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犬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叶锋 马晓菁 +6 位作者 王杰 谷文喜 喻昌盛 沙伊兰.卡伊扎 马俊杰 钟旗 易新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1,共2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菌(B.melitensi),牛种布鲁菌(B.abortus),猪种布鲁菌(B.suis),犬种布鲁菌(B.canis)均可以感染犬。乌鲁木齐地区近年来宠物业发展较快...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菌(B.melitensi),牛种布鲁菌(B.abortus),猪种布鲁菌(B.suis),犬种布鲁菌(B.canis)均可以感染犬。乌鲁木齐地区近年来宠物业发展较快,但对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还少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 血清学调查 物业发展 感染犬 人兽共患病 动物医院 布鲁菌属 布病 乌鲁木齐地区 病原学研究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布鲁菌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郄春花 刘晔华 +2 位作者 刘亚敏 李颖 崔军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建立布鲁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恒温扩增(Rea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布鲁菌属保守基因OMP 25,设计4套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建立RealAmp检测布鲁菌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该方法对非布鲁菌属标准菌株DNA扩... 目的建立布鲁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恒温扩增(Rea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布鲁菌属保守基因OMP 25,设计4套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建立RealAmp检测布鲁菌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该方法对非布鲁菌属标准菌株DNA扩增结果呈阴性,表明实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RealAmp法检测布鲁菌DNA在30 min内即可完成,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2×10^-5 ng/μL。结论该研究建立的RealAmp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并且不依赖任何特殊设备,有望成为快速检测布鲁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扩增 布鲁菌属 快速检测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布鲁菌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帅 马晓菁 +4 位作者 钟旗 叶锋 吐尔洪.努尔 谷文喜 易新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1,共3页
布鲁菌病是一种呈世界性流行并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病。布鲁菌属细菌是布鲁菌病的病原菌。目前已发现的布鲁菌有10个种23个亚型。建立快速、可靠的布鲁菌分型技术对于布鲁菌病的追根溯源、判断毒力、免疫力... 布鲁菌病是一种呈世界性流行并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病。布鲁菌属细菌是布鲁菌病的病原菌。目前已发现的布鲁菌有10个种23个亚型。建立快速、可靠的布鲁菌分型技术对于布鲁菌病的追根溯源、判断毒力、免疫力、遗传变异、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用于布鲁菌属细菌分型的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分型和分子分型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 分型方法 布鲁菌属 畜牧业发展 分子分型 分型技术 人兽共患病 核酸探针 脉冲场凝胶电泳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6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流新 黄健 +6 位作者 张涛 李晓婷 徐梅 陈昱希 陈安林 胡永林 闵迅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布鲁氏菌Omp16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评估其作为布鲁氏菌蛋白质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PCR法扩增全长及截短的布鲁氏菌Omp16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 ET28a(+)载体中;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后,再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布鲁氏菌Omp16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评估其作为布鲁氏菌蛋白质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PCR法扩增全长及截短的布鲁氏菌Omp16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 ET28a(+)载体中;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后,再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及镍柱纯化后,获取高纯度的Omp16目的蛋白,然后将其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结果成功构建了全长及截短表达的Omp16原核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了全长及截短Omp16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了高效价的抗Omp16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2种Omp16重组蛋白(Omp16-1、Omp16-2)均能与其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该研究成功克隆、表达、纯化了全长及截短的Omp16重组蛋白,2种Omp16重组蛋白均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且能与高滴度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为后续以Omp16蛋白为基础的疫苗研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属 基因表达 Omp16 蛋白纯化
下载PDF
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胡飞环 张国侠 +4 位作者 田艳君 张立杰 刘佰玲 王文敬 黎诚耀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调查布鲁杆菌感染后宿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情况,Foxp3^+在布鲁菌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阐明宿主产生免疫抑制对布鲁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感染三科住院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 目的调查布鲁杆菌感染后宿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情况,Foxp3^+在布鲁菌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阐明宿主产生免疫抑制对布鲁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感染三科住院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65例。标准治疗组28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进行3个疗程的标准治疗,每个疗程20d,疗程间隔10d;免疫增强剂组37例,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增强药物。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3^+CD4^+Foxp3^+Treg含量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孑±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问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65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第1疗程结束时外周血中Foxp3^+ Treg含量为2.83%,第2疗程结束时为3.77%,第3疗程结束时为4.0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9%(£值分别为5.97、9.05和5.66,均P〈0.01)。第1疗程结结束时,标准治疗组和免疫增强剂组间外周血Foxp3^+Tre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值分别为7.09和4.94,均P〈0.01)。第2疗程结束时,免疫增强剂组患者外周血Foxp3^+Treg含量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1),且两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值分别为10.79和7.25,均P〈0.01)。第3疗程结束时,免疫增强剂组患者外周血Foxp3^+ Treg含量高于标准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2和6.45,P〈0.01)。结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经过添加免疫增强剂的治疗,外周血Foxp3^+Treg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一直维持在一定高位水平。推测,过早的使用免疫增强剂可能不利于急性期布鲁菌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属 布鲁 治疗 流式检测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FOXP3
原文传递
呼和浩特地区分离人源布鲁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艳艳 周鹿蕾 +3 位作者 刘志国 韩艳秋 崔步云 王俊瑞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分离人源布鲁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布鲁菌感染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的27株人源布鲁菌进行常规细菌学和分子鉴定;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分离人源布鲁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布鲁菌感染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的27株人源布鲁菌进行常规细菌学和分子鉴定;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方法,对其中9株菌进行分子分型及聚类分析;采用PCR方法对16个毒力基因在27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7株菌常规细菌学方法和PCR方法均鉴定为羊种布鲁菌,其中有6株为羊种1型,21株为羊种3型。MLVA-16分型结果显示,9株菌在部分VNTR位点上存在重复数目差异。聚类分析显示,9株菌呈现7个基因型,提示为零星散发病例:同时有2株菌共享同一基因型,提示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可能来自同一感染来源。16个毒力基因在27株菌株中均能检测到。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分离人源布鲁菌主要为羊种1型和3型,毒力基因分布特征相近;部分克隆株存在流行趋势,流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属 鉴定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spA、BspF的原核表达及布鲁菌免疫逃逸分析
7
作者 李默 王远志 +5 位作者 易德武 徐立业 刘康 张俊波 陈创夫 郭飞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8-243,共6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spA、BspF并推测其免疫逃逸机制。方法以羊种布鲁菌16M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布鲁菌分泌蛋白BspA(BAB1-0678)、BspF(BAB1-1948)基因,连接质粒pMD19-T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 目的克隆并表达布鲁菌Ⅳ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spA、BspF并推测其免疫逃逸机制。方法以羊种布鲁菌16M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布鲁菌分泌蛋白BspA(BAB1-0678)、BspF(BAB1-1948)基因,连接质粒pMD19-T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0a(+)载体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并与先天性免疫分子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BspA、BspF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576、1287bp;SDS—PAGE显示,BspA、BspF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8×10^3、55×10^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BspA、BspF蛋白均可与布鲁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且与先天性免疫分子白细胞介素1R(IL-1R)、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受体(SIGIRR)有同源性。结论成功获得了布鲁菌BspA、BspF蛋白,通过同源性分析,证明BspA、BspF蛋白在布鲁菌感染宿主过程中具有免疫逃逸的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布鲁菌的致病机制和揭示布鲁菌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属 蛋白质类 Ⅳ型分泌系统 原核表达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