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晓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本文是对法国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的文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历程所作的一次回顾。作者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新时期有关巴特文论的译文、译著和介绍性文字的基础上,从历时的角度勾勒了其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同时力求...
本文是对法国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的文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历程所作的一次回顾。作者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新时期有关巴特文论的译文、译著和介绍性文字的基础上,从历时的角度勾勒了其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同时力求客观地评价同一阶段不同译介文本的特点,分析译者选择翻译对象的动机以及各类译介文本在推动其思想于中国之传播,帮助中国知识界认识与接受之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突显某些译介环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特文论
中国
译介
原文传递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晓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实有必要关注巴特著作汉译过程中某些具有“误导”作用的译介环节和中国学者研究与运用巴特文论过程中某些特殊的接受现象,以正视其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特文论
中国
接受
原文传递
罗兰·巴特文论中语言和写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素军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3期4-8,94,共6页
话题引论: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聚讼不休,悬疑难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结论先行肯定了语言是文学的栖身之地,语言宣示一种物质性、工具性和规定性;同时也在强调文学对日常语言的摆脱、抗拒和逃离。在别处,语言可能多是一种精神属...
话题引论: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聚讼不休,悬疑难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结论先行肯定了语言是文学的栖身之地,语言宣示一种物质性、工具性和规定性;同时也在强调文学对日常语言的摆脱、抗拒和逃离。在别处,语言可能多是一种精神属性;但在文学里,语言显然是有物质特质的,它兼任一种物质媒介。李素军在《罗兰·巴特文论中语言和写作的关系研究》中,厘清了罗兰·巴特相关认识和主张,即保持警觉继续前行,水乳契合进入狂喜,无法逃脱陷入倦怠。孟凡生的《论作为文学主体的作者》指出,作者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也是文学理论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范畴;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不仅仅是“自然人”,而且是一种语言姿态,这种语言姿态的地位远远高于自然人,语言与作者的处境极为相似。白雪、王向荣的《论文学的超语言性》强调语言创造意义,但意义大于语言;文学的超语言性不仅是语言与文学关系的问题,也不仅是文学自身的审美形态的问题,更是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存在”的问题。可见,夹缠的、文学的语言性与超语言性依然边界暧昧、难分伯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
巴特文论
语言性
罗兰
写作
“自然人”
语言姿态
日常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晓明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7,共9页
基金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博士点基金项目(01JB750.47-99006)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是对法国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的文论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历程所作的一次回顾。作者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新时期有关巴特文论的译文、译著和介绍性文字的基础上,从历时的角度勾勒了其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同时力求客观地评价同一阶段不同译介文本的特点,分析译者选择翻译对象的动机以及各类译介文本在推动其思想于中国之传播,帮助中国知识界认识与接受之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突显某些译介环节的重要性。
关键词
巴特文论
中国
译介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晓明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博士点基金项目(01JB75047-99006)
文摘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实有必要关注巴特著作汉译过程中某些具有“误导”作用的译介环节和中国学者研究与运用巴特文论过程中某些特殊的接受现象,以正视其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巴特文论
中国
接受
Keywords
Roland Barthes'literary theory
China
reception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罗兰·巴特文论中语言和写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素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3期4-8,94,共6页
文摘
话题引论: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聚讼不休,悬疑难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结论先行肯定了语言是文学的栖身之地,语言宣示一种物质性、工具性和规定性;同时也在强调文学对日常语言的摆脱、抗拒和逃离。在别处,语言可能多是一种精神属性;但在文学里,语言显然是有物质特质的,它兼任一种物质媒介。李素军在《罗兰·巴特文论中语言和写作的关系研究》中,厘清了罗兰·巴特相关认识和主张,即保持警觉继续前行,水乳契合进入狂喜,无法逃脱陷入倦怠。孟凡生的《论作为文学主体的作者》指出,作者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也是文学理论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范畴;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不仅仅是“自然人”,而且是一种语言姿态,这种语言姿态的地位远远高于自然人,语言与作者的处境极为相似。白雪、王向荣的《论文学的超语言性》强调语言创造意义,但意义大于语言;文学的超语言性不仅是语言与文学关系的问题,也不仅是文学自身的审美形态的问题,更是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存在”的问题。可见,夹缠的、文学的语言性与超语言性依然边界暧昧、难分伯仲。
关键词
文学主体
巴特文论
语言性
罗兰
写作
“自然人”
语言姿态
日常语言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历程
张晓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原文传递
2
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张晓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原文传递
3
罗兰·巴特文论中语言和写作的关系研究
李素军
《文艺评论》
CSSCI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