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花岗岩型铀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琼 《甘肃科技》 2020年第23期24-25,28,共3页
华南是我国重要产铀区,铀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斑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而位于华夏陆块铀成矿省中的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带。带内集中产出了桃山、诸广山南部、下庄、鹿井等花岗岩型铀矿田。... 华南是我国重要产铀区,铀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斑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而位于华夏陆块铀成矿省中的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带。带内集中产出了桃山、诸广山南部、下庄、鹿井等花岗岩型铀矿田。区域及深部地质环境研究对铀成矿带的地质特征、铀成矿规律、以及今后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山-诸广铀成矿 花岗岩型铀成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下载PDF
粤北下庄矿田坪田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潜力预测
2
作者 苏昌灯 《贵州地质》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粤北下庄铀矿田坪田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粤北贵东岩体的外接触带变质砂岩中,受北北东向构造、热液活动、岩性及接触带共同控制。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测试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铀矿体成矿期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进行测试,测... 粤北下庄铀矿田坪田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粤北贵东岩体的外接触带变质砂岩中,受北北东向构造、热液活动、岩性及接触带共同控制。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测试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铀矿体成矿期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含铀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50.0℃~252.0℃,流体盐度为0.411~4.857 wt%NaCl eqv,属于中低温、低盐度活动范围。坪田地区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次性、含矿构造发育、围岩蚀变强烈及低温、低盐度的含矿流体特征,是铀成矿有利的地质条件,也是下庄铀矿田开展花岗岩外带型铀矿找矿潜力较大的重要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庄矿床 花岗岩外接触型铀矿 流体包裹体测温 热液活动 找矿潜力
下载PDF
花岗岩蚀变带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培东 赵熠 +2 位作者 邱鹏 李有贵 全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1-301,318,共12页
红豆山隧道主要穿越云母花岗岩、变质花岗糜棱岩等非可溶岩地层,施工期间其2号斜井平导发生了大规模突涌水。为合理预测隧道涌水量,对红豆山隧道穿越花岗岩蚀变带地区的工程特点及涌水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涌水评价等级... 红豆山隧道主要穿越云母花岗岩、变质花岗糜棱岩等非可溶岩地层,施工期间其2号斜井平导发生了大规模突涌水。为合理预测隧道涌水量,对红豆山隧道穿越花岗岩蚀变带地区的工程特点及涌水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涌水评价等级层次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现场监测情况,对红豆山隧道涌水量危险性进行了等级划分,利用模糊数学预测了红豆山隧道2号斜井的涌水量。结果表明:(1)影响红豆山隧道涌水的相关因素主要分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隧道工况3个方面,共9个因素;(2)提出的模糊数学模型预测的平均涌水量与实际工程涌水量的误差为2.61%,满足工程实际施工的准确性精度,能够为类似工程的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花岗岩蚀变 突涌机理 涌水量预测 模糊数学
下载PDF
晋冀内蒙交界地区麻粒岩地体中两条花岗岩带及其对早前寒武纪地壳生长的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翟明国 李永刚 +2 位作者 郭敬辉 张雯华 阎月华 《岩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9-314,共16页
晋冀内蒙太古宙地区大面积出露的是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也有一些花岗质片麻岩或混合片麻岩,以及很有限出露的紫苏花岗岩。两条线性分布而不是面状分布的花岗岩带引人注目的在区内穿过,无论在产状、构造、围岩特征和岩石组合特征上都在... 晋冀内蒙太古宙地区大面积出露的是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也有一些花岗质片麻岩或混合片麻岩,以及很有限出露的紫苏花岗岩。两条线性分布而不是面状分布的花岗岩带引人注目的在区内穿过,无论在产状、构造、围岩特征和岩石组合特征上都在华北克拉通与众不同。这两条花岗岩带在本文中分别被称为凉城-土贵乌拉石榴花岗岩带和桑干钾质花岗岩带。凉城-土贵乌拉石榴花岗岩带发育在孔兹岩系内部,沿韧性剪切带及其两侧分布。岩带的中间部位,断断续续出露一系列的变质辉长岩-辉石岩的透镜体。在石榴花岗岩带的外侧,则与孔兹岩在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上逐渐过渡,没有明确的截然界限。石榴花岗岩与孔兹岩有密切成因联系,具有陆内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桑干构造带花岗岩带是以花岗岩为主的古老剪切带,其内构造混杂有包括高压麻粒岩和退变榴辉岩的不同岩片和透镜体。该带分隔了怀安古陆和恒山古陆。钾质花岗岩以一系列的岩席、岩株和小侵入体,从山西繁峙县向北东一直到河北宣化县,断续相连,北东东向延伸近200km,延伸方向与区域片麻理和主构造线方向一致。它们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与显生宙碰撞型壳熔花岗岩相似。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受桑干构造带控制。本区两条线状分布的花岗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地体 花岗岩 早前寒武纪 地壳生长
下载PDF
西昆仑加里东期花岗岩带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元龙 王中刚 +1 位作者 李向东 黄智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7-461,共5页
西昆仑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极为发育,主要沿库地北构造带南侧成带分布,岩体数量多、规模大,不同测试方法获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00~480Ma;岩石组合类型大致可分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合... 西昆仑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极为发育,主要沿库地北构造带南侧成带分布,岩体数量多、规模大,不同测试方法获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00~480Ma;岩石组合类型大致可分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合和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组合;岩石化学表明该区花岗岩主要为钙碱性系列;构造环境判别岩石为同造山和造山期前岩浆活动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与之相伴生蛇绿岩带的地质特征,本文认为西昆仑地区洋壳的消减是由北向南进行的,库地北构造带可能才是青藏高原“第四缝合带”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期 花岗岩 地质特征 西昆仑地区
下载PDF
云南临沧花岗岩带回龙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保涛 蓝信杰 +7 位作者 金刚 李星亮 张永三 胡兆国 孙璐伟 王向伟 张修龙 郭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0-392,共13页
云南临沧回龙卡稀土矿床位于临沧花岗岩带南端,为新发现的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于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工程见矿特征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典型钻孔剖析,探讨了回龙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回龙卡稀土矿床属于轻... 云南临沧回龙卡稀土矿床位于临沧花岗岩带南端,为新发现的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于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工程见矿特征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典型钻孔剖析,探讨了回龙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回龙卡稀土矿床属于轻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表现出"普遍含矿,西贫东富"的显著特点,总体上可划分为工业矿体分布区、低品位矿体分布区和无矿区。中酸性岩体即黑云二长花岗岩为稀土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地形地貌控制着稀土元素的富集保存和垂向分布形态。高陡第一阶梯工业矿体找矿难度较大,其深部一般可形成低品位矿体;宽缓第二阶梯是最有利的找矿区域,可形成规模工业矿体;低洼第三阶梯一般难以形成矿体。湿热气候和充足降水为岩体经受持续的风化淋滤作用形成有利的全风化赋矿层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临沧花岗岩 主控因素 回龙卡 云南
下载PDF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被引量:20
7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4 位作者 郑来林 刘宇平 孙志明 欧春生 王小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22,共7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 ,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 ,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 ,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 ;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 ,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 ,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 ,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 ;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花岗岩 ,据其空间展布、岩浆活动时间、成因类型和岩石组合特征分析 ,应与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造山有关 ,同时说明本次造山作用可能是中生代的一次长期的构造 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冈底斯岛弧花岗岩 造山作用 成因 岩浆活动
下载PDF
赣南晚侏罗世铝质A型花岗岩带及其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世文 楼法生 +2 位作者 张芳荣 吴正昌 丰成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9,共18页
赣南燕山早期岩浆作用强烈,岩石成因以I型花岗岩为主,见少量S型花岗岩及A型花岗岩。在赣南兴国地区新识别了晚侏罗世永丰和隆市A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55 Ma和157~154 Ma,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富... 赣南燕山早期岩浆作用强烈,岩石成因以I型花岗岩为主,见少量S型花岗岩及A型花岗岩。在赣南兴国地区新识别了晚侏罗世永丰和隆市A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55 Ma和157~154 Ma,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富硅(70.22%~77.08%)、高(Zr+Nb+Ce+Y)(189×10^(-6)~348×10^(-6))、高FeO^T/MgO值(3.39~11.57);具相对较高Ga/Al值(2.4×10^(-4)~2.9×10^(-4));富集Th、U、Hf等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Ba、Sr、P、Ti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和Ta元素。在赣南厘定出了一条北东向晚侏罗世铝质A型花岗岩带(162~152 Ma),它们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T_(DM2)大部分集中在2.0~1.8 Ga之间,平均为1.9 Ga,暗示它们可能形成于相似的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邻近的赣南全南地区存在同时代的"裂谷型"黄埠正长岩,认为赣南晚侏罗世铝质A型花岗岩带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丰复式岩体 晚侏罗世A型花岗岩 板内拉张
下载PDF
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的地质学与地貌学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天义 赵鸿燕 +1 位作者 曹希强 张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11-115,237-238,共7页
大陆地壳尤其是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广泛分布有花岗岩类岩石,花岗岩又被称作为地球发展历史中地壳演化的标准建造。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河南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以构造岩浆组合为思路可分解为俯冲型、碰撞... 大陆地壳尤其是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广泛分布有花岗岩类岩石,花岗岩又被称作为地球发展历史中地壳演化的标准建造。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河南伏牛山构造花岗岩带以构造岩浆组合为思路可分解为俯冲型、碰撞型、陆内型和A型;在时代上可厘定为吕梁、晋宁、加里东、燕山4期。从构造演化历史上可划分出前造山、主造山和后造山3个阶段。伏牛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表现出与造山运动的亲缘关系和构造发展阶段的专属性,显示出构造花岗岩带地貌景观的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花岗岩 秦岭造山 伏牛山
下载PDF
多重分形在个旧花岗岩凹陷带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疏志明 彭省临 +1 位作者 王雄军 张建东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0,344,共5页
应用多重分形方法对个旧花岗岩凹陷带的12个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形统计,根据曲线的形态可以分为2种多重分形模式。模式Ⅰ是具有2个无标度区的简单多重分形模式,第二直线段和曲线能够很好的拟合,具有该模式的元素为Hg、Mn、Sb、Mo、As... 应用多重分形方法对个旧花岗岩凹陷带的12个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形统计,根据曲线的形态可以分为2种多重分形模式。模式Ⅰ是具有2个无标度区的简单多重分形模式,第二直线段和曲线能够很好的拟合,具有该模式的元素为Hg、Mn、Sb、Mo、As、Zn,是一些与成矿元素无关和伴生的元素。模式Ⅱ是一种具有高丛集的多重分形模式,第二直线段与曲线拟合程度较差,有明显的偏离,它反映了元素的高含量点在模式Ⅰ上的叠加。具有该模式的元素有Sn、Cu、Pb、Ag、W、B i,这些元素都在该区有很大的局部异常,其中主要的成矿元素Sn、Cu、Pb、Ag都形成了不同级别的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 花岗岩凹陷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个旧
下载PDF
花岗岩类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西秦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永军 刘志武 +1 位作者 付国民 李金保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花岗岩类I型S型分类的原始定义和实质是分类与源岩的内在联系 ,但由于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 ,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 ,使得花岗岩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 ,在实践中尤其在... 花岗岩类I型S型分类的原始定义和实质是分类与源岩的内在联系 ,但由于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 ,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 ,使得花岗岩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 ,在实践中尤其在填图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西秦岭许多花岗岩既有I型特色又兼有S型特色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图解的多解性显示了二者间无确定的界线。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以及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区的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地区 造山 花岗岩 I型S型分类 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冈底斯花岗岩带花岗闪长岩及其中岩石包体的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万 莫宣学 +2 位作者 赵崇贺 郭铁鹰 张双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A01期94-99,共6页
一、概述冈底斯花岗岩带长约2000km,宽近百公里,为一巨大构造-岩浆带,紧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其向东绕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与察隅中酸性花岗岩带相连,再向南延至伯奇。同期还发育大量钙碱性火山... 一、概述冈底斯花岗岩带长约2000km,宽近百公里,为一巨大构造-岩浆带,紧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其向东绕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与察隅中酸性花岗岩带相连,再向南延至伯奇。同期还发育大量钙碱性火山岩。有关冈底斯花岗岩的研究已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包体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 铁镁质 青藏高原 冈底斯 岩石学 花岗岩 岩石包体 角闪石
下载PDF
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中A型紫苏花岗岩、麻粒岩包体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1
13
作者 彭松柏 付建明 刘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10期832-834,共3页
桂东南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南部发现的紫苏花岗岩体及其中的大量基性麻粒岩、片麻岩包体的研究表明,麻粒岩包体普遍发育等温减压后成合晶变质结构,其主要变质反应为:Ga+Sill→Spl+Q;Ga+Q→Opx+Crd和Gt+Sill+Q→Crd,显示麻粒岩经历... 桂东南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南部发现的紫苏花岗岩体及其中的大量基性麻粒岩、片麻岩包体的研究表明,麻粒岩包体普遍发育等温减压后成合晶变质结构,其主要变质反应为:Ga+Sill→Spl+Q;Ga+Q→Opx+Crd和Gt+Sill+Q→Crd,显示麻粒岩经历了快速抬升揭顶作用。基性麻粒岩中锆石主要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内核以变质结晶特征为主,外壳为岩浆结晶特征,内核变质结晶年龄集中分布于(950-1100)Ma,外壳岩浆结晶年龄为248 Ma,而紫苏花岗岩的Sm-Nd矿物-岩石等时线年龄为202 Ma,并具有典型A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标志着印支期造山作用的结束。据此,提出桂东南印支期A型紫苏花岗岩的源岩为中元古末四堡期造山事件(格林威尔)形成的麻粒岩相变质岩,印支期碰撞造山后的快速抬升伸展揭顶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A型紫苏花岗岩,这为华南中元古末四堡期(格林威尔)江山-绍兴造山带的南延和晚古生代特提斯造山带的东延,以及印支期造山作用的结束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 A型紫苏花岗岩 麻粒岩 伸展揭顶作用
下载PDF
巨型花岗岩带与大陆聚合—裂解作用成因联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舒良树 王博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81,共21页
围绕巨型花岗岩带与大地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回顾了人们对全球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作用的研究进程,总结了古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大陆、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原冈瓦纳大陆以及晚古生代—中生代潘吉亚超大陆形成与演... 围绕巨型花岗岩带与大地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回顾了人们对全球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作用的研究进程,总结了古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大陆、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原冈瓦纳大陆以及晚古生代—中生代潘吉亚超大陆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研究进展,结合收集自中国华南、塔里木、华北、青藏等构造单元的地质资料,分析了四期大陆聚合作用与裂解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发生时间的不等时性,及其对巨型花岗岩带形成与分布以及矿产资源的制约关系,明确了超大陆演化对巨型花岗岩带及其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已有研究中的若干薄弱环节,对今后可能实现的创新与突破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花岗岩 全球超大陆 聚合与裂解 成因联系 研究展望
下载PDF
穿越花岗岩蚀变带隧道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突涌机理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蔡俊华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52,256,共8页
埋深175 m的灯火寨隧道发生多次大规模的突泥、涌水事故。区域地质调查发现灯火寨隧道的突涌灾害发生在晶洞花岗岩与凝灰岩的接触带,在接触带附近两者均发生大规模蚀变。岩相学的试验揭示逐渐靠近接触带晶洞花岗岩依次发育钠长石化、绢... 埋深175 m的灯火寨隧道发生多次大规模的突泥、涌水事故。区域地质调查发现灯火寨隧道的突涌灾害发生在晶洞花岗岩与凝灰岩的接触带,在接触带附近两者均发生大规模蚀变。岩相学的试验揭示逐渐靠近接触带晶洞花岗岩依次发育钠长石化、绢云母化和高岭土化蚀变;凝灰岩依次发育硅化和蒙脱石化蚀变。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单轴抗压强度等试验揭示蚀变导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硅化凝灰岩除外)。尤其是接触带中心发育的带状高岭土化粘土和蒙脱石化粘土。水理试验揭示蚀变粘土的呈现高膨胀性、易崩解、易泥化等不良工程性质。正是由于深埋、带状蚀变粘土的存在,隧道的开挖扰动、应力重分布和地下水排泄等耦合作用才触发多次大规模泥石流状的突涌和通达地表的坍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花岗岩接触 突涌 机理
下载PDF
冀东青龙河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齐鸿烈 郝兴华 +1 位作者 张晓冬 聂卫东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9年第4期1-17,共17页
青龙河花岗岩 绿岩带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 ,形成环境为古岛弧环境 ,绿岩地体由双山子群、朱杖子群组成。区内褶皱构造、韧性剪切变形带及脆性断裂带十分发育。绿岩地体的形成时间为 2 6 50~ 2 750Ma。花岗质岩石即“TTG”岩系安子岭片... 青龙河花岗岩 绿岩带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 ,形成环境为古岛弧环境 ,绿岩地体由双山子群、朱杖子群组成。区内褶皱构造、韧性剪切变形带及脆性断裂带十分发育。绿岩地体的形成时间为 2 6 50~ 2 750Ma。花岗质岩石即“TTG”岩系安子岭片麻岩套 ,由四个深成侵入体组成 ,其中柳各庄片麻岩单元直接侵入双山子群鲁杖子组。柳各庄片麻岩多件锆石U Pb一致线年龄数据在 2 510~ 2 550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绿岩 片麻岩 新太古代 地质特征
下载PDF
穿越花岗岩蚀变带隧道的突涌治理措施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俊华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1,219,共6页
针对灯火寨隧道突涌灾害的处理。首先,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单轴抗压强度等试验揭示蚀变导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硅化凝灰岩除外)。尤其是接触带中心发育的带状高岭土化粘土和蒙脱石化粘土。物理、力学、水理试验揭示蚀变粘土... 针对灯火寨隧道突涌灾害的处理。首先,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单轴抗压强度等试验揭示蚀变导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硅化凝灰岩除外)。尤其是接触带中心发育的带状高岭土化粘土和蒙脱石化粘土。物理、力学、水理试验揭示蚀变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呈现低密度、高含水率、高分散性。然后,基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实现对蚀变带的规模和物质的辨识。采用"先固后清"的突涌堆积物处理措施实现溃口封堵和加固。通过全断面帷幕注浆、双层大管棚、水平旋喷桩等组合加固措施,实现对强烈扰动岩土体的超前加固和堵水;采用"改进CD法"实现隧道的安全开挖。最后,通过"提高支护刚度、双层初支和二衬及时跟进"的技术措施,有效的避免软岩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 45隧道 花岗岩蚀变 突涌 治理措施
下载PDF
东科岭隧道穿越花岗岩蚀变带的病害特征及整治措施 被引量:6
18
作者 付开隆 刘蜀江 王勇 《路基工程》 2015年第3期232-237,242,共7页
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穿越广西花山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蚀变带。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全风化花岗岩段流砂冒顶、大理岩段地表塌陷及基底集中涌水涌砂、角岩化蚀变砂页岩段洞顶坍塌及挤出变形等病害。通过补充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等工... 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穿越广西花山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蚀变带。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全风化花岗岩段流砂冒顶、大理岩段地表塌陷及基底集中涌水涌砂、角岩化蚀变砂页岩段洞顶坍塌及挤出变形等病害。通过补充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等工作,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地质原因。对冒顶、坍塌及挤出变形病害采取了针对性的整治措施,顺利通过了花岗岩蚀变带,保证了工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蚀变 病害 地质原因 整治措施
下载PDF
东南亚主要花岗岩省(带)及其钨锡矿化特征
19
作者 陈喜峰 陈秀法 叶锦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74-276,共3页
东南亚地区存在多个时代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以中生代最为强烈、规模最大。中生代花岗岩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地区,形成了闻名于世、规模巨大的东南亚钨锡矿化花岗岩带,具有明显的锡钨矿化专属性(陈永清等,2010;陈喜峰等,2014,2015,2017... 东南亚地区存在多个时代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以中生代最为强烈、规模最大。中生代花岗岩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地区,形成了闻名于世、规模巨大的东南亚钨锡矿化花岗岩带,具有明显的锡钨矿化专属性(陈永清等,2010;陈喜峰等,2014,2015,2017)。此外,还形成了铜、铅、锌、金、锑等色金属矿产和萤石等非金属矿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花岗岩省() 锡钨矿化特征
下载PDF
多覆盖地区花岗岩接触带及其控矿特征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刚 郭子祺 马超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8年第2期41-45,32,T001,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TM图像对西秦岭地区的中川岩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即研究在多植被、多黄土覆盖的复杂条件下,如何依据接触带蚀变岩的遥感图像像元亮度值及实验室测得的光谱曲线特征,区分不同的岩体接触带类型,并探讨它们对金矿的控...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TM图像对西秦岭地区的中川岩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即研究在多植被、多黄土覆盖的复杂条件下,如何依据接触带蚀变岩的遥感图像像元亮度值及实验室测得的光谱曲线特征,区分不同的岩体接触带类型,并探讨它们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花岗岩接触 金矿床 控矿构造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