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市民社会与共同体——基于《穆勒评注》的文本研究 |
李斌
王欣欣
|
《肇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从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视野 |
张宜强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马克思对个体与共同体分裂的批判和超越——基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探析 |
李娜
黄黎明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从社会共同体到政治共同体——市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契约论》 |
朱垭梁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11 |
1
|
|
5
|
从本源共同体到现代市民社会——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产生史 |
陈飞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从共同体到市民社会——论恩格斯对共同体社会及其解体机制的探讨 |
李永杰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7
|
从共同体走向社会——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研究 |
丛囡
|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8 |
0 |
|
8
|
共同体、市民社会与国家——西方思想史中的马克思 |
李文堂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3 |
3
|
|
9
|
从马克思本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兼谈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思考 |
丁瑞媛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
2022 |
2
|
|
10
|
雇佣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史性演化 |
王东升
|
《经济研究参考》
|
1998 |
0 |
|
11
|
从共同体到市民社会——雇佣劳动发生史的政治哲学解读 |
田毅松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2
|
重述法治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兼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如何可能 |
林喆
|
《金陵法律评论》
|
2002 |
14
|
|
13
|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演进逻辑 |
胡寅寅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4
|
马克思早期政治共同体思想中的国家治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邵发军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市民意识与现代社会 |
张冠增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16
|
古典市民社会理念的历史流变及其影响 |
李佃来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7
|
市民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主题 |
高峰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18
|
“新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 |
刘同舫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9
|
市民社会的文化特征 |
王新生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20
|
查尔斯·泰勒共同体概念的生存论考察 |
韩升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