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下淋巴结炎延误诊治26例分析
1
作者 郝春玲 张丽英 蒋昕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9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巴结炎 流行性腮腺 误诊
下载PDF
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金鹿 《当代医学》 2016年第6期160-161,共2页
目的分析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肠系膜巴结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儿使用静脉滴注以及解痉退热的治疗,实验组的患儿使... 目的分析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肠系膜巴结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儿使用静脉滴注以及解痉退热的治疗,实验组的患儿使用常规的西药联合四逆理气汤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性肠系膜巴结炎 临床表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何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236-236,共1页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动态检查18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及肠道炎症之后腹痛患儿。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特征是腹部见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型低回声结...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动态检查18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及肠道炎症之后腹痛患儿。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特征是腹部见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型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 巴结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4
作者 黄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8期2133-2133,共1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6岁,因畏寒、发热半个月于2006年3月6日入院。查体:T38.0℃右颌下、双侧颈部、可触及成群黄豆大小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触痛,活动度可,表面皮肤不红,皮温不高。心肺腹无异常,四肢关节无红肿。
关键词 巴结炎
下载PDF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潘妮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高频彩超诊断 小儿肠系膜淋 巴结炎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家康 迟文成 任立瑾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8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结果:患者咳嗽,痰出不爽、咳血,气短、喑哑,烦躁易怒,口苦,纳差,胁肋胀痛,腹痛泄泻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显示纵膈淋巴结...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结果:患者咳嗽,痰出不爽、咳血,气短、喑哑,烦躁易怒,口苦,纳差,胁肋胀痛,腹痛泄泻等症状明显好转。复查CT显示纵膈淋巴结明显缩小。结论:以抑肝扶脾泻肺为法,清肝降火,泻肺凉血,健脾补中,祛痰化瘀,并以辨证论治,治疗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淋巴结慢性肉芽肿性 “窠囊” 中医药 疗效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亚急性淋巴结炎一例
7
作者 伊勒哈木江 阿布得克迪尔 《新疆预防医学杂志(维吾尔文)》 2001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 亚急性巴结炎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分析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
8
作者 石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9期253-253,共1页
分析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儿科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肠系膜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37例患儿。甲组采用静脉滴注与解痉退热治疗方式,乙组... 分析儿科急性肠系膜巴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儿科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肠系膜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37例患儿。甲组采用静脉滴注与解痉退热治疗方式,乙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四逆理气汤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 甲组与乙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32/37)、97.3%(36/37),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甲组患儿复发率为10.81%(4/37),乙组复发率为2.7%(1/37),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方式下,有助于快速缓解急性肠系膜巴结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能够降低患儿的疾病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得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性肠系膜巴结炎 临床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胃炎性假瘤伴出血一例
9
作者 王耀东 王芳 雷景松 《健康研究》 CAS 1994年第4期4-4,共1页
关键词 巴结慢性 慢性胃 假瘤 胃嗜酸性肉芽肿 腹腔淋巴结肿大 胃窦部 胃镜检查 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
下载PDF
颈淋巴结核的治疗
10
作者 郭岸 《医药与保健》 1998年第1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颈淋巴结 巴结穿刺 异烟肼 寒性脓肿 利福平 淋巴系统疾病 巴结周围 恶性淋巴瘤 支气管结核 巴结结核
下载PDF
肺外结核之首——淋巴结核
11
作者 卢文英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0年第10期12-12,共1页
肺外结核以淋巴系统结核病为多见,而颈部淋巴结核占全身淋巴系统结核的80%,腹股沟、腋下次之。 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较多,其传染途径除继发于肺结核及支气管结核外,更多的是结核菌由口腔(龋齿)、鼻咽部及扁桃体侵入牯膜下... 肺外结核以淋巴系统结核病为多见,而颈部淋巴结核占全身淋巴系统结核的80%,腹股沟、腋下次之。 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较多,其传染途径除继发于肺结核及支气管结核外,更多的是结核菌由口腔(龋齿)、鼻咽部及扁桃体侵入牯膜下淋巴网,通过淋巴管抵达颈部淋巴结而发病的。因此,预防肺结核的发生及注意口腔卫生,是防止淋巴结核发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结 肺外结核 肺结核 支气管结核 淋巴系统 儿童及青少年 口腔卫生 颈部淋巴结 淋巴管 巴结周围
下载PDF
胃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2
作者 陈少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S1期149-150,共2页
胃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陈少珑(隆安532700)患者,男,46岁。因上腹部反复隐痛伴反酸、嗳气2年,解黑便20天于1996年10月入院。体检:贫血外貌,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 胃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陈少珑(隆安532700)患者,男,46岁。因上腹部反复隐痛伴反酸、嗳气2年,解黑便20天于1996年10月入院。体检:贫血外貌,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组织 细胞瘤 胃窦部 胃镜检查 慢性胃溃疡 广西隆安县 局部切除术 巴结慢性 胃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皮及皮下化脓性感染45例手术治疗体会
13
作者 何建成 李红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9年第1X期59-60,共2页
皮及皮下化脓性感染包括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脓肿及急性淋巴管、淋巴结化脓性炎。我们采用手术治疗45例典型皮及皮下化脓性感染,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化脓性感染 治疗体 急性蜂窝组织 坏死组织 手术治疗 巴结炎 巴结周围 手术切口 雷夫奴尔溶液 肛周脓肿
原文传递
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14
作者 黄定华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11期51-53,共3页
探讨与复习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认识胸部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168例具有典型X线征象,并经结核菌素实验或全程追踪观察证实的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原发型结核... 探讨与复习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认识胸部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168例具有典型X线征象,并经结核菌素实验或全程追踪观察证实的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原发型结核中:1、原发综合征8例(48%),2、胸内淋巴结结核a,炎症型120例(71.4%)b,结节型40例(23.8%)。结论:原发型肺结核以胸内淋巴结结核炎症型最多见,胸部X线检查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型肺结核 影像学分析 X线检查 巴结结核 结核菌素实验
原文传递
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15
作者 张志超 《健康》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可涉及许多脏器,危害性很大。20世纪上半叶,如果一个人患上了肺结核,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由于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的出现,因此自20世纪中叶开始,结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人类战胜它已不在话下,...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可涉及许多脏器,危害性很大。20世纪上半叶,如果一个人患上了肺结核,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由于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的出现,因此自20世纪中叶开始,结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人类战胜它已不在话下,其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意想不到的是,20世纪末叶,结核病死灰复燃,其每年的死亡率又有所增加。 据我国卫生部公布,我国是全球结核病最严重的22个国家之一,有5亿人受到结核杆菌感染,病人达600多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约25万人,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2/3。究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病 抗结核药 巴结周围 多脏器 开放性肺结核 痰液 20世纪上半叶 结核菌素试验 慢性传染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