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吉斯页岩型”动物群落在早奥陶世地层被发现
1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B08期60-60,共1页
加拿大卑诗省的伯吉斯页岩以含有各种各样软体动物化石而出名.这些动物来自寒武纪中期,距今约51亿年前,它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早期海洋动物的窗口。现在,人们知道类似的动物来自相距非常远的不同地方.如中国和格陵兰,但过去有关证据... 加拿大卑诗省的伯吉斯页岩以含有各种各样软体动物化石而出名.这些动物来自寒武纪中期,距今约51亿年前,它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早期海洋动物的窗口。现在,人们知道类似的动物来自相距非常远的不同地方.如中国和格陵兰,但过去有关证据似乎表明,这些动物在寒武纪中期灭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群 页岩 早奥陶世 地层 动物化石 海洋动物 寒武纪 加拿大
下载PDF
湖北中部寒武纪早期石龙洞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发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琦 胡世学 +3 位作者 张泽 Cuevas-Castell J M 龚一鸣 陶建利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9-397,共9页
文章简要报道湖北中部京山县郊发现的一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该生物群由大量三叶虫、腕足类、软舌螺及少量鳃曳动物、双瓣壳节肢动物、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组成。文中重点描述非三叶虫节肢动物Clypecaris?和棘皮动物Sinoeoc... 文章简要报道湖北中部京山县郊发现的一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该生物群由大量三叶虫、腕足类、软舌螺及少量鳃曳动物、双瓣壳节肢动物、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组成。文中重点描述非三叶虫节肢动物Clypecaris?和棘皮动物Sinoeocrinus,两者分别为澄江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依据生物地层学证据,该生物群的时代大致为寒武纪第四期晚期(龙王庙期),与凯里生物群下部组合基本相当,稍晚于云南东部的关山动物群和峡东地区石牌组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华中地区早-中寒武世化石库的资料,扩大了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地理分布,并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分布在扬子地台北缘的该类型生物群,这对寒武纪环扬子地台古生态的重建和多门类后生生物的演化都将提供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石龙洞组 寒武纪 湖北
原文传递
埃迪卡拉纪晚期特有化石Shaanxilithes的埋藏学研究:来自华北克拉通和柴达木板块的化石材料
3
作者 王欣 张兴亮 刘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5-3698,共14页
布尔吉斯页岩型宏观化石为我们探索早期生命演化以及古代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窗口。然而,关于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的埋藏学研究尚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对于化石相关的黏土矿物成因及其在化石埋藏保存中的作用存在不同理解。鉴于此,... 布尔吉斯页岩型宏观化石为我们探索早期生命演化以及古代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窗口。然而,关于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的埋藏学研究尚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对于化石相关的黏土矿物成因及其在化石埋藏保存中的作用存在不同理解。鉴于此,本文通过微观岩石学和电子显微镜对产自我国北方的埃迪卡拉纪晚期非矿化管状化石Shaanxilithes开展化石埋藏学研究。研究显示,Shaanxilithes的保存方式与布尔吉斯页岩型埋藏方式较为相似,即化石可以呈与黏土矿物密切相关的碳质压膜形式保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布尔吉斯页岩型宏观化石的岩相学分布,即Shaanxilithes化石可以保存在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等多种类型的沉积岩中。同时,研究认为黏土矿物对于生物非矿化组织的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黏土矿物在随后的成岩作用以及后期的风化作用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动态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吉斯页岩化石 伊利石 埃洛石 动态转化 陕西迹
下载PDF
贵州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元龙 袁金良 +5 位作者 朱茂炎 杨瑞东 郭庆军 钱逸 黄友庄 潘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4,165-168,共18页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些澄江生物群、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分子诸如Ottoia,Naraoia,Palaeoscolex ,Urokodia,Microdictyon ,Leanchio lia,Isoxys及anomalocarids等化石已被发现 ,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发...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些澄江生物群、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分子诸如Ottoia,Naraoia,Palaeoscolex ,Urokodia,Microdictyon ,Leanchio lia,Isoxys及anomalocarids等化石已被发现 ,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面貌的凯里生物群成为拥有 1 2个大类 1 2 0多个属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 ,其中动物化石已超过 80多个属 ,仅次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 ,居全球同类型第三位。其核心组成为非三叶虫节肢动物、水母状动物及棘皮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里生物群 澄江生物群 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中寒武世 新进展
下载PDF
寒武纪大爆发——来自贵州的化石证据
5
作者 杨兴莲 殷宗军 +1 位作者 赵方臣 王德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寒武纪展示了生物演化和生态创新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在此期间发生了后生动物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近四十年来,基于寒武纪特异埋藏生物群的大量研究为解密寒武纪大爆发具体过程、主要动物类群起源与生态演化... 寒武纪展示了生物演化和生态创新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在此期间发生了后生动物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近四十年来,基于寒武纪特异埋藏生物群的大量研究为解密寒武纪大爆发具体过程、主要动物类群起源与生态演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在寒武系地层中不仅保存了大量解剖学细节精美的化石资源,也在多个地区产出时间连续的生物组合演化序列,在探讨动物起源与演化、全球地层对比及群落古生态学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近年来,小壳动物群、牛蹄塘生物群、杷榔生物群、剑河生物群、凯里生物群等多个生物群在贵州的发现提供了早期后生生物的新信息,加密了中国乃至全球早期后生生物特异埋藏化石群的演化链,为全面揭示寒武纪生物群落面貌、早期多门类后生动物的辐射演化和海洋生物群落演替提供了独特的意义,最终为深入解读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与发生机制提供重要实证。本文简要总结了贵州地区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大爆发 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生物演化 贵州
原文传递
关山生物群构成及埋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世学 朱茂炎 +3 位作者 Michael STEINER 罗惠麟 赵方臣 刘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5-1124,共10页
关山生物群(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是中国继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之后又一个大量保存软躯体特异化石的寒武纪重要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本文系统概述了云南东部关山生物群形成的沉积学、埋藏学背景以及化石群组成.最新的化石发掘和研... 关山生物群(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是中国继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之后又一个大量保存软躯体特异化石的寒武纪重要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本文系统概述了云南东部关山生物群形成的沉积学、埋藏学背景以及化石群组成.最新的化石发掘和研究表明,关山生物群共有60余种化石,归属10个大类;其中叶足类、类水母化石、具撑肢的软舌螺类和绿藻等属于首次报道.软躯体化石,尤其是壳体化石如三叶虫和腕足动物中大量软体的保存使得关山生物群成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动物演化和特异保存的另一个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躯体化石 关山生物群 寒武纪早期 寒武纪大爆发 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
原文传递
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桂春 胡世学 +2 位作者 罗惠麟 曾文涛 陈光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底部,与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相当。田蓬组始海百合化石保存有完好的柄、萼、腕等构造,属于典型的特异埋藏。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的发现对探讨该类动物的早期演化、古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在滇东南地区寻找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都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海百合化石 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 田蓬组 寒武系 滇东南
原文传递
寒武系小碳化石(SCFs)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向峰 毛颖颜 林日白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6,共8页
所谓SCFs(Small Carbonaceous Fossils),可译为"小碳化石",其大小跨越了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界线(以肉眼可见与否为标准),是一个特定化石群体的统称。它的实质含义,是指通过氢氟酸(HF)等无机酸浸泡泥岩/页岩样品后经过滤、浓缩... 所谓SCFs(Small Carbonaceous Fossils),可译为"小碳化石",其大小跨越了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界线(以肉眼可见与否为标准),是一个特定化石群体的统称。它的实质含义,是指通过氢氟酸(HF)等无机酸浸泡泥岩/页岩样品后经过滤、浓缩而获得的一类体积微小的有机碳质薄膜化石,包括后生动物残片、丝状藻/菌类碎片、疑源类等类型。在小碳化石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国外学者曾先后用有机质壁微体化石(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碳质微体化石(Carbonaceous microfossils)与布尔吉斯页岩型微体化石(Burgess Shale-type microfossils)来表述此类化石。目前在国际上,与布尔吉斯页岩型(BST)化石库和奥斯坦(Orsten)型化石库一样,小碳化石已经成为寒武纪古生物学及生物埋藏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窗口;同时,通过三类特异埋藏化石的对比研究,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能够更好地阐述早期生物的演化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碳化石 微观布尔吉斯页岩 特异埋藏化石库 寒武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