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市公顷”模型的某县级市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帅 董泽琴 +1 位作者 王海鹤 邹凤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867-11870,12260,共5页
在全球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市公顷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7年某市平均土地单产量,以市公顷模型计算出全市均衡因子和市域范围内某县级市的产量因子,进而核算和分析了这5年该县级市的生态... 在全球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市公顷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7年某市平均土地单产量,以市公顷模型计算出全市均衡因子和市域范围内某县级市的产量因子,进而核算和分析了这5年该县级市的生态足迹,并把2007年的数据与全球公顷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市公顷计算结果看出,该县级市人均生态足迹中耕地和草地占的比重很大,2007年分别达到了44%和46%,而人均生态赤字则主要是由草地方面贡献的,2007年草地人均生态赤字达到总人均生态赤字的73.8%。根据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县级市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公顷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下载PDF
根据“市公顷”模型分析2014年绵竹市的生态足迹
2
作者 潘元琪 陈文德 郭悦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00-102,64,共4页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小城镇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现状,在综合考虑国际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模型的优缺点后,最终选取"市公顷"生态足迹法计算绵竹市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同时引入"热值"的概念,将均衡因子和产量...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小城镇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现状,在综合考虑国际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模型的优缺点后,最终选取"市公顷"生态足迹法计算绵竹市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同时引入"热值"的概念,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本地化,结果表明市公顷法计算出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与国际公顷法计算出的有很大区别。最终计算结果表明:绵竹市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402024 hm^2,生态承载力为0.283983 hm^2,生态赤字为0.11804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市公顷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运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车娅丽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7期31-38,11,共9页
为定量分析小尺度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采用基于“市公顷”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三维生态足迹理论,探讨运城市2011—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并利用扩展后的STIRPAT模型分析运城市水资源生态足... 为定量分析小尺度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采用基于“市公顷”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三维生态足迹理论,探讨运城市2011—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并利用扩展后的STIRPAT模型分析运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市公顷”下运城市水域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区域特征明显;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为先升后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为上升趋势;运城市水资源历年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平均足迹深度3.09;各行政区中,仅垣曲县为水资源盈余状态,其余区域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水资源赤字状态;水资源消费强度为运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规模与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反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市公顷 三维生态足迹 STIRPAT模型 运城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计算——以某市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帅 董泽琴 +1 位作者 王海鹤 邹凤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496-7498,共3页
在全球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市公顷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阐明了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方法。以某市为例,计算了2007年其均衡因子和其市域范围内某县的产量因子,结果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模型下的数值存... 在全球公顷、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市公顷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阐明了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方法。以某市为例,计算了2007年其均衡因子和其市域范围内某县的产量因子,结果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模型下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一差异是合理的。研究表明,市公顷方法更适合市级以下区域生态足迹的核算和比较,计算所得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更能反映小区域的实际,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公顷 生态足迹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下载PDF
宁夏固原市生物资源消耗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
5
作者 胡洁 甄霖 +5 位作者 刘文超 王超 杜秉贞 孙传谆 盛文萍 匡文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1-1058,共8页
基于"市公顷"生态足迹法,应用2013年土地平均产量核算了固原市4县1区在生产经营(即固原市生产量)、销售产品(即固原市流出量)、购入产品(即固原市流入量)3种组分下的生态足迹,探讨不同地区各种生物资源产品的生态足迹消耗;分... 基于"市公顷"生态足迹法,应用2013年土地平均产量核算了固原市4县1区在生产经营(即固原市生产量)、销售产品(即固原市流出量)、购入产品(即固原市流入量)3种组分下的生态足迹,探讨不同地区各种生物资源产品的生态足迹消耗;分析固原市及其区县生态足迹最终的实际消耗量与生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泾源县外,固原市及其3县1区(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和彭阳县)的本地生产是其实际消耗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各区县对生物资源产品生态足迹的消耗表现为泾源县以粮食产品为主,而固原市其他3县1区则以肉蛋奶为主。固原市2013年生物资源生态赤字达0.835 0 hm2·cap^(-1),生态压力指数达2.35,其他区县也都表现为生态赤字,只是生态赤字程度和生态压力各不相同。研究结果揭示出无论是从固原市整体还是从其各个区县来看,固原市的生态环境形势都极为严峻,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合理提升其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市公顷”生态足迹法 生物承载力 固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