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昆仑山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一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分布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潘维良 刘春涌 +1 位作者 王小兵 景宝盛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新疆昆仑山东段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一带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长城系富集W、Pb;奥陶系富集Au;二叠系富集Cu、Zn、Hg、Sb;三叠系富集Zn、Pb、Ag;三叠纪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区域分布规律表明:与全国高寒山区平均水平... 新疆昆仑山东段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一带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长城系富集W、Pb;奥陶系富集Au;二叠系富集Cu、Zn、Hg、Sb;三叠系富集Zn、Pb、Ag;三叠纪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区域分布规律表明:与全国高寒山区平均水平相比,工作区相对富集Ba、Hg、Pb、Sn、Mo元素,贫化铁族元素;工作区可分为北、中、南3个地球化学带.北带形成了富集Au、Ag、Sb、Hg、Cu、Zn、Pb、Mo、Mg及铁族元素,贫化Cr、Co、Ni、Li、Be、Bi元素地球化学带;中带富集Cu、Pb、Zn、Ag、W、Sn、Mo、U、Th,贫化Hg、Li及铁族元素,形成了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带;南带富集Au、As、Sb、Hg、Cu、Zn,形成了贵重、有色元素地球化学带.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祁漫塔格带元素组合与斑岩型铜钼矿、层控型Pb、Zn矿和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元素组合相似.第四系元素含量均一,不存在元素大面积区域性富集与贫化的物理化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 岩石地球化学 元素区域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原 王瑾 +1 位作者 薛宁 索有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山间盆地中发现一套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岩石组合为:泥晶灰岩、砂砾石层、泥岩夹生物碎屑层,未见底,顶部被晚更新世地层覆盖。从获得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资料及古生物显示,其时代相当于早更新世,与柴达木盆地...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山间盆地中发现一套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岩石组合为:泥晶灰岩、砂砾石层、泥岩夹生物碎屑层,未见底,顶部被晚更新世地层覆盖。从获得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资料及古生物显示,其时代相当于早更新世,与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以及东昆仑垭口盆地羌塘组时代相当。它的发现对分析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在早更新世时的气候演变及高原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喀达坂峰 早更新世 河湖相 地层 昆-黄运动 东昆仑西段
下载PDF
近25a布喀达坂峰冰川变化与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凡盛 杨太保 +2 位作者 冀琴 李虹蓉 王晶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3,共8页
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Landsat影像中提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并利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最近25 a来冰川变化,探讨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布喀达坂峰冰川总面积退缩了7.... 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Landsat影像中提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并利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最近25 a来冰川变化,探讨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布喀达坂峰冰川总面积退缩了7.28 km^2,退缩速率为0.29km^2·a^(-1),占1990年的1.78%,且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各个时段内冰川退缩速率呈较快—快—慢的状态,不同朝向的冰川退缩速率略有差异,南坡山谷冰川退缩速率最快,北坡坡面冰川次之,中段平顶冰川退缩速率最慢;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沿中流线向冰川侧脊和冰川末端递减,符合冰川运动一般规律,而不同类型的冰川其表面运动速度的时空变化具有差异性。研究发现,夏季均温的显著升高和年降水量的缓慢增加的共同作用是引起布喀达坂峰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势条件和冰川自身结构等因素对冰川变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喀达坂峰 气候变化 冰川面积 面向对象分类 冰川表面运动
下载PDF
布喀达坂峰考实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竹 《青海社会科学》 1982年第3期120-108,共2页
位于新疆,青海交界处的7720公尺的“莫诺马哈皇冠峰”,简称莫诺马哈峰,是1885年沙皇参谋总部少将普尔热瓦尔斯基依照该山的形状象俄国十一世纪基辅大公莫诺马哈的帽子而随意命名的。普尔热瓦尔斯基一生专搞对我国领土的“地理考察”,紧... 位于新疆,青海交界处的7720公尺的“莫诺马哈皇冠峰”,简称莫诺马哈峰,是1885年沙皇参谋总部少将普尔热瓦尔斯基依照该山的形状象俄国十一世纪基辅大公莫诺马哈的帽子而随意命名的。普尔热瓦尔斯基一生专搞对我国领土的“地理考察”,紧密配合老沙皇军事侵略和领土扩张计划。1867—1885年曾四次率殖民主义“探险队”窜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搜集情报。1884年入侵我黄河源地区时,曾下令用“密集的齐射”打死打伤我藏族同胞四十余人。他杀了人,反诬我受害同胞为“强盗”,把杀人场所弄朗公河改名为“强盗河”。此人最后病死在企图第五次侵华的路上,他给我国西北地区的山山水水强加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名字。普尔热瓦尔斯基搞“地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喀达坂峰 普尔热瓦尔斯基 考实 沙皇 地理考察 黄河源地区 野牛 东西向 木库 形状象
下载PDF
1973-2018年布喀达坂峰地区前进冰川遥感监测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永鹏 姚晓军 +4 位作者 刘时银 祁苗苗 段红玉 刘娟 张大弘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6-1681,共16页
冰川跃动是冰川动力不稳定性的表现,影响着全球约1%的冰川。基于1973-2018年208景Landsat MSS/TM/ETM+/OLI遥感影像,对布喀达坂峰地区不同时期前进冰川进行遥感识别。结果表明:(1)1973-2018年布喀达坂峰地区共有7条冰川发生过前进,其中... 冰川跃动是冰川动力不稳定性的表现,影响着全球约1%的冰川。基于1973-2018年208景Landsat MSS/TM/ETM+/OLI遥感影像,对布喀达坂峰地区不同时期前进冰川进行遥感识别。结果表明:(1)1973-2018年布喀达坂峰地区共有7条冰川发生过前进,其中冰川末端快速退缩型冰川有3条,冰川末端波动前进型和冰川末端稳定型冰川各有2条。莫诺马哈冰川和5Y542H0020冰川可能为跃动冰川,且前者正处于跃动阶。(2)近45年间布喀达坂峰地区7条冰川共出现过25次前进现象,各条冰川发生前进次数均多于(含)2次;前进冰川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2000s(7次)和1970s(6次)。该地区冰川在各月份均发生过前进现象,推断该地区前进冰川属斯瓦尔巴型。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前进无明显规律,大多数冰川两次前进时间间隔为10年左右。(3)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前进可能受热控和水控机理共同作用,单一的气候变化尚难以解释其变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进冰川 冰川跃动 遥感监测 布喀达坂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