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蜀文字的期待(八)
被引量:
6
1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年第2期50-56,共7页
一、成都铜勺图像反映古蜀史迹 近年出土的不少巴蜀器物中,往往刻有一些图像,这实际上就是比较原始的巴蜀文字。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与古蜀史里的记载相印证,并且延伸出一些新的史料证据。
关键词
器物
巴蜀文字
出土
史迹
史料
印证
期待
内容
反映
延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探究和释读
被引量:
3
2
作者
冯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22,共6页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 ,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 ,有不下30 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 ,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 ,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 ,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 ,对巴蜀文字...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 ,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 ,有不下30 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 ,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 ,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 ,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 ,对巴蜀文字的音义推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字
独体
文字
音义
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五)
被引量:
4
3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年第5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古
文字
心手文
器物
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一)
被引量:
3
4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年第1期4-9,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先秦
文字
道教
古
文字
巴蜀
器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三)
被引量:
3
5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年第3期26-32,共7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巴蜀
铜戈
铭文
方块
文字
表意
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七)
被引量:
2
6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年第1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开明
明王朝
西周时期
统治
西汉
源头
理解
文化
期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杨翎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东巴文和巴蜀文字的关系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发现,两种文字造字手段,符号体态各有特点,差别较大。因此两种文字没有关系。
关键词
东巴文
巴蜀文字
表意
文字
文字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十)
被引量:
2
8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年第4期60-66,共7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期待
表音
文字
《夏小正》
传递信息
表意
文字
音节
文字
文字
学家
语言学
广义
符号
书写
音位
音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九)
被引量:
1
9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年第3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印文
双蝌蚪文
开明王族
繁育观念
考古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二)
被引量:
1
10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年第2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文物资料
汉字
巴蜀
印文
兵器铭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的期待(六)
被引量:
1
11
作者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年第6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古
文字
道教碑刻
器物
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刘道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9,共7页
以"三重证据法"的结合方式,将中国古代史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全面、深层领域,它的重要意义远远要超过其专业本身。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应是巴蜀历...
以"三重证据法"的结合方式,将中国古代史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全面、深层领域,它的重要意义远远要超过其专业本身。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应是巴蜀历史研究中的第三重证据。这种"三重证据法"也必将成为巴蜀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文字
巴蜀文字
研究
现状
未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印章文字考释——巴蜀文字释读方法探索
被引量:
5
13
作者
冯时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6,共5页
通过比较冬笋坝墓葬所出巴蜀文字印与汉文印,分析两类形制、款式、字数相同的印章,可知巴蜀文字印实系模仿汉文印而制作。巴蜀文字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文字的作用应重在表音,而并不在表意,这与巴蜀文字数量尚少的事实互为因果。而巴蜀文字...
通过比较冬笋坝墓葬所出巴蜀文字印与汉文印,分析两类形制、款式、字数相同的印章,可知巴蜀文字印实系模仿汉文印而制作。巴蜀文字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文字的作用应重在表音,而并不在表意,这与巴蜀文字数量尚少的事实互为因果。而巴蜀文字的来源之一则是对汉字的借用,其发生时代当在东周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巴蜀
图语
巴蜀
印章
文字
释读
原文传递
巴蜀文字的来源
被引量:
1
14
作者
何崝
《成都文物》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从现有考古材料看,早期巴蜀文化到晚期巴蜀文化之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引起巴蜀文化早、晚期之间发生剧烈变化的动因并非来自巴蜀文化内部,而主要是来自外部。大量考古材料可以证明,引起晚期巴蜀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外来因素主要是越...
从现有考古材料看,早期巴蜀文化到晚期巴蜀文化之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引起巴蜀文化早、晚期之间发生剧烈变化的动因并非来自巴蜀文化内部,而主要是来自外部。大量考古材料可以证明,引起晚期巴蜀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外来因素主要是越文化,而不是楚文化。晚期巴蜀文化受越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1.晚期巴蜀墓葬与湖南湘江流域的越墓均为狭长形竖穴土坑墓,巴蜀文化的船棺葬也是由越文化传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字
教研研究
古越族
楚
文字
字形分类
原文传递
巴蜀符号印、汉字印对比释读及巴蜀符号释读方法问题——兼与冯时、冯广宏、李学勤等先生商榷
15
作者
王先胜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5期139-151,共13页
巴蜀符号迄今是一个未解之谜,自发现以来70多年,释读一直没有重要进展。将巴蜀符号视为文字是学界主要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可靠的理论支撑以及严谨可靠的论证。有学者主要依据冬笋坝M50等所出土汉字印与巴蜀符号印进行对比释读和研究...
巴蜀符号迄今是一个未解之谜,自发现以来70多年,释读一直没有重要进展。将巴蜀符号视为文字是学界主要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可靠的理论支撑以及严谨可靠的论证。有学者主要依据冬笋坝M50等所出土汉字印与巴蜀符号印进行对比释读和研究,得出巴蜀符号印章在“内容与形制”上都模仿汉文印章、巴蜀符号即文字,以及在此基础上可以识读其他一些巴蜀文字等认识。该文通过多角度分析探讨,认为这种对读没有理论支持、其默认或主张的前提(相关巴蜀符号印与汉文印意思表达相同)不可靠,结论和认识存在不少缺陷、疑问和障碍,在此基础上的所有延伸释读、认识和结论,也是不可靠的。巴蜀符号的释读和研究,首先要重视方法论问题,可能需要更为宽广的思路和视野,要以诸多基础性工作的完成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符号
巴蜀
印章
巴蜀文字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鱼凫时代是古蜀社会转型期
被引量:
2
16
作者
冯广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8-64,共7页
古蜀有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其中鱼凫时代位居第三。古蜀各王朝传说信息条数分别为4、0、3、11、14,鱼凫时代是一界线。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古蜀历时三、四千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结果相合。前三代历时...
古蜀有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其中鱼凫时代位居第三。古蜀各王朝传说信息条数分别为4、0、3、11、14,鱼凫时代是一界线。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古蜀历时三、四千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结果相合。前三代历时约1500年,后两代历时仅500年,故鱼凫与杜宇之间并不衔接,中间且有上千年的空白。据《山海经》知,鱼凫族实受颛顼族迫害而逃亡。从地名线索得知,此族沿岷江南下,再沿长江东至鄂西。由此可见鱼凫时代为古蜀社会转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鱼凫王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
被引量:
2
17
作者
冯广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三星堆、金沙遗址皆出土铜人圈手形象,而且尺寸夸张。其文化内涵,主要显示沟通天人的思想。而铜人也从世俗的大巫,转化为天使或神龙的化身。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发现此类圈手铜人,表明与三星、金沙有亲族关系。由于广汉、成都、宝...
三星堆、金沙遗址皆出土铜人圈手形象,而且尺寸夸张。其文化内涵,主要显示沟通天人的思想。而铜人也从世俗的大巫,转化为天使或神龙的化身。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发现此类圈手铜人,表明与三星、金沙有亲族关系。由于广汉、成都、宝鸡构成时间序列,其文化溯源又与长江有关,因而显示出这支蜀人的迁徙路线,应从长江中下游到成都平原,又沿嘉陵江北越秦岭,而至渭水南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金沙遗址
考古学
巴蜀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蚕丛与蜀
被引量:
2
18
作者
冯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蚕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王蚕丛考辨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道军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4,共6页
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就是巴蜀历史研究中的第三重证据。重点考证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含义。认为古蜀先民得名于"蚕",故曰"蚕丛",与考古发...
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就是巴蜀历史研究中的第三重证据。重点考证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含义。认为古蜀先民得名于"蚕",故曰"蚕丛",与考古发现不符。应用三重证据法考证的结果显示其与"蟾蜍"有关。应是"蟾丛",而不是"蚕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古蜀王
蚕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铭文戈上的“方块字”是不是一种文字
20
作者
马盼盼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有学者认为巴蜀铭文戈上铸刻的一种“方块字”铭文是先秦时期巴蜀地区使用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像汉字一样每个铭文所占空间一致,由上而下直行书写。本文指出红光戈、新田戈与偲命戈记录的是同一件事,前者是对后者的模仿。常德戈、晨光...
有学者认为巴蜀铭文戈上铸刻的一种“方块字”铭文是先秦时期巴蜀地区使用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像汉字一样每个铭文所占空间一致,由上而下直行书写。本文指出红光戈、新田戈与偲命戈记录的是同一件事,前者是对后者的模仿。常德戈、晨光戈与棘字戈也存在密切联系,但棘字戈并不是一种文字,所以常德戈、晨光戈上的铭文也不是文字。因此,本文认为巴蜀地区在先秦时期并不存在“汉文字”“巴蜀文字Aa类”之外的另一种文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字
王孙袖
棘字戈
原文传递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八)
被引量:
6
1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出处
《文史杂志》
2005年第2期50-56,共7页
文摘
一、成都铜勺图像反映古蜀史迹 近年出土的不少巴蜀器物中,往往刻有一些图像,这实际上就是比较原始的巴蜀文字。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与古蜀史里的记载相印证,并且延伸出一些新的史料证据。
关键词
器物
巴蜀文字
出土
史迹
史料
印证
期待
内容
反映
延伸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探究和释读
被引量:
3
2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22,共6页
文摘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 ,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 ,有不下30 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 ,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 ,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 ,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 ,对巴蜀文字的音义推测 。
关键词
巴蜀文字
独体
文字
音义
解读
Keywords
character of Ba and Shu
single-font character
sound and meaning
ranslation
分类号
H028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五)
被引量:
4
3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4年第5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古
文字
心手文
器物
文字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一)
被引量:
3
4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4年第1期4-9,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先秦
文字
道教
古
文字
巴蜀
器物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三)
被引量:
3
5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4年第3期26-32,共7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巴蜀
铜戈
铭文
方块
文字
表意
文字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七)
被引量:
2
6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5年第1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开明
明王朝
西周时期
统治
西汉
源头
理解
文化
期待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杨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字研究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12AZD119)
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早期文字资料库与<中华民族早期文字同义字典>"(11JJD740015)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与南方民族古文字关系研究"(10BYY049)
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B403)资助
文摘
东巴文和巴蜀文字的关系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发现,两种文字造字手段,符号体态各有特点,差别较大。因此两种文字没有关系。
关键词
东巴文
巴蜀文字
表意
文字
文字
关系
Keywords
Dongba characters
Bashu characters
ideogram
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s
分类号
H25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十)
被引量:
2
8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5年第4期60-66,共7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期待
表音
文字
《夏小正》
传递信息
表意
文字
音节
文字
文字
学家
语言学
广义
符号
书写
音位
音素
分类号
H1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九)
被引量:
1
9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5年第3期8-13,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印文
双蝌蚪文
开明王族
繁育观念
考古研究
分类号
H10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二)
被引量:
1
10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04年第2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文物资料
汉字
巴蜀
印文
兵器铭识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的期待(六)
被引量:
1
11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出处
《文史杂志》
2004年第6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古
文字
道教碑刻
器物
文字
分类号
H10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刘道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9,共7页
文摘
以"三重证据法"的结合方式,将中国古代史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全面、深层领域,它的重要意义远远要超过其专业本身。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应是巴蜀历史研究中的第三重证据。这种"三重证据法"也必将成为巴蜀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
古
文字
巴蜀文字
研究
现状
未来
Keywords
ancient characters
Bachu characters
study
status quo
future
分类号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印章文字考释——巴蜀文字释读方法探索
被引量:
5
13
作者
冯时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摘
通过比较冬笋坝墓葬所出巴蜀文字印与汉文印,分析两类形制、款式、字数相同的印章,可知巴蜀文字印实系模仿汉文印而制作。巴蜀文字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文字的作用应重在表音,而并不在表意,这与巴蜀文字数量尚少的事实互为因果。而巴蜀文字的来源之一则是对汉字的借用,其发生时代当在东周以前。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巴蜀
图语
巴蜀
印章
文字
释读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K87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巴蜀文字的来源
被引量:
1
14
作者
何崝
机构
四川大学教授
出处
《成都文物》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从现有考古材料看,早期巴蜀文化到晚期巴蜀文化之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引起巴蜀文化早、晚期之间发生剧烈变化的动因并非来自巴蜀文化内部,而主要是来自外部。大量考古材料可以证明,引起晚期巴蜀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外来因素主要是越文化,而不是楚文化。晚期巴蜀文化受越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1.晚期巴蜀墓葬与湖南湘江流域的越墓均为狭长形竖穴土坑墓,巴蜀文化的船棺葬也是由越文化传人的;
关键词
巴蜀文字
教研研究
古越族
楚
文字
字形分类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巴蜀符号印、汉字印对比释读及巴蜀符号释读方法问题——兼与冯时、冯广宏、李学勤等先生商榷
15
作者
王先胜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5期139-15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图案(远古-秦汉)设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G106。
文摘
巴蜀符号迄今是一个未解之谜,自发现以来70多年,释读一直没有重要进展。将巴蜀符号视为文字是学界主要认识,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可靠的理论支撑以及严谨可靠的论证。有学者主要依据冬笋坝M50等所出土汉字印与巴蜀符号印进行对比释读和研究,得出巴蜀符号印章在“内容与形制”上都模仿汉文印章、巴蜀符号即文字,以及在此基础上可以识读其他一些巴蜀文字等认识。该文通过多角度分析探讨,认为这种对读没有理论支持、其默认或主张的前提(相关巴蜀符号印与汉文印意思表达相同)不可靠,结论和认识存在不少缺陷、疑问和障碍,在此基础上的所有延伸释读、认识和结论,也是不可靠的。巴蜀符号的释读和研究,首先要重视方法论问题,可能需要更为宽广的思路和视野,要以诸多基础性工作的完成为前提。
关键词
巴蜀
符号
巴蜀
印章
巴蜀文字
理论
方法
Keywords
Bashu symbols
Bashu seals
Bashu characters
theory
method
分类号
D6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鱼凫时代是古蜀社会转型期
被引量:
2
16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8-64,共7页
文摘
古蜀有蚕丛、柏濩、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其中鱼凫时代位居第三。古蜀各王朝传说信息条数分别为4、0、3、11、14,鱼凫时代是一界线。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古蜀历时三、四千年,与新石器时代考古结果相合。前三代历时约1500年,后两代历时仅500年,故鱼凫与杜宇之间并不衔接,中间且有上千年的空白。据《山海经》知,鱼凫族实受颛顼族迫害而逃亡。从地名线索得知,此族沿岷江南下,再沿长江东至鄂西。由此可见鱼凫时代为古蜀社会转型期。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鱼凫王朝
Keywords
history of ancient Shu
archaeological studies
Ba-Shu letters
Yu-Fu dynasty
分类号
K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
被引量:
2
17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文摘
三星堆、金沙遗址皆出土铜人圈手形象,而且尺寸夸张。其文化内涵,主要显示沟通天人的思想。而铜人也从世俗的大巫,转化为天使或神龙的化身。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发现此类圈手铜人,表明与三星、金沙有亲族关系。由于广汉、成都、宝鸡构成时间序列,其文化溯源又与长江有关,因而显示出这支蜀人的迁徙路线,应从长江中下游到成都平原,又沿嘉陵江北越秦岭,而至渭水南岸。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金沙遗址
考古学
巴蜀文字
Keywords
Sanxingdui Culture
Jin Sha Historical Site
archeology
characters of Ba Shu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蚕丛与蜀
被引量:
2
18
作者
冯广宏
机构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文摘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关键词
古蜀史
考古研究
巴蜀文字
蚕丛
Keywords
History of Ancient Shu Kingdom
archaeological study
words of Ba and Shu
Chan Cong(蚕丛)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王蚕丛考辨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道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4,共6页
文摘
所谓"三重证据法",就是运用文献、考古与古文字研究三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巴蜀文字,就是巴蜀历史研究中的第三重证据。重点考证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含义。认为古蜀先民得名于"蚕",故曰"蚕丛",与考古发现不符。应用三重证据法考证的结果显示其与"蟾蜍"有关。应是"蟾丛",而不是"蚕丛"。
关键词
巴蜀文字
古蜀王
蚕丛
Keywords
Bashu Character
Kings of Ancient Shu
Cancong
分类号
K89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铭文戈上的“方块字”是不是一种文字
20
作者
马盼盼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文摘
有学者认为巴蜀铭文戈上铸刻的一种“方块字”铭文是先秦时期巴蜀地区使用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像汉字一样每个铭文所占空间一致,由上而下直行书写。本文指出红光戈、新田戈与偲命戈记录的是同一件事,前者是对后者的模仿。常德戈、晨光戈与棘字戈也存在密切联系,但棘字戈并不是一种文字,所以常德戈、晨光戈上的铭文也不是文字。因此,本文认为巴蜀地区在先秦时期并不存在“汉文字”“巴蜀文字Aa类”之外的另一种文字系统。
关键词
巴蜀文字
王孙袖
棘字戈
Keywords
Ba-Shu scripts
Grandson Xiu of the Chu King
Jizi ge-dagger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蜀文字的期待(八)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巴蜀文字探究和释读
冯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巴蜀文字的期待(五)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巴蜀文字的期待(一)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巴蜀文字的期待(三)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巴蜀文字的期待(七)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
刘杨翎
《龙岩学院学报》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巴蜀文字的期待(十)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巴蜀文字的期待(九)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巴蜀文字的期待(二)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巴蜀文字的期待(六)
冯广宏
《文史杂志》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巴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刘道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巴蜀印章文字考释——巴蜀文字释读方法探索
冯时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5
5
原文传递
14
巴蜀文字的来源
何崝
《成都文物》
2005
1
原文传递
15
巴蜀符号印、汉字印对比释读及巴蜀符号释读方法问题——兼与冯时、冯广宏、李学勤等先生商榷
王先胜
《社会科学论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鱼凫时代是古蜀社会转型期
冯广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
冯广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蚕丛与蜀
冯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蜀王蚕丛考辨
刘道军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巴蜀铭文戈上的“方块字”是不是一种文字
马盼盼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