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民社会批判的双重视域与马克思哲学的自由观——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释
1
作者 贺来 田帅帅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77,共9页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看待人的自由本质,而是将其还原到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加以理解。市民社会构成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态,为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马克思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看待人的自由本质,而是将其还原到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加以理解。市民社会构成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态,为探寻人的自由解放之路,马克思基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批判,超越了仅仅停留于总结近代市民社会物质运动规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与从抽象出发批判近代市民社会的德国哲学传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这一“双重视域批判”的积极成果,创造性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正是借助于“异化劳动”这一分析工具,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现代奴役制本质和人的自由无法实现的社会现实根源。同时,立足于市民社会批判的双重视域,马克思给出了扬弃近代市民社会、实现人的现实自由的实践方案,即共产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市民社会批判 异化劳动 双重视域 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卢梭和青年马克思的相遇
2
作者 张璇 姚新立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6-20,共5页
“卢梭——马克思”是一条联系紧密的思想脉络。由于对如何实现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这一根本问题的共同关注,卢梭和青年马克思深刻批判了现实中市民社会的种种痼疾,并走向了克服市民社会问题的不同道路。这表明:一方面,卢梭和青年马克思... “卢梭——马克思”是一条联系紧密的思想脉络。由于对如何实现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这一根本问题的共同关注,卢梭和青年马克思深刻批判了现实中市民社会的种种痼疾,并走向了克服市民社会问题的不同道路。这表明:一方面,卢梭和青年马克思思想之间存在深刻的精神共契。卢梭和青年马克思在异化、私有财产、人的自由、共同体等方面的思想碰撞,是他们精神共契的具体展现。另一方面,卢梭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在具有精神传承关系的同时,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卢梭并没有身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但他天才般地预见了市民社会的发展脉络,马克思则站在最前沿接受并深化了卢梭的思想。随着理论上的不断成熟,青年马克思后来同卢梭对市民社会的道德批判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市民社会批判 异化 私有财产
下载PDF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 被引量:4
3
作者 蒋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具有"破中有立"、"以破求立"的理论特征,"破"即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立"即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唯物史观的建构与...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具有"破中有立"、"以破求立"的理论特征,"破"即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立"即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唯物史观的建构与阐发,这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是随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社会—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解剖的深入进行而得以展开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值得深入理解与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批判理论 唯物史观 现代社会理论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新视阈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代月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9期13-17,共5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贯穿于他一生的理论探索,具体包括对同权市民社会的批判,对资本家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市民社会的批评,对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批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实践品格和总...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贯穿于他一生的理论探索,具体包括对同权市民社会的批判,对资本家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市民社会的批评,对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批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实践品格和总体性特点,具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不同的价值功能、侧重点和概念体系。以市民社会批判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一个学术视阈,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理论的实质、特点及思想发展历程,并对马克思理论的诸范畴形成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联系 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视野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
马克思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的。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洞察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活动去探讨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以"物的依赖性"为标志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指出要实现... 马克思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的。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洞察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活动去探讨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以"物的依赖性"为标志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消除人性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根本缺陷,这一缺陷的克服就是人类要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批判 物的依赖性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视阈中的马克思“公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6
作者 闫艳芳 《实事求是》 2020年第5期38-44,共7页
“公人”是马克思相对于市民社会中的“私人”而提出的与之相区别的概念,两者虽均是指个体的人,却有不同的出场语境和本质内涵。前者是指建立在人与人差异性基础上的政治领域中的人,是人应然状态的抽象存在,表现出差异性基础上的统一性... “公人”是马克思相对于市民社会中的“私人”而提出的与之相区别的概念,两者虽均是指个体的人,却有不同的出场语境和本质内涵。前者是指建立在人与人差异性基础上的政治领域中的人,是人应然状态的抽象存在,表现出差异性基础上的统一性,蕴含着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某些特征;后者是指以他人为手段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领域中的人,是人实然状态的现实存在,表现出对立性基础上的相互性,蕴含着市民社会中人的局限性和暂时性。重新探讨马克思“公人”思想的出场语境、内涵表征以及超越“公人”抽象性的历史必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私人”存在的局限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加深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解,自觉维护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批判 公人 私人 马克思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思想的特征论析
7
作者 丁冬雨 《福州党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基于对市民社会法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维度批判的历程中,马克思创建了科学的市民社会批判思想,为我们了解、认识以及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纵观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思想不难发现,这一思想本身也具有一系列特征,如多重性、... 在基于对市民社会法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维度批判的历程中,马克思创建了科学的市民社会批判思想,为我们了解、认识以及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纵观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思想不难发现,这一思想本身也具有一系列特征,如多重性、人本性、超越性、建构性等特征.通过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思想的相关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批判思想 特征
下载PDF
超越现代伦理生活的分裂困境——黑格尔市民社会批判的伦理使命
8
作者 吴鹏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9年第1期504-519,552,共17页
在现代社会,原子式个人的普遍交往而结成的"需要的体系"取代了传统社会的整全性生活方式,主体性原则代替实体性原则主导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双重变革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实体性和整全性的东西作为自己... 在现代社会,原子式个人的普遍交往而结成的"需要的体系"取代了传统社会的整全性生活方式,主体性原则代替实体性原则主导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双重变革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实体性和整全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根本关切,现代人的伦理生活在实质上沦落为一种分裂的和破碎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生活 人的思维 现代伦理 市民社会批判 主体性原则 普遍交往 实体性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代月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28,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着产生发展的过程,市民社会批判为我们考察这个过程提供了恰当的视角。通过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不仅认识到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性地位,初步表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着产生发展的过程,市民社会批判为我们考察这个过程提供了恰当的视角。通过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不仅认识到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性地位,初步表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历史规律;而且通过发现劳动力成为商品,厘清了资本主义社会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的区别,发展完善了剩余价值理论。对市民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具有的异化辩证法的发现,马克思从主客体两个层面论证了人类解放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批判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论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批判意识下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再阐释
10
作者 谭清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38,共10页
学界往往对马克思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命题作出纯粹的哲学阐释,而忽视了这一命题背后的问题意识或革命立场。缺少后者的支撑,这一命题难以自圆其说。早期马克思的问题意识经历了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到市民社会批判等发展。市... 学界往往对马克思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命题作出纯粹的哲学阐释,而忽视了这一命题背后的问题意识或革命立场。缺少后者的支撑,这一命题难以自圆其说。早期马克思的问题意识经历了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到市民社会批判等发展。市民社会批判这个问题意识不仅表征了马克思的思想在哲学上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也体现了其在价值立场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正是在这个问题意识和立场下,马克思揭示了“哲学家们”囿于市民社会形成的问题意识无法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即从来没有超出对世界的解释。而立足于该问题意识和立场形成的新唯物主义则超越了市民社会及其问题意识,不仅对世界作出更为本源和科学的解释,而且由于它本身蕴涵着改变世界的理念以及发现了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即无产阶级,同时也是对世界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问题意识 市民社会批判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
11
作者 曹典顺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6,共4页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建立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构想。为了让人们记住市民社会研究中的历史教训,本文就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态度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从思想史的视界来分析,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理论起点是...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建立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构想。为了让人们记住市民社会研究中的历史教训,本文就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态度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从思想史的视界来分析,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理论起点是市民社会研究。我们认为,马克思之所以研究市民社会,的确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使命社会的重要性。从逻辑上看,重要并不意味着认可,所以,文章接下来分析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彻底批判———经济学研究。最后,本文论证了马克思新世界观诞生的出发点是源于对市民社会及其理论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批判 马克思 新世界观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批判视域下的马克思自由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永成 黄其洪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2,共11页
马克思有关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点在不断转换,即从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结构,再到市民社会批判与政治解放,而马克思最终基于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异化与人的自由的内在紧张关系的深入思考,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的真实道路。在马克思... 马克思有关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点在不断转换,即从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结构,再到市民社会批判与政治解放,而马克思最终基于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异化与人的自由的内在紧张关系的深入思考,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的真实道路。在马克思这里,首先,自由是作为一个统一性的整体而被理解,它既容纳了个体的自由,同时也在个体与他人的积极肯定的联系中包含了他人的自由,自由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体自身的狭隘范围,而是必须在与他人相互关系中才能真正得到整全性的实现。其次,自由是普遍性的自由,作为普遍性的自由是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统一,它不仅从形式的层面规定了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与权利,而且从实质性的层面强调这些自由与权利的普遍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政治解放 市民社会批判 社会解放
原文传递
市民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13
作者 于永成 《中国哲学年鉴》 2018年第1期347-348,共2页
该著从社会关系视角反思马克思的自由观,以此对其自由内涵进行新探索。在近代,市民社会构成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因此对近代自由问题的理解就不能脱离对市民社会的考察与批判。作者立足于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社会关系理解,指出人是在... 该著从社会关系视角反思马克思的自由观,以此对其自由内涵进行新探索。在近代,市民社会构成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因此对近代自由问题的理解就不能脱离对市民社会的考察与批判。作者立足于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社会关系理解,指出人是在社会关系中获得现实规定性的,因此社会关系对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地位、生存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制约着人的自由个性及其实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由个性 市民社会批判 现实社会生活 人的现实本质 社会关系 黑格尔 规定性 生存状况
原文传递
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解读 被引量:4
14
作者 卞绍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0,共4页
当前,关于"市民社会"①的讨论依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尤其是这一理论所预设的"自由平等个人"和"私有财产权"等理念经由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而日益深入人心,在此情势下,考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不过,对... 当前,关于"市民社会"①的讨论依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尤其是这一理论所预设的"自由平等个人"和"私有财产权"等理念经由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而日益深入人心,在此情势下,考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不过,对于一些常识性概念进行不断省察不仅是保持观念敏锐性的需要,还在于立足新的思想语境批判我们曾确信的价值观念,看它们是否需要修正或改变。"市民社会"正是属于需要重新反省的重要词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人类社会 市民社会批判 解读 全球资本主义 私有财产权 自由平等
下载PDF
“市民社会”及其在《资本论》中的逻辑地位(一)——兼与沈越教授商榷马恩著作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雄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1,共7页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上"伪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把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地改造成没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意识形态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 市民社会批判 “一词一译”原则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资产阶级
下载PDF
《论犹太人问题》与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
16
作者 邢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追求人类解放为旨归的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系统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夯实基本原则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化“历史性”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形成。在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 以追求人类解放为旨归的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理论建构,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系统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夯实基本原则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化“历史性”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形成。在马克思解放政治学的建构进程中,《论犹太人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体现在文中阐释的三大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解放探寻——宗教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政治解放,政治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社会解放,市民社会批判及其基础上展开的人的解放,初步回答了解放政治学首个重大理论问题,即“解放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导言》《形态》和《宣言》中持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市民社会批判 马克思解放政治学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潜能研究——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一个考察
17
作者 李乐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34-41,共8页
《论犹太人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起始阶段和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宣言,犹太人问题的讨论将其视野范围和思想论域引进到市民社会矛盾解决的现实领域。针对鲍威尔等人宗教解放的错乱药方,马克思将犹太人问题界定为“现实的人”的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起始阶段和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宣言,犹太人问题的讨论将其视野范围和思想论域引进到市民社会矛盾解决的现实领域。针对鲍威尔等人宗教解放的错乱药方,马克思将犹太人问题界定为“现实的人”的问题,通过宗教批判无法使犹太人问题提升为时代问题,只有集中到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能正确看待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现实的人 三种解放 市民社会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对现代性社会的发现、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21
18
作者 邹诗鹏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共11页
德国古典哲学只是在启蒙运动有关自然状态说的意义上把握社会,因而对社会的理解并未真正进入现代性视域。通过从现代性社会中分离出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及其制度结构,马克思发现并批判了现代性社会;通过对片面的自然主义与片面的人道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只是在启蒙运动有关自然状态说的意义上把握社会,因而对社会的理解并未真正进入现代性视域。通过从现代性社会中分离出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及其制度结构,马克思发现并批判了现代性社会;通过对片面的自然主义与片面的人道主义的双重超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通过"社会化的人或人类社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实现了对现代性社会的重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社会的发现、批判与重构,贯穿着政治批判以及作为政治批判具体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构成了与经典社会理论、西方现代社会理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对话。当下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则在不断重现马克思当年所厘定的现代性社会的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社会 市民社会批判 批判性的社会理论 政治批判
原文传递
“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6,共5页
以往学界习惯于从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去解读马克思哲学,使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批判的特性被遮蔽,作用的发挥受局限。当年对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的批驳和现今对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思考,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关于主体和人为核心内容的,忽... 以往学界习惯于从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去解读马克思哲学,使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批判的特性被遮蔽,作用的发挥受局限。当年对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的批驳和现今对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思考,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关于主体和人为核心内容的,忽略了在哲学观和哲学的形式方面马克思哲学的变革的意义。实际上,马克思哲学不仅仅是科学的理论思想体系,更是人类解放的革命武器,只有澄明了“改变世界”的实质,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才能使其更好地溶入时代语境,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体系 生活世界 市民社会批判 改变世界 人类解放
下载PDF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人的解放思想意蕴
20
作者 胡金鑫 陈文殿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3,共5页
围绕“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基于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阐发了他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宗教“光环”的剖析,揭露了鲍威尔思想的虚伪性;通过对所谓政治解放的剖析,... 围绕“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基于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阐发了他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宗教“光环”的剖析,揭露了鲍威尔思想的虚伪性;通过对所谓政治解放的剖析,揭示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的阶级性;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剖析,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资本逻辑秘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犹太人问题”的政治与经济原因,认为只有根本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变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人的解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市民社会批判 人的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