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血液净化治疗感染合并症的预后分析
1
作者 张瑜 李美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 了解老年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血液净化治疗感染合并症的自然病程,分析置管前血常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2430例患者,对使用TCC且具有置管前24 h... 目的 了解老年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血液净化治疗感染合并症的自然病程,分析置管前血常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2430例患者,对使用TCC且具有置管前24 h血常规化验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TCC后感染合并症的自然病程;以全因死亡作为终点,采用Kendall法分析TCC后首次感染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按高血压、糖尿病1:1匹配病例组与对照组,以TCC 6个月内首次感染为病例组(n=34),以TCC 6个月后首次感染作为对照组(n=3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全组患者中验证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分析置管前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首次感染的关系。结果 共随访77例患者,年龄(78.4±7.3)岁,中位随访时间28.0(13.8~70.5)个月,首次感染后死亡32例,存活45例。与首次感染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较高、导管龄较低(P<0.05)。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与死亡呈正相关(r=0.336,P=0.003),且TCC 6个月内发生感染患者的累积生存率较TCC 6个月后感染患者明显降低(P<0.00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TCC 6个月内感染组MPV明显高于对照组[(10.64±1.05) fl vs.(9.89±0.80) f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较高时发生感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222倍。在全组77例病例中验证发现,MPV高值与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相关(P=0.037)。结论 TCC置管后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与死亡相关;置管前MPV高值患者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置管前MPV增高可能提示TCC后感染者的预后较差,该指标可能是TCC的个体化决策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涤纶套带隧道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专用体表标记尺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希 田卫群 +1 位作者 李六生 闫志群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8期90-92,95,共4页
目的观察一种实用新型专利"长期中心静脉置管体表标记尺"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一种实用新型专利"长期中心静脉置管体表标记尺"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专利标记尺,术前用记号笔进行体表标记;对照组采用术中直接用导管比对,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手术时间、一次导管位置成功率、透析血流量及患者对导管出口位置的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分别为(24.8±2.97)min和(31.7±4.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导管置入血管中的目标位置首次成功率高达96.8%,与对照组的8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导管出口位置的满意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分别为(3.89±0.88)分和(3.25±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置管体表标记尺能使置管过程更为安全、高效和顺利,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尺 涤纶套带隧道导管 血液透析 硅胶管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带绦纶套带隧道导管生存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查爱云 胡波 尹良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96-3497,共2页
目的统计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带绦纶套带隧道导管(TCC)使用寿命,探讨影响导管使用寿命的因素。方法记录83例MHD患者颈内静脉留置TCC使用寿命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导管生存时间和生存率,Cox比例风险... 目的统计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带绦纶套带隧道导管(TCC)使用寿命,探讨影响导管使用寿命的因素。方法记录83例MHD患者颈内静脉留置TCC使用寿命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导管生存时间和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导管使用寿命的相关因素。结果颈内静脉留置TCC失功能的主要原因是血流不畅和感染;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导管中位生存时间(11.3±2.1)个月,Cox模型分析显示同侧颈内静脉置管史、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胆固醇及血小板水平与导管生存时间呈显著独立负相关。结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水平、口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与颈内静脉留置TCC使用寿命无关,既往有同侧颈内静脉置管史、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血小板水平是影响导管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隧道涤纶套导管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血液透析患者转动静脉内瘘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泰娜 吴其顺 +2 位作者 陈蕊 余姝 何建强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54-557,共4页
目的:分析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血液透析患者转成动静脉内瘘的情况,为TCC患者更改通路类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TCC患者,回顾性统计患者置管及该次入院原因、中心静脉狭窄率... 目的:分析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血液透析患者转成动静脉内瘘的情况,为TCC患者更改通路类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TCC患者,回顾性统计患者置管及该次入院原因、中心静脉狭窄率、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随访12个月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结果:TCC置入原因有:血管条件不佳(41%)、内瘘闭塞后重建困难(25%)、心功能差无法耐受动静脉内瘘手术者(17%);患者该次入院原因有:导管功能不良(47%)、导管相关性感染(19%)、拟更改动静脉内瘘(17%)、其他原因入院者(17%);61%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中心静脉狭窄,中度以上狭窄者47%。36例患者动静脉瘘手术成功率为97.2%,随访12个月初级通畅率为80.6%,经过再次手术12个月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7%。结论:TCC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TCC转为动静脉内瘘有较高的成功率。透析医生及护士需要主动评估患者血管条件,及时建议更改通路类型,术后定期随访监测保证内瘘成功使用,尽量减少导管使用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动静脉内瘘 主动评估
下载PDF
非切口水囊法拔除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汪焱 王利峰 +4 位作者 姚国明 胡日红 王星星 黄加力 应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27-629,共3页
动静脉血管内瘘(AVF)是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的理想透析通路,但前提是患者有良好的血管条件且术后AVF发育成熟,因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仍是大部分血管条件不佳及AVF成熟过渡阶段患者的主要透析通路^([1])。若TCC出现导管感染... 动静脉血管内瘘(AVF)是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的理想透析通路,但前提是患者有良好的血管条件且术后AVF发育成熟,因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仍是大部分血管条件不佳及AVF成熟过渡阶段患者的主要透析通路^([1])。若TCC出现导管感染、功能不良等情况或AVF已成熟,则考虑拔除TCC。传统移除方法为切口法,即切开皮肤游离涤纶套后剪断拔出,此法会产生相对大的开放性创口,且需缝合,术后创面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非切口水囊拔管法逐渐被接受,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9年起采用非切口水囊法拔除TCC,现分析比较其与传统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拔除方式 非切口水囊法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6
作者 祁滢滢 梁新蕊 +3 位作者 李晶晶 周晓冬 赵琦琦 谢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提炼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科学的血液透析导管护理管理规范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提炼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科学的血液透析导管护理管理规范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资料,由2名循证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纳入文献通过专家会议法进行证据提取、分类和整合最终形成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系统评价1篇、指南7篇、专家共识6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出评估与监测、冲管与封管、消毒与换药、并发症管理及质量改进5个主题,共提炼出31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提炼分析了MHD患者TCC护理相关的最佳证据,为有效预防T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质量提供了科学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隧道涤纶套导管
下载PDF
超声在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7
作者 史井波 刘绥军 +1 位作者 祝宇星 高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内静脉入路的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肾脏内科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拟行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内静脉入路的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肾脏内科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拟行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术中采用超声定位导管尖端,对照组根据术前胸部X线进行定位导管尖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来判定导管尖端位置。收集两组人口学资料、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操作中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两种不同定位方式在导管置入过程中对导管尖端准确性判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4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原发病、置管史及实验室指标在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异位率、穿刺时间、穿刺并发症在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导管尖端异位率13.1%(3/23)明显低于对照组47.4%(9/19)(χ^(2)=4.443,P=0.035),超声组穿刺时间(5.17±0.8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时间(6.26±0.73)min(t=-4.44,P=0.01),超声组穿刺并发症4.3%(1/23)明显少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36.8%(7/19)(χ^(2)=5.17,P=0.023)。结论超声在颈内静脉置入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血管的穿刺,而且对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 超声RASS征 导管尖端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经导管腔内球囊扩张术解除股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嵌顿1例
8
作者 卢彩宝 陈洪伟 +5 位作者 张全超 赵景宏 李墨奇 何文昌 陈婧 聂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前超过6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所采用的通路类型为中心静脉导管[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仍有超过20%的患者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TCC嵌顿导致拔除困难是一种少见但处理起... 目前超过6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所采用的通路类型为中心静脉导管[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仍有超过20%的患者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TCC嵌顿导致拔除困难是一种少见但处理起来较麻烦的并发症,常见于置管时间较长的患者,该情况主要与导管周围纤维鞘形成有关。现报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经导管腔内球囊扩张解除股静脉TCC嵌顿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血液透析 隧道涤纶套血透导管 嵌顿
下载PDF
502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留置的临床应用分析
9
作者 廉秀花 高志伟 +2 位作者 张炎 王尊松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次TCC置入患者的导管使用情况,记录导管的结局事件及发生时间,统计描述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置管部位,采用Kaplan-Meier、Log-rank分析法对...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次TCC置入患者的导管使用情况,记录导管的结局事件及发生时间,统计描述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置管部位,采用Kaplan-Meier、Log-rank分析法对导管使用时间、导管通畅率、不同原发病的导管使用时间差异、不同置管部位的导管使用时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502例次患者中出现导管结局事件337例次,其中死亡159例次(47.2%),因导管功能不良和导管感染而拔管或换管分别为98(29.1%)、23例次(6.8%),因内瘘成熟而使用内瘘并拔管36例次(10.7%),其他原因21例次(6.2%)。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3.742±0.161)年,导管的中位使用时间为(4.342±0.454)年。置管后1、2、3、4和5年,导管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6%、71.7%、61.5%、53.2%和32.7%,导管的累计(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9.7%、75.9%、67.6%、64.4%、44.6%。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者、慢性肾小球肾炎者、高血压肾病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依次为(4.327±0.278)、(3.430±0.248)、(3.234±0.416)年,两两比较P均>0.05。右侧颈内静脉者、左侧颈内静脉者及右侧股静脉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依次为(3.906±0.173)、(2.493±0.459)、(1.788±0.260)年。右侧颈内静脉者的导管使用时间较其他两者长(P均<0.05),左侧颈内静脉者比右侧股静脉者的导管生存时间长(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CC应用效果较好,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3.742±0.161)年,导管功能不良是除死亡之外的主要导管结局事件,右侧颈内静脉是最优的导管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隧道涤纶套导管 生存分析 导管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和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洪宾 王荣 +4 位作者 徐军 周刚 毕光宇 陈蕊 王海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2期81-85,共5页
目的对比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VF组(采用AVF血液透析)和TCC组(采用... 目的对比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VF组(采用AVF血液透析)和TCC组(采用TCC血液透析)2组各56例。比较2组透析6个月后血液透析相关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透析有效血流量(Qb)],透析前和透析3、6个月后营养状态指标、肾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α角和k值)及血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褪黑素(MT)水平,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6个月后,AVF组Kt/V、URR和Qb高于或大于TCC组(P<0.01)。透析3和6个月后,AVF组营养状态指标、k值和血清MT高于TCC组,肾功能指标、α角和血清AOPP低于TCC组(P<0.05,P<0.01)。透析期间,AVF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14%,4/56)低于TCC组(23.21%,13/56)(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AVF治疗效果优于TCC,可促进机体代谢废物排出,改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骨质疏松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隧道涤纶套透析导管 尿素清除率 尿素下降率 白蛋白 尿素
下载PDF
脓肿切排联合抗生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隧道脓肿
11
作者 简永红 杨定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6期515-517,共3页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管通路就是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血管通路逐渐耗竭,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成为长期血管通路很好的补充。随着应用的逐渐普遍,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日...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管通路就是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血管通路逐渐耗竭,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成为长期血管通路很好的补充。随着应用的逐渐普遍,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脓肿 脓肿切排 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血液透析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5例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茜子 秦爱博 +2 位作者 刘钟缘 刘刚 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2008年8月~2018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血液透析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外出口感染、隧道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2008年8月~2018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血液透析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外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及新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依次为100%、21.8%、7.3%及20.0%。抗生素使用前外周血培养(100%比81.5%,P=0.047)及导管血培养阳性率(93.3%比61.5%,P=0.028)均高于抗生素使用后组。77份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5.5%、53.2%及1.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最常见病原菌(19.5%)。结论规范化留取病原学标本对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至关重要,笔者所在中心革兰阴性菌感染率较高,经验性治疗时除针对MRSA外,还需考虑覆盖革兰阴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感染 带隧道导管
下载PDF
X线透视下留置带涤纶套带隧道透析导管对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凌远开 《医师在线》 2023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X线透视下留置带涤纶套带隧道透析导管(TCC)对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8月1日~2022年11月30日住院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在X线透视下留置TCC将其分为两组,32例在X线... 目的分析X线透视下留置带涤纶套带隧道透析导管(TCC)对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8月1日~2022年11月30日住院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在X线透视下留置TCC将其分为两组,32例在X线透视下留置TCC的患者为透视组,28例在非X线透视下留置TCC的患者为非透视组,比较两组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毒素清除率指标[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结果透视组透析后血清WBC、hs-CRP均低于非透视组(P<0.05)。两组透析前β2-MG、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β2-MG、BUN、SCr均比本组透析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Kt/V、URR均高于非透视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均低于非透视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在X线透视下或非透视下留置TCC均可有效清除毒素等物质,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但X线透视下TCC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提高透析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透视 涤纶套隧道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导管功能不良
下载PDF
70%乙醇封管在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宏 孙晓萌 +3 位作者 张留平 高民 魏青 刘必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70%乙醇封管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Cuff)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 目的探讨70%乙醇封管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Cuff)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首先将患者随机分为乙醇封管组(每周采用3.3mL 70%乙醇封管1次,再采用3.3mL标准肝素封管2次)和肝素封管组(每周采用3.3mL标准肝素封管3次),每组16例,22周后进行交叉互换。比较两组患者CRBSI、导管功能障碍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例患者退出试验,2例死亡,共28例患者完成试验,每组各14例。乙醇封管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为0.45/1 000导管日,低于肝素封管组患者(0.92/1 000导管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封管组患者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0.90/1 000导管日,低于肝素封管组(2.06/1 000导管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醇封管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乙醇封管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带Cuff导管患者的CRBSI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与肝素封管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隧道Cuff导管 乙醇封管 肝素封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和带袖套隧道导管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郭风玲 张宝红 +3 位作者 陈磊 杨植 胡桂才 段书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4-86,共3页
目的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两种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9例需长期行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VF组57例和CTC组62例,分别经AVF、CTC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两组均于透析前及透析后1年... 目的比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两种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9例需长期行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VF组57例和CTC组62例,分别经AVF、CTC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两组均于透析前及透析后1年(透析后)采集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CRP、尿素氮(BUN)、肌酐(Scr)。比较两组透析后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再循环率(分别采用GIT法和UT法计算)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透析前后Hb、Alb、TP、CR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透析前比较,两组透析后BUN、Scr均降低(P均<0.01);两组透析后BUN、Sc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VF组透析后Kt/V和再循环率(GIT法和UT法)均高于CTC组(P均<0.01)。AVF组透析1年内发生血栓栓塞2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2%;CTC组发生血栓栓塞5例、感染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9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采用AVF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透析效果优于CTC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袖套隧道导管
下载PDF
高剂量尿激酶封管联合泵入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玲 李益明 +4 位作者 邢小珍 王志芳 姜金孝 祝亮 鲁庆红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 观察高剂量尿激酶导管内封管联合微泵泵入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TCC功能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A组30例、B组31例、C组32例。A组采用2万U尿激酶导管封管;B... 目的 观察高剂量尿激酶导管内封管联合微泵泵入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TCC功能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A组30例、B组31例、C组32例。A组采用2万U尿激酶导管封管;B组20万单位尿激酶导管封管;C组先将20万U尿激酶导管封管,30 min后抽出,再将40万U尿激酶溶于40 ml生理盐水中,各取20 ml分别从导管动静脉端用微泵泵入维持治疗0.5 h。比较3种方法的溶栓效果、溶栓次数、血栓复发情况、连续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C组患者溶栓成功率及一次性再通率最高(P<0.05),2年内复发率最低(P<0.05),连续使用留置导管时间最长(P<0.05)。B组患者一次性再通率高于A组,而反复溶栓2~3次再通率低于A组(P<0.05)。3组均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高剂量尿激酶导管内封管联合微泵泵入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TCC功能不良高效、方便、一次性再通率高、溶栓治疗次数减少、复发时间及连续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延长,相对安全,可用于血栓形成时间较长、反复局部封管溶栓效果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功能不良 隧道涤纶套导管 尿激酶 高剂量 泵入治疗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莉莉 刘玉秋 +4 位作者 仰欣 施雯 涂岩 潘明明 张晓良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11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长期导管血液透析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期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训练组患者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语言... 目的探讨应用长期导管血液透析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期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训练组患者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语言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组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贫血、糖尿病,由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C指数分别为0.761和0.714。结论该模型能够有效筛选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隧道涤纶套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血管通路对尿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军 谭琴兰 +1 位作者 周海英 汤跃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观察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两种血管通路对尿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血管通路建立... 目的观察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两种血管通路对尿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血管通路建立方式分为TCC组(n=29)和AVF组(n=37)。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时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透析情况[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尿素下降率(UPR)、平衡后尿素清除指数(eKt/V)]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入组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组6个月后,TCC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高于AVF组(P <0.05)。入组6个月后,TCC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入组时升高(P <0.05),AVF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与入组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血BUN、SCr水平及spKt/V、UPR、e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组6个月内,TC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VF组(P <0.05)。结论 TCC相对于AVF将加重尿毒症MHD患者的炎症状态,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透析效果与AVF相当,临床因首选AVF,对于AVF难以建立患者,TCC可作为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隧道涤纶套导管 自体动静脉内瘘 炎症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乙醇封管联合卡泊芬净治疗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3例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越 刘宏 +2 位作者 张留平 谢庆磊 高民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70%乙醇封管治疗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3例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的患者在全身抗真菌治疗的同时,应用70%乙醇进行导管内封管,每日1次。结果 3例病例经治疗后,患者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血... 目的观察70%乙醇封管治疗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3例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的患者在全身抗真菌治疗的同时,应用70%乙醇进行导管内封管,每日1次。结果 3例病例经治疗后,患者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血培养均转为阴性,未发生导管功能障碍,均未发生呕吐、头痛、晕厥、胸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乙醇封管联合全身抗真菌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通过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隧道涤纶套导管 乙醇封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套隧道导管肝素盐水封管效果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冰 胡亚楠 +8 位作者 甘良英 王伊娜 朱丽 王磊 蔡美顺 郑姝颖 刘爱春 倪梦凡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9期639-642,共4页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套隧道导管应用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的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除外导管功能不良)拔除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隧道中心静脉导管,通过肉眼、扫描电镜对拔除导管不同部位导管内壁进行观察...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套隧道导管应用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的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除外导管功能不良)拔除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隧道中心静脉导管,通过肉眼、扫描电镜对拔除导管不同部位导管内壁进行观察。结果肉眼观察,41.7%导管存在双腔完全堵塞性血栓形成,部位为自导管侧孔至导管顶端出口处,25.0%导管双侧管腔无明显血栓形成,33.3%存在单侧管腔堵塞性血栓;电镜观察,100.0%导管存在尖端及侧孔部位血栓形成,尤其侧孔、顶端切割边缘部位更明显。二分类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导管尖端及侧孔部位血栓形成与血红蛋白水平相关(r=0.488,P=0.047),而与性别(r=0.236,P=0.362)、年龄(r=-0.113,P=0.667)、封管液是否稀释(r=0.436,P=0.080)、国际标准化比值(r=-0.339,P=0.183)、血小板(r=-0.187,P=0.473)、总胆固醇(r=0.037,P=0.887)、血钙(r=-0.188,P=0.470)、吸烟(r=0.169,P=0.517)、抗血小板药物(r=0.169,P=0.517)、糖皮质激素(r=0.169,P=0.517)、导管留置时间(r=-0.305,P=0.234)无关。将血红蛋白带入Logistic方程显著性不明显(OR=1.075,95%CI0.980~1.179,P=0.125),考虑与病例数少有关;导管其他部位电镜扫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6.7%发现导管内壁生物膜形成。结论导管顶端是血栓容易形成的部位,此处血栓形成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涤纶套隧道导管 封管液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