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M.库切:抵制中心的帝国流散者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文惠 《德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7-31,共5页
由于历史和自身经验的原因,南非白人作家库切,面临着一种身份认同危机:从族裔上讲,他属于欧洲,但却对欧洲的意识予以抵制;他虽然同情非洲黑人的不幸,却又无法拥有和进入黑非洲的文化传统,他的文化身份具有明显的混杂性特征,他只能以中... 由于历史和自身经验的原因,南非白人作家库切,面临着一种身份认同危机:从族裔上讲,他属于欧洲,但却对欧洲的意识予以抵制;他虽然同情非洲黑人的不幸,却又无法拥有和进入黑非洲的文化传统,他的文化身份具有明显的混杂性特征,他只能以中间人的身份在历史的移位造成的文化夹缝中进行调适和协商,以期能最终实现消除了种族差异的理想的南非国民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库切 抵制中心 帝国流散者 混杂性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笔下英裔帝国流散者大海情结研究
2
作者 刘玉环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
多丽丝·莱辛笔下殖民前期英裔帝国流散者的大海情结体现出“殖民—冒险”模式,即期待到海外开疆拓土、发财致富;为英国航海事业和海外殖民而骄傲,为自身的航海能力而自豪;对英国海军充满向往。这代表了英国海洋文学中帝国流散书写... 多丽丝·莱辛笔下殖民前期英裔帝国流散者的大海情结体现出“殖民—冒险”模式,即期待到海外开疆拓土、发财致富;为英国航海事业和海外殖民而骄傲,为自身的航海能力而自豪;对英国海军充满向往。这代表了英国海洋文学中帝国流散书写的主流,但莱辛对这种大海情结冷眼旁观。莱辛见证了20世纪中期英国航海事业和海外殖民的衰弱,其笔下殖民末期英裔帝国流散者的大海情结表现出“回归故土—逆向征服”模式,即将大海当作逃离贫穷殖民地、回归故土的通道;意识到英国航海事业、海外殖民的衰弱;渴望回归英格兰。这是莱辛对英国海洋文学内涵的发展,也是莱辛还原殖民真相、解构“殖民—冒险神话”的途径,开启了战后英国海洋文学中的帝国反思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英裔帝国流散者 大海情结 征服异邦 回归故土
下载PDF
帝国流散,世界主义的城市空间与上海西方音乐史:日本音乐家与上海音乐协会交响乐团(1942~1945)个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汤亚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63,6,共18页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工部局乐队被侵华日军当局接管,改名为"上海音乐协会交响乐团"。许多当时的记录表明,众多的日本音乐家参与了该乐队的演出。在这支日军主导的乐队里,日本音乐家同白俄、德奥、意大利(其中有不少...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工部局乐队被侵华日军当局接管,改名为"上海音乐协会交响乐团"。许多当时的记录表明,众多的日本音乐家参与了该乐队的演出。在这支日军主导的乐队里,日本音乐家同白俄、德奥、意大利(其中有不少犹太人)音乐家组成了一支音乐多国"部队"。从文化政治的层面来看,那是日本人反对白种人的政治理想的"大东亚共荣圈"结出的一颗文化果实。文章探讨日本如何在上海这个"帝国海外流散地"、多民族的世界主义大都会的空间里,实现自己的"帝国计划"。同时,文章也试图在全球的语境下展示一部上海的"欧洲"音乐"流散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流散 世界主义 城市空间 上海西方音乐史 日本音乐家 上海音乐协会交响乐团
下载PDF
“根的神话”——多丽丝·莱辛笔下南非白人的帝国流散意识
4
作者 刘玉环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1-83,共3页
作为南非英国殖民者的后代,多丽丝·莱辛在非洲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二战"后回到英国,属于流散作家。莱辛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南非白人殖民者,他们是"帝国流散者",即为殖民离开故国来到居住国的流散群体。这些南非... 作为南非英国殖民者的后代,多丽丝·莱辛在非洲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二战"后回到英国,属于流散作家。莱辛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南非白人殖民者,他们是"帝国流散者",即为殖民离开故国来到居住国的流散群体。这些南非白人的流散意识表现为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的坚守、对居住国非洲的疏离。因此,他们倾向于理想化英国,固守英国生活模式,对英国怀着回归渴望。南非白人对"根的神话"的坚守不是特例,而是帝国流散者的普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南非白人 帝国流散意识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的跨文化经历及其创作中的流散情结
5
作者 刘玉环 周桂君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8,共5页
多丽丝·莱辛在创作中体现出的流散情结,源于其自身的跨文化经历,这也是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作家的共性。对于非洲,莱辛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她从局内、局外双重视角再现了非洲,这是非洲流散;作为英国作家,莱辛批判了英国殖民给非洲、也... 多丽丝·莱辛在创作中体现出的流散情结,源于其自身的跨文化经历,这也是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作家的共性。对于非洲,莱辛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她从局内、局外双重视角再现了非洲,这是非洲流散;作为英国作家,莱辛批判了英国殖民给非洲、也给白人造成的伤害,这是帝国流散;莱辛借助想象反观全人类文明,体现出有机的整体社会观,这是人类流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跨文化 非洲流散 帝国流散 人类流散
下载PDF
两个隐喻:关于拜伦的歌剧和狗的出场——库切小说《耻》之再细读 被引量:17
6
作者 蔡圣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关于拜伦的歌剧和狗的出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隐喻,且一直为论者所回避。拜伦的诗性情感、人诗合一、以及流散文人的写作状态和孤岛意识是揭开这一隐喻的关键。狗在作品中大量出演直接影射了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白人的两难处境和无奈的选... 关于拜伦的歌剧和狗的出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隐喻,且一直为论者所回避。拜伦的诗性情感、人诗合一、以及流散文人的写作状态和孤岛意识是揭开这一隐喻的关键。狗在作品中大量出演直接影射了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白人的两难处境和无奈的选择,而且将女主人公的未来观作为彼岸及可能实现的和谐也寓意在斗牛狗凯蒂的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隐喻 帝国流散 彼岸 文化身份
下载PDF
神话的解构与自我解剖——再论库切对后殖民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圣勤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5,共7页
库切从帝国流散群的白人知识分子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西方中心文化及经典概念本身的解构,对帝国文学神话的解构,以及对帝国内部意识的自我解剖,建构起他的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学思想:殖民主义不仅伤害了殖民地的被殖民者,对殖民者后裔,即帝... 库切从帝国流散群的白人知识分子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西方中心文化及经典概念本身的解构,对帝国文学神话的解构,以及对帝国内部意识的自我解剖,建构起他的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学思想:殖民主义不仅伤害了殖民地的被殖民者,对殖民者后裔,即帝国流散群体(夹缝人)也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两者共同处在文化的选择与困惑之中。以"白人"与"非白人"的种族对立的研究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库切发现了后殖民理论的空白——即生存在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的帝国流散群体的白人后裔的生存状况和文学书写,这一领域是现代性批判中的另一个新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文论 帝国流散 孤岛意识 后殖民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