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帕米尔漠蟾蜍皮肤、肾和肝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燕鹏
江建平
石胜超
董丙君
张美华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6-268,共13页
-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No.2019QZKK0501050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MS-241)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No.LJC201901)。
-
文摘
为探究帕米尔漠蟾蜍(Bufotes taxkorensis)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特征,观察了其皮肤、肾和肝的组织结构,并对躯干和胫部的皮肤总厚度、表皮层厚度、真皮层厚度和相对腺体数量,肾的肾小球密度、肾相对总滤过面积、远端小管和近端小管的相对管径在SPSS 25.0中做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帕米尔漠蟾蜍皮肤粗糙,布满皱褶,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厚度存在部位和性别差异。雌雄性躯干和胫部的皮肤总厚度及真皮层厚度均背部显著大于腹部。雌雄性躯干的表皮层为背部显著小于腹部。雄性胫背部表皮层厚度显著大于腹部,而雌性胫背腹部表皮层厚度差异不显著。黏液腺分布于体背和体腹的真皮疏松层,颗粒腺主要分布于体背真皮疏松层。色素呈不规则网状分布于疏松层,背部较腹部多,部分黏液腺和颗粒腺被不连续的色素层包绕。真皮层中存在大量毛细血管,并可见部分毛细血管突入表皮。帕米尔漠蟾蜍的皮肤组织结构体现了对干燥、低温、强紫外线辐射和低氧生活环境的适应,与同样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的多数无尾两栖类相似。(2)肾呈饱满长条状。肾小体主要分布于肾中央,部分肾小体中肾小球较小,鲍曼囊较宽阔。肾远端小管数量多于近端小管。管周毛细血管分布密集。帕米尔漠蟾蜍肾的总相对滤过面积介于陆栖与水栖无尾两栖类之间,且其肾组织结构体现了对干燥和盐碱环境的适应。(3)肝内结缔组织较少,相邻肝小叶之间界限不清。肝细胞中可见明显的空泡或间隙,细胞核大多位于细胞一侧。肝实质中存在大量黑色素团块。帕米尔漠蟾蜍的肝组织结构体现了对低温和低氧环境特征的适应。
-
关键词
帕米尔漠蟾蜍
皮肤
肾
肝
组织结构
环境适应
-
Keywords
Bufotes taxkorensis
Skin
Kidney
Liver
Histological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s
-
分类号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