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思柏拉图什么是美的追问——基于《大希庇阿斯篇》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都爱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负责人张都爱
-
文摘
从早期思想到中期思想,柏拉图一直把什么是美当作其哲学探讨的一个基本论题,美的问题构成了其哲学研究的必要内容。围绕什么是美的主题,重思柏拉图对什么是美的追问,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内在脉络:对美本身由下定义朝美的理念方向发展;二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根本方法:依靠辩证法寻求事物的定义,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三是对什么是美追问根本上是哲学的追问:美本身和美的事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关键词
柏拉图
什么是美
《大希庇阿斯篇》
内在脉络
根本方法
哲学追问
-
分类号
B502.2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试论美是什么——从《大希庇阿斯》篇说起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肖林根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年第8期85-87,共3页
-
文摘
《大希庇阿斯》篇蕴涵着寻美和思美的三种"路向"(主观路向、客观路向和主客观路向)、一种精神价值诉求(自由)、一种追问方式("主体—客体"结构)和一个阶段(无我),包含了其后美学发展的萌芽和线索:依着"主体—客体"结构的追问方式,从主观路向、客观路向和主客观统一路向三个方向寻美以实现和获得真正的"自由"。隐于其后的是从"无我"到"有我"的转向和在"有我"阶段的漫长求索,并预示了从"有我"到"无我"的复归。从而,人类思美的历程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循环。
-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大希庇阿斯篇
对话
美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大希庇阿斯篇》价值重估
- 3
-
-
作者
王岗峰
-
机构
福建师大经济法律学院哲学教研室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6期77-78,共2页
-
-
关键词
美的本质
大希庇阿斯篇
客观论
主观论
西方美学
斯宾诺莎
审美愉快
审美主体
主观心理
美的事物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从《大希庇阿斯篇》谈美学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庄其荣
-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0-33,共4页
-
文摘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求美的奥秘,著名的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之一,正是他,最早地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一篇系统地探讨美的文章,名曰:《大希庇阿斯篇》。
-
关键词
大希庇阿斯
希腊哲学家
关于美
美的本质
审美活动
现实生活
审美观念
热爱生活
《理想国》
朱光潜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大希庇阿斯篇》中美的定义逻辑推演的特点
- 5
-
-
作者
李旻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6-37,共2页
-
文摘
《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首篇系统地讨论"美"的著作,该篇中柏拉图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另一位学者就"美的定义"所展开的讨论,表现出重要的逻辑推演特点,即先由自己或者是引导对手对某个问题"下定义",然后通过"举例"使问题层层深入,揭露出该定义的矛盾,最终"否定定义"并得出真理。了解这一特点有利于明晰美的概念渊源,也有利于提高学者的思辨能力。
-
关键词
大希庇阿斯
美的定义
逻辑
-
分类号
B812.4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美的奥秘:从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的一场辩论谈起
- 6
-
-
作者
闫伟红
-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
文摘
美是什么?自柏拉图以来的20多个世纪,许多美学家都在探寻着这一问题的答案,人们想给美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最终发现,立场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定义,最终学派林立,议论纷纭。为什么美的定义这么难以确立呢?因为美是无限的。
-
关键词
大希庇阿斯
定义
小姐
东西
希腊
南欧
苏格拉底
美学家
-
分类号
B83-091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论美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冯能锋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7,共2页
-
文摘
《大希庇阿斯篇——论美》是柏拉图早期关于美本质问题的一篇对话录,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地探讨美学问题的对话。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围绕"美本身"的问题提出六个论点: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是黄金、美是恰当、美是有用的、美是有益的、美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苏逐一对其进行否认,并得出结论:美是难的。可见,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希庇阿斯
柏拉图
美本质
美本身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何来自然美
- 8
-
-
作者
陈望衡
降大任
-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61-64,共4页
-
文摘
一、自然美的秘密来自人 一个看来很简单的问题;自然美从何而来,却成了比斯芬克司之谜不知困难多少倍的难题,绞尽了一代代哲人的脑汁,今天,仍然是美学界的热门话题。 仿佛希庇阿斯率尔回答苏格拉底的提问“美是什么?”——“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人们对自然美从何而来的提问,最直截、最干脆,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自然美是自然自身造成的嘛!”显然,如果问题就是如此简单,就不必美学家们操心劳神了,自然科学家满可以有资格成为权威的发言人。 然而正如苏格拉底驳斥希庇阿斯的回答,我要问的是美,不是美的东西,希庇阿斯就瞠目不知所对一样。我们要问的是自然的“美”,不是自然,那率尔回答自然美是自然本身所造成的人,也许会觉得自己犯了与希庇阿斯相同的错误。
-
关键词
自然美
自然形式
自然化人
希庇阿斯
自然人化
自然物
客体
自然的规律
类人猿
存在物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动态美感的生命特征
- 9
-
-
作者
方正己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8年第3期62-65,共4页
-
文摘
自柏拉图以来的中外美学家所沦证的美大都是静态美,或叫美的静态。如柏氏《大希庇阿斯篇》所说,“美本身”无论加在什么事物上,那事物就会成为美。“美本身”显然是天赋的,固定的,静态的。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说:“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部应有一定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亚氏这“一定的”事物,只是个定型化的审美客体,当然也是静态的。自两位大师分别成为唯心、唯物两派的领班以来,普罗丁的美是完善说,狄德罗的美是关系说,叔本华的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歇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体察的大都是客体的静态,或心灵的静态。特别是莱辛更断然指出美的根源在静穆。一般说来客体的静态便于观察,主体人也须进入静穆的欣赏态式,审美才能获取清晰意象。但这只是宏观上的主客体暂时对应的静态。由于美学在知识学科群中姗姗来迟,人们一时还来不及作微观探讨。但是美感毕竟是流动的,因为美感是流驶着的生命的录放磁带。生命在瞬息万变中运演,而且永不停息,美感也便永恒地飞翔着它的双翼。
-
关键词
生命特征
“美本身”
静态
大希庇阿斯篇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亚里士多德
审美客体
柏拉图
美学
叔本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比较视野中的美学理论——以汉宝德的美学观为中心
- 10
-
-
作者
李修建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
出处
《新疆艺术(汉文)》
2020年第2期25-30,共6页
-
文摘
美学是一门西方学科。自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为发端,西方就开始了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寻。直到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学,专门研究感性学与研究理性的逻辑学,研究道德的伦理学并列起来,大大提升了感性的地位,鲍氏因此被尊为"美学之父"。此后,举凡青史留名的大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人,皆视美学为当然的思考对象,都有美学专著问世,使其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和领域。
-
关键词
大希庇阿斯
鲍姆嘉通
美学理论
叔本华
美学观
美的本质
青史留名
维特根斯坦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安岳石刻审美定势
- 11
-
-
作者
汪毅
-
机构
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
-
出处
《文史杂志》
2015年第5期86-87,共2页
-
文摘
安岳石刻艺术不仅作为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象而存在。因此,安岳石刻闪烁着鲜明的个性,显示出难以穷尽的新奇,展示和体现的美的属性结构出了一个云蒸霞蔚的美的领域,并诉之于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可以说,安岳石刻艺术不仅可以升华人们对美的感知,而且可以点燃人们思想感情的火炬。
-
关键词
安岳石刻
审美意识
审美对象
美的本质
持久性
大希庇阿斯
审美过程
审美者
古希腊美学
体现者
-
分类号
J314.3
[艺术—美术]
-
-
题名关于“美的概念”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黎启全
-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6-63,共8页
-
文摘
从语义学角度,考察“美”字在各民族语言文字中的使用情况和从逻辑学角度,划清与其密切相关的其它种种概念(范畴)的界限以及分析其构成的要素、品格,虽然都不是对美的本质作直接探讨;但是,它们是穷究美的本质不可缺少的前提。其研究成果必定会推动美的本质理论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对“美”字的语义考察,中外不少学者付出了大量心血,成绩卓著;相较之下,对“
-
关键词
美的本质
民族语言文字
美学理论
结构层次
大希庇阿斯
李斯托威尔
西方现代美学
混乱性
审美关系
研究成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杨恩寰
-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87-96,共10页
-
文摘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门徒分化为几个派别,其中柏拉图直接继承了他的神学目的论和伦理思想,并综合前苏格拉底某些思想家的思想,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不朽、神秘的数是万物的始基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的感觉世界,永远变化的思想,构成了以理念论为中心包括宇宙论、知识论、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在内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柏拉图有关美学的论述,就其广泛性和系统性来说,都远远超过前人。柏拉图是古希腊美学的开拓者,跨上古希腊美学高峰的第一人。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出身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父母都是贵族后裔,在他母亲的亲戚中有的还是贵族派的领袖人物。少年时,他受过多方面的教育,在文学和数学方面显露出才华,写过剧本、抒情诗,钻研过数学;也喜好体育,在运动场上得过锦标。他受教于苏格拉底八年,
-
关键词
柏拉图
文艺
苏格拉底
“美本身”
希庇阿斯
美学思想
美的事物
诗神
美的本体
美的理念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美
- 14
-
-
作者
邢昱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
-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
文摘
也许,自从阿波罗说出了那句不朽的名言“人类啊,认识你自己吧!”之后,人们便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作为人类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方面来加以对待。古希腊人凭着他们的热情、自信和勇气,对美的本质作了种种探索。尽管他们相信有了智慧,就可以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就可以说出真理,但是,当他们作了种种尝试之后,不得不承认失败。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所说的“美是难的”,便是对这种失败的承认。
-
关键词
主体内容
客体形式
美的本质
百合花
心理结构
大希庇阿斯篇
古代艺术
美学价值
关系形态
对象性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会饮》美论发微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庄其荣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69-74,共6页
-
文摘
《会饮》篇(Symposium,or Banquet)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的美学著作。它较为完整地揭示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质。在写作《大希庇阿斯》篇(Hippias Major)的时候,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基本上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而到了写作《会饮》篇的年代,他的美学思想已比较成熟了。我们说,从“美溜脱了”(《大希庇阿斯》篇)到“第俄提玛的启示”(《会饮》篇),反映出柏拉图在美的探索方面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美本身
希庇阿斯
社会美
现实生活
美学著作
心灵美
柏拉图
艺术美
审美活动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历史资料(上)哲学家的美学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茅原
单林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年第2期12-19,共8页
-
文摘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应用学科,大体上对前入的美学研究成果有一个概括地了解,是必要的。人们常说: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美学研究方式,历史上也有两种人即哲学家和音乐家参与美学研究这二者又构成交叉关系,不过,哲学家的美学多取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音乐家的美学多为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我们准备先在这里介绍哲学家的美学,它基本上都是从美学理论到业务实际即自上而下而不是从业务实际到美学理论那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这里只能概要地提供一些历史资料。
-
关键词
美学观
美学理论
历史资料
非功利性
音乐美学
鲍姆加登
交叉关系
心理距离
业务实际
大希庇阿斯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吴在物与自由度
- 17
-
-
作者
杨晓塘
-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7,118,共8页
-
文摘
本文指出,在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中,存在两种理论上的混乱:主张“美在于心”的人,常常把美与美感混为一谈,而主张“美在于物”的人,又每每对美的本质与美的现象混淆不清。作者认为,要澄清这些理论上的混乱,把美的本质的探讨引向深入,有必要在美和美感之间引进一个新的审美范畴——“美在物” (即美的东西,或曰蕴含着美的具体、个别的事物,或曰美的现实的、感性的显现),并把三者作为一个有机的审美系统,加以整体的考察,从而改变古代以美为中心的研究方向,也改造近代以美的感知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文章对这一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要素之间的结构,以及它们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作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富于启发性的见解。我们认为,作者的观点不失为一家之言,特予揭载,以期引起讨论。
-
关键词
美的本质
审美范畴
美学界
大希庇阿斯
理论深度
吴在
社会环境
美学范畴
关于美
美学论集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美本身”的“特质”浅论
- 18
-
-
作者
杨其鄂
-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8-92,共5页
-
文摘
柏拉图在他的《大希庇阿斯篇》一文中,分析并论证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是不同的。他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那么,“美本身”的“特质”是什么呢?
-
关键词
美本身
情感生活
情感性
大希庇阿斯篇
情感活动
形式美
客观事物
愉悦性
色情文学
审美趣味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理想·现实·表现:人体艺术的意义阐释之旅
- 19
-
-
作者
贺万里
-
出处
《艺术广角》
1997年第5期59-61,共3页
-
文摘
艺术表现的最重要母题是人,而裸体艺术则是这一主题乐章最瑰丽的一节。原始初民那突显女体特征的裸雕岩画,已显露出人类艺术主题上自我觉醒的晨曦。不过说到底,艺术人体的真正诞生地在古希腊。希腊罗马盛期艺术为后世提供了在某些方面几乎不可企及的精美绝伦的典范。“不可企及”的是其对永恒的不懈追求的至诚与表现。作为人类艺术童年中早熟的民族,他们是追求真善美一体的形而上的理想主义者。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可以开出一长串毕生至力于追索体现万象本质的崇高完美之“道”或“永恒”的大哲人。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
-
关键词
人体艺术
意义阐释
艺术家
艺术人体
柏拉图
裸体艺术
古希腊
大希庇阿斯篇
人类
艺术表现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美本身”与无遮蔽的存在:论柏拉图思想中的美与真
- 20
-
-
作者
于子然
-
机构
云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12,42,共7页
-
基金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20Z24)。
-
文摘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是思考美与真问题的重要原点。《大希庇阿斯篇》中对于“美本身”的质询体现出柏拉图对作为“共相”的“美本身”的划定。古希腊的思维传统中包含了对于感性世界的怀疑,因此柏拉图将“美本身”作为非感官世界的理式。对于非理式的具体事物无法成为“美本身”的论断表明柏拉图对于“美”的评判标准基于对无遮蔽状态的追求,即“真”是柏拉图衡量“美”的重要支点。古希腊人在存在过程中累积的对感性的怀疑是柏拉图式理性中心主义隐匿的维度,这种理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包含了古希腊人在具体存在中珍贵的生命经验。
-
关键词
美与真
大希庇阿斯篇
美本身
柏拉图
-
Keywords
beauty and truth
The Great Hippias
beauty itself
Plato
-
分类号
B83-02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