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樱君 吴爱武 +2 位作者 余健敏 张惠丽 戴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55-3260,共6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帕金森病(PD)及抑郁症(DD)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DPD的细胞因子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患者(22例DPD,33例PD,22例DD)及23例健康志愿者其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帕金森病(PD)及抑郁症(DD)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DPD的细胞因子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患者(22例DPD,33例PD,22例DD)及23例健康志愿者其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并对DPD患者进行相关量表评估。结果 DPD、PD及DD患者外周血清中IL-6和TNF-α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IL-18未见变化;DPD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其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但IL-18未见变化;细胞因子水平在DPD患者性别和抑郁严重程度不同中无差异;同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DPD的UPDRS-Ⅲ、H&Y分期、MMSE以及HAMD-24评分不相关。结论外周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可能是DPD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但外周血清IL-18的作用暂不能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IL-6 IL-18 TNF-Α
下载PDF
路优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会喜 高敬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85-86,共2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抑郁症状、自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抑郁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体质量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伏泰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焦亚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37-37,4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丁苯酞治疗)和对照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治疗)。采用统计学分... 目的:观察分析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丁苯酞治疗)和对照组(31例,应用美多芭、盐酸舍曲林片治疗)。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UPDRS(帕金森统一分量表)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UPDR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较治疗前HAMD评分、UPDR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史鑫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合并抑...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AMD、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UPDS及HA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UPDS及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UPDS及HAMA评分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比对照组73.81%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治疗,且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5
作者 方翠霓 宋涛 +2 位作者 邓景贵 刘佳 黄蕾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31-32,共2页
目的: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后,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合并抑... 目的: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后,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患有帕金森病。对两组患者进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认知功能及P300检测。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uPDRSI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UPDRS总分、uPDRSff、UPDRSⅢ评分元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UPDRS总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MMSE、VFT、TOL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VFT、TOL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后MMSE、VFT、TOL也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L、Amp治疗前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