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
1
作者 于永臻 《岭南学刊》 2006年第6期87-88,共2页
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当前要警惕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出现强化行业的行政垄断,由“内部人控制”演变成... 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当前要警惕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出现强化行业的行政垄断,由“内部人控制”演变成“外部人控制,”损害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银行业应该全面对内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者开放,对外资的开放须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产权结构改革 市场结构改革
下载PDF
安倍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改革研究——基于法国调节学派基础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守军 严成男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0,共10页
本文首先基于法国调节学派积累体制和调节模式关系的理论,对安倍经济学之前的日本传统型雇佣体制和新日本型雇佣体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梳理,认为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大量增加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对安倍经济学的劳动力市... 本文首先基于法国调节学派积累体制和调节模式关系的理论,对安倍经济学之前的日本传统型雇佣体制和新日本型雇佣体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梳理,认为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大量增加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对安倍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倍经济学使日本雇佣体制发生了质的恶化;最后,对安倍经济学带来的表面上的经济繁荣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倍经济学只能带来短期的虚假的繁荣,从长期来看有可能是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经济学 企业主义的调节模式 输出主导型积累体制 日本型雇佣体制 劳动力 市场结构改革
原文传递
渠道多元和天然气终端价格改革 被引量:5
3
作者 林须忠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燃气改革要求,放开终端价格是主要目标之一,但价格放开是有范围、有前提、有条件的。燃气渠道的特殊在于,它是燃气的必要包装,因此得渠道者得用户。同时,城镇管网具有自然垄断属性,需要政府设定准入门槛和...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燃气改革要求,放开终端价格是主要目标之一,但价格放开是有范围、有前提、有条件的。燃气渠道的特殊在于,它是燃气的必要包装,因此得渠道者得用户。同时,城镇管网具有自然垄断属性,需要政府设定准入门槛和加强监管,因此燃气渠道和政策要求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利用产业经济学哈佛学派经典的SCP范式,分析政策和渠道对燃气市场绩效的整体影响和作用,指出渠道的多元化是价格放开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促进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并且着重分析了各种渠道的政策差异、优劣势和适用对象。在燃气特许经营改革不到位和城镇管网无法代输的情况下,点供和大用户直供是一种必要的选择。在利益捆绑下,唯有依靠渠道的多元化,才能倒逼特许经营权的改革和渠道门槛的降低。现在的关键是通过政策的调整,可以减少这种过渡性副产品和过渡的时间,实现渠道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渠道市场结构燃气政策价格改革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一个模拟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利锋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7,共14页
文章考虑了我国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构建包含非正规就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就长期效应而言,以... 文章考虑了我国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构建包含非正规就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就长期效应而言,以降低正规部门雇佣成本为内容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以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为内容的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均有助于产出的增加以及就业的正规化(即长期收益);(2)就短期效应而言,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在短期中引起产出的显著下降和失业的显著上升(即短期疼痛),而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则并未引起失业的增加。进一步,文章发现货币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就基准政策看,旨在降低雇佣成本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以短期疼痛换取长期收益"的特征;在Evans规则下,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这一特征则不复存在。因此,无论采用哪一种改革方式,Evans规则均可以作为配套性货币政策;并且就改革的效果而言,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可能更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结构改革 雇佣成本 议价能力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原文传递
由乡村基层治理到国家治理-韩国农协结构性市场化改革的根源与中国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团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韩国曾经经历国家管控农协到农协独立治理的历史进程,2012年以来实行结构性市场化改革,直面市场竞争,以农协设立全资控股的金融和经济两大公司及对原属农协所有大小实业公司,进行股权改造,规划流通布局,倡导农协理念教育,力图打造农协... 韩国曾经经历国家管控农协到农协独立治理的历史进程,2012年以来实行结构性市场化改革,直面市场竞争,以农协设立全资控股的金融和经济两大公司及对原属农协所有大小实业公司,进行股权改造,规划流通布局,倡导农协理念教育,力图打造农协法团与工商公司密切合作的新型集团。这场改革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农协本身,向着农协协同国家治理的方向行进。其在处理农协与公司、公益与商业的目标冲突;持续打造既不同于行政控制、又不同于市场放任、可持续成长的第三条道路;持续增进基层综合农协的能力;通过农协教育的软实力引领乡村事业发展等方面,为中共十九大以后中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农协 结构市场改革 第三条道路 乡村基层治理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关于“十四五”期间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7
6
作者 薛亮 张真和 +2 位作者 柴立平 张晶 贾会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1,共7页
近10年来,全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蔬菜总量平稳有余,品种结构趋优,质量总体安全;“十四五”期间蔬菜产业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挑战,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应进一步增强蔬菜保供能力,实现供需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发展社会化... 近10年来,全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蔬菜总量平稳有余,品种结构趋优,质量总体安全;“十四五”期间蔬菜产业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挑战,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应进一步增强蔬菜保供能力,实现供需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发展社会化综合服务,加快蔬菜生产机械化,推进数字农业在蔬菜上的应用,创新流通营销模式,促进蔬菜市场结构改革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 新发展阶段 营销模式 市场结构改革 动态平衡 更高水平 保供能力
下载PDF
理解非正规就业:异质性雇佣成本、社会福利与稳定化政策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利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5,共13页
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和异质性雇佣成本的多部门模型中,考察了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流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失业在外生冲击下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并且正规部门与非正... 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和异质性雇佣成本的多部门模型中,考察了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流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失业在外生冲击下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并且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的"失业回滞"问题。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发现,尽管非正规部门的广泛存在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和名义工资刚性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改善,但整体而言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显著性差异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失业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以及进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稳定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部门广泛存在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雇佣成本 正规部门 非正规部门 社会福利 劳动力市场结构改革
下载PDF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竞争绩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昊 杜跃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4-76,共3页
自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我国在移动通信产业领域内引入竞争机制已经过去十多年。原本引入竞争机制之后移动产业的利润率应该下降,但实际产业内部仍保持着高利润率。因而有必要对这十多年来的竞争状况和绩效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本文... 自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我国在移动通信产业领域内引入竞争机制已经过去十多年。原本引入竞争机制之后移动产业的利润率应该下降,但实际产业内部仍保持着高利润率。因而有必要对这十多年来的竞争状况和绩效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本文经过模型数据分析,得到了竞争的初步引入导致了移动通信产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移动先行者优势的存在而导致垄断继续存在,从而维持了行业高利润现状的结论。同时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在面临一个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产业 SCP 电信改革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nsion Finance and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9
作者 YANG Zhimi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1期45-47,共3页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in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inanc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China's multi-level and multi-pillar pension system, promote the sustai...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in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inanc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China's multi-level and multi-pillar pension system,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inance will create a new "blue ocean"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capital market;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inance will help supply-side reform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But now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first, the top-design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 secondl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pension finance in China is unclear, the return on invest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se projects needs to be improved; fin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act finance, mixed supervision is imminent.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economic conditions must be structured from the supply side of the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funds to seek the right id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sion finance return on investment mechanism mixed supervisio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下载PDF
Structural Reform Holds the Key to Reducing Social Financing Cost
10
作者 温信祥 《China Economist》 2015年第6期56-64,共9页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social financing costs have shot up in China despite an overall capital abundance and increasing market-based capital allocation. This paper has investigated overall financial cost and cap...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social financing costs have shot up in China despite an overall capital abundance and increasing market-based capital allocation. This paper has investigated overall financial cost and capital cost ratio as two measurements of financing cost, compared financing costs of different channels,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of risk premium, financial repression,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and resource occupation versus financing cost, and addressed the problem of high non-manufacturing cost. On such a basis,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current high social financing costs primarily result from economic structural imbalance.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continuing structural reform and credibility system development to eliminate barrier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capital circulation policies such as expanding equity financing, relaxing market access formalities for small and micr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improving the bankruptcy system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mechanism of the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financing cost structural imbalance private financing interest rateliberal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