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5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巴氏距离算法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纵联阻抗保护优化
1
作者 王书征 李沛林 +3 位作者 杨军炜 张金华 施渊 刘康礼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为提高纵联保护在LCC-MMC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纵联阻抗和改进巴氏距离算法的高压直流输电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将巴氏距离算法与纵联阻抗保护相结合,对被保护线路首末两端电气量的差异进行量化,并通过量化... 为提高纵联保护在LCC-MMC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纵联阻抗和改进巴氏距离算法的高压直流输电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将巴氏距离算法与纵联阻抗保护相结合,对被保护线路首末两端电气量的差异进行量化,并通过量化后的数据,进行区内外故障的判定,然后基于能量函数构建了故障选极判据,保证了保护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形维数构建了改进的自适应滑窗,提高了保护的速动性。最后,基于Matlab与PSCAD/EMTDC平台建立了“白江工程”±800 kV LCC-MMC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所提改进后的保护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快速可靠地判别区内外故障并正确完成故障选极,且有着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 故障特性 纵联保护 纵联阻抗 巴氏距离算法 分形理论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临床诊断真菌性阴道炎的价值
2
作者 苏丹华 付银娜 孙春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06-2510,共5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诊断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251例患者进行研究。共采集到有效标本230例,阴...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诊断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251例患者进行研究。共采集到有效标本230例,阴道微生态方法检测128例(有效标本122例),白带常规检测123例(有效标本108例),所有标本均接受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方法检测,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绘制2×2配对四格表计算相关诊断学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用于诊断真菌性阴道炎的价值。结果采用阴道微生态、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检查的122例患者,经真菌培养共计检测出真菌感染患者52例,其中最主要的真菌类型为白色念珠球菌25例(48.08%),其次为光滑念珠球菌18例(34.62%);阴道微生态诊断阴道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1.43%、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3.12%、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84;液基细胞学诊断阴道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90.67%、阳性预测值为86.53%、阴性预测值为97.1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8;接受白带常规、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检查的108例患者,经真菌培养共计检测出真菌感染患者51例,其中最主要的真菌类型为白色念珠球菌27例(51.92%),其次为光滑念珠球菌15例(28.85%);白带常规诊断阴道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96.08%、特异度为75.44%、阳性预测值为77.78%、阴性预测值为95.56%、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4;液基细胞学诊断阴道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96.97%、特异度为88.71%、阳性预测值为86.27%、阴性预测值为96.49%、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4。结论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作为一种新的真菌定性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真菌性阴道炎较阴道微生态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较白带常规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同时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制片巴氏染色 真菌 诊断 阴道炎
下载PDF
巴氏芽孢杆菌对黄铁矿氧化产酸的抑制作用与重金属固定效果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瑶 房琦 +4 位作者 吕俊文 谭燕玲 陈震宇 李密 吴晓燕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1-14,5,共5页
矿山的开采和选矿活动产生的大量尾矿和废石大多露天堆放,其中的含硫化物经氧气、水和微生物氧化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AMD)未经处理接触水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健康,被认为是全球采矿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目前常用... 矿山的开采和选矿活动产生的大量尾矿和废石大多露天堆放,其中的含硫化物经氧气、水和微生物氧化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AMD)未经处理接触水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健康,被认为是全球采矿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目前常用的治理方法为末端治理,治标不治本,因此开展有效的源头控制尤为重要。为探究从源头控制AMD的产生,以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选用巴氏芽孢杆菌,加入H_(2)O_(2)作为氧化剂模拟氧化环境,进行了为期10 d的实时监测实验和重金属污染溶液修复实验,从pH、Eh、SO_(4)^(2-)和各重金属离子浓度考察细菌对黄铁矿氧化产酸行为的抑制作用与重金属固定效果。结果显示,在细菌提供的碳酸盐缓冲作用下,体系pH提高到中性至偏碱性且Eh维持在低电位还原环境,同时降低了SO_(4)^(2-)浓度。细菌响应其诱导共沉淀和细胞壁吸附机制对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皆达到80%以上。表明了其抑制黄铁矿氧化产酸的有效性和良好的重金属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黄铁矿 巴氏芽孢杆菌 重金属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对二斑叶螨捕食功能的研究
4
作者 李霞 乌恩 +5 位作者 赵文君 李志平 李桂英 郭晓晴 张晓虹 常静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目的】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性品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探究防治潜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观察小室法测定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雌成螨对二斑叶螨... 【目的】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性品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探究防治潜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观察小室法测定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雌成螨对二斑叶螨3个发育阶段(卵、若螨、成螨)的捕食功能及搜寻效应。【结果】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类型均为Holling-Ⅱ型,且对二斑叶螨卵、若螨和成螨的捕食量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猎物密度增长而增加,捕食量达到最大后趋于平衡。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的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7 d和0.0269 d,均短于敏感品系(0.0188 d和0.0295 d);攻击速率分别为2.2536和1.1586,均快于敏感品系(2.3029和1.6292)。巴氏新小绥螨抗高效氯氟氰菊酯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的捕食能力(a/T_(h))和搜寻效应较敏感品系更优。【结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性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有非常好的捕食能力,可与减量化学药剂共同应用于田间防治二斑叶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抗性品系 敏感品系 二斑叶螨 捕食功能 搜寻效应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SSR位点分析及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辉 李霞 +5 位作者 乌恩 常静 李志平 霍志家 李桂英 武建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698,共10页
【目的】开发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和敏感品系的微卫星(SSR)分子标记,为其抗药性基因遗传分析和抗药性品系的快速鉴定及筛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MISA对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已注释的Unigenes数据进... 【目的】开发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和敏感品系的微卫星(SSR)分子标记,为其抗药性基因遗传分析和抗药性品系的快速鉴定及筛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MISA对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已注释的Unigenes数据进行搜索,高通量挖掘该螨的SSR位点。使用Primer 5.0进行SSR引物设计,随机挑选其中25对引物对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SSR位点基因进行PCR扩增,用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12对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结果】2个品系共获得52741条Unigenes,且SSR位点数量和分布密度一致。共筛选出5483个SSR位点,分布在4276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8.11%。主要重复类型为三核苷酸重复,占SSR总数的43.75%。共发现81种重复基元,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基元A/T出现频率最高,占总量的19.65%。基于筛选出的SSR,共设计出4570对SSR引物,随机挑选的25对引物中有23对可扩增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的目的基因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有8个SSR基因位点的表达量高于敏感品系,其中TRINITY_DN24111_c0_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4.11,极显著高于敏感品系(1.06)(P<0.001,下同);有4个SSR位点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敏感品系,其中TRINITY_DN20624_c0_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68,极显著低于敏感品系(1.01)。【结论】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SSR位点多态性丰富,已筛选开发出的12对在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和敏感品系中表达量不同的SSR特异性引物可应用于对各地巴氏新小绥螨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性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SSR 高通量测序 序列分析 表达量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陈平 刘正玲 +5 位作者 杨亚辉 李凡 詹莜国 史爱民 谢永辉 兰平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阿维菌素和70%吡虫啉共5种常用杀虫剂浸渍过的菜豆豆荚饲喂西花蓟马,48 h后测定其对西花蓟马成虫的防控效果;将巴氏新小绥螨放入喷洒过药剂的捕食螨饲养麦麸中,48 h后测定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结果】这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78%、95.00%、92.22%、88.89%和59.56%,防控效果依次为97.52%、94.43%、91.34%、87.43%和55.42%,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较好。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1.37%、9.71%、9.15%、8.04%和4.70%,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虫口数量的影响最小,安全性最高。【结论】单独使用时,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可作为生产中防控西花蓟马的推荐药剂;与天敌组合使用时,阿维菌素与巴氏新小绥螨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杀虫剂的药效和捕食螨的捕食作用,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则应在捕食螨充分定殖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杀虫剂 巴氏新小绥螨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荧光法快速判定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
7
作者 徐瑾钰 张雨萌 +5 位作者 王筠钠 谢宁 李旭 逄晓阳 吕加平 张书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基于荧光法快速简便地鉴别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乳。方法基于美拉德产物荧光值的不同,采用直接荧光法结合综合热损伤(fluorescence of advanced Maillard products and soluble tryptophan,FAST)指... 目的基于荧光法快速简便地鉴别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乳。方法基于美拉德产物荧光值的不同,采用直接荧光法结合综合热损伤(fluorescence of advanced Maillard products and soluble tryptophan,FAST)指数快速鉴定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结果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由于热处理强度不同,二者的荧光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巴氏杀菌乳荧光值在(13215±236)~(15359±156)之间、UHT灭菌乳荧光值范围为(15788±200)~(20440±270)。与巴氏杀菌乳相比,UHT灭菌乳直接测定荧光强度和FAST指数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在商品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自制产品对荧光法进行了验证。结论直接荧光测定法和FAST指数能够快速有效区分和识别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该技术对产品热处理强度评价及质量监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超高温灭菌乳 荧光强度 综合热损伤指数 鉴别
下载PDF
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对巴氏链球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
8
作者 李鑫椿 王硕玥 吴宗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931,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对巴氏链球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方法]以肺炎链球菌基因组中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为参考,同源性比对分析猪源巴氏链球菌WUSP067中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RT-PCR、缺失株...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对巴氏链球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方法]以肺炎链球菌基因组中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为参考,同源性比对分析猪源巴氏链球菌WUSP067中纤维二糖利用基因簇,通过荧光定量PCR(RT-qPCR)、RT-PCR、缺失株构建、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小鼠毒力试验等评价其对巴氏链球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结果]巴氏链球菌WUSP067基因组中存在2个潜在的纤维二糖利用相关基因簇(cellobiose locus, CL),将其分别命名为CL1和CL2,它们均包括编码磷酸转移酶系统和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RT-qPCR结果显示,与添加10 g·L^(-1)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相比,在添加10 g·L^(-1)纤维二糖的DMEM培养基中,CL1中的BglP1_(wp)和BglA_(wp)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CL2中celA_(wp)和celB_(wp)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P<0.000 1),分别上调49倍和33倍,提示其参与利用纤维二糖。选择CL2深入研究,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簇由2个操纵子组成。构建编码β-葡萄糖苷酶的celA_(wp)基因缺失株,生长曲线分析表明,野生株和celA_(wp)基因缺失(ΔcelA_(wp))株在THB、DMEM+10 g·L^(-1)葡萄糖条件下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DMEM+10 g·L^(-1)纤维二糖条件下,野生株能以纤维二糖为唯一碳源生长,而ΔcelA_(wp)表现出明显的生长缺陷,生长12 h时D_(600)仍低于0.5。以断奶仔鼠为感染模型,比较野生株和ΔcelA_(wp)株的毒力,每鼠攻毒剂量为3×10^(8) CFU,野生株攻毒组小鼠3日内全部死亡,而ΔcelA株攻毒组的小鼠死亡趋势较缓,14 d后存活率为20%(P<0.05)。[结论]猪源巴氏链球菌WUSP067能以纤维二糖为唯一碳源生长,CL2是纤维二糖利用相关基因簇,其中celA_(wp)基因不仅促进该菌利用纤维二糖,而且还影响该菌的毒力,在巴氏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链球菌 纤维二糖 生长 毒力
下载PDF
产褥期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血流感染1例
9
作者 王亚楠 夏国峰 +1 位作者 吴雪 卢克新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9期78-81,共4页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病原体侵袭生殖道诱发的全身性感染。产褥期轻度感染以局部感染为主,严重时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可导致脑膜炎等疾病。本文报道滨州医学院附...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病原体侵袭生殖道诱发的全身性感染。产褥期轻度感染以局部感染为主,严重时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可导致脑膜炎等疾病。本文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1例产褥期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以加强产科医生对解没食子酸链球菌感染的重视,早发现、早诊治,以减少新生儿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感染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 巴氏亚种 剖宫产术后
下载PDF
巴氏杀菌工艺对白切鸡食用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晓明 石金明 +4 位作者 韩敏义 王孝治 李凌云 靳爽爽 董华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不同巴氏杀菌工艺(85℃20 min、75℃30 min)对白切鸡食用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将样品置于0~4℃贮藏0-30-40 d,测定pH、色度、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经巴氏杀菌工艺处理的白切... 为研究不同巴氏杀菌工艺(85℃20 min、75℃30 min)对白切鸡食用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将样品置于0~4℃贮藏0-30-40 d,测定pH、色度、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经巴氏杀菌工艺处理的白切鸡pH变化稳定,菌落总数较低,TVB-N生成量较低。通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不同处理的巴氏杀菌工艺均不会对白切鸡的颜色、硬度和咀嚼性等食用特性产生明显趋势性的影响,感官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本研究比较出了两种不同巴氏杀菌工艺的相对优越性,证明以85℃杀菌处理20 min的工艺条件对抑制产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延长白切鸡的货架期以及减少贮藏期间鸡肉食用品质的劣变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杀菌 白切鸡 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货架期
下载PDF
季节性变化对巴氏杀菌乳原料奶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赵洋 陈小红 +3 位作者 王秀丽 朱立民 李洪波 邹旸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9期81-86,共6页
影响巴氏杀菌乳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原料奶的质量是影响巴氏杀菌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乳品检测仪等分析不同季节奶牛养殖场生产的原料奶营养成分、微生物情况以及活性物质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作为巴... 影响巴氏杀菌乳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原料奶的质量是影响巴氏杀菌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乳品检测仪等分析不同季节奶牛养殖场生产的原料奶营养成分、微生物情况以及活性物质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作为巴氏杀菌乳的原料奶源筛选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原料奶的指标随季节变化呈现规律性波动。大部分原料奶的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但是菌落总数及体细胞数呈现相反趋势。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及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的含量与基本成分具有相同趋势。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和地域因素也会对原料奶品质造成影响,营养物质含量随季节变化的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原料奶 季节性变化 营养物质 微生物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巴氏杀菌乳生产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琳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3期185-189,共5页
HACCP体系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是一种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管理体系,可以预防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从而有效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文章以某巴氏杀菌乳生产企业为示范研究,针对巴氏杀菌乳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 HACCP体系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是一种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管理体系,可以预防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从而有效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文章以某巴氏杀菌乳生产企业为示范研究,针对巴氏杀菌乳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建立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纠偏及验证程序,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通过HACCP体系的应用,加强对巴氏杀菌乳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保障巴氏杀菌乳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巴氏杀菌乳 质量安全
下载PDF
巴氏染色技术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周旺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200-0203,共4页
探索观察巴氏染色技术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集的90例胸膜腔积液样本,将其视为研究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HE染色法,n=45例)、观察组(巴氏染色技术,n=45例... 探索观察巴氏染色技术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集的90例胸膜腔积液样本,将其视为研究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HE染色法,n=45例)、观察组(巴氏染色技术,n=45例)。探索观察不同染色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病理诊断环节中运用巴氏染色技术,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分辨患者体内病理类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诊断 巴氏染色技术 诊断准确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巴氏染色中盐酸乙醇分化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染色效果及诊断的影响
14
作者 莫冰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9-0062,共4页
探讨巴氏染色中盐酸乙醇分化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染色效果及诊断的影响。方法 收集15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可疑乳头状癌(包含乳头状癌)标本,分析盐酸乙醇分化程度对染色效果及诊断的影响。结果 巴氏染色中经过1%盐酸乙醇分... 探讨巴氏染色中盐酸乙醇分化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染色效果及诊断的影响。方法 收集15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可疑乳头状癌(包含乳头状癌)标本,分析盐酸乙醇分化程度对染色效果及诊断的影响。结果 巴氏染色中经过1%盐酸乙醇分化的细胞,细胞核细微结构清晰,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所特有的细胞核特征明显易于判断。结论 巴氏染色中盐酸乙醇分化程度适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核形态结构染色效果有所提高,更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 巴氏染色 盐酸乙醇分化 乳头状癌
下载PDF
融冻与巴氏消毒法对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文姬 沈永珍 +2 位作者 周紫光 张春一 钟志成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32-835,共4页
目的比较融冻与巴氏消毒法对母乳巨细胞病毒(HCMV)的灭活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6月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0例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新鲜母乳。经过母乳初筛后,有4例母亲母乳HCMV-DNA阳性。4例母乳HCMV-DNA阳性母亲留... 目的比较融冻与巴氏消毒法对母乳巨细胞病毒(HCMV)的灭活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6月期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0例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新鲜母乳。经过母乳初筛后,有4例母亲母乳HCMV-DNA阳性。4例母乳HCMV-DNA阳性母亲留取新鲜母乳后各分为3份,每份10 mL,然后各取1份新鲜母乳作为对照组,其余2份分别经融冻(融冻组)和巴氏水浴消毒(巴氏消毒组)。记录三组母乳HCMV-DNA载量情况、融冻组与巴氏消毒组母乳HCMV-DNA清除率、4例阳性母亲对应的三组早产儿(对照组、融冻组和巴氏消毒组)获得性HCMV感染情况。结果三组母乳HCMV-DNA平均载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巴氏消毒组和融冻组HCMV-DNA平均载量分别为(3.21±0.57)mL、(3.74±0.68)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0.79)mL,而巴氏消毒组的HCMV-DNA平均载量又明显低于融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氏消毒组的HCMV-DNA清除率为100.0%,明显高于融冻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早产儿获得性HCMV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巴氏消毒组早产儿HCMV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和融冻组的50.0%,而融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水浴巴氏消毒能完全消除母乳中HCMV的感染性,融冻法则无法完全消除。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如母亲感染HCMV,乳汁筛查出HCMV阳性,母乳应使用巴氏消毒处理后再喂养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巨细胞病毒感染 融冻 巴氏消毒 早产儿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巴氏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康丽 秦星 +6 位作者 靳娇婷 胡芳芳 刘潇 贾蕊 张荣华 周青青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巴氏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至2020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ALS且资料齐全的262例患者。分别分析左、右侧巴氏征阳性与阴性患者组... 目的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巴氏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至2020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ALS且资料齐全的262例患者。分别分析左、右侧巴氏征阳性与阴性患者组间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有下肢无力主诉的患者其巴氏征与下肢受累特点间的关系。结果巴氏征阳性与更高诊断级别呈正相关(左侧相关系数0.297,P<0.001;右侧相关系数0.292,P<0.001);巴氏征阳性患者的ALSFRS-R(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Functional Rating Scale-Revised)评分更低(左侧P=0.001,右侧P=0.001);同侧下肢有无力主诉者比例更高(左侧P=0.008,右侧P=0.038);且同侧上肢Hoffmann征阳性率更高(左侧P=0.004,右侧P=0.002)。在下肢有无力主诉的患者中,巴氏征阳性与同侧更好的足背屈肌力呈正相关(左侧相关系数0.207,P=0.021;右侧相关系数0.264,P=0.003);巴氏征阳性组患者的同侧胫骨前肌萎缩者比例更低(左侧P<0.001,右侧P=0.008);且巴氏征阳性与阴性组相比,同侧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胫神经CMAP比值不同(左侧P=0.008,右侧P=0.015),巴氏征阳性与该比值呈正相关(左侧相关系数0.246,P=0.007;右侧相关系数0.223,P=0.015)。结论巴氏征阳性患者通常诊断级别更高,临床受累更广泛。有下肢无力主诉的ALS患者,其小腿前群肌肉无力及萎缩程度较低时,巴氏征更容易被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巴氏
下载PDF
不同pH值生物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中巴氏芽孢杆菌的生长预测模型
17
作者 李之军 杜泽华 +1 位作者 霍力煊 武新凯 《钻探工程》 2023年第S01期106-112,共7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为地质钻探行业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探究微生物在钻井液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是成功应用MICP技术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的首要前提。因此,本研究检测了pH值为7.0、7.4、7.8、8.2、8.6...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为地质钻探行业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探究微生物在钻井液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是成功应用MICP技术解决破碎地层孔壁失稳的首要前提。因此,本研究检测了pH值为7.0、7.4、7.8、8.2、8.6、9.0、9.4、9.8、10.0条件下巴氏芽孢杆菌在生物聚合物(XC)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对其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和拟合,并构建了其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pH值条件下,巴氏芽孢杆菌均能正常生长。综合比较各模型的回归系数、均方误差、赤池信息量准则、准确因子和偏差因子可知,修正Gompertz模型更适合描述巴氏芽孢杆菌在XC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Arrhenius模型更适合描述pH值对XC钻井液中巴氏芽孢杆菌的最大比生长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利用MICP技术稳定破碎地层孔壁的成功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地层 孔壁失稳 巴氏芽孢杆菌 MICP技术 生长预测模型 生物聚合物钻井液
下载PDF
不同氮源和酸醇因子下巴氏醋酸杆菌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晖琴 赵国忠 +1 位作者 沈硕 张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08,共6页
该研究以大红浙醋中分离出的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氮源及酸醇因子对其生长和产酸量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流动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测定分析该菌在不同氮源及酸醇因子下的... 该研究以大红浙醋中分离出的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氮源及酸醇因子对其生长和产酸量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流动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测定分析该菌在不同氮源及酸醇因子下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相比于动物蛋白胨,酵母抽提物更易促进该菌的产酸代谢,酵母抽提物为氮源时产酸量为34.5 g/L,动物蛋白胨为氮源时产酸量仅为8.8 g/L。在耐受范围内,较高体积分数的乙醇易使该菌产酸,且初始发酵时添加0.01 mL/mL乙酸也能提高总酸含量,总酸产量最高提升79.6%。此外,酸醇因子体积分数低或以酵母抽提物为氮源时,菌体细胞易衰老变形;酸醇因子体积分数高或以动物蛋白胨为氮源时,菌体细胞易胁迫变形。同时,发酵初始添加0.01 mL/mL乙酸会提高细胞膜流动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醋酸杆菌 氮源 酸醇因子 细胞膜结构 细胞膜流动性 酶活性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释放方式对烟草大田期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平 陈鹏 +5 位作者 兰平秀 王根朝 李伟 宁德凯 谢永辉 李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4-77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大田栽培的烟草及周边杂草释放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探究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具有最佳防治效果的捕食螨施用方法。【方法】烟草大田期分别施用1~3次巴氏新小绥螨,每次释放间隔... 【目的】通过对大田栽培的烟草及周边杂草释放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探究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具有最佳防治效果的捕食螨施用方法。【方法】烟草大田期分别施用1~3次巴氏新小绥螨,每次释放间隔15 d,每种释放次数下分别设置在烟草和杂草上同时释放、仅在烟草上释放以及仅在杂草上释放3种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巴氏新小绥螨不同释放次数和不同释放方式下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烟草上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结果】不同方式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烟草大田期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烟草和杂草上同时施用3次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控制效果最好,且维持时间最长,最高相对防效为58.02%;施用2次的防治效果次之,最高相对防效为55.57%;而仅施用1次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差且维持时间最短,最高相对防效仅为49.96%。相同施用次数下,仅在烟草上施用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略高于仅在杂草上施用,但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烟草和烟田杂草上同时释放巴氏新小绥螨能较好地控制西花蓟马,且在烟草大田期至少同时在烟草和杂草上释放2次巴氏新小绥螨(间隔期约为15 d)才能达到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巴氏新小绥螨释放次数越多,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捕食螨 巴氏新小绥螨 西花蓟马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抗菌肽cp1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在巴氏杀菌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雄杰 陈曦 +1 位作者 刘宇 常云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96,共8页
目的探究抗菌肽cp1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抗菌肽cp1在巴氏杀菌乳中的应用。方法以蜡样芽胞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DIZ)、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目的探究抗菌肽cp1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抗菌肽cp1在巴氏杀菌乳中的应用。方法以蜡样芽胞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DIZ)、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抗菌肽cp1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通过分析生长曲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膜电位、内容物渗出和细胞形态的变化,来揭示可能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并探究抗菌肽cp1在巴氏杀菌乳贮藏中的应用。结果当抗菌肽cp1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其对蜡样芽胞杆菌的DIZ为(16.19±1.29)mm;抗菌肽cp1对蜡样芽孢杆菌的MIC、MBC分别为4μg/mL和8μg/mL;当抗菌肽cp1质量浓度为2 MIC时,蜡样芽胞杆菌几乎不生长;抗菌肽cp1导致细胞内ATP含量降低,细胞膜超极化,细胞液(包括核酸和蛋白质)漏出,细胞形态破坏;在巴氏杀菌乳中添加1MIC抗菌肽cp1对乳感官均无显著影响,且4℃条件下抗菌肽cp1可有效抑制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将其保质期至少延长到12 d。结论抗菌肽cp1对蜡样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具有延长巴氏杀菌乳货架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蜡样芽胞杆菌 抑菌活性 巴氏杀菌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