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形态及带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3 位作者 李振东 王艳 于慧 王淑仁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9,共4页
以AlCl3·6H2O、NaOH、盐酸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Si/Al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混凝剂(PAS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ASC中铝的水解产物形态... 以AlCl3·6H2O、NaOH、盐酸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Si/Al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混凝剂(PAS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ASC中铝的水解产物形态分布及铝的水解沉淀物的带电特性,考察了B及Si/Al摩尔比对PASC中铝水解产物形态分布及带电特性的影响情况,并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对PASC的形态分布有较大影响.Si/Al摩尔比对PASC的形态分布有一定的影响;B和Si/Al摩尔比影响PASC水解沉淀物的带电特性,随B升高及Si/Al摩尔比增大,PASC的零电位向低pH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聚合形态 带电特性 聚硅氯化铝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彗星中尘埃的带电特性和平衡电势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耀 李中元 +1 位作者 李嘉巍 段素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9-333,共5页
分析了彗星中尘埃粒子的带电特性,以及计算了彗星尘埃等离子体的典型参数.对Halley彗星和G—Z彗星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彗星中尘埃平衡电势的一些主要规律.一般来说,这些规律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等离子体彗星.
关键词 G-Z彗星 尘埃粒子 带电特性 平衡电势 Halley彗星 充电
下载PDF
不同带电特性的壳聚糖/酪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超 傅玉颖 +3 位作者 沈亚丽 陈国文 张豪 靳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了建立多糖的带电特性与蛋白质复合体系的关系,以壳聚糖(CS)和酪蛋白为试验对象,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流变黏态分析法研究CS与酪蛋白的复合机制及流变特性。结果表明:荧光光谱中,CS对酪蛋白... 为了建立多糖的带电特性与蛋白质复合体系的关系,以壳聚糖(CS)和酪蛋白为试验对象,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流变黏态分析法研究CS与酪蛋白的复合机制及流变特性。结果表明:荧光光谱中,CS对酪蛋白的猝灭方式是静态的。在温度303 K和313 K条件下,高脱乙酰度壳聚糖(HDCS)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29和1.36;低脱乙酰度壳聚糖(LDCS)的结合位点数分别是1.47和1.44。此外,pH 6.0时,HDCS-酪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静电相互作用,LDCS-酪蛋白则主要为疏水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LDCS的加入未改变酪蛋白中酪氨酸(Tyr)的微环境,而HDCS的加入使得酪蛋白中Tyr的微环境发生改变,使其极性升高,多肽链伸展。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CS中的-NH3+基团和酪蛋白中-COO-基团发生相互作用。流变稳态黏度分析表明,CS-酪蛋白复合溶液的黏度随CS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酪蛋白 脱乙酰度 带电特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蚕丝丝素膜带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6,共3页
本文测试了几种电解质在丝素膜上渗透的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了丝素膜的等电点和有效荷电密度,并讨论了离子在丝素膜中移动的情况。
关键词 蚕丝 桑蚕丝 丝素膜 带电特性
下载PDF
混合能量电子辐照聚酰亚胺的带电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婧 张海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共6页
针对空间中混合电子辐照聚酰亚胺所引起的航天器静电放电异常事件,以及对复杂条件下混合电子辐照聚合物的带电特性仍缺乏了解等问题,提出了符合地球同步轨道电子参考谱分布的混合电子模型。该模型主要讨论了混合电子辐照聚酰亚胺带电过... 针对空间中混合电子辐照聚酰亚胺所引起的航天器静电放电异常事件,以及对复杂条件下混合电子辐照聚合物的带电特性仍缺乏了解等问题,提出了符合地球同步轨道电子参考谱分布的混合电子模型。该模型主要讨论了混合电子辐照聚酰亚胺带电过程中的散射电荷分布、空间电荷分布、空间电场分布和聚合物样品参量影响下的空间电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态时空间电位随捕获密度和样品厚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电子迁移率的增大而升高;样品厚度对空间电位的影响明显大于电子迁移率和捕获密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混合能量电子 带电特性 空间电荷 辐照
下载PDF
植物线粒体和质体双定位蛋白质的带电特性分析
6
作者 林授锴 傅晓菲 +6 位作者 黄健 陶欢 徐超群 刘伟 张丽娜 艾育芳 何华勤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1-676,共6页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是揭示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步骤。1个蛋白质分子能被定位到2个亚细胞位置,这一现象被称为蛋白质的"双定位"。本研究首先从Uniprot、MitoP2、MGI、TAIR、DBMLoc等蛋白质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中收集双定位于线...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是揭示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步骤。1个蛋白质分子能被定位到2个亚细胞位置,这一现象被称为蛋白质的"双定位"。本研究首先从Uniprot、MitoP2、MGI、TAIR、DBMLoc等蛋白质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中收集双定位于线粒体与质体的植物蛋白质数据,共获得703个双定位蛋白质,组成测试数据集。再从Uniprot数据库中选取唯一定位于线粒体的829个和唯一定位于质体的6 376个植物蛋白质,组成参照数据集,分析双定位于线粒体与质体的植物蛋白质的带电特征。结果表明,与单定位于线粒体或质体的植物蛋白质相比,双定位线粒体与质体的植物蛋白质具有更低的净电荷量;此外,双定位蛋白质电荷分布较为集中对称,线粒体蛋白质次之,质体蛋白质最为分散。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揭示植物蛋白质双定位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双定位蛋白质 线粒体 质体 带电特性
下载PDF
电子辐照聚合物带电特性多参数共同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封国宝 王芳 曹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98-407,共10页
电子辐照聚合物样品的带电特性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电子束探针微分析以及空间器件辐照效应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建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电子散射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子输运的数值模型,并采用高效的多线程并行计算,模拟了... 电子辐照聚合物样品的带电特性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电子束探针微分析以及空间器件辐照效应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建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电子散射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子输运的数值模型,并采用高效的多线程并行计算,模拟了电子非透射辐照聚合物样品的带电特性,得到了带电稳态下的样品底部泄漏电流密度、表面负电位以及样品总电荷密度等带电特征量受入射电子能量、入射电流密度、样品材料的电子迁移率、样品厚度等相关参数共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参数的变化使表面负电位增强时,其他参数对负电位的影响将增强.样品的带电稳态特征量在同一个电流平衡的模式下受参数影响的变化是单调的.当电流平衡模式发生变化时,如在入射电子能量较低的条件下,样品内部的总电荷量会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出现局部极大值.样品底部的泄漏电流密度随着入射电流密度的增大而近线性成比例地增大.研究结果对于揭示电子辐照聚合物的带电规律及微观机理、预测不同条件下的样品带电状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特性 数值模拟 等值线图 聚合物
下载PDF
水驻极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带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燕金 王江 王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34,共6页
为深入探究水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带电特性,制备了水驻极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研究了水质电导率与烘燥温度对材料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静电电位测试仪分析了水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带电特性,并探究了水驻极对电晕充电熔喷... 为深入探究水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带电特性,制备了水驻极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研究了水质电导率与烘燥温度对材料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静电电位测试仪分析了水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带电特性,并探究了水驻极对电晕充电熔喷非织造材料带电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质的电导率越小,所得熔喷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越高,而烘燥温度对材料基本性能和过滤性能无明显影响。水驻极使熔喷非织造材料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其表面静电势是各层纤网静电势叠加的结果。推测认为,呈正电、负电或者中性的雾状水射流与纤维摩擦过程发生电子转移和离子转移,从而使材料驻极带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驻极 熔喷非织造材料 过滤性能 聚丙烯 带电特性
下载PDF
形状和面积对聚酰亚胺材料表面带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苏泉圣 张希军 原青云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表面带电是导致航天器在轨运行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SCF-900型空间材料表面带电模拟系统,开展聚酰亚胺(Kapton)材料不同形状和面积的表面带电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面积而不同形状的Kapton材料,其最高表... 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表面带电是导致航天器在轨运行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SCF-900型空间材料表面带电模拟系统,开展聚酰亚胺(Kapton)材料不同形状和面积的表面带电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面积而不同形状的Kapton材料,其最高表面带电电位与材料的面积和周长的比值(S/L)有关,即S/L值越小,材料表面带电电位越小;同样形状和厚度的Kapton材料,最高表面带电电位随着材料面积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带电特性 材料形状 材料面积 带电电位
下载PDF
食品的带电特性及其应用(2)──谷物的带电特性及其应用(续)
10
作者 董怡为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9-24,共6页
食品的带电特性及其应用(2)──谷物的带电特性及其应用(续)董怡为江苏省农机鉴定站21001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谷物和谷物制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对谷物进行有效的清选分级... 食品的带电特性及其应用(2)──谷物的带电特性及其应用(续)董怡为江苏省农机鉴定站21001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谷物和谷物制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对谷物进行有效的清选分级?近年来,农业上首先提出了按种子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谷物 带电特性 应用
下载PDF
盐离子对蛋白质带电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刘春杰 赵新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共8页
本文应用分子理论,研究盐离子对蛋白质带电特性的影响,理论模型考虑蛋白质与阴离子的结合作用.研究发现,由于蛋白质与阴离子的结合,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处的阴离子被吸附在了蛋白质表面,在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区域,阴离子分布较少.通过计... 本文应用分子理论,研究盐离子对蛋白质带电特性的影响,理论模型考虑蛋白质与阴离子的结合作用.研究发现,由于蛋白质与阴离子的结合,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处的阴离子被吸附在了蛋白质表面,在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区域,阴离子分布较少.通过计算体系中的静电势,我们发现,在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静电势呈现了较大的负值,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感受到静电吸引,会出现在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的区域,这会使得在距离蛋白质表面附近的区域,阳离子数目增多.这样,在不同阴离子浓度、以及阴离子与蛋白质不同结合能条件下,阴离子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蛋白质的带电特性、影响体系中的静电特性.通过考察不同结合能条件下,蛋白质表面电荷面密度随阴离子浓度的变化关系还发现,较大的结合能会使得阴离子与蛋白质结合增快,蛋白质表面会呈现从正电荷态向负电荷态的转变.理论结果符合实验观测,由此表明,盐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导致蛋白质表面带电特性的改变,是盐离子影响蛋白质带电特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离子 蛋白质 带电特性
下载PDF
防带电乙烯风管的带电特性
12
作者 佐藤英一 刘宗炎 《世界煤炭技术》 1989年第10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乙烯风管 带电 带电特性
原文传递
辉光放电反应腔内带电粒子瞬态物理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杨 冯音琦 +1 位作者 宋晓鹏 黄民双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1-78,共8页
建立了辉光放电圆柱型直流反应腔内等离子体的二维流体数学模型,利用COMSOL软件的有限元方法求解相应的数学方程,模拟圆柱形直流反应腔内氩气辉光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的瞬态物理特性,获得反应腔内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势、电子温度等... 建立了辉光放电圆柱型直流反应腔内等离子体的二维流体数学模型,利用COMSOL软件的有限元方法求解相应的数学方程,模拟圆柱形直流反应腔内氩气辉光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的瞬态物理特性,获得反应腔内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势、电子温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研究电源电压和潘宁电离反应率对反应腔内等离子体浓度的影响,探究了腔内放电击穿以及从正常辉光放电到异常辉光放电的发展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清楚地模拟出腔内放电击穿瞬间带电粒子密度的变化规律和正常辉光放电生成等离子体的阴极位降区、负辉区、法拉第暗区以及正柱区的特性;适当减小回路镇流电阻,根据各物理量随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还可判断出正常辉光向异常辉光的转化;微量杂质的提高所引起的潘宁电离效应的有效增加,使反应腔内电子温度的最高下降幅度达到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 二维流体模型 带电粒子物理特性 潘宁电离率
下载PDF
尘土颗粒带电对电接触故障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锦春 孟青山 +2 位作者 冯萃峰 贺占平 章继高 《低压电器》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对尘土颗粒的带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颗粒带电对电接触故障的影响。结果表明,尘土颗粒所带电荷的总体变化趋势可用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表示,电荷分布呈现带状区域。对失效的连接器触点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电触点接触区附近的污染要高... 对尘土颗粒的带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颗粒带电对电接触故障的影响。结果表明,尘土颗粒所带电荷的总体变化趋势可用一个一元三次多项式表示,电荷分布呈现带状区域。对失效的连接器触点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电触点接触区附近的污染要高于非接触区的污染,污染物中主要为尘土。尘土污染会造成镀金微孔,并造成微孔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 故障 带电特性 尘土颗粒
下载PDF
不同制备工艺聚硅氯化铝的电性与水解形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文纳 钟惠萍 +1 位作者 李莉 陈宇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264,共3页
混凝剂必须具备良好的电中和能力和架桥网捕能力。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微电泳技术 ,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混凝剂聚硅氯化铝 (PASC)水解产物铝形态分布及带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碱化聚合法 ,PASC水解产物中多核羟铝配... 混凝剂必须具备良好的电中和能力和架桥网捕能力。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微电泳技术 ,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混凝剂聚硅氯化铝 (PASC)水解产物铝形态分布及带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碱化聚合法 ,PASC水解产物中多核羟铝配合物的含量增大 ,Alb 的质量分数从 7 6 2 %增至 8 45 %、10 35 % ,Alc 的质量分数从 6 5 6 9%增至 6 6 5 0 %、70 86 %。zeta电位明显变大 ,例如在水溶液pH =7 0时 ,zeta电位的绝对值从 7 5mV变为 17 5、30 3mV。从而使PASC具有更好的架桥网捕和电中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水解形态 带电特性
下载PDF
GIS内部金属微粒运动规律与复合电压调控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6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项目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开发了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试验平台,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得GIS中典型金属微粒外形、尺寸、质量等参量的统计特征和交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项目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开发了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试验平台,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得GIS中典型金属微粒外形、尺寸、质量等参量的统计特征和交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基于获得的微粒运动时间与质量、带电特性的相关性统计规律及局部放电分频图谱,提出不同形状金属微粒及其运动区域的辨识方法和GIS金属微粒的交直流复合电压调控方法,使金属微粒运动并做周期振荡,达到金属微粒易于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粒 统计规律 调控方法 复合电压 监测试验 带电特性 周期振荡 交直流电场
下载PDF
毫米波与静电复合定向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东芳 陈若飞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3期365-371,共7页
为实现高精确度的脱靶方位探测,分析了静电探测矢量测角算法原理并推导出探测方程。提出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目标识别方法和起爆控制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定向探测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技... 为实现高精确度的脱靶方位探测,分析了静电探测矢量测角算法原理并推导出探测方程。提出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目标识别方法和起爆控制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毫米波与静电复合定向探测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定位精确度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可满足定向引战系统的高精确度起爆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带电特性 毫米波与静电复合探测 目标识别方法
下载PDF
一种用于细粒分选的新型静电分选机 被引量:3
18
作者 R.茨库 魏明安 肖力子 《国外金属矿选矿》 2001年第1期40-43,22,共5页
本文论述了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DIGITA -CSGM实验室进行的试验 ,目的是开发出一种基于矿物组分的电物理特性的分选技术 ,在回顾了细粒的静电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后 ,描述了为了克服常规电选机的缺点而设计的新型电选机的特点。最后 ,... 本文论述了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DIGITA -CSGM实验室进行的试验 ,目的是开发出一种基于矿物组分的电物理特性的分选技术 ,在回顾了细粒的静电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后 ,描述了为了克服常规电选机的缺点而设计的新型电选机的特点。最后 ,列出并讨论了在开发研究过程中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选矿脱除飞灰中未燃尽炭颗粒试验的重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选矿 静电分选机 细粒分级 分选效率 矿物 带电特性
下载PDF
GIS内部金属微粒运动规律与复合电压调控检测方法
19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项目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开发了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试验平台,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得GIS中典型金属微粒外形、尺寸、质量等参量的统计特征和交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项目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开发了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试验平台,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得GIS中典型金属微粒外形、尺寸、质量等参量的统计特征和交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基于获得的微粒运动时间与质量、带电特性的相关性统计规律及局部放电分频图谱,提出不同形状金属微粒及其运动区域的辨识方法和GIS金属微粒的交直流复合电压调控方法,使金属微粒运动并做周期振荡,达到金属微粒易于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粒 统计规律 调控方法 复合电压 监测试验 带电特性 周期振荡 交直流电场
下载PDF
GIS内部金属微粒运动规律与复合电压调控检测方法
20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项目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开发了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试验平台,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得GIS中典型金属微粒外形、尺寸、质量等参量的统计特征和交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项目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开发了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试验平台,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获得GIS中典型金属微粒外形、尺寸、质量等参量的统计特征和交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基于获得的微粒运动时间与质量、带电特性的相关性统计规律及局部放电分频图谱,提出不同形状金属微粒及其运动区域的辨识方法和GIS金属微粒的交直流复合电压调控方法,使金属微粒运动并做周期振荡,达到金属微粒易于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微粒 统计规律 调控方法 复合电压 监测试验 带电特性 周期振荡 交直流电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