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巾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慧霞 李楠 舒怡 《服饰导刊》 2021年第4期17-20,共4页
[研究意义]巾子在明代服饰文化中最具变化与代表性,对其文化属性的探究将有益于认识明代社会,同时也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借鉴和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学等研究方法讨论明代巾子的五个特征。[研究... [研究意义]巾子在明代服饰文化中最具变化与代表性,对其文化属性的探究将有益于认识明代社会,同时也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借鉴和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学等研究方法讨论明代巾子的五个特征。[研究结果与结论]明代作为巾子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流行时期,具有集大成性、少数民族的融合、复古与尚奇、大一统寓意以及僭越与守礼共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巾帻 物质文化
下载PDF
《居延新简》中的“行帻” 被引量:2
2
作者 聂丹 聂淼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传世文献不见"行帻",仅见"行",意思是绑腿。在《居延新简》中,"行"不是绑腿,而是用来裹头的长条形布带。《居延新简》中的"行"也称为"帻",也可以合称为"行帻",就是用来裹... 传世文献不见"行帻",仅见"行",意思是绑腿。在《居延新简》中,"行"不是绑腿,而是用来裹头的长条形布带。《居延新简》中的"行"也称为"帻",也可以合称为"行帻",就是用来裹头的长条形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券] 居延新简
下载PDF
《新定三礼图》点校商榷(二)
3
作者 乔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0,共1页
丁鼎先生点校的《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目前《新定三礼图》较好的校注本。但该书卷帙浩繁,多有奥义,点校不易,故此本抑或有可议之处。笔者选取其中若干,略加考辨于此。远游冠,《后汉志》云:"如通天冠,有展筩,无... 丁鼎先生点校的《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目前《新定三礼图》较好的校注本。但该书卷帙浩繁,多有奥义,点校不易,故此本抑或有可议之处。笔者选取其中若干,略加考辨于此。远游冠,《后汉志》云:"如通天冠,有展筩,无山题。"又案《唐典》云:"远游三梁冠,黑巾帻,青緌,诸王服之。若太子及亲王即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缨,翠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礼图 点校 展筩 犀簪 远游冠 通天冠 后汉志 巾帻 九首 舆服志
下载PDF
酒泉地区壁画墓人物帽饰造型分析
4
作者 侯凌静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0年第4期4-7,共4页
酒泉地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墓葬中,人物形象众多,本文以探讨人物帽饰形象尤其是巾、帻的造型为主题,在比较和区分其帽饰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一时期人物帽饰形象的两个特点。
关键词 酒泉地区 魏晋南北朝 墓葬壁画 巾帻
下载PDF
立春为何叫打春
5
作者 刘绍义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3期34-34,共1页
在我国很多地方,将立春称为“打春”,原以为这不过是一句俗语或方言。翻开古籍一看发现并非如此,原来,在古代的迎春活动中,本身就有“打春”这一项,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我们知道,从周代开始,人们就把立春作为一个重要节日了。立... 在我国很多地方,将立春称为“打春”,原以为这不过是一句俗语或方言。翻开古籍一看发现并非如此,原来,在古代的迎春活动中,本身就有“打春”这一项,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我们知道,从周代开始,人们就把立春作为一个重要节日了。立春这天,上至朝廷天子,下至府县官员,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率公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月令》 打春牛 鹖冠子 春幡 春神 青幡 立春日 庆吉 巾帻 牛耕
下载PDF
《六丑》蔷薇谢后作
6
作者 万云骏 《文史知识》 1982年第11期45-49,共5页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钿钗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钿钗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丑 夜来风雨 蜂媒蝶使 柳陌 珍丛 周邦彦 巾帻 过翼 伤春 春归
原文传递
学官朱熹
7
作者 祝熹 《厦门文学》 2016年第6期68-71,共4页
二月一个清晨,临安,伴着深巷中澎湃的卖杏花声,春榜早早张贴出来。这是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惠风吹得那片黑鸦鸦的举子们巾帻晃动。朱熹被挤得站立不稳,好不容易看到名字:真的进士及第了!既兴奋也不兴奋。因为定睛数了数,自己是... 二月一个清晨,临安,伴着深巷中澎湃的卖杏花声,春榜早早张贴出来。这是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惠风吹得那片黑鸦鸦的举子们巾帻晃动。朱熹被挤得站立不稳,好不容易看到名字:真的进士及第了!既兴奋也不兴奋。因为定睛数了数,自己是倒数第53名,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得意。这年一共取进士330名,其中一甲10人,二甲19人,三甲37人,四甲122人,五甲142人。朱熹名列第五甲第90人,同进士出身。"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进士及第,脱去褐衣,著上绿衣,进入仕途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士及第 同进士出身 学官 金明池 红裙 巾帻 补试 八年 临安 二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