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希氏束旁旁路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 沈利水 +4 位作者 吴灵敏 郑黎晖 陈刚 牛国栋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希氏束旁旁路(PHAP)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或)预激综合征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射频导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希氏束旁旁路(PHAP)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或)预激综合征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PHAP患者69例。男性47例(68.1%),平均年龄(32.1±18.3)岁。通过穿刺股静脉途径,行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PHAP引起的AVRT或心室预激后,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进行PHAP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期间精确记录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结果:69例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即刻成功率97.1%(67/69),2例因合并三度房室阻滞(房室旁路是唯一的前传通路)而放弃手术。除1例在射频过程中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外,术中和术后长期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中位透视时间为112(0,781)s,中位辐射剂量为2.24(0,16.2)mGy。14例(20.3%)患者全程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完成了电极放置、旁路标测及消融,实现了零射线操作。中位随访期30(12~45)个月,有2例复发,远期随访成功率97.0%(63/67)。根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放电时间及消融功率等因素与长期预后无关。结论: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引导下,对PHAP进行电生理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且长期预后良好。该技术可有效的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电离辐射损害降至极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 极低射线 射频导管消融 室上性心动过速 预激
下载PDF
希氏束旁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云龙 张俊蒙 +4 位作者 韩智红 汪烨 任学军 陈方 李学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速 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 主动脉无冠窦 电生理特征
下载PDF
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小军 何运昉 +1 位作者 杨萍 王天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08,共1页
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界嵴、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及希氏束附近区域,然而在希氏束旁消融有损伤到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风险,而在无冠窦内放电消融较安全,我们报道2例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 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界嵴、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及希氏束附近区域,然而在希氏束旁消融有损伤到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风险,而在无冠窦内放电消融较安全,我们报道2例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主动脉 临床观察 冠状静脉窦口 房室传导系统 三尖瓣环 右心房
下载PDF
心脏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的集束化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红 张军 +5 位作者 辛玲 胡婷业 安成玲 程琳慧 李艳红 王明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患者最佳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 26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通过强化对专科小组成员的培训,完善术前干预、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健康指导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6... 目的探讨心脏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患者最佳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 26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通过强化对专科小组成员的培训,完善术前干预、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健康指导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6例该束式起搏患者在特制的集束化护理干预下能良好配合,术后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科学、合理,能提升护士专业护理能力,确保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起搏 化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希氏束旁旁路的射频消融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聊生 娄兹谟 +3 位作者 梁江久 闫素华 李莹 陈明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位于希氏束上、下0.5cm以内的右侧间隔旁路称为希氏束旁旁路,为避免射频消融时损伤希氏束,大头导管标测定位应在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及诱发心动过速三种方式以确定.消融时应密切观察体表QRS波形态及逸搏情况.需在心室起搏下消融时,确信旁... 位于希氏束上、下0.5cm以内的右侧间隔旁路称为希氏束旁旁路,为避免射频消融时损伤希氏束,大头导管标测定位应在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及诱发心动过速三种方式以确定.消融时应密切观察体表QRS波形态及逸搏情况.需在心室起搏下消融时,确信旁路中断后应停止或间歇心室起搏,以观察逸搏情况确定是否希氏束受损.如果自然发作和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均为旁路下传,心内标测为多旁路间折返,房室结构均为旁路者时测不能确认患者房室结传导是否正常,应首先消融其逆传旁路,对正传旁路消融应慎重,以避免消融后的房室传导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 射频消融 预激综合征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希氏束旁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枚娟 黄卫斌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总结希氏束旁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射频消融的方法、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因希氏束旁心律失常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消融靶点的分布和消融的方法、成功率及安全性。结果3933例行射... 目的总结希氏束旁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射频消融的方法、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因希氏束旁心律失常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消融靶点的分布和消融的方法、成功率及安全性。结果3933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中,电生理检查提示希氏束旁心律失常71例(1.8%),其中,隐匿性房室旁道13例,显性房室旁道(B型预激)24例,房性心动过速10例,室性早搏21例,室速3例,均在Carto3或Ensite Velocity v4.0三维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71例患者中14例未消融成功,其中,10例因消融无效或距离希氏束太近,术者放弃;1例因家属不接受风险而拒绝手术;3例因手术并发症中止手术。71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平均随访(32±8)个月,1例房性心动过速复发;56例消融成功,成功率78.9%;1例术中出现三度房室阻滞,2例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并发症发生率4.2%。56例消融成功的患者中,术中于右侧消融成功者36例(64.3%),于左侧消融成功者16例(28.6%),左侧+右侧联合消融成功者4例(7.1%)。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心律失常绝大多数可以消融成功,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希氏束旁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均志 姜国湖 +3 位作者 范作文 杜日映 孟宪章 陈超 《齐鲁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②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③结果 术后随访至今 ,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 ,未发生心动过速。④结论 射频消... ①目的 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②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③结果 术后随访至今 ,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 ,未发生心动过速。④结论 射频消融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手段 ,但术中需要仔细标测与消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希氏束旁 房室结折返性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心电散点图联合心电瀑布图快速分析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旁起搏心律的动态心电图 被引量:7
8
作者 景永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旁起搏心律的心电散点图及心电瀑布图特征。方法利用心电散点图及心电瀑布图的逆向回放技术截取典型病例的典型心电图片段,结合起搏器工作方式,分析其心动周期特征,解析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旁起搏心律的心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旁起搏心律的心电散点图及心电瀑布图特征。方法利用心电散点图及心电瀑布图的逆向回放技术截取典型病例的典型心电图片段,结合起搏器工作方式,分析其心动周期特征,解析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旁起搏心律的心电散点图及心电瀑布图成图机制并总结其特征。结果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旁起搏心律的心电散点图规律性极强。时间散点图:上界可见双层“起搏线”(1000 ms PP层与910 ms NP层);Lorenz散点图:主导节律被曲尺状“NP起搏线”(横部NNP、PNP,折部NPP,竖部NPN)与不对称的“PP起搏线”截断,NPP定点处有向左上延伸的特征性“融合起搏线”(NFP),PPP定点处也有向左上延伸的“融合起搏线”(PFP);差值散点图:各特征点集互有重叠,特征不明显;窦性心律的心电瀑布图有明确的P峰带,而起搏器工作时P峰带消失,显示HR间期。结论掌握窦性心律合并希氏束起搏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是快速分析此类动态心电图的有效方法,结合心电瀑布图的表现,还可快速了解起搏器的依赖程度及其原发病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 希氏束旁起搏心律 时间散点图 LORENZ散点图 差值散点图 心电瀑布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克清 牟瑞起 +7 位作者 黄树温 王荣彬 张雁 杜明 魏雅萍 王淑敏 王爱萍 唐兴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体会李克清牟瑞起黄树温王荣彬张雁杜明魏雅萍王淑敏王爱萍唐兴华(德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德州市253014)关键词希氏束旁旁路;心动过速;室上性;靶点图;消融术;射频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 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体会李克清牟瑞起黄树温王荣彬张雁杜明魏雅萍王淑敏王爱萍唐兴华(德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德州市253014)关键词希氏束旁旁路;心动过速;室上性;靶点图;消融术;射频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最大风险是误消融希氏束,导致完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 心动过速 室上性 消融术
下载PDF
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2 位作者 王洪 赖珩莉 尹秋林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电生理检查,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取左前斜位(LAO)30°~45°透视下细标消融电极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即最短V-A和A-V间期,影像学...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电生理检查,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取左前斜位(LAO)30°~45°透视下细标消融电极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即最短V-A和A-V间期,影像学证实该类旁道位于右前间隔的前上方,邻希氏束5 mm以内,有效消融靶点记录到H波,其振幅明显小于希氏束电图H波振幅。强调在窦律下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低能量放电。结果10例患者均消融成功;1例短暂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余8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随访6~40(19.5±10.9)月,仅1例术后7个月复发,但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在准确标测和消融下,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玥 胡立群 +1 位作者 孙小平 钱玉英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希氏束旁道是间隔部房室旁道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解剖部位邻近希氏束,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易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我院对8例希氏束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患者进行了消... 希氏束旁道是间隔部房室旁道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解剖部位邻近希氏束,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易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我院对8例希氏束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患者进行了消融治疗。现将其食管心脏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希氏束旁 心脏电生理 电生理特点 食管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心内电生理 房室
下载PDF
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AVRT与AVNRT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述斌 吴忠东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 许力舒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将61例患者分别诊断为37例慢-快AVNRT和24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再对61例患者采...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将61例患者分别诊断为37例慢-快AVNRT和24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再对61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采用希氏束旁起搏法检测37例AVNRT患者中有6例未检测成功,其余31例均为逆传房室结图形;24例AVRT患者中4例未检测成功,15例呈逆传旁道/旁道图形,5例呈非逆传旁道/旁道图形.如以逆传旁道/旁道图形为标准,鉴别间隔快旁路引起的AVRT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敏感性75%,特异性可达100%.结论:希氏束旁刺激法对鉴别诊断AVRT与AVNRT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起搏 鉴别 间隔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CARTO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速
13
作者 刘屹 李绍龙 +5 位作者 光雪峰 刘兴鹏 龙德勇 盖起明 尹琪 董建增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CARTO系统指导下消融希氏束旁房速的可行性.方法 3例起源于希氏束旁的房性心动过速在CARTO指导下行激动标测后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2例患者在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1例患者在无冠窦消融成功.结论 CARTO系统指导下消融希氏束旁... 目的探讨经CARTO系统指导下消融希氏束旁房速的可行性.方法 3例起源于希氏束旁的房性心动过速在CARTO指导下行激动标测后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2例患者在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1例患者在无冠窦消融成功.结论 CARTO系统指导下消融希氏束旁房速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房速 导管消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下载PDF
窦性心律下放电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临床体会
14
作者 李学文 马锋 +2 位作者 吕吉元 贾永平 王陆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房室 合并症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 电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 安全性 治疗
下载PDF
右侧希氏束旁隐匿性旁道合并马海姆纤维消融1例
15
作者 李进 林佳选 +3 位作者 李嘉 潘样岐 薛杨静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8年第5期358-363,371,共7页
本文报道1例右侧希氏束旁隐匿性旁道合并马海姆纤维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标测与消融过程。患者女性,13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年,再发1d入院。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律,V1~V4和下壁导联T波倒置。心动过速发作时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 本文报道1例右侧希氏束旁隐匿性旁道合并马海姆纤维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标测与消融过程。患者女性,13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年,再发1d入院。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律,V1~V4和下壁导联T波倒置。心动过速发作时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图形。电生理检查提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在右侧希氏束下方标测到"最早"并阻断隐匿性旁路;在观察期间体表心电图的QRS波群呈现间歇性CLBBB图形,PR间期正常,可见类似室性自主心律,亦可见窦性心律下的室性融合波群,窦性心律时CLBBB形态与原先心动过速时的QRS形态一致,且CLBBB时H-V融合,高度怀疑存在马海姆纤维。最终在三尖瓣环9点钟标测到马海姆电位并消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隐匿性 马海姆纤维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成功1例
16
作者 丁振江 李春华 马家骥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40-341,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心动过速 希氏束旁
下载PDF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成功1例
17
作者 彭晖 吴永全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患者女性,53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0余年。高血压10余年。体检:BP160/60mmHg,R86次/min。心尖呈抬举样搏动,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有以下特点:①频率快,200次/min,肢体导联可见等电位线;②多... 患者女性,53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0余年。高血压10余年。体检:BP160/60mmHg,R86次/min。心尖呈抬举样搏动,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有以下特点:①频率快,200次/min,肢体导联可见等电位线;②多呈2:1传导,呈窄QRS波群型;③1:1下传时,QRS波群呈有束支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体表心电图(图1)显示:P波宽度由窦性心律时的80~110ms缩短为心动过速时的60~70ms,在Ⅰ、aVR、aVL直立,Ⅱ、Ⅲ、aVF负正双相,V1倒置,R—P间期〉P—R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支传导阻滞 窄QRS波群 体表心电图 舒张期杂音 反复发作 心界扩大
下载PDF
希氏束旁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尚志 王明杰 +1 位作者 贺俊波 李树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89-2991,共3页
目的探讨起源于希氏(HIS)束旁组织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的心电图特征及在CARTO3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方法 10例确诊为FAT患者,分析其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在CARTO3系统指引下,于右房行激动标测,标测到HIS束部位心房激动顺序最早时,于... 目的探讨起源于希氏(HIS)束旁组织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的心电图特征及在CARTO3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方法 10例确诊为FAT患者,分析其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在CARTO3系统指引下,于右房行激动标测,标测到HIS束部位心房激动顺序最早时,于窦性心律下消融;若消融未成功则于无冠窦(NAS)内标测后寻找合适靶点消融。结果 10例心动过速均能被心房刺激诱发和终止,心电图P波在V2~V6导联以负向为主,V1导联大多在等电位线附近;HIS束旁成功消融者,Ⅱ导联P波以负向为主,a VL导联P波在等电位线附近;NAS内消融成功者,Ⅱ导联P波以正向为主;a VL导联P波以正向为主。激动标测显示右房最早激动点位于HIS束附近,在HIS束附近最优靶点者6例,在NAS最优靶点者4例。10例均消融成功,1例复发,其他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V1、Ⅱ导联心动过速下P波形态对于FAT起源于HIS束旁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在右房消融失败者,可考虑于NAS内标测及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希氏束旁 无冠窦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冷冻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英 郭航远 屈百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52-2253,共2页
关键词 冷冻消融术 心动过速 希氏束旁 护理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3例的护理
20
作者 钱小燕 李海燕 +1 位作者 曹爱芳 袁彬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