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希望哲学”“希望神学”到“希望解释学”——面向将来的创造与超越
1
作者 何卫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从时间上看,以往的解释学强调的是回到过去或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而疏于对“将来”以及与之相关的“希望”的探讨。然而,今天的解释学发展需要打破这一点,将二者纳入进来,它们与人的实践以及善的追求分不开,为此建立一门“希望解释学... 从时间上看,以往的解释学强调的是回到过去或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而疏于对“将来”以及与之相关的“希望”的探讨。然而,今天的解释学发展需要打破这一点,将二者纳入进来,它们与人的实践以及善的追求分不开,为此建立一门“希望解释学”是必要的,而且在这个方面是有思想资源可寻的。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布洛赫提出的“希望哲学”已触及希望解释学,受其影响,20世纪最后一位基督教大思想家莫尔特曼不仅提出了“希望神学”,而且还明确地提出了“希望解释学”,不过,它主要针对的是神学方面。而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无疑包含未来和希望的因素,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希望解释学”,它是对解释学的实践之维的重要补充,并突出理解和解释的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积极创造与超越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 超越 可能性 希望解释学 实践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