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武帝崇儒背景下的巴蜀经学新气象——以张宽《春秋》学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翔宇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26-36,共11页
张宽是汉武帝时期的巴蜀经学大师,在崇儒更化的时代背景下,其学行体现了巴蜀经学的新气象:他先后跟随郡守文翁、京师博士研习《公羊春秋》,复任郡学教授、五经博士,累官侍中、刺史,是巴蜀学者通经入仕的新代表。其学术活动既推动中原经... 张宽是汉武帝时期的巴蜀经学大师,在崇儒更化的时代背景下,其学行体现了巴蜀经学的新气象:他先后跟随郡守文翁、京师博士研习《公羊春秋》,复任郡学教授、五经博士,累官侍中、刺史,是巴蜀学者通经入仕的新代表。其学术活动既推动中原经学在巴蜀的传播,又引领巴蜀经学对全国的反馈,促生了二者之间双向互动的学术交流新状态。与此同时,巴蜀经学形成多元并进的发展格局,呈现对"中原"的持久向心力,并与官办学校紧密结合,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经学 汉武崇儒 张宽 《春秋》
原文传递
穀梁学:古文经学向今文经学的研究转向——兼评张之洞经学思想对巴蜀学风之影响
2
作者 郑伟 《求索》 CSSCI 2013年第9期81-83,共3页
"蜀学"是巴蜀学术的代名词与灵魂,在晚清更是与"湘学"比肩的中国两大学术中心之一。宋后,蜀学进入了沉寂期,随着清张之洞、王闿运等入讲蜀地,蜀学又开始了一个由宋明理学到古文经学,再到今文经学的嬗变历程,蜀学从... "蜀学"是巴蜀学术的代名词与灵魂,在晚清更是与"湘学"比肩的中国两大学术中心之一。宋后,蜀学进入了沉寂期,随着清张之洞、王闿运等入讲蜀地,蜀学又开始了一个由宋明理学到古文经学,再到今文经学的嬗变历程,蜀学从此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而在晚清蜀学这两次转向中,以廖平为代表的穀梁学研究成为承前启后的节点,它充分吸收了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清代正统汉学的有益因子,为晚清蜀学的第二次扬弃奠定了学理基础,同时也为晚清蜀学今文学派学风的形成及其最终的成功转型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经学 穀梁学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