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色神话——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1
作者 章佳妮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简·爱》这部小说中也有着帝国主义意识的隐性结构、隐性话语,展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种种文化上的特点,显示了文化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帝国主义意识 女权主义 文化
原文传递
妖魔化塑造与认知暴力——《缅甸岁月》中的帝国主义霸权话语批判
2
作者 蒋云云 许庆红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4-49,共6页
乔治·奥威尔在《缅甸岁月》中将缅甸女性降级为"物"与"兽"的他者,并着重刻画了她们的自我否定与集体堕落。借助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帝国主义公理性的意识形态"和"属下"概念... 乔治·奥威尔在《缅甸岁月》中将缅甸女性降级为"物"与"兽"的他者,并着重刻画了她们的自我否定与集体堕落。借助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帝国主义公理性的意识形态"和"属下"概念分析这一现象,发现奥威尔的帝国主义霸权话语在对第三世界女性进行妖魔化塑造的同时,对她们施加了认知暴力,使她们成了"不能说话"的属下。奥威尔在文本中掩盖了白人对第三世界女性的剥削与压迫,为大英帝国修筑了一条"合法"的殖民之路。该发现有助于读者认清奥威尔的种族主义和男权至上的思想以及他扮演的帝国主义同谋者的真实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岁月》 斯皮瓦克 妖魔化塑造 认知暴力 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大同社会”背后的帝国心态与殖民意识——骚塞长诗《麦多克》中的主人公身份转换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迪 李增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1-85,共5页
威尔士王子麦多克在长诗《麦多克》中的身份转换深深折射出诗人骚塞的帝国主义意识。麦多克从美洲大陆的陌生来客到部落首领,最后成为"唯一的领主",身份变化与其登陆美洲,占领攫取土地、采取武力征服和文化同化本土部落政策... 威尔士王子麦多克在长诗《麦多克》中的身份转换深深折射出诗人骚塞的帝国主义意识。麦多克从美洲大陆的陌生来客到部落首领,最后成为"唯一的领主",身份变化与其登陆美洲,占领攫取土地、采取武力征服和文化同化本土部落政策、继而对其进行殖民统治的步伐相一致。借长诗中麦多克在美洲大陆身份转换的叙述,骚塞隐藏于"大同社会"构想背后的帝国优越意识和帝国殖民主义意识在占领土地、武力征服和文化同化本土居民的统治过程中渐次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骚塞 《麦多克》 帝国主义意识
下载PDF
论《马丁·伊登》的空间性与美国梦书写
4
作者 张阳阳 《语文学刊》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马丁·伊登》展现了主人公马丁·伊登在美国梦破灭后自杀的悲剧。作者杰克·伦敦在小说中通过呈现马丁不同的空间运动轨迹,揭示了空间实践对美国梦的参与:奥克兰和伯克利两座城市,一方面,推动马丁物质上的成功,物化了美国... 《马丁·伊登》展现了主人公马丁·伊登在美国梦破灭后自杀的悲剧。作者杰克·伦敦在小说中通过呈现马丁不同的空间运动轨迹,揭示了空间实践对美国梦的参与:奥克兰和伯克利两座城市,一方面,推动马丁物质上的成功,物化了美国梦;另一方面,参与了美国梦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马丁的压迫,从而推动美国梦价值体系的国内帝国主义化。马丁在城市中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塑造,转而对南太平洋地区进行他者想象性建构,体现出美国梦的国际帝国主义化。《马丁·伊登》通过书写城市空间与南太平洋地理空间的社会性、历史性与政治性,从而呈现美国梦的拜物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帝国主义化,从而批判美国梦的虚伪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伊登》 空间 美国梦 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5
作者 田新文 杨永华 《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意识形态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之一。笔者通过意识形态与科技哲学中的"范型"这一概念的对比,从三个层次即世界观、价值标准以及特殊的意识形态,对其概念做出说明。从20世纪初到现在,国际上曾经主要有过以下三种意识形态:帝国... 意识形态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之一。笔者通过意识形态与科技哲学中的"范型"这一概念的对比,从三个层次即世界观、价值标准以及特殊的意识形态,对其概念做出说明。从20世纪初到现在,国际上曾经主要有过以下三种意识形态: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镜象"式的意识形态以及维持现状的意识形态。通过对这三种主要的意识形态的分析,笔者认为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主要起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影响一国的外交政策、对政策作出合理化说明以及凝聚国内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范型 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镜象”式的意识形态 维持现状的意识形态
下载PDF
虚幻的美国西部神话——二元对立视角下的《血色子午线》
6
作者 杨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7-60,共4页
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美国西部边境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血色子午线》讲述了主人公"那小孩"的西行之旅。本文拟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策略,从暴力与仁慈、服从与反抗,宗教与科学三个方面的对立来解析《血色... 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美国西部边境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血色子午线》讲述了主人公"那小孩"的西行之旅。本文拟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策略,从暴力与仁慈、服从与反抗,宗教与科学三个方面的对立来解析《血色子午线》,揭示了新旧西部观差异的根源。进而引发读者对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血色子午线》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 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评《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
7
作者 李贵连 《环球法律评论》 200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关键词 《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 台湾省 黄静嘉 日本 殖民地 “殖民统治” 帝国主义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