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的震颤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柳竹 冯涛 +3 位作者 王雪梅 王展 杨雅琴 马惠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3-557,共5页
目的比较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特征和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至9月,入组帕金森病患者70例(帕金森病组),临床很可能的MSA-P患者23例(MSA-P组)。所有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或头部... 目的比较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特征和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至9月,入组帕金森病患者70例(帕金森病组),临床很可能的MSA-P患者23例(MSA-P组)。所有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或头部存在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完成震颤分析和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观察患者静止、姿势震颤的优势频率、振幅和节律形式。结果 MSA-P组较帕金森病组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Ⅲ部分评分高(t=-2.098,P<0.05),改善率明显降低(Z=-9.446,P<0.01),两组震颤评分和急性美多芭冲击试验的震颤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止性震颤MSA-P组非同步非交替震颤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8.756,P<0.01),细小无规律震颤者高于帕金森病组(χ~2=4.788,P<0.05);姿势性震颤MSA-P组高频震颤(>6 Hz)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11.312,P<0.01)。MSA-P组静止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119,P<0.05);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274,P<0.05)。两组姿势性震颤评分越高,姿势性震颤和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越低。帕金森病组25%存在头部震颤,MSA-P组未见头部震颤。MSA-P组22.7%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有>30%的改善,但总体改善率均未超过30%改善率。女性MSA-P患者震颤改善率较男性更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和MSA-P震颤特征有较多相似性,MSA-P患者震颤频率较高,静止性震颤以非同步非交替、细小无规律震颤为主,且少见肢体外震颤。小部分MSA-P患者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改善有效,女性患者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 帕金森 震颤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 震颤分析
下载PDF
3 T MR的T2WI和磁敏感成像序列对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型及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星 张帆 +3 位作者 杨晶晶 宋金辉 高平 王普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评估脑部壳核、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在磁敏感成像(SWI)的低信号强度与低信号层数,黑质燕尾征的消失及额颞叶萎缩程度对帕金森病(P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型(PSP-P)及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I的T... 目的评估脑部壳核、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在磁敏感成像(SWI)的低信号强度与低信号层数,黑质燕尾征的消失及额颞叶萎缩程度对帕金森病(P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型(PSP-P)及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RI的T2WI和SWI序列对30名健康对照、80例PD患者、22例PSP-P患者及17例MSA-P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脑部壳核、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在SWI的低信号强度与低信号层数,黑质燕尾征的消失及额颞叶萎缩程度。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与PD组比较,PSP-P组壳核低信号强度分级显著升高(P=0.007),PSP-P组和MSA-P组红核低信号强度分级显著降低(P=0.000,P=0.000)。与PSP-P组比较,PD组齿状核、苍白球及MSA-P组苍白球低信号层数显著增加(P=0.002,P=0.000,P=0.0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PSP-P组和MSA-P组燕尾征消失比率均显著升高(均P<0.008),但PD、PSP-P、MSA-P三组间燕尾征消失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SP-P组比较,PD组和MSA-P组额颞叶萎缩较轻(P=0.000,P=0.001)。壳核低信号强度鉴别PSP-P与PD的最佳截点为0.5,此时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66.4%,曲线下面积(AUC)为0.70;额颞叶萎缩程度鉴别PD与PSP-P的最佳截点为0.5,在调整为轻度萎缩后,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45.1%,AUC为0.74。壳核及红核信号强度、齿状核及苍白球层数、额颞叶萎缩程度联合鉴别PSP-P和PD的AUC为0.939,标准误为0.026,P值为0.000。利用燕尾征消失鉴别健康者和PD、PSP-P时,AUC为95.5。结论壳核和红核信号强度分级、齿状核和苍白球层数、额颞叶萎缩程度对PD、PSP-P、MSA-P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型 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 MRI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临床疗效的研究
3
作者 杨海燕 李忠华 黄礼德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3162-13170,共9页
目的:拟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9例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手术组(9例)和对照组(20例),手术组采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 目的:拟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9例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手术组(9例)和对照组(20例),手术组采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①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②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③ 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④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⑤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MHMD)、⑥ 改良淡漠评定量表(MMSE)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手术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改良淡漠评定量表较对照组变化不大(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运动、非运动症状评分及精神行为认知均明显提高,因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型多系统萎缩 脑深部电刺激 临床疗效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从“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论证“甘缓”之法在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扈潇华 何春颖 +5 位作者 李雨桐 陈芷妍 杜毅达 王欢 孙林娟 宁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170-174,共5页
本文通过探究“肝苦急”本义,阐述“急食甘以缓之”在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肝苦急”乃因肝气有余,肝血不畅,致筋脉失养,拘急不畅,治疗上予甘缓法,用甘味药物缓肝之急,健脾调中以补肝血,调理中焦气机以畅血行,从... 本文通过探究“肝苦急”本义,阐述“急食甘以缓之”在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肝苦急”乃因肝气有余,肝血不畅,致筋脉失养,拘急不畅,治疗上予甘缓法,用甘味药物缓肝之急,健脾调中以补肝血,调理中焦气机以畅血行,从而缓拘急之态。临床还可配伍酸、温、辛和苦味药,增强柔肝、建中养血及疏泄气机功效,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苦急 甘缓 强直少动帕金森 拘症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的聚焦超声单侧苍白球丘脑束消融治疗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5
作者 曾梓敬 周珈右 +8 位作者 尹春宇 林家骥 刘云默 陆皓璇 张德康 张剑宁 娄昕 李雪梅 潘隆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单侧苍白球丘脑束(pallidothalamic tract,PTT)消融治疗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akinetic-rigid Parkinson’s disease,AR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4例ARPD患者纳入研究,并接受单侧PTT消融术。采集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单侧苍白球丘脑束(pallidothalamic tract,PTT)消融治疗僵直迟缓型帕金森病(akinetic-rigid Parkinson’s disease,AR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4例ARPD患者纳入研究,并接受单侧PTT消融术。采集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和影像学数据。非参数检验进行定量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初步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14例ARPD患者术后1、3个月的UPDRS评分较基线下降(P<0.001),术后配合药物可使评分进一步下降(P<0.001),其总改善率与时间、美多芭冲击试验改善率、Hoehn-Yahr分期和不良事件总数相关(P<0.05)。手术不良事件较轻微。结论聚焦超声单侧PTT消融治疗ARP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僵直迟缓帕金森 苍白球丘脑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西药联合加减乌梅丸应用于震颤型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钟一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1-084,共4页
分析震颤型帕金森病联合西药、加减乌梅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均是帕金森病患者,均为震颤型;患者入院时间2021.12-2023.12,选择总数56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是28例,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以... 分析震颤型帕金森病联合西药、加减乌梅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均是帕金森病患者,均为震颤型;患者入院时间2021.12-2023.12,选择总数56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是28例,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以此作为基础,观察组进一步加用加减乌梅丸治疗,观察分析疗效,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疗效、双手计时运动试验评分、睡眠质量、粪便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结果: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可达96.43%,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双手计时运动试验分值、粪便分值更高,睡眠质量分值更低,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均更高,P<0.05。结论:针对震颤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联合使用西药治疗和加减乌梅丸治疗,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运动情况,睡眠质量,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加减乌梅丸 震颤帕金森 治疗疗效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型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淑华 苏闻 +1 位作者 金莹 陈海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777-780,共4页
目的比较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 parkinsonism type,MSA-P)前驱期及临床期发生率的不同,并... 目的比较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症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 parkinsonism type,MSA-P)前驱期及临床期发生率的不同,并探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问卷(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are,RBDSQ)评分的相关性因素。方法连续纳入发病5 y之内,无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34例,MSA-P患者30例,详细收集其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UPDRSⅢ评分、H-Y分期评分及RBDSQ评分,比较两组间RBD的发生率的差异,以及RBDSQ得分的相关性因素。结果RBD在MSA-P前驱期的发生率(40.0%)显著高于其在PD前驱期的发生率(2.9%,χ^(2)=11.330,P=0.001),RBD在MSA-P临床期的发生率(63.3%)显著高于其中PD临床期的发生率(29.4%,χ^(2)=7.401,P=0.007),MSA-P患者RBDSQ评分显著高于PD患者RBDSQ评分(6.6±3.9 vs.4.7±3.4,Z=-2.084,P=0.037)。PD及MSA-P RBDSQ得分与病程、UPDRSⅢ评分、MMSE评分及疾病进展率等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与PD组相比,MSA-P组前驱期及临床期RBD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认知功能正常的PD及MSA-P患者,RBDSQ评分与运动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多系统萎缩帕金森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下载PDF
青年型帕金森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宇宏 袁宝玉 张志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9-441,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50岁以前发病称为早发性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ism,EOP),分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21岁前起病)和青年型帕金森病(21岁至50岁间起病,you...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50岁以前发病称为早发性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ism,EOP),分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21岁前起病)和青年型帕金森病(21岁至50岁间起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Y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帕金森 PARKIN基因 PLA2G6基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军 刘春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4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停颤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8%,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1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疗效显著,而且对于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等多发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 风痰瘀阻帕金森综合征
下载PDF
10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 杨任民 吕达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0例青少年型 PD患者 (6例少年型 ,4例青年型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型 PD症状轻 ,无智力障碍及自主神经障碍 ,左旋多巴疗效显著 ,但易早期引起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0例青少年型 PD患者 (6例少年型 ,4例青年型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型 PD症状轻 ,无智力障碍及自主神经障碍 ,左旋多巴疗效显著 ,但易早期引起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其中 4例青年型 PD肌僵直明显 ,6例少年型 PD患者多表现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结论 青少年型 PD临床特征相近而与成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帕金森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青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附7例报道)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耀耀 周胜华 +1 位作者 张长国 严韬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9期1017-1018,1022,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型帕金森病(YOP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Y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发病年龄29~40岁),女1例(发病年龄38岁),均为缓慢起病,主要表现以姿势步态异常和不对称性肌强直为首发,渐进展为四肢不同程度受... 目的探讨青年型帕金森病(YOP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Y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发病年龄29~40岁),女1例(发病年龄38岁),均为缓慢起病,主要表现以姿势步态异常和不对称性肌强直为首发,渐进展为四肢不同程度受累和静止性震颤,临床症状轻,无明显智能损害及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对左旋多巴单药制剂反应好,较易出现不良反应。7例中有PD家族史3例(其中2例其父有帕金森病史,1例其哥哥及母亲有帕金森病史)。结论 YOPD的临床特点有别于中老年晚发型,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青年 临床特征 诊断
下载PDF
肌强直型帕金森病的辨证论治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园园 李燕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期45-46,共2页
肌强直是指椎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同时增高,表现为行动缓慢,姿势反射障碍,晚期出现冻结步态等症状,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文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肝阴亏耗型、阳虚寒凝型和痰瘀阻络型,并按此三... 肌强直是指椎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同时增高,表现为行动缓慢,姿势反射障碍,晚期出现冻结步态等症状,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文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肝阴亏耗型、阳虚寒凝型和痰瘀阻络型,并按此三型进行处方用药,取得较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强直帕金森 辨证论治 应用体会
下载PDF
Parkin相关的青少年型帕金森病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芳芳 李延峰 孙宏博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24,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19岁,大二学生。因"左下肢无力,行动慢5年"就诊于作者医院门诊。2008年冬出现左下肢无力,不爱活动,症状轻微,未在意。1年后左下肢行走不灵活,有时拖步,2年后左手变笨拙,写字速度慢,刷牙洗脸等精细活动不受影响。
关键词 青少年帕金森 PARKIN 临床
下载PDF
僵直型帕金森病的中医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文华 叶青 陈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2期3280-3283,共4页
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僵直型PD的国内研究文献,从PD的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熏洗等方面进行阐述,发现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改善PD的僵直少动症状,还能延缓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僵直帕金森 中医药 治疗 病因病机 综述
下载PDF
震颤型帕金森病中医诊治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文华 叶青 陈杰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6期526-529,共4页
帕金森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震颤型与僵直少动型,前者是最常见的类型,震颤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国内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药不仅能改善震颤型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还能延缓疾病进展,且... 帕金森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震颤型与僵直少动型,前者是最常见的类型,震颤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总结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国内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药不仅能改善震颤型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还能延缓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较高。从病因病机、中药治疗与针刺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帕金森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益肾逐瘀法治疗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艳敏 张华 +3 位作者 赵颖 张天琪 谭中建 刘岑 《河南中医》 2018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的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9例,均为右利手,将9例患者设为PD组。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的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9例,均为右利手,将9例患者设为PD组。正常对照组为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志愿者,均为右利手。PD组给予培元解痉汤加减治疗,正常对照组不作药物干预,比较不同观察时点PD相关量表分值。采集正常对照组及PD组治疗前后的f MRI数据,分析各组间不同脑区之间的FC。结果:PD组入组28 d时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评分较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NMSS、PDQ-39评分及入组28 d时UPDRSⅢ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形成的脑网络中杏仁核是一个重要节点,PD组治疗前右侧杏仁核与右侧壳核的FC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这两个区域的FC较治疗前减弱。结论: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PD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脑功能连接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少动帕金森 益肾逐瘀法 功能核磁共振 功能连接
下载PDF
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特点分析
17
作者 李璐 俞立强 +3 位作者 方琪 蔡秀英 孙淼 卢曼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分析1家系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JP)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J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遗传特点。结果该例患者为青少年男性,14岁起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行走不稳及运动迟缓,活动后易疲劳,在给予美多芭治疗后症状有明显... 目的分析1家系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JP)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J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遗传特点。结果该例患者为青少年男性,14岁起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行走不稳及运动迟缓,活动后易疲劳,在给予美多芭治疗后症状有明显缓解。随着病情进展,伴随有焦虑症状及睡眠障碍。Parkin基因测序检出PARK2基因4号外显子区域发现缺失突变。父母近亲结婚,并验证其父母为该位点的杂合性缺失,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临床症状及基因检测确诊为JP。结论JP是青少年起病,首发症状以运动迟缓多见,症状相对不典型,Parkin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对左旋多巴反应较好,异动症出现比较早,早期使用DBS治疗可能会减少运动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帕金森综合征 PARK2基因 临床特点 遗传特点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型抑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方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2期1766-1767,共2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型抑郁(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以上药物对患者HAMD、UPDS、HAMA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PD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西酞普...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型抑郁(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以上药物对患者HAMD、UPDS、HAMA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PD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53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AMD评分、UPDS评分、HA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略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UP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PD型抑郁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均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艾司西酞普兰在改善患者HAMD、HAMA、UPDS方面的作用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 疗效
下载PDF
以非运动症状起病的PLA2G6基因突变所致青年型帕金森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马倩 张红丽 +2 位作者 赵珺 邱峰 冯锦丽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以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起病的PLA2G6基因突变所致青年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YOPD)的临床、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以NMS起病... 目的探讨以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起病的PLA2G6基因突变所致青年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YOPD)的临床、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以NMS起病的PLA2G6基因突变所致YOPD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基因检测和诊治过程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男性,29岁,隐匿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伴行动迟缓,病情逐渐进展。头颅MRI示全脑萎缩征象。全外显基因检测发现PLA2G6基因纯合突变:c2222G>A(p.R741Q)。小剂量多巴丝肼治疗有效。既往文献报道的21例患者中,PLA2G6基因突变的YOPD发病前可出现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病情进展出现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部分患者头颅MRI提示脑萎缩,伴或不伴基底节区铁沉积。结论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是YOPD最常见的NMS,NMS可能在YOPD诊断前和病程中出现。在运动障碍出现之前,年轻人的抑郁、焦虑或人格改变等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精神心理疾病,PLA2G6基因检测可以确诊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运动症状 PLA2G6基因 青年帕金森 精神症状 痴呆
下载PDF
姿势不稳-步态困难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琛 安军 +2 位作者 赵猛 郑国华 李伟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姿势不稳—步态困难型帕金森病(PIG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MoCA量表评分将76例PIG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4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32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 目的探讨姿势不稳—步态困难型帕金森病(PIG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MoCA量表评分将76例PIG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4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32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PIG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T3水平低,TSH水平高(P均<0.05);两组T4水平比较,P>0.05。TSH水平是PIG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SH水平升高是PIG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认知功能障碍 帕金森 姿势不稳—步态困难帕金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