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TRODAT-1脑SPECT显像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1
作者 林志坚 张海鸥 +1 位作者 吴军 高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437-2439,共3页
目的:评价脑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SPECT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早期PD患... 目的:评价脑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SPECT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早期PD患者(Hoehn-Yahr 1级12例,2级9例)及15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99mTc-TRODAT-1SPECT脑显像,剂量为740 MBq。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及2个数学模型分别计算早期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双侧纹状体体积(V,cm3)、质量(W,g),代表相应部位的多巴胺转运蛋白功能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SPECT扫描示DAT核素密度集中于双侧纹状体呈红色,左右基本对称,双侧纹状体貌似“熊猫眼”。早期PD患者双侧纹状体DAT核素分布不均匀,形状各异,其体积和质量均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PD患者症状对侧纹状体体积和质量均显著低于症状同侧(P<0.01);Hoehn-Yahr 2级PD患者双侧纹状体DAT体积和质量均低于Hoehn-Yahr 1级PD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AT数量减少是PD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99mTc-TRODAT-1脑SPEC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膜转运蛋白质类/代谢 托烷类/诊断应用 有机锝化合物/诊断应用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帕金森病猴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玲 胡平 +5 位作者 吴克宁 黎锦如 刘焯霖 李春亿 李伟明 潘勇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6,F00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吡贝地尔治疗对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正常恒河猴经右侧颈总动脉注射 (一次或多次 ) 1 甲基 4 苯基 1,2 ,3,6 四氢吡啶 (MPTP)制备成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 ,...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吡贝地尔治疗对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正常恒河猴经右侧颈总动脉注射 (一次或多次 ) 1 甲基 4 苯基 1,2 ,3,6 四氢吡啶 (MPTP)制备成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 ,术后 5~ 6周给于吡贝地尔 (泰舒达 )治疗。定期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 TRODAT 1SPECT显像 ,测量两侧纹状体及小脑的放射性摄取计数 ,计算两侧纹状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 (r)和不对称指数 (AI)。【结果】正常猴两侧纹状体的 r接近 ,AI- 5 2 8~ 6 11;右侧颈总动脉注射MPTP后的模型猴右侧纹状体的 r降低及 AI增大比非模型猴更明显。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双侧纹状体的r同向变化 ,右侧改变更明显 ;治疗组的AI大部分升高 ;非治疗组的AI均降低。【结论】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 TRODAT 1SPECT显像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转运体 帕金森病/诊断 帕金森病/治疗 TRODAT-1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吡贝地尔 猕猴属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青 张世忠 徐如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102-3103,共2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原发性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目前虽然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外科立体定向下丘脑核团毁损手术、埋置深部脑刺激器以及最近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但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有优缺点,而且所有... 帕金森病是一种原发性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目前虽然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外科立体定向下丘脑核团毁损手术、埋置深部脑刺激器以及最近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但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有优缺点,而且所有的方法都不能够完全根治该病,只能是缓解现有的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自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治疗 帕金森病/诊断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作用
4
作者 刘其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2375-2378,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氏病居第二位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影响超过50岁人口的约1%^[1]。目前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作出PD的诊断。在临... 帕金森病(PD)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氏病居第二位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影响超过50岁人口的约1%^[1]。目前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作出PD的诊断。在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疾病时,诊断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而以英国和加拿大脑库为基础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PD临床诊断的错误率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磁共振成像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特发性震颤误诊为帕金森病21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汤永新 范波胜 +2 位作者 张海琴 肖俊杰 魏艳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震颤/诊断 帕金森病/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帕金森病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相关性23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龚晓慧 赵珉珉 +1 位作者 赵政凯 刘培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5148-5149,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颅脑影像学(MRI、CT)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收治的23例PD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19例查CT,4例查MRI,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CT中,13例存在不同程度脑萎缩;4例MRI,其中2例颞叶萎缩,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颅脑影像学(MRI、CT)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收治的23例PD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19例查CT,4例查MRI,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CT中,13例存在不同程度脑萎缩;4例MRI,其中2例颞叶萎缩,2例基底节萎缩.依照影像学改变可分为非异常组、异常组、明显异常组.其临床表现,非异常组临床症状较轻,异常组临床症状较重,明显异常组临床症状重~极重.结论:PD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脑萎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症状不典型帕金森病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分析
7
作者 张耀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10-611,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误诊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诊断
下载PDF
酷似帕金森氏病的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2例分析
8
作者 刘秋华 黄勤 +7 位作者 黄新 张鉴文 黄进能 胡栓贵 朱寿鸿 李亚平 洪翰明 黄珩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6期6211-6211,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断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46例分析
9
作者 潘广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2182-21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方法:46例符合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VP患者以强直性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为主,伴有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及智能障碍。头部CT显示基...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方法:46例符合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VP患者以强直性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为主,伴有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及智能障碍。头部CT显示基底节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局限性或普遍性脑萎缩。结论:VP的临床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对多巴胺制剂的疗效,基础治疗结合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继发性/病理学/诊断/治疗 人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形态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江 张沁 +5 位作者 徐国旭 毛成洁 刘晶 张艳林 刘春风 罗蔚锋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形态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 方法 37例PD患者74只眼(PD组)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32名健康体检者64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技术对两组...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形态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 方法 37例PD患者74只眼(PD组)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32名健康体检者64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技术对两组受检眼黄斑区行 5 线扫描和512×128黄斑体积扫描;采用视盘容积200×200扫描模式对视盘进行扫描。对比观察两组受检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体积及视盘旁、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D患眼SD-OCT测量指标与其年龄、病程、Hoehn-Yahr及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SD-OCT检查结果显示,PD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黄斑体积较对照组受检眼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6、?3.410,P=0.012、0.001);两组受检眼之间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3,P=0.644)。两组受检眼之间视盘旁(t=?1.645,P=0.102)、上方(t=?0.775,P=0.439)、下方(t=?1.844,P=0.067)、鼻侧(t=?0.344,P=0.732)、颞侧(t=?0.541,P=0.590)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组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体积、CFT及视盘旁、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与其年龄、病程、Hoehn-Yahr及UPDRSⅢ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PD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薄,黄斑体积变小;CFT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黄斑/病理学 神经纤维/病理学 视网膜/病理生理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与视野平均缺损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颖 戴惟葭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 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及其与视野平均缺损深度(MD)的关系。方法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临床确诊为早期PD的15例患者15只眼和18名健康人18只眼进行检查。选择内注视方式,以视盘中... 目的 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及其与视野平均缺损深度(MD)的关系。方法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临床确诊为早期PD的15例患者15只眼和18名健康人18只眼进行检查。选择内注视方式,以视盘中心为圆心、直径为3.46mm的环形扫描。扫描分为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8个象限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8个象限的RNFI,厚度及平均RNFL厚度。采用Humphrey-750全自动视野计对早期PD患者进行中心30—2视野检测,记录MD值,并用直线相关和回归法分析早期PD患者平均RNFL厚度与MD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32.7±17.4)、(141.5±15.3)、(83.7±22.3)、(83.2±17.5)、(120.8±21.2)、(117.9±24.5)、(109.6±20.6)、(110.2±27.7)、(109.9±8.5)μm,早期PD患者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28.1±25.3)、(128.6±13.2)、(68.7±13.5)、(76.5±17.8)、(102.6±23.7)、(103.3±14.1)、(101.2±20.9)、(96.6±15.0)、(102.3±11.9)μm。2组比较,下方、颞侧、颞上、颞下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5,2.700,2.330,2.153,2.131;P=0.014,0.011,0.026,0.040,0.041)。早期PD患者平均RNFL厚度与MD呈负相关(t=-0.933,P〈0.0001)。结论早期PD患者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颞上、颞下、鼻上、鼻下RNFL厚度较正常者明显变薄;早期PD患者的RNFL厚度与MD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利用 视野检查法/利用
原文传递
行动迟缓误诊为帕金森病35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萍 黄远桃 李远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3期3143-3144,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