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法古人对绘画创作影响浅析
1
作者 帅祥坤 《书画世界》 2021年第12期75-76,共2页
师法古人,一直是绘画领域讨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师法古人不仅对绘画产生影响,也对摄影、建筑、音乐等诸多艺术学科产生影响。研究者众多,结论也多种多样。正确理解师法古人的丰富内涵,善于运用师法古人这种学习方法,对绘画创作者来说是... 师法古人,一直是绘画领域讨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师法古人不仅对绘画产生影响,也对摄影、建筑、音乐等诸多艺术学科产生影响。研究者众多,结论也多种多样。正确理解师法古人的丰富内涵,善于运用师法古人这种学习方法,对绘画创作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人们对师法古人的争议,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其丰富内涵,对如何师法古人一知半解;也可能是没有对师法古人的方式进行深入思考;最重要的是,绘画创作者没有对传统进行继承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法古人 绘画 影响
下载PDF
康俊:师法古人得精华 匠心独具成风骨
2
作者 昆仑雪 《现代艺术》 2024年第10期61-61,共1页
康俊 KANG JUN笔名寒石,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民建中央画院四川分院副院长,民建四川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从事书法教育、... 康俊 KANG JUN笔名寒石,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民建中央画院四川分院副院长,民建四川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从事书法教育、艺术创作、社团组织工作,先后编著出版学生书法字帖、书法教材数十本,创作硬笔行书“汉仪寒石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协会 书法教育 艺术创作 文史研究馆 师法古人 四川省政协 特约研究员 书法教材
原文传递
从师法古人到歌颂祖国:吴青霞的绘画艺术
3
作者 陈珵 《收藏家》 2020年第1期15-20,共6页
从19世纪上海开埠,到20世纪中期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摩登都市”,期间百余年,形成了纷繁多姿的海上画坛。女性画家出现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民国美术史中画出绚丽的一笔,成为海派书画中一朵盛大的奇葩。女性画家中以... 从19世纪上海开埠,到20世纪中期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摩登都市”,期间百余年,形成了纷繁多姿的海上画坛。女性画家出现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民国美术史中画出绚丽的一笔,成为海派书画中一朵盛大的奇葩。女性画家中以吴青霞最具传奇特色,她的一生实际上是海上画坛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青霞 女性画家 绘画艺术 上海开埠 师法古人 20世纪中期 美术史
原文传递
谈“师法古人,变化在我”的艺术学习思考——始于模仿,勤于创新
4
作者 钱静茹 《包装与设计》 2021年第5期130-131,共2页
本文将从郑板桥"师法古人,变化在我"的艺术主张学习入手,领悟郑板桥绘画书法的真谛所在,并从他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学习过程中得到启示,旨在引发当今艺术生对于艺术学习的思考,以及有关艺术作品抄袭这一歪风邪气的重审。
关键词 郑板桥 师法古人 创新
原文传递
得自于白山黑水的哺育——浅谈薛贵良绘画作品
5
作者 邵大箴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传统中国画观念和技法的学习,主要靠师徒传承,从临摹入手,掌握古人表现程式,领会其文化精神,这被人们称为“师法古人”。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客观对象,注意写生,从大自然中吸收创作的灵感和资源,这被人们称为“师法自然”。每个有成就... 传统中国画观念和技法的学习,主要靠师徒传承,从临摹入手,掌握古人表现程式,领会其文化精神,这被人们称为“师法古人”。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客观对象,注意写生,从大自然中吸收创作的灵感和资源,这被人们称为“师法自然”。每个有成就的中国画画家,必须要经过师法古人与师法自然的长期实践,从中领悟艺术创造规律与原理,进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师法自然 传统中国画 师法古人 客观对象 写生 临摹 创造规律
下载PDF
周卉宁创作感想
6
作者 周卉宁 《书画世界》 2024年第7期62-62,共1页
步道边、溪水旁、林荫下、亭榭间,我常常席地置案,对景写生。沿果盒桥信步而上,听溪涧潺潺,写千奇百态,坐瑶台观合掌峰,枯笔写九叠危楼,润笔画丛树穿云,写下雁荡跌宕多姿的神奇丘壑。在山水画创作中,我师法古人,从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中... 步道边、溪水旁、林荫下、亭榭间,我常常席地置案,对景写生。沿果盒桥信步而上,听溪涧潺潺,写千奇百态,坐瑶台观合掌峰,枯笔写九叠危楼,润笔画丛树穿云,写下雁荡跌宕多姿的神奇丘壑。在山水画创作中,我师法古人,从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中汲取笔墨经验,从盎然生趣的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并融合自身的心境感受,用平远恬静的构图与清润雅丽的笔墨,描绘出自己心中之山水。《雁荡四景》是我在雁荡写生过程中创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对景写生 绘画作品 平远 师法古人 合掌峰
下载PDF
遗民画家查士标的艺术风格述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超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6-158,共3页
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社会板荡,画学思潮尤为活跃。作为明季遗民,新安画派主将查士标坚守遗民立场,固守文人气节不媚权贵。其艺术风格嬗变轨迹明晰,从遍师古法到穷师造化,寝食于古人的风骨和神韵中,徜徉于山川云海之间,以天地为师,构筑起... 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社会板荡,画学思潮尤为活跃。作为明季遗民,新安画派主将查士标坚守遗民立场,固守文人气节不媚权贵。其艺术风格嬗变轨迹明晰,从遍师古法到穷师造化,寝食于古人的风骨和神韵中,徜徉于山川云海之间,以天地为师,构筑起风神懒散,气韵荒寒的艺术高境。借笔墨来传达自我之精神,抒写自我之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士标 艺术风格 成因 师法古人
下载PDF
浅谈石涛艺术的渊源
8
作者 宋威 《大舞台》 2011年第8期126-127,共2页
石涛是清初力主革新的艺术大师,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他所处的时代及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主张的创新,是在继承前人和借鉴同时代艺术家的基础上的创新,另外,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艺术面貌和艺术思想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师法古人 师法今人 师法造化
下载PDF
傅抱石山水画艺术特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印明越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8期26-27,共2页
傅抱石作为近现代中国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拥有极高的学术和艺术造诣。该文分析傅抱石的部分典型作品,探究其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特色 师法古人 创新精神
下载PDF
议《书概》对当今书坛继承与发展的启示
10
作者 王茂竹 《书画世界》 2021年第10期78-79,共2页
作为清代著名书法理论著述,《书概》对今天的书法继承和创新问题仍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取《书概》中“师法自然”“师法古人”“德才兼备”三个方面,并由此出发谈《书概》对当今书坛继承古人、开拓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书概 师法自然 师法古人 德才兼备 继承创新
下载PDF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王德祺作品赏析
11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7期8-9,共2页
中国画的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创新并非一味别出机杼,而是要平中寓奇,既要不失法度,又要打破常规。王德祺师法古人,作画多年,勤学苦练,其笔下的钟馗别有一番面貌。其钟馗题材作品设色艳丽,兼工带写,笔精墨妙。画家既注重对人物神情的刻画... 中国画的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创新并非一味别出机杼,而是要平中寓奇,既要不失法度,又要打破常规。王德祺师法古人,作画多年,勤学苦练,其笔下的钟馗别有一番面貌。其钟馗题材作品设色艳丽,兼工带写,笔精墨妙。画家既注重对人物神情的刻画,又注重笔墨意趣的表现,体现出其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驾轻就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工带写 中国画笔墨 墨妙 笔墨意趣 师法古人 打破常规 钟馗 法度
下载PDF
开图千里
12
作者 王凯 《中国画画刊》 2020年第5期24-27,共4页
作为浙江画院新一代的专业画师,林爱国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师从张捷。从作为学员入浙江画院学习到正式考入浙江画院,林爱国无疑是同龄人中的幸运者。然而,这份幸运又与他的勤奋用功和善于思考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以... 作为浙江画院新一代的专业画师,林爱国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师从张捷。从作为学员入浙江画院学习到正式考入浙江画院,林爱国无疑是同龄人中的幸运者。然而,这份幸运又与他的勤奋用功和善于思考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山水画家多以宋元为师,追根溯源的同时,多提倡山水写生为辅,主张师法古人,更师法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系 山水写生 中国美术学院 师法自然 山水画家 师法古人 画院 追根溯源
下载PDF
得自于白山黑水的哺育
13
作者 邵大箴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传统中国画观念和技法的学习,主要靠师徒传承,从临人手,掌握古人表现程式,领会其文化精神,这被人们称之为“师法古人”。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客观对象,注意写生,从大自然中吸收创作的灵感和资源。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师法古人 客观对象 写生 师徒传承 白山黑水 大自然
原文传递
润雨秋风笔墨新--当代“草圣”林散之
14
作者 杨兴华 《大众书法》 2020年第2期12-19,共8页
林散之(1898-1989)名霖、以霖,字散之;号江上老人、左耳、散耳、聋叟等。林散之的一生,经历清覆灭、民国建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诸多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与跌宕起伏一直未能阻挡他追求艺术的步伐。从幼时的懵... 林散之(1898-1989)名霖、以霖,字散之;号江上老人、左耳、散耳、聋叟等。林散之的一生,经历清覆灭、民国建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诸多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与跌宕起伏一直未能阻挡他追求艺术的步伐。从幼时的懵懂涂鸦到少年时跟随当地文士习字读书,从画店学徒到家庭教师,从草堂授课到画院任职,无论何种境况,林散之都表现出对文艺的强烈热爱。他勤勉刻苦,笔耕不辍,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诗歌、书画作品,晚年专注于书法领域,上下求索,遍临碑帖,既师法古人又力求变法,终至大成。其草书冠绝一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被誉为当代"草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散之 书画作品 家庭教师 师法古人 艺术风貌 上下求索 草圣 碑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