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元杂剧中〔带云〕结构的作用及其形变意义——以元杂剧四大悲剧为例
1
作者 陆永俊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0期35-38,共4页
元杂剧中的〔带云〕结构一般出现在两个位置,其中又存在四种变型。就研究杂剧中的〔带云〕结构而言,《梧桐雨》具有"元典"的意义。以《梧桐雨》文本为例,指出"曲牌间的〔带云〕结构"在文本层面存在"雅俗变奏&q... 元杂剧中的〔带云〕结构一般出现在两个位置,其中又存在四种变型。就研究杂剧中的〔带云〕结构而言,《梧桐雨》具有"元典"的意义。以《梧桐雨》文本为例,指出"曲牌间的〔带云〕结构"在文本层面存在"雅俗变奏"与"快慢变频"的作用,在舞台张力层面存在"增补情节"与"演员独白"的作用;继而横向比较元杂剧四大悲剧中〔带云〕的类型、频次及其复合连用的作用,以探究"曲牌内的〔带云〕结构"的作用与意义,指出〔带云〕结构对杂文研究的意义或在于提供了一种为作品创作时间排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云 《梧桐雨》 元杂剧
下载PDF
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到永仁、攀枝花开展《成昆经济带云南北大门建设规划》调研
2
作者 李玲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 2012年第4期2-2,81,共2页
为加快推进楚雄与攀枝花等地的合作,把永仁建设成为成昆经济带云南北大门,2012年7月,由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组成的调研组深入永仁、攀枝花开展调研。
关键词 政府研究室 永仁 带云 建设规划
下载PDF
武夷-云开造山带早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富钪风化壳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3
作者 周美夫 赵文 +6 位作者 周岱 杨胜标 申宇 王振朝 漆亮 王敏 陈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6,共14页
本文首次报道华南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缘的兰排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富钪(Sc)风化壳,初步计算获得区域内钪的潜在资源为524~566 t,为一潜在大型风化壳型钪矿。兰排岩体呈小型岩株侵入到永和闪长质岩体内,主要由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 本文首次报道华南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缘的兰排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富钪(Sc)风化壳,初步计算获得区域内钪的潜在资源为524~566 t,为一潜在大型风化壳型钪矿。兰排岩体呈小型岩株侵入到永和闪长质岩体内,主要由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组成,辉石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28.3±2.0)Ma(MSWD=0.92)。镁铁-超镁铁质岩全岩w(TFe_(2)O_(3))为12.1%~18.7%,其中辉石岩钪含量为44×10^(–6)~97×10^(–6),总体高于橄榄岩(20×10^(–6)~89×10^(–6))和辉长岩(28×10^(–6)~48×10^(–6))。兰排这类富钪岩石组合与以往认为富钪的碳酸岩-碱性岩体和阿拉斯加型岩体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钪成矿母岩类型,推测碰撞后陆内伸展诱发富钪地幔源区熔融可能是富钪母岩浆形成的重要机制。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上部发育完整的风化壳剖面,可分为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全风化层的上部富集铁(氢)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而中下部以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为主。半风化层除了包含蒙脱石等黏土矿物,还包括铁钛氧化物及辉石等硅酸盐矿物或相关蚀变矿物。风化壳样品的Sc含量为21×10^(–6)~304×10^(–6),富集程度最高可达相应基岩的3倍以上。其中,钪含量最高的样品主要分布在铁氧化物最富集的全风化层上部,其钪含量多数超过100×10^(–6)。风化壳钪含量与红土化指数(IOL)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红土化过程对风化壳钪的富集有显著影响。初步研究认为钪在风化壳红土化过程中经历了活化-迁移-沉淀的多阶段富集过程:1)风化早期钪以类质同象替换的形式赋存在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中;2)风化后期磁铁矿和蒙脱石溶解,钪赋存在以铁(氢)氧化物为主的矿物中,并达到最高程度的富集(Sc>100×10^(–6));3)风化晚期铁(氢)氧化物溶解,一部分钪向下迁移到特定层位。兰排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富钪风化壳的发现弥补了我国高品位风化壳型钪矿床的空白,丰富了成矿母岩的类型,为华南早古生代成矿作用的理论研究和战略性矿产的找矿勘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型钪矿床 武夷-开造山 镁铁-超镁铁质岩 红土化指数
下载PDF
台风螺旋云带骨架跟踪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凯 黄峰 罗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用紧邻交叉点的已跟踪编码过的一段象素点的编码信息,用最小二乘法向前作线性预测,求出交叉点处下一步的预测搜索方向,当用线性预测方法无法求出预测方向时,则计算交叉点前的已跟踪编码过的一段象素点的平均链码值作为预测搜索方向,最... 用紧邻交叉点的已跟踪编码过的一段象素点的编码信息,用最小二乘法向前作线性预测,求出交叉点处下一步的预测搜索方向,当用线性预测方法无法求出预测方向时,则计算交叉点前的已跟踪编码过的一段象素点的平均链码值作为预测搜索方向,最后以交叉点的各邻点方向中与预测搜索方向最接近的方向作为下一点的搜索方向。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基于链码的跟踪在交叉点处容易发生迷向的现象,同时跟踪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MAN链码 线性预测 骨架跟踪 台风 自动定位 螺旋 图象处理
下载PDF
用SSM/I微波遥感图像分析海上台风的螺旋云带 被引量:8
5
作者 游然 许健民 张文建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7-485,共9页
文中介绍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专用微波成像仪 (SSM /I)上各通道的特性 ,分析了大气中各种粒子 (尤其是云滴和降水滴 )对各通道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效应。通过对SSM /I图像上台风单通道剖面、双通道散点图的分析 ,揭示了台风在微波图像上表... 文中介绍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专用微波成像仪 (SSM /I)上各通道的特性 ,分析了大气中各种粒子 (尤其是云滴和降水滴 )对各通道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效应。通过对SSM /I图像上台风单通道剖面、双通道散点图的分析 ,揭示了台风在微波图像上表现形式的内在物理原因。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一个降水指数 ,方法是 :将 85 .5GHz的吸收段对称拉伸到散射段的延长线上 ,然后求归一化后的 19.35 ,37.0GHz和经拉伸处理的 85 .5GHz图像 3者的平均值。 3个通道合成降水指数克服了 37.0GHz对大雨滴不敏感 ,和 85 .5GHz对中等大小雨滴不敏感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SSM/I 微波遥感 台风螺旋 降水滴 散射效应 吸收
下载PDF
热带气旋螺旋云带动力不稳定的性质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泓 张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9,共9页
热带气旋螺旋云带的不对称特征,在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动力性质的研究是整个热带气旋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别对一个正压无辐散涡旋模型和正压原始方程涡旋模型进行线性化,采用标准模方法计算扰动的谱... 热带气旋螺旋云带的不对称特征,在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动力性质的研究是整个热带气旋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别对一个正压无辐散涡旋模型和正压原始方程涡旋模型进行线性化,采用标准模方法计算扰动的谱点和谱函数,研究扰动在基本流场中的不稳定问题,从而讨论了热带气旋中螺旋云带动力不稳定的性质。将一指定的基流廓线代入这两个模型,均会出现不稳定扰动。前者的流动为涡旋运动,仅在不稳定扰动的两个峰值之间可以看出螺旋状的结构特征,在距涡旋中心140km的外围,不稳定扰动沿径向没有波动分布,没有螺旋云带状结构。此处相应于涡旋Rossby波的停滞半径(stagnation radius),在此半径之内出现的螺旋结构称为内螺旋云带,而在此半径之外出现的螺旋云带称为外螺旋云带。也就是说前者仅出现了眼壁(最大风速半径之内的最大扰动中心)、内螺旋云带,而后者则出现了眼壁、内螺旋云带和外螺旋云带。这说明滤去重力惯性波的正压无辐散涡旋模型(前者)只适合于解释热带气旋不稳定内螺旋云带的形成和结构,当综合考虑不稳定内、外螺旋云带的形成时,水平辐合、辐散的作用不能忽略,此时必须要用正压涡旋模型(后者)。在该模型中因最不稳定扰动随涡旋半径的不同,其分别体现了涡旋Rossby波和重力惯性波的特点,故其是不稳定的涡旋Rossby-重力惯性混合波,其不稳定的性质是非平衡的。由此可知,要同时解释内、外螺旋云带的生成和结构,则非平衡的涡旋Rossby-重力惯性混合波不稳定理论应是更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 螺旋 非平衡不稳定 Rossby-重力惯性 混合波
下载PDF
云开造山带强过铝深熔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62
7
作者 彭松柏 金振民 +4 位作者 刘云华 付建明 何龙清 蔡明海 王彦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云开造山带条带—眼球状(环斑)深熔花岗岩(含紫苏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花岗岩的A/ CNK>1.1,CaO/Na2O=0.62-1.61(平均0.94,大于0.3),Al2O3/TiO=16.6-60.6(平均23.68),高场强元素Ta、Nb、Zr 亏损,具... 云开造山带条带—眼球状(环斑)深熔花岗岩(含紫苏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花岗岩的A/ CNK>1.1,CaO/Na2O=0.62-1.61(平均0.94,大于0.3),Al2O3/TiO=16.6-60.6(平均23.68),高场强元素Ta、Nb、Zr 亏损,具大陆边缘俯冲-碰撞造山带后碰撞构造环境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紫苏花岗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Al2O3/TiO(平均17.82)明显低于条带-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Al2O3/TiO(平均29.55),显示其形成温度更高,并具A型花岗岩的演化特征.而且从高钾钙碱性条带-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到钙碱性紫苏花岗岩、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由(465±10)Ma、(467±10)Ma变为(435±11)Ma、(413±8)Ma,表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加里东期发生了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伸展—拆沉—底侵岩浆岩作用,并且后期又经历了海西—印支期挤压抬升和伸展揭顶作用的改造,这也为华南存在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的洋-陆俯冲-碰撞造山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造山 加里东期 强过铝深熔花岗岩 后碰撞构造环境 伸展-拆沉-底侵作用.
下载PDF
登陆过程中热带风暴“黄蜂”螺旋云带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子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56-64,共9页
分析了热带风暴“黄蜂”在登陆过程中逐小时高分辨红外云图上的螺旋云带及其强对流云团的变化规律。从强对流云团发展为主螺旋云带的演变过程中,螺旋云带主要表现为其前端的对流逐渐加强,其余部分逐渐减弱,以及前端的强对流云团总体表... 分析了热带风暴“黄蜂”在登陆过程中逐小时高分辨红外云图上的螺旋云带及其强对流云团的变化规律。从强对流云团发展为主螺旋云带的演变过程中,螺旋云带主要表现为其前端的对流逐渐加强,其余部分逐渐减弱,以及前端的强对流云团总体表现为旋入运动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其余部分的云团总体表现为远离中心等的特征。初步探讨了螺旋云带结构变化与风暴强度之间的关系和“黄蜂”在登陆后迅速减弱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 螺旋 登陆
下载PDF
云开造山带条带-眼球状(环斑)强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及成因 被引量:8
9
作者 彭松柏 金振民 +4 位作者 付建明 刘云华 何龙清 蔡明海 王彦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7期1238-1246,共9页
云开造山带广泛出露的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质岩石及紫苏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离子探针(SHRIMP)定年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为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并且是高温俯冲-碰撞后构造环境形成的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 云开造山带广泛出露的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质岩石及紫苏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离子探针(SHRIMP)定年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为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并且是高温俯冲-碰撞后构造环境形成的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条带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到钙碱性紫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逐渐变新,岩浆结晶锆石SHRIMP年龄由(465±10)Ma、(467±10)Ma变为(435±11)Ma、(413±8)Ma,侵入辉长岩的Sm-Nd矿物-岩石等时线年龄为(392±53)Ma,并主要形成于俯冲-碰撞转换为碰撞后底侵-伸展的构造环境,其中紫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具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侵入辉长岩的形成则标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束和大陆伸展作用环境的开始。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岩及紫苏花岗岩中尽管存在四堡期(格林威尔)造山事件的重要信息,但它们应代表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俯冲-碰撞后拆沉-底侵-伸展作用构造环境岩浆岩活动的产物,并且经历了印支期的挤压抬升和伸展揭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造山 -眼球状(环斑)强过铝花岗岩 A型花岗岩 碰撞后构造环境 底侵-伸展作用
下载PDF
“灿鸿”减弱为温带气旋过程中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10
作者 孙琪 李兴权 +1 位作者 徐玥 杨娃娃 《黑龙江气象》 2016年第3期11-12,15,共3页
1引言 卫星观测具有较大的空间覆盖率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快速对大范围环流系统的分布做出全面的监测,已经成为监测和预报业务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FY-2G已经投入业务应用,并提供半小时一次的卫星图像,可以更细致地分辨系统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 卫星图资料 气旋 暖锋 环流系统 移动路径 卫星图像 螺旋 气旋发展 冷槽 预报业务
下载PDF
1323号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列车效应”特征及形成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煜 李靓靓 +3 位作者 朱业 张红蕾 刘瑞 翟国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9-392,共14页
本文针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出现"列车效应"的特征及形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浙江钱塘江湾南岸持续性降水中具有"列车效应"特征,按照雨带的稳定位置,将其分为两次"列车效应"过... 本文针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出现"列车效应"的特征及形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浙江钱塘江湾南岸持续性降水中具有"列车效应"特征,按照雨带的稳定位置,将其分为两次"列车效应"过程,时间跨度都在3~4小时左右,空间跨度在1~2个经度距离;暴雨区呈现出带状特征,降水效率高,每小时降水超过25 mm并向前线性传播;台风螺旋云带中强度在35 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也呈现线性带状结构;降水带走向和雷达回波运动方向与台风中心运动方向产生了大致在25°以上的向右偏离。从"列车效应"的形成来看,高空引导气流的方向和地面中尺度扰动辐合带走向与"列车效应"中对流单体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为其呈近线性排列提供依据。沿海形成的中尺度扰动辐合或扰动涡旋,为螺旋云带中对流在沿海地区发生或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形成了对流云的快速增长和后续发展的启动和维持机制,对于"列车效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列车效应 台风暴雨 中尺度滤波 中尺度辐合
下载PDF
“苏拉”台前强螺旋云带辐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亚钦 夏园锋 +1 位作者 翟国庆 黄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75-1285,共11页
为了研究爆发式发展的台风苏拉台前强螺旋云带,采用多种实况资料,运用风场分解、Shuman-Shapiro滤波、雷达回波相关性跟踪(TREC)反演风场等方法对其辐合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尺度滤波场、变风场以及风场分解后的辐散风可见,螺旋... 为了研究爆发式发展的台风苏拉台前强螺旋云带,采用多种实况资料,运用风场分解、Shuman-Shapiro滤波、雷达回波相关性跟踪(TREC)反演风场等方法对其辐合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尺度滤波场、变风场以及风场分解后的辐散风可见,螺旋云带形成于大范围辐合背景下。在低层,旋转风是水平动能输入的主要贡献者,它加强了低层动量堆积,辐散风则加强了风场水平辐合;在高层,辐散风是动能输出的主要贡献者,辐散风的增强,加强了高空辐散。旋转风和辐散风的不同配置形成了强上升运动,从而促进了强螺旋云带的发展。对地面风场进行中尺度滤波后,在选取的两个关键区内可见明显的中尺度辐合或涡旋,且辐合在更高层仍有一定的反映。中小尺度辐合与螺旋云带中对流云团的发展相互对应、相互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中尺度辐合 风场分解 中尺度滤波
下载PDF
纵向云带环境下海南岛降水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明 《广西气象》 2003年第4期17-18,23,共3页
分析纵向云带环境下,海南岛降水过程的相关系统配置和物理量的时间演变特征。
关键词 纵向 涡度垂直分量 假湿球位温 降水 时间演变特征
下载PDF
“海贝思”残留螺旋云带的中尺度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德花 张伟 +1 位作者 尹烈 孙琼博 《暴雨灾害》 201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登陆热带气旋(TC)"海贝思"减弱为热带低压(TD)后的残留云带造成的中尺度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余低压环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登陆热带气旋(TC)"海贝思"减弱为热带低压(TD)后的残留云带造成的中尺度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余低压环流带来的强降水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属于典型的台风螺旋云带中尺度雨团;西南和东南急流的暖式切变、辐合和辐散中心与高低层次级环流的耦合发展,均有利于螺旋云带中的中尺度系统发展。另外,分析利用单雷达反演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场的VAP扩展应用方法反演的风场,进一步证实了残余低压的螺旋云带中存在明显的围绕TD中心的中尺度螺旋结构,强降水主要由TD螺旋云带下的中尺度雨团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螺旋 中尺度结构 VPA扩展反演
下载PDF
9309号热带气旋东北部螺旋云带初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有暹 陈林铫 《广东气象》 1994年第3期5-9,共5页
本文利用静止卫星高分辨红外云图对9309号热带气旋东北部螺旋云带作初步分析,根据其基本特征,与前人给出的结果作比较;同时分析其活动对深圳市降水的贡献,总结出一些定性预报依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气旋 螺旋 初步分析
下载PDF
台风生成的卫星云图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卫民 吴晓彤 +1 位作者 陈信雄 包澄澜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对1993~1999年近100个台风过程作了卫星云图特征分析,并计算了10个过程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结合旬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以研究台风生成前期的特征条件,得出结论为:具有涡旋状结构的热带云团,如果出现一条或几条长达500~10... 本文对1993~1999年近100个台风过程作了卫星云图特征分析,并计算了10个过程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结合旬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以研究台风生成前期的特征条件,得出结论为:具有涡旋状结构的热带云团,如果出现一条或几条长达500~1000km以上的长云带卷入低压内部,云团中心部分的云顶黑体温度(TBB)降低到河-70℃以下,而且TBB=-60℃的范围扩大到3×4个纬距以上,则低压很可能在24h以内发展成为热带风暴──台风。另外海表面温度SST≥29℃则很可能是台风生成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这些结论不仅加深了对台风生成前期条件的认识,还提供了若干台风生成的量化条件,可应用于实际台风生成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TBB 海温 台风生成 台风预报
下载PDF
北上台风生成和路径的卫星云图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包澄澜 马卫民 +1 位作者 陈信雄 吴晓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8,共7页
对在太平洋上北上转向登陆日本的台风的生成和移动,利用卫星云图分析和云顶黑体温度计算作 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如果有一条或几条长达500~1000km以上的长云带卷入,且云顶黑体温度降低 到-70℃以下,而-60℃的范围... 对在太平洋上北上转向登陆日本的台风的生成和移动,利用卫星云图分析和云顶黑体温度计算作 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如果有一条或几条长达500~1000km以上的长云带卷入,且云顶黑体温度降低 到-70℃以下,而-60℃的范围扩大到3x4个纬距以上,则热带低压很可能在24h以内发展成为热带 风暴-台风。本文还确认,海表面温度Tss≥29℃是台风生成最重要的环境条件。通过对北上台风移动 的卫星云图特征的研究,指出台风外围卷入的长云带走向往往预示着台风的未来移向。尤其是台风南部 来自SW-S-SE方向的季风汇合带云带,不仅意味着台风强度的加强和维持,更预示着台风将往北 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上台风 卫星 顶黑体温度
下载PDF
湖北省卫星云图短时暴雨概念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韦惠红 赵玉春 +1 位作者 龙利民 王崇州 《暴雨灾害》 2010年第1期14-19,37,共7页
利用FY-2C卫星云图,结合GMS、GOES卫星云图资料和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针对2003—2008年湖北省内出现的主要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成熟与消亡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在暴雨短时预报时... 利用FY-2C卫星云图,结合GMS、GOES卫星云图资料和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针对2003—2008年湖北省内出现的主要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成熟与消亡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在暴雨短时预报时效(0~12h)上,根据暴雨发生的不同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暴雨云团的演变特征,可建立5种卫星云图模型,即低涡冷槽东移型、冷切变南压型、春季暖倒槽型、梅雨锋切变型和台风西移型;湖北省短时暴雨云团主要发生在切变云带内,春季暖倒槽型和低涡冷槽东移型中,切变云带呈东北—西南向,暴雨云团沿东北—西南向发展,冷切变南压型和梅雨锋切变型中,切变云带呈准东西向,暴雨云团沿准东西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切变 卫星图模型 短时预报
下载PDF
云开地块北缘构造混杂岩的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岱 龙文国 +3 位作者 柯贤忠 张利国 徐德明 王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0-830,共21页
华南云开地块北缘的信宜贵子地区见大量变玄武岩与变沉积岩混杂产出。变玄武岩多以构造岩块或透镜体产出,地球化学以中等Mg#、富钠贫钾为特征,属亚碱性的拉斑玄武岩系列。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无Eu异常,微量元素以富Nb、显著的Sr-Nb-Ta... 华南云开地块北缘的信宜贵子地区见大量变玄武岩与变沉积岩混杂产出。变玄武岩多以构造岩块或透镜体产出,地球化学以中等Mg#、富钠贫钾为特征,属亚碱性的拉斑玄武岩系列。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无Eu异常,微量元素以富Nb、显著的Sr-Nb-Ta弱亏损为特征。143Nd/144Nd变化于0.512513~0.512655之间,对应的εNd(t)值介于2.89~4.90之间。构造环境判别表明,变玄武岩原岩可能为弧后盆地玄武岩。2个变玄武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为1031±28Ma、1025±39Ma。变沉积岩基质以片岩、变砂岩和石英岩为主,表现为陆缘碎屑沉积特征。2个石英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显示变沉积岩原岩具有~1.0Ga的物源峰,其最年轻锆石为777Ma和571Ma,原岩沉积时间大致为南华纪-震旦纪。本次研究认为,信宜贵子构造混杂岩是Grenville期弧后盆地玄武岩与新元古代晚期陆缘碎屑沉积物构造混杂堆积的结果,构造混杂的时间可能为奥陶纪-志留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群 构造混杂岩 岩石成因 武夷-开造山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东北部两次强降水的环流及云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建忠 薛春芳 +2 位作者 陈小婷 井宇 胡启元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年第5期32-38,共7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E、2G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对"12·07"暴雨和"17·02"暴雪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虽季节差异大,但天气系统配置、云型有相似特征,西南暖湿急流都十分强盛,且经向型特征明显。云型...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E、2G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对"12·07"暴雨和"17·02"暴雪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虽季节差异大,但天气系统配置、云型有相似特征,西南暖湿急流都十分强盛,且经向型特征明显。云型有"厂"字型或"倒三角"型的特征。若云系顶部出现几条东南—西北向带状云带时,预示着该云带易发展、加强为强降水云团;若云系右侧再出现新的中尺度对流云团,预示着新云团未来发展、加强迅速,产生更大的强降水可能性极高,它比短时强降水常提早约2~3 h出现。冷平流最强时刻与强降水时段相匹配,冷平流分布及走向与强降水落区分布特征有相似性,也是准确预测强降水落区的一个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暴雪 图特征 东南-西北向 冷平流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