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创作市俗化透视
1
作者 李思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5-20,共6页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在闯进“人情味”和“人性论”两个禁区后,又大胆涉足“性文学”。这无疑给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带来了一些生气和活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与此同时,以“最下最传”为特色的文学创作市俗化倾向,目前又正汇...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在闯进“人情味”和“人性论”两个禁区后,又大胆涉足“性文学”。这无疑给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带来了一些生气和活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与此同时,以“最下最传”为特色的文学创作市俗化倾向,目前又正汇聚成一股潜流,横溢在社会角角落落,浸蚀着人们的灵魂,导致人的价值贬值、精神文明滑坡,并因此降低了社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市俗化 最下最传 性文学
下载PDF
官本位生态的市俗化长卷——论《国画》的价值包容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起林 《创作与评论》 1999年第5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国画》 市俗化 文化生态 官本 官场小说 当代民社会 作品 生命价值 民间话语 包容度
下载PDF
市俗化的读书人
3
作者 伏漫戈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一、引言 “士”崛起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处于公卿和庶民之间的阶层。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育成了他们独特的精神风貌:滔滔雄辩,奔走游说的先秦政客;循规蹈矩,皓首穷经的汉儒;放浪形骸,纵情山水的魏晋名士;胸襟坦荡,乐观进取的唐代才... 一、引言 “士”崛起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处于公卿和庶民之间的阶层。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育成了他们独特的精神风貌:滔滔雄辩,奔走游说的先秦政客;循规蹈矩,皓首穷经的汉儒;放浪形骸,纵情山水的魏晋名士;胸襟坦荡,乐观进取的唐代才子;风流儒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人 “二拍” 市俗化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神魔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话本小说 功名富贵 明代中后期
下载PDF
教师与家长交往之我见
4
作者 范中杰 《师道(人文)》 2001年第7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教师 家长 市俗化倾向 交往方式 交往主题 交往技巧
下载PDF
一部别开生面的《诗经》导读书——读《诗经主题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开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5期122-123,共2页
【正】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所保存的305篇作品,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期。从汉代起,一般人读它就需要注释的帮助了,注释《诗经》也就成为专门的学问,称做诗经学,属于经学的一个分支;《诗》本文也就叫“经”,“经... 【正】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所保存的305篇作品,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期。从汉代起,一般人读它就需要注释的帮助了,注释《诗经》也就成为专门的学问,称做诗经学,属于经学的一个分支;《诗》本文也就叫“经”,“经”和“经学”结为一体,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统的诗经学是以《诗序》为纲的,《诗序》即《诗经》的题解,但大多不合于《诗》的本义,而读者却往往奉为圭臬。所以(宋)章加愚感叹道:“《诗序》之坏《诗》而《诗》亡,……自儿童读《诗》即读《诗序》,已入肌骨矣,……诗人之旨虽吾夫子夏出,安不亡乎?”宋元以来,儒学趋向市俗化、乡俗化,《诗序》的影响更浸入社会底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风尚、人伦道德所给予的影响,诗经学可能比《诗经》本身还大得多。早在延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学 诗序 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 中国封建文化 民族心理 社会风尚 社会底层 主题 市俗化
下载PDF
谨防现代文凭病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泥 《中国农业教育信息》 1998年第4期9-11,共3页
现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赞同:高等教育在帮助各国应付跨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挑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关键性作用,主要是指高校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负有重大责任。一个培养重要人才的场所,其自身更需要具备各类优秀人才和正确的... 现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赞同:高等教育在帮助各国应付跨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挑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关键性作用,主要是指高校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负有重大责任。一个培养重要人才的场所,其自身更需要具备各类优秀人才和正确的人才观。在高校中,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人才,用什么方法来选拔人才,用什么制度来激励人才,是一个颇可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 人才观 高学历化 现代社会 高学历人才 人力资本理论 社会生产率 市俗化 在职人员 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
下载PDF
佛教音乐对话 被引量:2
7
《佛教文化》 1999年第3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佛教音乐 汉传佛教 中国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音乐研究 笙管乐 中国北方 五台山 市俗化 音乐学家
下载PDF
论导演的风格化与话剧舞台艺术的中国化 被引量:4
8
作者 马俊山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0,共12页
本文论述了话剧导演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以及导演风格化对话剧舞台艺术中国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在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情景中,上海导演群以市俗化的方式构建并坚守着话剧舞台艺术的民族品格,而大后方的导演们则以本土情调为明确的艺术目... 本文论述了话剧导演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以及导演风格化对话剧舞台艺术中国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在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情景中,上海导演群以市俗化的方式构建并坚守着话剧舞台艺术的民族品格,而大后方的导演们则以本土情调为明确的艺术目标。前者有较强的观赏性,后者更具诗意,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基本特点,标志着话剧艺术的全面成熟,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 风格化 话剧 舞台艺术 中国化 市俗化 民族品格 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