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1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下载PDF
智媒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必然、现实审视与优化路向研究
2
作者 张伟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智媒时代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课题,大数据、智能技术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技术支撑,另外,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统一性,也需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完成时代转换... 智媒时代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课题,大数据、智能技术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技术支撑,另外,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统一性,也需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完成时代转换。当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虚实脱节、张力不足、“信息茧房”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优化场景叙事,实现情景再现,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提升传播张力;优化学习场域,进行生态重构,使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思政,提升教育感染力;优化算法推荐,实施精准思政,使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从而开启智媒时代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德成自然”:道家“自然”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
作者 魏微 李铭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道家主张以尊重万物“自然”之性的方式助化万物生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德成自然”的启示。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道德修养。在方法上,高校思想... 道家主张以尊重万物“自然”之性的方式助化万物生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德成自然”的启示。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道德修养。在方法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汲取道家“无为而为”的精华,善用隐性教育,让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叙事,巧妙运用“行不言之教”的艺术,以增益道德培养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自然”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暨《高校辅导员学刊》创刊十五周年研讨会成功举办
4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高校辅导员学刊》创刊十五周年,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17日,由《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高校辅导员学刊》创刊十五周年,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17日,由《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暨《高校辅导员学刊》创刊十五周年研讨会在安徽芜湖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70多所高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战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校辅导员》等兄弟刊物的130多名专家学者、编辑同行、作者读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姚宏志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师范大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编辑部主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中国人民大学 成功举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提升策略
5
作者 郭倩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5-87,98,共4页
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迈向更高层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亦层出不穷。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价值认同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存在的认同障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许多契合之处,... 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迈向更高层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亦层出不穷。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价值认同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存在的认同障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因此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的提升策略:一是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二是要利用网络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互动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三是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实现思政教育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认同度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审视与实施路径研究
6
作者 贾凡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基于互联网和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势不可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谋势而动,认清时代形势融媒体的发展的必然性。审视融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主要存在虚实分离,认知倦怠;边界壁垒,实效... 基于互联网和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势不可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谋势而动,认清时代形势融媒体的发展的必然性。审视融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主要存在虚实分离,认知倦怠;边界壁垒,实效不足;圈层固化,思维定式的困境挑战,从内容为王,传递精练思想核心;形式新颖,感受交互沉浸体验;助融壁垒,形成引导双向互动等方面找寻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实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施路径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研究——以吕梁红色文化为例
7
作者 张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吕梁地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和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该文分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与涉农高校思想... 吕梁地区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和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该文分析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内涵、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与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现状,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思政课堂积极嵌入红色元素,让思政课堂“动起来”,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创新传播形式,探寻红色资源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学生“燃起来”,创新机制,构建馆校协同合作模式,让育人共同体“强起来”,进一步推动吕梁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涉农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机理研究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洛阳师范学院中图期刊创刊号博物馆为例
8
作者 金宜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高校博物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将高校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砥砺爱国情怀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思想引擎,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以洛阳师范学院中图期刊创刊号博物... 高校博物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将高校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砥砺爱国情怀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思想引擎,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以洛阳师范学院中图期刊创刊号博物馆为例,提出充分发挥馆藏红色资源育人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精准定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科学谋划,把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效能、风险检视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伟 刘新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伴随高校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方兴未艾,如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破解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数字化在... 伴随高校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方兴未艾,如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破解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数字化在要素动态联结、过程场域开拓、环节效果优化等方面赋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但也暴露出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数字关系失度等一系列风险挑战。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弱数字化”的阶段性现实,在思维革新、机制优化、关系深化上精准发力,聚焦“认知-态度-能力”问题落实好数字化理念,精心打造“生产-传播-反馈”协同的数字化运作机制,建构“寓教于数、与数偕行”的新型教育主客体关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不断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效能 风险 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旭 冯馨颖 +1 位作者 鲍美阳 苑新悦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总结得出二者在语义上相似指向不同,概念上范围、划分层次、作用点区别,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应用上存在观察与参与视角。在二者逻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挖掘二者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研究 语义 内涵与外延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困境与进路——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
11
作者 孙兴盛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大数据技术的多源开放性、动态延续性、跨域关联性和真实可靠性为高校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在认知观念、数据资源、人才队伍和应用平台等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 大数据技术的多源开放性、动态延续性、跨域关联性和真实可靠性为高校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在认知观念、数据资源、人才队伍和应用平台等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角出发,提出深化数据思维认知、创新数据管理方式、革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出新应用平台成效等方面的创新途径,增强地方师范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地方师范院校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
12
作者 林猤 《新丝路》 2024年第16期132-134,共3页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为分析工具,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为高校迎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面对的来自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思想观念等领域的挑战奠定基础,提出高校可从思想...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为分析工具,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为高校迎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面对的来自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思想观念等领域的挑战奠定基础,提出高校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要素出发,通过强化教师“立德树人”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作用等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
下载PDF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娟华 陈娜 谭春玲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红色档案资源是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爱党爱国的时代新人。高校应强化协同配合,推动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资源是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爱党爱国的时代新人。高校应强化协同配合,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共享;强化课程育人,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教材、课堂;强化实践育人,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第二课堂;强化环境育人,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铸魂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进路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艳 徐满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8期94-97,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等提供了新的机遇,还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等提供了新的机遇,还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守正创新,主动拥抱新媒体时代,同时也要自觉提升“三种能力”,不断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地位,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回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新时代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淑东 匡静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思想意涵和鲜明的内在特质,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促进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宣扬具有重要意...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思想意涵和鲜明的内在特质,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促进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宣扬具有重要意义。在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介体和环体维度分别存在融入内容有限、融入方式单一、融入氛围淡薄等问题,阻滞了整体的融入进程。为消除这些现实困境,高校应从红色资源挖掘、教学方式优化、校园环境浸染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提升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6
作者 孙薪妞 王明兴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5期120-121,共2页
本文基于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旨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 本文基于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旨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地区师范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形势,探讨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优化,提出一些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期助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师范高校 理工类学生 思想行为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向明 杨璐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和思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现实要求。在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内涵价值和逻辑... “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和思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现实要求。在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内涵价值和逻辑意蕴的基础上,顺应多元文化发展、时代变革要求和社会场域延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善用“大思政课”,在目标上体现大局观与针对性、内容上体现先进性与时效性、手段上体现主导性和协同性、空间上体现社会性与生活性,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具体指向。加强形势教育、培养大局意识,构建协同机制、抓好系统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育载体、拓展全域空间,才能在推进和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过程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育人格局
下载PDF
价值期待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实现和期待满足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靖楠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价值期待,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和目标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和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大学生价值期待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价值期待,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和目标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和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大学生价值期待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价值期待的基本特征,针对性做好大学生价值期待满足工作,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期待 满足策略
下载PDF
红色文艺资源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铁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红色文艺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资源。红色文艺资源的政治性、艺术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征决定了红色文艺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耦合性。红色文艺资源在提升以文化人... 红色文艺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资源。红色文艺资源的政治性、艺术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征决定了红色文艺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耦合性。红色文艺资源在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对“四史”学习的效能、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功能。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努力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链,遵循双向发力、四度同行的方法论原则开展以红色文艺资源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红色文艺资源“讲故事”“讲道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艺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信自强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赜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亚莉 周怡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利用新兴网络主体赋能的形式尚待发掘的问题,在个人主体性发挥路径方面存在尚未掌握内化规律、尚未充分利用反向型塑功能的问题,导致联动时出现主体单一、交互不足、谐变受阻。针对此,应在宏观层面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空间,探索校内和校外以及虚拟空间中多重场域联动育人功效;在微观层面关注受教育者内化过程,通过锚定“Z世代”的群体特质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对话沟通建立良性“互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论 政治社会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