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法制的价值目标选择——从计划经济立法的公平观念向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观念转变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庆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9,共6页
一、经济法制价值目标的冲突经济法制是一个价值分析评断的系统和过程,这个系统和过程包含了经济法律制度的诸多价值理念以及这些价值理念的相互冲突和取向。经济法制除了具有法制的诸如正义、自由、秩序的一般价值外,还具有自己所侧重... 一、经济法制价值目标的冲突经济法制是一个价值分析评断的系统和过程,这个系统和过程包含了经济法律制度的诸多价值理念以及这些价值理念的相互冲突和取向。经济法制除了具有法制的诸如正义、自由、秩序的一般价值外,还具有自己所侧重的价值领域,它与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公平和效益是两种最为主要的价值目标。任何经济法制都无法回避这两种价值目标以及对这两种价值的取向和选择。经济法制领域的公平意味着资源的使用配置,收入的调节分配,劳动的机会给予都能对所有人公正平等。公平的价值观起源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思想。古典自然法学把法律概念奠基于“平等地尊重每个人无差别的理性和人格”基础之上,其法律价值理论以消除人的不平等的公平正义观为核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制 法的公平 价值目标 市场经济立法 效益观念 效益价值 公平价值观 效益最优 计划经济 企业立法
下载PDF
中国市场经济立法的系统论范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钦昱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92-105,共14页
我国市场经济立法存在市场规制强度失衡、共治权力分野失序、二元立法结构失调的体系性误区。系统论理念作为解剖我国40多年来经济立法系统沉疴的"手术刀",对于认识市场经济立法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系统论在整体性思维指导... 我国市场经济立法存在市场规制强度失衡、共治权力分野失序、二元立法结构失调的体系性误区。系统论理念作为解剖我国40多年来经济立法系统沉疴的"手术刀",对于认识市场经济立法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系统论在整体性思维指导下体现的三大系统性规律,动态稳定法则、有机整体原理、协调优化范式,对检讨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立法有所裨益。证券市场规制的变迁体现了市场监管强度的守恒规律,政府部分退出与嵌入式自我约束体现了市场调制主体的转化方式,刚柔相济规则的共生体现了管制与促进效能互补的思维。党的十九大明确"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历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宝贵经验,系统性改革将是新时代市场经济立法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与强大动力。市场经济的立法应当借助系统论的理念来破解多年来市场规制、社会治理与立法结构困境,最终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协调施力。在系统论指导下的中国市场经济立法发展,应当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论语境,革新与系统存续相悖的子系统,检讨依赖政府的畸形治理路径,均衡发展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纠偏倾向管制性规则的做法,双管齐下优化系统依赖的环境,以实现经济高质、有序、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系统论 政府监管 宏观调控 多元治理
下载PDF
经济法制的价值目标选择——从计划经济立法的公平观念向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观念转变
3
作者 余庆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2-45,共4页
一、经济法制价值目标的冲突 经济法制是一个价值分析评断的系统和过程,这个系统和过程包含了经济法律制度的诸多价值理念以及这些价值理念的相互冲突和取向。经济法制除了具有法制的诸如正义、自由、秩序的一般价值外,还具有自己所侧... 一、经济法制价值目标的冲突 经济法制是一个价值分析评断的系统和过程,这个系统和过程包含了经济法律制度的诸多价值理念以及这些价值理念的相互冲突和取向。经济法制除了具有法制的诸如正义、自由、秩序的一般价值外,还具有自己所侧重的价值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制 经济法规 经济法律制度 公平观念 效益 市场经济要求 市场经济立法 财产所有权 经济活动 价值目标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体系的内在逻辑
4
作者 吴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5-99,共5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时,应当反思经济立法直接为经济条件所派生,而不是简单地为国家形态所决定的历史逻辑;应当看到以市场经济为轴心、自下而上的立法结构逻辑;应当揭示由宪法确立的财产所有权到民法确立的物权制度,再到调...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时,应当反思经济立法直接为经济条件所派生,而不是简单地为国家形态所决定的历史逻辑;应当看到以市场经济为轴心、自下而上的立法结构逻辑;应当揭示由宪法确立的财产所有权到民法确立的物权制度,再到调整财产关系的单项法规的内涵逻辑;应当重视把法律的国家统治与社会管理之双重职能结合在一起的义理逻辑。只有明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内在逻辑的宏观整体,才能通观历史、现实与未来,用市场经济立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立法 内在逻辑 立法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财产所有权 经济条件 结构逻辑 资本主义 内涵逻辑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论纲
5
作者 于向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7,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是党的十四大给经济法学界提出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就我国市场经济法的基本框架以及市场经济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宏观上谈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是党的十四大给经济法学界提出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就我国市场经济法的基本框架以及市场经济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宏观上谈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必须有市场经济法是一条国际性经验.所谓法治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主体 市场经济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法治经济 反不正当竞争 基本框架 法律地位 宏观调控法 法律规范
下载PDF
中外市场经济立法之比较
6
作者 许志跃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改革开放使我国面临着市场经济建设一系列开创、发展、保障的问题。加强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调整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过程中 ,既要立足本国实际 ,又要善于借鉴外国的经... 改革开放使我国面临着市场经济建设一系列开创、发展、保障的问题。加强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调整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过程中 ,既要立足本国实际 ,又要善于借鉴外国的经验 ,从中摸索出一条健康快捷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立法之路。通过对我国与其它国家市场经济立法的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中外 比较研究 启示
下载PDF
试探市场经济立法的创新与突破
7
作者 高元庆 《法制与经济》 1998年第4期11-12,共2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制定了一大批经济法律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其中一部分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欠缺或不具备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所要求的内容和品格,已很难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为了保证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制定了一大批经济法律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其中一部分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欠缺或不具备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所要求的内容和品格,已很难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为了保证在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立法应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一、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要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个方面 计划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法律法规 法律规范 创新
下载PDF
市场经济立法要首倡民法的平等原则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茂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51,24,共3页
市场经济立法要首倡民法的平等原则吴茂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法律制度必然发生结构变革。这意味着不仅要用某些新的法律概念、原则、规则去取代旧的概念、原则和规则,而且要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和参照,重构法律体... 市场经济立法要首倡民法的平等原则吴茂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法律制度必然发生结构变革。这意味着不仅要用某些新的法律概念、原则、规则去取代旧的概念、原则和规则,而且要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和参照,重构法律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法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平等原则 民法 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立法上平等 市场主体行为 法律保护 商品经济 法律体系
下载PDF
加快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际民 高双庆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2-45,共4页
加快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朱际民,高双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给民族地区下一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这样两个实际问题:第一,民族地区经济的运行怎样由过去较多依靠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过渡为主要依据市场... 加快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朱际民,高双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给民族地区下一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这样两个实际问题:第一,民族地区经济的运行怎样由过去较多依靠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过渡为主要依据市场调节方式,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市场经济立法 民族地方立法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地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民族自治地区 法律规范 经济关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市场经济立法体系的原则
10
作者 彭礼堂 洪锦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文章认为建构市场经济立法体系应把握好“纲目有序原则”、“结构优化原则”、“效益兼顾原则”、“经济民主原则”。
关键词 立法体系 规范性法律文件 中国市场经济 优化原则 兼顾原则 社会效益 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立法 法律法规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立法对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宁显清 《知识经济》 2013年第8期23-23,共1页
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存在差异、执行处罚标准不统一、立法的预见性不足等问题,文章从我国市场经济立法的缺陷、特点以及市场经济立法对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会计法律 规范体系
下载PDF
深圳加快为市场经济立法的步伐
12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7期48-48,共1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4月14日在广东视察工作时指出;“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在国家法律还不很完备的情况下,地方可先探索搞一些地方法规。在这方面,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也可成为立法工作的试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4月14日在广东视察工作时指出;“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在国家法律还不很完备的情况下,地方可先探索搞一些地方法规。在这方面,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也可成为立法工作的试验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前 新课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 深圳市 立法工作 地方法规 国家法律 紧迫性
下载PDF
市场经济立法中的几个方略问题
13
作者 郭道晖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经济 市场经济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行政权力 法治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 法制经济 地方人大
下载PDF
市场经济立法必须转变的八大观念
14
作者 南振兴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10-12,共3页
一、将立法价值目标由传统的“公平”转为“效益”的立法观念 一种源于古罗马,且在近代法典化运动中制度化了的观念认为,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使命在于对各种财产权以及财产交易行为给予“公平”保护,由此,传统法学一直将“公平”视... 一、将立法价值目标由传统的“公平”转为“效益”的立法观念 一种源于古罗马,且在近代法典化运动中制度化了的观念认为,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使命在于对各种财产权以及财产交易行为给予“公平”保护,由此,传统法学一直将“公平”视为经济立法的价值目标。这种立法视念,实质是儒家文化中“不患寡贫不均”思想在立法上的反映。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我国八十年代经济立法为缓解经济改革对经济立法的渴求,采取了“粗放批发式”立法模式。这种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效益而追求“公平和平稳”为特征的,由此导致某些立法因实施成本过高而难以产生实效。例如,我国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效益不佳,原因主要在于宣告企业破产的成本较高,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相关主体为破产所承受的综合成本支出远远高于宣告企业破产所能得到的实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益应是经济立法的首要价值目标。这是因为,效益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立法观念 立法模式 价值目标 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法律体系 国家权力 市场经济规律 企业破产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浅析
15
作者 张大田 《重庆社会科学》 1994年第3期65-70,共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问题,是目前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首要而且十分紧迫的任务,即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有法可依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经济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法可依 市场经济条件 法律规范 经济主体 法律责任 国家机关 权利义务
下载PDF
市场经济立法的十大原则
16
作者 姚成林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64-64,共1页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说,应当坚持以下十条原则: (1)立法与改革开放进程相适应的原则。 (2)从全局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着眼的原则。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人民根本利益 强社会 一体保护原则 立法成果 公平竞争原则 兼顾国家 立法经验 诚实信用原则 实际工作者
下载PDF
广东地方市场经济立法若干问题
17
作者 柯焕锐 《政法学刊(甘肃)》 1993年第2期60-62,31,共4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一振奋人心的目标,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探讨。就广东而言,市场经济先于全国,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地方市场经济立法,迅速建立起适应广东...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一振奋人心的目标,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探讨。就广东而言,市场经济先于全国,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地方市场经济立法,迅速建立起适应广东地方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为此,笔者拟就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立法 广东经济 法规体系 地方立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 地方市场 新情况新问题 三个问题
下载PDF
法学家郭道晖谈——市场经济立法必须有序化
18
作者 文灏 《上海人大月刊》 1994年第10期20-20,共1页
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杂志总编辑郭道晖在回答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市场经济立法有序化问题,谈了他的看法。现摘录如下:一、当前我国立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当前我国立法的现状是:一方面,市场经济对立法的需求空前高... 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杂志总编辑郭道晖在回答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市场经济立法有序化问题,谈了他的看法。现摘录如下:一、当前我国立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当前我国立法的现状是:一方面,市场经济对立法的需求空前高涨,而立法滞后:另一方面,各立法主体的立法积极性大为高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化 市场经济立法 市场经济转型 立法需求 法学家 立法滞后 立法主体 总编辑 法制 积极性
下载PDF
市场经济立法中的多层次争鸣与比较研究
19
作者 张辉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
一、多层次争鸣的过程效应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严肃地提出:完全应该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使在正式文件上有了正式的提法,还应该允许人们继续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此,本人在完全赞成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一、多层次争鸣的过程效应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严肃地提出:完全应该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使在正式文件上有了正式的提法,还应该允许人们继续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此,本人在完全赞成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时,为防止现代的“瞎子摸象”,必须高度重视多层次争鸣的过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过程效应 比较法研究 市场经济法制 国际化 法制建设 竞争法 比较研究 日本企业 国内法
下载PDF
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林彬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认为,节约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性质和根本动因。由于各类市场经济法律不同的经济学基础,所以在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方面,民法是市场的互补形式,商法是市场的替代形式,经济法是市场的补充形式,从而决定了民法要超前于市场活... 本文认为,节约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性质和根本动因。由于各类市场经济法律不同的经济学基础,所以在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方面,民法是市场的互补形式,商法是市场的替代形式,经济法是市场的补充形式,从而决定了民法要超前于市场活动立法,而商法须同步于市场活动立法,经济法应滞后于市场活动立法。又由于经济法的立法成本较之民商立法成本高,因此根据各类经济立法不同的立法成本特点,在把握各类经济立法数量边界及相关成本和投入产出规律的基础上,将提高经济立法质量作为实现经济立法低成本、高效益的突破口。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经济立法运行低成本高效益的现实选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立法 市场主体 交易费用 经济 市场失灵 外在成本 成本效益分析 商法 民法 立法成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