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蒂法和骨骼化法乳内动脉游离在冠心病患者行动脉移植术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佳 郑媛 耿仕发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法和骨骼化法乳内动脉游离在冠心病患者行动脉移植术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13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带蒂法乳内动脉游离方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带蒂法和骨骼化法乳内动脉游离在冠心病患者行动脉移植术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13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带蒂法乳内动脉游离方法,观察组采取骨骼法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和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动脉桥流血量大于对照组,游离乳内动脉时间和手术长于对照组,游离乳内动脉长度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死亡、心梗和胸骨不愈合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动脉移植术,采取骨骼化游离术能够克服传统的带蒂法游离术的不足,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法乳内动脉游离 骨骼法乳内动脉游离 冠心病 动脉移植术
原文传递
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
作者 张俊伟 马俊贤 王永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B组患者接受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进行3 a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绞痛分级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端吻合口数、左侧乳内动脉流量、左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右侧乳内动脉流量、右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积液量少于A组,ICU停留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随访期止时,B组患者高等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量、ICU停留时间以及高等级心绞痛的发生率等方面表现优于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带蒂法 骨骼化法 胸廓内动脉 安全性
下载PDF
冠脉旁路移植术中两种乳内动脉游离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峰 张伟华 +4 位作者 罗鸿 马宁 臧素华 李豪威 张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带蒂法和骨骼化法游离乳内动脉对术后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52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带蒂法游离乳内动脉组(262例)和骨骼化法游离乳内动脉组(264例),分析两组围术期相...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带蒂法和骨骼化法游离乳内动脉对术后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52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带蒂法游离乳内动脉组(262例)和骨骼化法游离乳内动脉组(264例),分析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主要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等。结果:52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带蒂法游离乳内动脉组动脉桥血流量为(22.8±7.8)m L/min,游离时间为(18.1±5.5)min,获得乳内动脉长度(13.5±0.8)cm;骨骼化法游离乳内动脉组分别为(41.6±8.3)m L/min、(32.5±6.8)min和(15.8±0.9)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蒂法游离乳内动脉组手术总时间(245±21)min,围术期死亡4例,围手术期心梗12例;骨骼化法游离乳内动脉组分别为(252±18)min、5例和10例,两组各有1例胸骨不愈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两组1 a内动脉桥通畅率均为99.6%。结论:冠脉旁路移植术中,采取骨骼化与带蒂法游离乳内动脉对术后近期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骨骼化法 带蒂法 冠心病
下载PDF
内窥镜下不同方法取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的围术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波 李海涛 +10 位作者 顾承雄 杨俊峰 韦华 李京倖 刘锐 于洋 黄信生 李晖 宋伟 任长伟 李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分别采用带蒂法和骨骼化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9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46例采用内窥镜下带蒂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47例采用内窥镜下骨骼化法.所取大隐静脉作为...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分别采用带蒂法和骨骼化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9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46例采用内窥镜下带蒂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47例采用内窥镜下骨骼化法.所取大隐静脉作为序贯吻合桥血管,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比较两组大隐静脉获取时间、制备时间、静脉损伤情况及围手术期疗效.术后30 d随访,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观察大隐静脉桥早期闭塞情况.结果 两组均可顺利获取大隐静脉,静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带蒂组、骨骼化组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为(21.7±5.6)、(27.4 ±6.4)min(P<0.05);两组制备大隐静脉的时间为(7.2±2.7)、(10.6 ±4.4)min(P <0.05);两组均未发生导致大隐静脉无法应用的毁伤,其中大隐静脉须缝合修补率分别为10.9%、38.3%,(P<0.05),每支须缝合修补的大隐静脉上,需进行修补的位置数量分别为修补(1.6±0.5)、(3.1±1.0)处/支,(P<0.05);搭桥支数分别为(3.0±0.5)、(3.0±0.6),(P>0.05);两组围手术期无心梗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术后1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89.1%、93.6%,均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衰发生,其中32、37例复查冠脉CT造影提示大隐静脉桥均保持通畅.结论 与骨骼化法相比,内窥镜下采用带蒂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血管,更安全可行,能够在确保冠脉搭桥术疗效的同时,缩短获取及制备时间、降低静脉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骨骼化法 带蒂法 小腿大隐静脉 序贯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