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TE终端带内辐射测量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忠亚 程方 张治中 《现代电信科技》 2012年第12期18-21,共4页
针对带内辐射功率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LTE终端带内辐射测量算法。该算法对基本带内辐射、IQ镜像和载波泄漏三种带内辐射功率分别进行计算,准确地测量了带内辐射功率。使用带内辐射测量算法分别对含有直流和消除直流的时域信号进行仿真... 针对带内辐射功率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LTE终端带内辐射测量算法。该算法对基本带内辐射、IQ镜像和载波泄漏三种带内辐射功率分别进行计算,准确地测量了带内辐射功率。使用带内辐射测量算法分别对含有直流和消除直流的时域信号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用于测量带内辐射功率,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带内辐射 测量 功率
下载PDF
漂移壳追踪方法与内辐射带的长期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方晓华 濮祖荫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8,共9页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如何改变辐射带结构,如何在当前年代下恰当地使用AE-8/AP-8模型,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在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年代下使用辐射带模型AP-8的漂移壳追踪方法DSTM(DriftShellThacingMetho...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如何改变辐射带结构,如何在当前年代下恰当地使用AE-8/AP-8模型,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在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年代下使用辐射带模型AP-8的漂移壳追踪方法DSTM(DriftShellThacingMethod).计算结果表明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对内辐射带的通量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30-40年来,南大西洋通量异常区中心位置向西和向北发生偏移,高粒子辐射区域的范围扩大.在辐射带内边缘,由于漂移壳偏移,造成辐射强度显著改变,同一空间点的通量值最多可相差到3-4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壳 南大西洋异常区 内辐射长期变化 DSTM
下载PDF
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空间分布位形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乐贵明 叶宗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8-285,共8页
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式(IGRF模式)分析了1970—2000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位形的漂移与变化,给出了几个高度异常区中心位置磁场强度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利用带电粒子的运动学方程,简要分析了低高度辐射带高能粒子的运动,得出在... 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式(IGRF模式)分析了1970—2000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位形的漂移与变化,给出了几个高度异常区中心位置磁场强度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利用带电粒子的运动学方程,简要分析了低高度辐射带高能粒子的运动,得出在低高度,磁场是决定辐射带高能粒子空间强度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低高度辐射带空间分布位形的变化特征应该与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特征可以作为低高度辐射带空间分布位形的一个初步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辐射 高能质子 空间分布 分布位形 磁场强度 南大西洋
下载PDF
暴时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的损失和恢复机制探究
4
作者 陈洋 邹鸿 +2 位作者 陈鸿飞 于向前 施伟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44-2355,共12页
我们利用NOAA17卫星对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的观测结果研究了大磁暴期间内辐射带质子通量的变化过程.我们发现内辐射带质子出现两种不同的暴时损失事件.在大磁暴发生时,内辐射带外边界质子通量会迅速减小,然后缓慢恢复;而在内辐射带中心区... 我们利用NOAA17卫星对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的观测结果研究了大磁暴期间内辐射带质子通量的变化过程.我们发现内辐射带质子出现两种不同的暴时损失事件.在大磁暴发生时,内辐射带外边界质子通量会迅速减小,然后缓慢恢复;而在内辐射带中心区的质子通量(即南大西洋异常区(SAA)质子通量最大值)的暴时变化表现为质子通量的一个迅速的减小和迅速恢复.内辐射带外边界的损失事件主要发生在较低能量质子能档,而内辐射带中心处的损失事件发生在所有质子能档.两种损失事件中质子通量的不同变化意味着内辐射带质子可能有不同的损失和产生机制.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内辐射带外边界处质子通量损失事件主要由磁场曲率散射机制造成,而其恢复机制主要是宇宙线反照中子衰变(CRAND).内辐射带中心区(即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最大处)质子通量损失事件可能与Dst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异常区 内辐射质子 磁暴 边界损失事件 中心损失事件 恢复机制
下载PDF
地球内辐射带核心区环境特征分析及质子屏蔽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佳强 张振龙 +3 位作者 赵班池 刘洋 王慧元 高辉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5-360,共6页
辐射带粒子是近地空间卫星总剂量辐射的主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内辐射带不同高度轨道的辐射环境特性;并利用Geant4程序,针对内辐射带质子环境进行不同材料的屏蔽效能计算。结果表明:虽然传统的低‒高‒低原子序数材料三明治屏蔽结构对电子... 辐射带粒子是近地空间卫星总剂量辐射的主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内辐射带不同高度轨道的辐射环境特性;并利用Geant4程序,针对内辐射带质子环境进行不同材料的屏蔽效能计算。结果表明:虽然传统的低‒高‒低原子序数材料三明治屏蔽结构对电子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却并不适用于以质子环境为主的轨道;对于工作在3000 km圆轨道、5年寿命的卫星,若要将总剂量降至30 krad(Si)以下,使用PE屏蔽材料可比Al屏蔽减重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 内辐射 质子屏蔽 蒙特卡罗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VAP发现内辐射带相对论电子数量低于预期
6
作者 郭世杰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0-370,共1页
NASA网站3月15日报道,利用范艾伦探测器(VAP)数据,科学家发现内辐射带的相对论电子数量低于预期,可能有助于设计更廉价的航天器。相关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上。以往的空间任务无法区分内辐射带... NASA网站3月15日报道,利用范艾伦探测器(VAP)数据,科学家发现内辐射带的相对论电子数量低于预期,可能有助于设计更廉价的航天器。相关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上。以往的空间任务无法区分内辐射带中的高能质子和电子。利用VAP搭载的磁电子和离子光谱仪(MagEIS),科学家首次排除了高能质子的影响,并发现内辐射带大多数时候不包含相对论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辐射 VAP 高能质子 空间任务 艾伦 地磁暴 辐射环境 暴注
下载PDF
内辐射带高能质子对磁暴响应的统计研究
7
作者 何兆海 徐寄遥 +3 位作者 王赤 戴磊 陈涛 Ilan Roth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471,共17页
范艾伦卫星-A观测表明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在磁暴主相期间显著下降,在恢复相时与地磁SYM-H指数同步恢复.磁暴期间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变化对磁场变化的响应是绝热的吗?基于刘维尔定理和第一和第三绝热不变量守恒,定量地评估了高能质... 范艾伦卫星-A观测表明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在磁暴主相期间显著下降,在恢复相时与地磁SYM-H指数同步恢复.磁暴期间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变化对磁场变化的响应是绝热的吗?基于刘维尔定理和第一和第三绝热不变量守恒,定量地评估了高能质子在内辐射带中的完全绝热效应.两个事件研究表明,理论计算的绝热效应导致的高能质子通量变化与范艾伦卫星观测结果吻合良好.本文进而对2013-2016年期间发生的67次磁暴事件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发现磁暴主相和恢复相期间,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变化的90%贡献是完全绝热效应.相空间密度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最后通过对比研究磁暴前后高能质子通量的变化,我们发现大部分磁暴(56/67)期间,绝热效应能解释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的变化;另外11次磁暴事件中非绝热效应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辐射 高能质子 完全绝热效应
下载PDF
卫星舱内电离辐射强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向高 陈湄 +3 位作者 祁章年 王卫红 房兴业 贾向红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探讨卫星舱内电离辐射强度动态变化,用单片机定时采集个人辐射剂量计的计数脉冲,自动存储在电擦除只读存储器中,组成微型的电离辐射强度动态数据记录装置,搭载于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上,成功地测得了舱内电离辐射强度随卫星飞经的空... 为探讨卫星舱内电离辐射强度动态变化,用单片机定时采集个人辐射剂量计的计数脉冲,自动存储在电擦除只读存储器中,组成微型的电离辐射强度动态数据记录装置,搭载于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上,成功地测得了舱内电离辐射强度随卫星飞经的空域不同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并在星下点轨迹图上绘出带电粒子分布状态,描绘出地磁俘获辐射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的位置和形状,其中心位于西经42.33°、南纬32.88°,与空间实验室测到的结果相近。实测的最大剂量率为0.23mGy/h。还发现异常区中带电粒子的立体构形是一个粒子密集的团块,团块的核心大约处在250km的高度上,因此,有必要进行重复检测和深入的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辐射 辐射测量 剂量计 人造卫星
下载PDF
内辐射带南大西洋异常区“空间气候”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濮祖荫 方晓华 焦维新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z1期131-135,共5页
提出了估算内辐射带低高度辐射强度的漂移壳追踪法(DSTM). 用DSTM研究了南大西洋异常区(SAA)的辐射带结构. 计算表明, 经过30多年的长期变化, SAA区漂移壳下沉约200 km, 质子和电子的辐射通量明显增强.
关键词 内辐射 地磁场 高能粒子辐射通量 漂移壳
原文传递
辐射带高能粒子通量演化与宇宙线强度的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炳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3-1068,共6页
从美国NOAA/SWPC制定的内辐射带指数出发,统计分析了内辐射带指数的演化特征及其与太阳活动、宇宙线通量的相互关系,对内辐射带长期和扰动时段的变化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了阐述.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证,初步结论认为:1)银河宇宙线的通量变化... 从美国NOAA/SWPC制定的内辐射带指数出发,统计分析了内辐射带指数的演化特征及其与太阳活动、宇宙线通量的相互关系,对内辐射带长期和扰动时段的变化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了阐述.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证,初步结论认为:1)银河宇宙线的通量变化是内辐射带涨落的主要原因;2)太阳高能质子可引起内辐射带的短时通量增长,但不是内辐射带的主要成因;3)内辐射带的衰减主要来自高层大气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宇宙线 辐射 内辐射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SAMPEX卫星观测的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动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景天 张效信 +2 位作者 林瑞淋 何飞 蒋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利用SAMPEX卫星1992年7月至2004年6月19<sup>2</sup>7 MeV高能质子数据对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分布随高度及F<sub>10.7</sub>的变化十分显著.在540士25 km高度上,地磁... 利用SAMPEX卫星1992年7月至2004年6月19<sup>2</sup>7 MeV高能质子数据对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分布随高度及F<sub>10.7</sub>的变化十分显著.在540士25 km高度上,地磁较为平静时期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随着F<sub>10.7</sub>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在F<sub>10.7</sub>≥115 sfu时减小趋势较为平缓.对中等及以上磁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磁暴期间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和SYM-H指数的绝对值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且地磁暴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存在明显的持续影响效应.磁暴发生期间高能质子微分通量明显减少.磁暴恢复相及其之后高能质子微分通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辐射 南大西洋异常区 磁暴 高能质子微分通量 F10.7指数
下载PDF
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质子通量南北向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兴亚 陈鸿飞 +2 位作者 于向前 邹鸿 施伟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8-896,共9页
利用2012年8月NOAA N15,N16,N17,N18卫星中能质子和电子探测器(MEPED)〉6.9 MeV质子能档的数据,研究了800 km高度处南大西洋异常区(SAA)质子分布的南北方向差异.数据显示,质子计数率沿经线随纬度的变化近似满足高斯分布,且向南运动... 利用2012年8月NOAA N15,N16,N17,N18卫星中能质子和电子探测器(MEPED)〉6.9 MeV质子能档的数据,研究了800 km高度处南大西洋异常区(SAA)质子分布的南北方向差异.数据显示,质子计数率沿经线随纬度的变化近似满足高斯分布,且向南运动的质子多于向北运动的质子.MEPED具有0°和90°两个探测方向,可对质子投掷角分布进行估算,从而消除在探测南向和北向质子时探测器方向角偏差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度40°W、纬度13°S至23°S位置上,仍然存在南向质子比北向质子多20%~30%的现象.其原因可能与地磁异常使南向质子镜像点更低,更多质子散射进入大气层沉降有关.分析还发现,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存在地方时变化.日侧比夜侧强约20%,这可能是由于地磁场日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投掷角分布 南大西洋异常区 内辐射
下载PDF
Swarm团队公布地球岩石圈磁场详细地图
13
作者 郭世杰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0-370,共1页
ESA网站2017年3月21日报道,Swarm星座计划团队近日在加拿大举行的Swarm科学会议上公布了地球岩石圈磁场的迄今最详细地图。
关键词 内辐射 VAP 高能质子 空间任务 艾伦 地磁暴 辐射环境 暴注
下载PDF
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卫星投入使用
14
《电子质量》 2023年第12期110-110,共1页
据报道,2023年11月28日,内地与澳门地区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地区举行。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 据报道,2023年11月28日,内地与澳门地区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地区举行。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和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和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异常区 激光反射器 地磁场 内辐射 观测模式 探测精度 测量任务 高能粒子
下载PDF
科技动态
15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年第11期60-62,共3页
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近日,内地与澳门地区合作研制的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地区举行。作为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其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 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近日,内地与澳门地区合作研制的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地区举行。作为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其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异常区 激光反射器 内辐射 观测模式 探测卫星 科技动态 测量任务 高能粒子
下载PDF
考不倒的大博士
16
《科学启蒙》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大博士当然不会啦!你大可不必担心人造卫星掉到你的头上。人造卫星在它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不会掉下来的,因为地球对它的引力和卫星的离心力始终保持着平衡。为了保持卫星的正常运行,科学家为它设计了自转稳定方案,让它环绕自身的轴线快... 大博士当然不会啦!你大可不必担心人造卫星掉到你的头上。人造卫星在它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不会掉下来的,因为地球对它的引力和卫星的离心力始终保持着平衡。为了保持卫星的正常运行,科学家为它设计了自转稳定方案,让它环绕自身的轴线快速地飞转,运动的方向就不会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当然,人造卫星也有使用的期限,当它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时,科学家们就会让它自动坠毁在荒凉的沙漠或无人的大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辐射 消化酶 百慕大三角 人造卫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