)对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8只7周-9周的清洁级ICR雄性小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对照组(CON组)、机械通气组(VEN组)、17-DMAG组和17-DMAG+机械通气组(17-DMAG+VEN组)。机械通气4h后或CON组与17-DMAG组麻醉插管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蛋白浓度、细胞数量变化以及肺组织湿/干重比(wet-to-dry weight ratio,W/D),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box1,HMGB1)的含量。结果BALF中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VEN组分别为(0.29±0.05)g/L和(2.84±0.55)个/ml,与CON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17-DMAG+VEN组分别为(0.22±0.03)g/L和(1.99±0.44)个/ml,与VEN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VEN组肺组织W/D(5.14±0.19)与CON组(4.65±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DMAG+VEN组肺组织W/D(4.79±0.14)与V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DMAG预处理能显著减轻通气诱导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机械通气4h可诱导肺组织中IL-1β、TNF-α、HMGB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7-DMAG预处理可显著减轻机械通气诱导的HMGB1表达:17-DMAG+VEN组(15.4±3.0)ms/g与VEN组(18.9±2.5)mg/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DMAG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HMGB1的蛋白表达,减轻肺水肿,而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炎症因子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热休克蛋白 格尔德霉素衍生物
原文传递
自噬水平改变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谢文焌 林强 +2 位作者 李良庆 潘敦 黄东航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改变胃癌细胞自噬水平对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乏氧组(HPX组)及乏氧联合巴弗洛霉素A1(BAF-A1)组(H+B组)。分别采取吖啶橙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自噬水平;Transwell法... 目的探讨改变胃癌细胞自噬水平对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乏氧组(HPX组)及乏氧联合巴弗洛霉素A1(BAF-A1)组(H+B组)。分别采取吖啶橙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自噬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HPX组红色荧光量显著增多,Beclin1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00),侵袭转移细胞数显著增多(P=0.001),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21),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3);与HPX组相比,H+B组红色荧光量显著减少,Beclin1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0),侵袭转移细胞数显著减少(P=0.000),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01),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结论乏氧状态提高胃癌细胞自噬水平后其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强,而当其自噬水平被BAF-A1抑制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胃癌 侵袭转移 乏氧 巴弗洛霉素a1
下载PDF
抗玉米病原真菌的内生放线菌PC-F1的分离及活性物质鉴定
17
作者 李云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64-67,共4页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形态的细胞,革兰氏呈阳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被医药行业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其中70%都是从放线菌的代谢产物中获得。近年来,从新分离环境中获得稀有放线菌,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逐渐成为热点。本试...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形态的细胞,革兰氏呈阳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被医药行业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其中70%都是从放线菌的代谢产物中获得。近年来,从新分离环境中获得稀有放线菌,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逐渐成为热点。本试验以从农业生境中采集的昆虫为研究对象,对其稀有放线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活性较好的内生放线菌PC-F1,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初步判断是一种巴弗洛霉素系列化合物-巴弗洛霉素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活性代谢产物 巴弗洛霉素B1
下载PDF
巴弗洛霉素A1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自噬并增强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渝 陈国庆 +4 位作者 刘祖翠 刘革力 刘龙浩 高唐鑫子 魏莎莉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3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研究巴弗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对5-氟尿嘧啶(5-FU)作用下的卵巢癌细胞SKOV3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增强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KOV3细胞随机分为3组,A组:50μmol/L5-氟尿嘧啶(5-FU)处理48h;B组:100nmol/L巴弗洛霉素A1给药1... 目的:研究巴弗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对5-氟尿嘧啶(5-FU)作用下的卵巢癌细胞SKOV3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增强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KOV3细胞随机分为3组,A组:50μmol/L5-氟尿嘧啶(5-FU)处理48h;B组:100nmol/L巴弗洛霉素A1给药1h后加入50μmol/L5-FU处理48 h;C组(阴性对照):不作任何处理。3组细胞均应用吖啶橙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自噬形态学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巴弗洛霉素A1对SKOV3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结果:B组产生的红色酸性区域明显减少,LC3定位的荧光亮度减弱,细胞内LC3、Beclin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巴弗洛霉素A1可能通过减少SKOV3细胞酸性区域的数量,抑制LC3产生从而抑制SKOV3细胞的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弗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 5-氟尿嘧啶(5-FU) 卵巢癌细胞 细胞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 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原文传递
1-脱氧野尻霉素的结构修饰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晶晶 朱五福 田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995-1002,共8页
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多羟基生物碱,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除降血糖的研究外,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对1-脱氧野尻霉素进行结构修饰,不只在环内N原子上进行结构改造,在骨架其他部... 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多羟基生物碱,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除降血糖的研究外,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对1-脱氧野尻霉素进行结构修饰,不只在环内N原子上进行结构改造,在骨架其他部位的修饰也逐渐增多,取代基的种类多种多样,烷基链的某些碳原子可以被杂原子或官能团取代,也可以在末端连接其他基团。取代基的不同对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取代基也可能有不止一种活性,碳原子用杂原子取代对活性提高有帮助,化合物的旋光性也是影响活性的因素。综述了不同种类官能团取代的1-脱氧野尻霉素衍生物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为1-脱氧野尻霉素的结构修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衍生物 结构修饰 降血糖 抗肿瘤 抗病毒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产体外抗鼻咽癌物质红树林土壤细菌筛选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20
作者 黄议莹 李喆 +7 位作者 潘信利 黄媛林 胡文进 李菲 王巧贞 黄庶识 周晓莹 温文胜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6-853,共8页
研究一株通过活性筛选获得的、具有抗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活性物质生产潜力的细菌,对其所产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以探讨其抗肿瘤研发价值。以鼻咽癌肿瘤细胞株TW03和5-8F作为测试对象,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 研究一株通过活性筛选获得的、具有抗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活性物质生产潜力的细菌,对其所产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以探讨其抗肿瘤研发价值。以鼻咽癌肿瘤细胞株TW03和5-8F作为测试对象,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从广西北海采集的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出具有体外抗鼻咽癌活性物质生产潜力的细菌,通过基因分析、细菌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对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柱层析分离和活性测试追踪法从菌株的发酵液中获得具有体外抗鼻咽癌活性的化合物,并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和低分辨质谱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经16S rRNA和看家基因(atpD和rpoB)的多位点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归属于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 sp.MCCG 218。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个活性化合物1,经图谱分析和文献比对确认该化合物为巴弗洛霉素A1衍生物(17,18-dehydro-24-demethyl-bafilomycin A1),其对鼻咽癌细胞株TW03和5-8F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分别为2.7μmol/L和9.2μmol/L。红树林来源链霉菌MCCG 218能够生产具有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巴弗洛霉素A1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红树林 链霉菌 分离鉴定 抗鼻咽癌 巴弗洛霉素a1衍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