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望思维在临床与实践领域的应用、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谢丹 赵竹青 +1 位作者 段文杰 胡卫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1-747,共7页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希望认知理论已经在世界各领域得到认可,将其应用于临床领域则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希望思维可以通过训练产生和提高,从而帮助个体改善身心疾病,矫正不良行为。希望思维还能帮助个体应对压力情境,促进积极心理健康,帮助...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希望认知理论已经在世界各领域得到认可,将其应用于临床领域则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希望思维可以通过训练产生和提高,从而帮助个体改善身心疾病,矫正不良行为。希望思维还能帮助个体应对压力情境,促进积极心理健康,帮助其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总的来说,其在临床的应用具有适用范围广泛、干预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独立干预系统也能与传统心理治疗相融合三个特点。未来应注重对其内部作用机制、相应理论及本土化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思维 临床应用 身心健康 积极发展
下载PDF
希望的力量:高学业成就农家子弟留守历程中的精神向度及其建构 被引量:6
2
作者 许程姝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70-81,共12页
对25位农家子弟的教育自传进行叙事分析后发现,作为精神向度的“希望”力量蕴藏在农家子弟的自我叙事之中。在以乐观、接纳、信仰及期盼为具体内容和表征的“希望”精神向度之下,农家子弟的个体意志不断增强,形成了困境的自我化解机制,... 对25位农家子弟的教育自传进行叙事分析后发现,作为精神向度的“希望”力量蕴藏在农家子弟的自我叙事之中。在以乐观、接纳、信仰及期盼为具体内容和表征的“希望”精神向度之下,农家子弟的个体意志不断增强,形成了困境的自我化解机制,并最终实现了对社会结构性壁垒的群体性突破。农家子弟的叙事揭示了一个基于现实之上的乌托邦精神实践过程,即个体可以凭借维持和累进“希望”的力量来践行向上的人生。因而,探索农村儿童主动成长路径与有效社会支持的改革方案,重点在于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希望教育观,并依此创设出清晰的希望教育实践策略和多元主体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思维 留守历程 农家子弟 高学业成就 叙事民族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