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和化脓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排尔哈提·亚生 木拉德·买尔旦 +1 位作者 盛伟斌 买尔旦·买买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6-993,共8页
目的:评估矢状位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与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CT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病原学证实的40例BS患者[男25... 目的:评估矢状位CT灰度直方图特征在布鲁氏菌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与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CT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病原学证实的40例BS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51.6±13.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20,28)kg/m^(2),BS组]和33例PS患者[男13例,女20例;年龄50.8±16.7岁,BMI 23(20,26)kg/m^(2),PS组]的资料。分别在两组患者矢状位CT图像上的每一层面用3D Slicer软件平台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s,ROI)并进行灰度全域直方图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等,找出两种病灶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直方图特征(包括10%百分位值、1%百分位值、25%百分位值、5%百分位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和方差等);使用Logistic回归联合筛选的特征建模,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的鉴别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T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参数中,10%百分位值、1%百分位值、25%百分位值、5%百分位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和方差等8个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百分位值的诊断效能最佳,其AUC值为0.824、特异度为0.893。联合模型AUC值为0.860、特异度为0.946。结论:基于CT灰度直方图10%百分位值及联合模型能有效鉴别PS和BS,可为临床鉴别两种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 CT 影像组学 直方图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DTI技术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分析
2
作者 宋丽俊 鲁雪红 郭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布氏杆菌脊柱炎(BS)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疑似BS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磁共振DTI技术检查。将实验室检测及细菌...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布氏杆菌脊柱炎(BS)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参数。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疑似BS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磁共振DTI技术检查。将实验室检测及细菌学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及磁共振DTI技术在BS中的诊断价值;对BS患者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磁共振DTI在BS诊断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ADC值及FA值均小于治疗前,而慢性期治疗后ADC值小于治疗前,FA值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在BS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依据ADC及FA值变化判断患者疾病时期,同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免疫相关机制及潜在基因靶点
3
作者 韩念荣 黄异飞 +2 位作者 艾克热木·吾斯曼 刘岩路 胡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13-919,924,共8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BS)患者椎间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BS的免疫相关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4例BS患者和3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术中的椎间组织完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BS)患者椎间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关键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BS的免疫相关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4例BS患者和3例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术中的椎间组织完成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BS患者和LDH患者椎间组织的DEGs,使用Enirchr在线富集工具对筛查到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识别关键基因。收集14例BS患者(BS组)和10例LDH疾病患者(Control组)的椎间组织进行qRT-PCR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时收集患者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M2型巨噬细胞及Th2细胞的比例。结果 BS患者病灶处椎间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与Th2细胞比例均较LDH患者升高(P<0.05)。筛选出的DEGs共1 651个,上调基因1 294个,下调基因357个。对1 651个DEGs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其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于抗原处理和呈递、免疫反应、免疫系统过程等;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MHC蛋白复合体、MHC II类蛋白复合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分子功能主要与磷酸酶活性、多糖结合、离子通道活性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与BS发展密切相关。通过PPI网络分析筛选出前20的关键基因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基因取交集后获得3个关键基因,分别为:FN1、EGFR、EGF。qRT-PCR结果显示,BS组患者病灶处椎间组织FN1、EGFR、EGF的mRNA表达均高于Control组(P<0.000 1)。结论 FN1、EGFR、EGF可能是预测BS的生物学标志物及潜在治疗新靶点,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BS相关免疫调节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差异表达基因 PI3K-AKT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诊疗协作模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孙新萍 麻旭香 +1 位作者 李慧波 陈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49-51,55,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多学科诊疗协作模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 目的分析基于多学科诊疗协作模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多学科诊疗协作模式的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术前和术后1、3、5 d的疼痛程度,术前和术后1、3个月的脊柱生理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3、5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1、3、5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术前,两组术后3个月ODI评分低于术后1个月,且试验组术后1、3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诊疗协作模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多学科 诊疗协作 脊柱生理功能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黎惠如 方伟军 +2 位作者 高振华 刘曾维 谢智恩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及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亚医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7例确...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及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亚医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7例确诊脊柱结核患者作为脊柱结核组(广州市胸科医院87例),23例确诊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作为脊柱炎组(广州市胸科医院5例,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亚医院1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的发病部位、椎体受累数、受累椎体信号形态特征、椎体破坏、椎间盘狭窄情况和脓肿信号。结果 两组的发病部位、椎体受累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累椎体信号形态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脊柱炎组的弥散型信号比例(50.00%)低于脊柱结核组(88.89%),局灶型比例(30.43%)高于脊柱结核组(11.11%),扇形信号比例(23.08%)高于脊柱结核组(0)。两组椎体破坏和椎间盘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脊柱炎组的椎体塌陷比例(0)低于脊柱结核组(43.52%),脊柱后凸畸形比例(3.85%)低于脊柱结核组(24.07%),椎间盘周围骨质破坏比例(46.15%)高于脊柱结核组(10.19%)。两组脓肿信号对比:脊柱结核组椎旁脓肿比例(54.02%)高于脊柱炎组(30.43%),脊柱结核组椎旁软组织异常信号比例(91.95%)高于脊柱炎组(52.17%),脊柱炎组韧带下脓肿≥3个椎体水平的比例(6.67%)低于脊柱结核组(5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脊柱炎组硬膜外脓肿比例(47.83%)、硬膜外脓肿伴神经症状比例(34.78%)、前纵韧带下脓肿比例(65.22%)与脊柱结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患者在MRI检查中的骨质破坏程度、椎体信号形态、椎旁脓肿、椎旁软组织异常信号、脓肿扩散程度上具有明显差异,可为临床医师鉴别两种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布鲁氏菌脊柱 脊柱结核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专家共识》解读
6
作者 郭辉 张铁亮 刘文亚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该病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故依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基于循...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该病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故依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基于循证医学指南方法学制订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专家共识中,推荐了针对本病的影像学成像方法,包括DR、CT与MRI检查;通过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意见,认为DR+MRI二者联合应用作为推荐的检测手段,对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有较低检测费用,较低辐射伤害;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影像学分期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提出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依据。本文重点对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标准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对本病的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影像学 诊断 专家共识 解读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汉霖 吴继德 +5 位作者 张潇 拓一帆 马达 罗迪 顾文博 袁海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术前X线、CT及MRI检查,判定病灶节段病椎椎弓根和椎体骨质破坏情况和炎性浸润范围,术后复查X线、CT、MRI,观察椎体稳定及植骨融合情况,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转阴率、SAT滴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8例患者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脊柱炎性症状和中毒症状均消失。VAS由术前(6.39±1.17)分恢复至术后1个月(2.75±0.57)分,末次随访为(1.68±0.55)分(Z/F值256.33,P<0.05);ESR由术前36.35 mm/h恢复至术后1个月10.00 mm/h,末次随访为4.0 mm/h(Z/F值42.98,P<0.05);CRP由术前45.17 mg/L恢复至术后1个月3.75 mg/L,末次随访为1.06 mg/L(Z/F值41.29,P<0.05)。结论严格规范化的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术式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后路病灶清除 椎间植骨 病椎固定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杰 张耀申 +1 位作者 赵昌松 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1,共9页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65岁)布鲁氏菌...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65岁)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67.9±2.4岁(65~73岁),病程10.8±2.7个月(7~16个月),14例有接触牛羊史,3例有生食牛羊肉史,2例有食用牛奶或羊奶史,均有腰背部疼痛,其中3例伴发热,16例伴下肢疼痛/麻木;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C级9例,D级7例,E级3例。影像学检查病变节段为L1-21例,L2-31例,L3-47例,L4-57例,L5-S11例,L1-2+L5-S11例,L3-S11例;所有患者脊柱病变节段椎间隙均狭窄,其中18例有病变节段腰椎不稳,17例有椎前鸟嘴样骨刺,17例表现为“花边椎”,16例有硬膜外脓肿,3例有腰大肌脓肿。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05±0.97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42.05±2.61)%,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55.84±4.53mm/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46.47±3.25mg/L。入院时13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冠心病,16例合并低蛋白血症。围术期积极予以系统支持治疗,手术前后均应用利福平、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三联化疗方案2周以上,出院后继续口服利福平和多西环素治疗6个月。统计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腿痛VAS、ODI、ESR、CRP,统计末次随访的ASIA分级及植骨融合情况,统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92.11±35.92min(150~300min),术中出血量527.37±108.09ml(400~800ml),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腰腿痛VAS、ODI、ESR和CRP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ESR及CRP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的ESR与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7.53±3.15个月(12~24个月),术前9例ASIA分级C级患者末次随访时恢复到D级1例,E级8例;术前7例ASIA分级D级患者末次随访均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均获得满意的骨性融合。结论:针对老年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在围术期对症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效果较满意,能有效促进病灶炎性修复及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后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老年 疗效
下载PDF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艳妮 赵建华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是由布鲁氏菌感染所致,腰椎发病率最高。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升高、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阳性即可初步诊断为BS。BS临床症状多为腰背部及腰骶部的疼痛、午后低热、多发性骨关...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是由布鲁氏菌感染所致,腰椎发病率最高。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升高、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阳性即可初步诊断为BS。BS临床症状多为腰背部及腰骶部的疼痛、午后低热、多发性骨关节痛等。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对脊柱造成严重伤害。BS作为脊柱炎症性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中要注意与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等其他脊柱疾病的鉴别。MRI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的特点,对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是检出BS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规MRI序列结合DTI、IVIM及DCE-MRI等特殊序列,可以在BS的早期诊断、评估疾病进展、判定治疗效果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脊柱疾病鉴别诊断,为BS患者临床诊疗过程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布鲁氏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动态增强 分水岭算法
下载PDF
布鲁氏菌脊柱炎的诊疗进展
10
作者 刘伟强 李天佐 +2 位作者 王炳武 于明东 潘洪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8-21,共4页
布鲁氏菌病( 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称马尔他热,是由布鲁氏菌( brucella)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如兽医,畜牧业)或食用受污染的乳制品(如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感染此病。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前进... 布鲁氏菌病( 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称马尔他热,是由布鲁氏菌( brucella)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如兽医,畜牧业)或食用受污染的乳制品(如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感染此病。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前进,布鲁氏菌脊柱炎的发病趋势在逐年增高。目前对于本病的诊断治疗尚缺乏统一认识,本综述查阅了与布鲁氏菌脊柱炎诊断、治疗相关的文献,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布鲁氏菌脊柱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联合药物治疗与保守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生森 袁海峰 +3 位作者 杨春瑞 马小民 丁惠强 王自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联合药物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住院治疗96例患者,其中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联合药物45例(A组)和保守治疗51例(B组),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 目的探讨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联合药物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住院治疗96例患者,其中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联合药物45例(A组)和保守治疗51例(B组),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虎红平板试验(RBP)及影像学来判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A组腰背部疼痛缓解程度明显好于B组(P<0.05),且在之后的3、6及12个月A组疼痛缓解程度更加明显(P均<0.01)。A组从治疗后3个月ODI明显好于B组(P<0.05)。A组的治愈为优的病例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且两组治愈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无双下肢神经症状(Frankel分级:E级)。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ESR、CRP及RBP结果均恢复正常的时间和服药时间短于B组(P均<0.05)。A组出现3例(6.7%)并发症,B组出现8例(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联合药物治疗比保守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总体治疗效果优异,是一种见效快、治愈率高、缩短疗程明显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后路病椎固定融合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建立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牧晶 张瑛 +5 位作者 牧莹 段琴青 杨新明 姚尧 郭丽雯 王欢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511-3513,3517,共4页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进行术后护理,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花费的治疗费用和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所需住院时间和费用花费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有效减少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患者的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和心理影响,提升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手术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 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脊柱结核和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生化常规指标、ESR及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勇爱 刘建 +4 位作者 王辉 林剑文 王立楠 师志云 牛宁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STB)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患者外周血生化常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STB及BS患者共5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STB)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患者外周血生化常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STB及BS患者共5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STB患者350例为STB组,BS患者189例为BS组。比较两组生化常规指标[血氯、清蛋白(ALB)、球蛋白、胆固醇(CHO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CRP及ESR水平,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结果STB组AST、ALT、ALP水平低于BS组,ALB水平高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患者中,STB组ALT水平低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60岁患者中,STB组ALB水平高于BS组,ALT水平低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中,STB组ALT水平低于BS组,CHOL水平高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STB组ALT、AST及ALP水平均低于BS组,ALB水平高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与STB患者外周血AST、ALT、ALP、ALB水平存在差异,且与年龄和性别有一定关系,可能在BS与STB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布鲁氏菌脊柱 生化常规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性胸锁关节炎伴脊柱受累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宁 吴祺 +5 位作者 王卓 梁泓冰 高宇 马春梅 郑邵微 张丽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30,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PJ-KS-KY-2022-118。患者男,57岁,因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痰,体温最高达39℃,18天前左锁骨出现肿物,有压痛,于12天前来我院就诊,给...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PJ-KS-KY-2022-118。患者男,57岁,因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痰,体温最高达39℃,18天前左锁骨出现肿物,有压痛,于12天前来我院就诊,给予头孢及退热针处理,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磁共振成像 胸锁关节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
下载PDF
经皮穿刺病灶置管给药治疗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鹤鸣 王玉路 杨增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病灶置管给药对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9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病灶置管给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综合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病灶置管给药对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9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病灶置管给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9例患者全部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经严格3个月治疗后,6例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MRI表现改善,其中2例患者血清凝集实验为阳性(〉1∶160)并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半年后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者好转,接受新的3个月疗程治疗后治愈,MRI表现正常,其中1例血清凝集实验为阳性(〉1∶160),1年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月~3年,无复发及后遗症残留。结论:经皮穿刺病灶置管给药可以有效治疗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在缓解疼痛、保持脊柱稳定性、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经皮穿刺 病灶给药
下载PDF
血清学检查阴性同时累及颈椎和腰椎多灶性布鲁氏菌性脊柱炎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宇航 王彪 +2 位作者 何思敏 刘本寅 郝定均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9期855-858,共4页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最常见的骨关节受累形式之一,以腰椎多见[1]。除影像学诊断外,Wright标准试管凝集(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STA)试验简便快速,敏感性(98.7%)和特异性(87.5%)高,是布鲁氏菌病最常见的诊断方法[2-3]。...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最常见的骨关节受累形式之一,以腰椎多见[1]。除影像学诊断外,Wright标准试管凝集(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STA)试验简便快速,敏感性(98.7%)和特异性(87.5%)高,是布鲁氏菌病最常见的诊断方法[2-3]。血清学阴性的同时累及颈椎和腰椎的多灶性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临床表现非特异性高,常与结核性脊柱炎混淆,早期诊断困难。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了1例罕见的血清学阴性累及颈椎和腰椎的多灶性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多灶性 脊柱外科 布鲁氏菌 关节受累 试管凝集 血清学检查 非特异性
下载PDF
抗菌素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左可斌 刘康 +1 位作者 杨海涛 张晓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0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抗菌素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菌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分析抗菌素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菌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辨证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及日常生活质量,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抗菌素 中药辨证治疗
下载PDF
MRI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存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2期3604-360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疑似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接受实验室检查、CT扫描检查等综合诊断,以骨髓穿刺病理结果做为金标准,评估...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疑似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接受实验室检查、CT扫描检查等综合诊断,以骨髓穿刺病理结果做为金标准,评估MRI检查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70例疑似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经骨髓穿刺病理诊断,有38例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占54.29%;有32例为非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占45.71%;以骨髓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灵敏性、准确率、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6.84%(33/38)、88.57%(62/70)、90.63%(29/32)、91.67%(33/36)、85.29%(29/34)。结论MRI对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特异度、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胸椎椎弓根置钉后路病灶清除治疗胸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19
作者 张耀 张强 +2 位作者 赵昌松 陈佳敏 马睿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9例胸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9例胸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6.8±11.0)岁。入组患者均有胸背部疼痛,13例(68.4%)患者伴有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入组患者均行一期后路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选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9例患者椎弓根螺钉位置Ⅰ级112枚,置钉准确率93.3%(112/120)。入组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9±6.6)个月。19例患者术后胸背部疼痛均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入组患者VAS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4、P=0.157)。术后2周,ESR、CRP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3个月ESR和CRP基本降至正常,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ESR、CRP与术前及术后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64、P=0.053,t=1.711、P=0.102)。13例伴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患者的ASIA分级由术前B级1例,C级2例,D级10例,恢复至末次随访时D级2例,E级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1、P=0.009)。19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等情况发生,均未复发。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下手术治疗胸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具有置入椎弓根置钉准确性高的特点,一期胸椎后路可有效清除病灶组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治愈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胸椎 布鲁氏菌脊柱
原文传递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比较 被引量:56
20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3 位作者 杜雅坤 阴彦林 孟宪勇 邹宇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椎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MR资料并与已确诊的38例脊椎结核影像学资料作比较。结果(1)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灶分布...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椎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MR资料并与已确诊的38例脊椎结核影像学资料作比较。结果(1)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灶分布于腰椎,其中以L4发病率最高,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新生骨组织中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盘破坏轻,关节面增生硬化,相邻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2)结核病灶分布于胸腰段,以椎体和椎间盘骨破坏为主并有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和骨质疏松变化比较常见。结论依据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两者可作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脊柱 脊椎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