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肌筋膜包埋促进细胞载体复合体成骨效应与预构骨肌皮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宇 胡平 +3 位作者 陆应麟 高峰 乔群 戚可名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研究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促进植入体种子细胞的成活作用。方法 经解剖分离裸鼠带背阔肌血管蒂的深筋膜 ,包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与载体 3 羟基丁酸、3 羟基己酸无规嵌段共聚物复合物 ,另将同样复合物植入裸鼠臀部肌袋中 ... 目的 研究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促进植入体种子细胞的成活作用。方法 经解剖分离裸鼠带背阔肌血管蒂的深筋膜 ,包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与载体 3 羟基丁酸、3 羟基己酸无规嵌段共聚物复合物 ,另将同样复合物植入裸鼠臀部肌袋中 (无血管蒂 )作为对照。经HE染色、骨桥素的原位杂交、Vonkossa钙染色与图像软件分析评价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对促进植入体血管化与细胞成活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术后 2周的骨桥素表达与 4周的钙染色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带血管肌筋膜的包裹能促进组织工程植入物血管化与种子细胞的成活 ,从而能促进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肌筋膜 细胞载体复合体 成骨效应 皮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患者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邱平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20例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使用颅骨蜡填塞方式,研究组实施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方式。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20例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使用颅骨蜡填塞方式,研究组实施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以及脑脊液再漏和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脑脊液再漏发生率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血管颞肌筋膜-骨膜瓣行前颅窝颅底骨折重建术的效果显著,能够手术一次性修补成功,无脑脊液在漏或发生颅内感染的情况,具有实施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骨 前颅窝颅底骨折 重建术 脑脊液漏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及带血管筋膜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中的作用组织影像学观察(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涛 李宁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6期9168-9173,共6页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中的多种生长因子及带血管筋膜是否具有促进骨再生及血管化作用尚在争论之中。目的:拟从组织影像学角度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及带血管筋膜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复合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作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中的多种生长因子及带血管筋膜是否具有促进骨再生及血管化作用尚在争论之中。目的:拟从组织影像学角度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及带血管筋膜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复合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作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及动物同体对照实验,于2004-10/2007-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11~12月龄健康杂种犬12只,体质量20~25kg,雌雄各半。方法: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犬骨髓中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贴壁培养扩增、成骨诱导培养。取杂种犬的股骨制备脱钙骨基质,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②将每只犬的背部分为4个区,A,B区,植入加富血小板血浆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复合体,C,D区,仅植入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复合体。A,C区植入物用背阔肌带血管肌筋膜包裹;B,D区植入物用背部不带血管的浅筋膜包裹。分别在4,8,12周各取4只,雌雄各半,麻醉后处死取标本。主要观察指标:①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②行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VonKossa法、茜素红法,钙结节染色观察诱导成骨细胞形态特征。③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复合体的结构。④行大体标本、X射线数字影像及组织学观察评价。结果:①诱导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泌的碱性磷酸酶及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②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成骨诱导细胞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③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细胞上架率高,生长状态好,增殖迅速,能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④各时间点A,B,C区在成骨的骨量、骨光学密度、血管化程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D组(P<0.05)。结论:经组织影像学观察证实,富血小板血浆和带血管肌筋膜均能促进组织工程骨的成骨和血管化,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脱钙骨基质 富血小板血浆 带血管肌筋膜 组织工程骨 新生血管
下载PDF
斜方肌筋膜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
4
作者 曾效恒 欧阳四新 +2 位作者 彭田红 谭建国 刘建芝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4期526-527,共2页
目的 :经枕下 -乙状窦后入路行枕骨区肿瘤的显微解剖 ,并初步探讨位于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的可行性。方法 :在枕外隆凸下缘中点处作 T字型切口 ,去除左侧枕骨。沿横窦、乙状窦下缘剪下硬脑膜 ,显微解其神经血... 目的 :经枕下 -乙状窦后入路行枕骨区肿瘤的显微解剖 ,并初步探讨位于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的可行性。方法 :在枕外隆凸下缘中点处作 T字型切口 ,去除左侧枕骨。沿横窦、乙状窦下缘剪下硬脑膜 ,显微解其神经血管。剪下硬脑膜平放于斜方肌筋膜表面 ,比准大小、周围大于硬脑膜 0 .5 cm,(注意切取时无破损处 )。将切下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辩逆行转移至重建区与硬脑膜缝合 ,硬脑膜缝合时应留余脑的空隙。并对90例成人头颈正中矢状切上肢标本进行定位、测量。结果 :枕外隆凸最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间的距离 ;男性为 (5 0 .1± 2 .2 ) mm。女性为 (4 8.4± 1.6 ) m m。枕外隆凸最高点下方 2 0 m m处骨板厚度 ,男性为 (9.5± 0 .5 ) mm。女性为 (9.2± 0 .5 )mm。枕外隆凸最高点下方 2 .5 m m处骨板厚度 ,男性为 (8.6± 0 .4 ) m m。女性为 (8.3± 0 .4 ) mm。枕外隆凸最高点下方 30mm处骨板厚度 ,男性为 (7.3± 0 .4 ) m m。女性为 (7.1± 0 .3) m m。结论 :枕颈融合术、螺钉固定深度在 5 mm内一般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 血管 硬脑 枕骨 脑神经
下载PDF
带血管蒂颞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付素静 陈玉 +2 位作者 郭殿丞 付素萍 王佳 《沈阳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70-170,18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蒂颞 临床资料 手术 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两种不同肌筋膜瓣包裹脂肪来源干细胞载体复合物体内成脂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3 位作者 鲁峰 李华 陈晓炜 付冰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肌筋膜瓣包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与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在体内成脂效率的差异,为临床游离脂肪组织的高效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0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肌筋膜瓣包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与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在体内成脂效率的差异,为临床游离脂肪组织的高效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0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取兔颈部皮下脂肪组织分离ADSCs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待第3代细胞生长至瓶底70%~80%面积时,以BrdU(10μg/mL)标记细胞48 h,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成脂诱导2周后行油红O染色观察;成骨诱导3周后行茜素红染色观察;成软骨诱导2周后行阿利辛蓝染色观察。另取第3代经BrdU标记的ADSCs成脂诱导2周后,以1×107个/块接种于10 mm×10 mm×5 mm大小的ColⅠ中,制备细胞载体复合物。实验分为两组,A组由带血管蒂的右侧背阔肌筋膜瓣包裹复合物,B组由无特定血管蒂的右侧臀大肌筋膜瓣包裹复合物,每只动物均采用自体ADSCs移植及自身对照。术后8周取出移植物,经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新生组织,测定两组新生组织的湿重和微血管数,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新生组织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BrdU标记为阳性的ADSCs胞核呈绿色荧光,ADSCs阳性标记率>90%。第3代ADSCs成脂诱导2周,可见细胞内有红色脂滴形成;成骨诱导3周,可见红色钙结节样改变;成软骨诱导2周,可见高度聚集生长的细胞团,阿利辛蓝染色呈蓝色。术后8周取材,A组可见血管增生并长入材料,未见明显纤维包裹;B组有少量血管长入材料。A组新生组织湿重为(0.149 5±0.017 3)g,B组为(0.095 3±0.012 7)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均可见移植物中有新生脂肪组织形成和不同程度微血管长入,支架材料已基本降解吸收。A组微血管数为(31.2±4.5)根,B组为(19.3±2.6)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周新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示,A、B组新生脂肪细胞的胞核及部分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呈绿色荧光。结论带血管蒂的背阔肌筋膜瓣包裹ADSCs与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在体内的成脂效率较无特定血管蒂的臀大肌筋膜瓣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脂肪来源干细胞 成脂效率 血管 带血管肌筋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