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耐盐产香酵母菌株
1
作者 莫芳华 何静 +3 位作者 邢浩然 田雨桐 王炳慧 王春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2,49,共5页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鲁氏酵母进行诱变,确定40 s为诱变的最佳时间,此条件下菌株的致死率为98.9%。以耐盐性为指标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获得一株耐盐性较强的正突变菌株S3-26。将出发菌株及筛选菌株S3-26分别添加到...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鲁氏酵母进行诱变,确定40 s为诱变的最佳时间,此条件下菌株的致死率为98.9%。以耐盐性为指标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获得一株耐盐性较强的正突变菌株S3-26。将出发菌株及筛选菌株S3-26分别添加到18%盐度的酱醪汁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后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S组检出59种风味物质,突变菌株S3-26组检出63种,提高了6.78%。添加S3-26发酵的酱醪汁中醇类、醛类、酸类、酚类、酮类、呋喃类、吡嗪类和总风味物质含量均高于S组,其中醇类含量提高了28.50%,酚类含量提高了80.33%。OAV分析结果表明,S3-26组的典型风味物质含量高于S组,其中苯乙醛提高了45.91%,愈创木酚提高了47.59%,赋予了酱油花香和烟熏香,明显增强了酱油的香气品质。此外,经10次连续传代测试,突变菌株S3-2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综合结果表明选育菌株S3-26具有应用于酱油发酵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氏酵母 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耐盐 发酵特性
下载PDF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工厂化金针菇新菌株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欢 刘建雨 +5 位作者 杨慧 张丹 宋春艳 谭琦 王瑞娟 尚晓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1-1930,共10页
为确定金针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诱变致死率,创制工厂化金针菇新种质,本研究以上研1号菌株作为亲本,收集其孢子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后,采用多孢自交技术获得新菌株,再经工厂化小试初筛和中试复筛,最终获得新种质。结果表明,从... 为确定金针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诱变致死率,创制工厂化金针菇新种质,本研究以上研1号菌株作为亲本,收集其孢子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后,采用多孢自交技术获得新菌株,再经工厂化小试初筛和中试复筛,最终获得新种质。结果表明,从108个突变自交菌株中获得出芽快且整齐、产量高、商品性状优良(菌盖厚实、菌柄较粗)的金针菇新品种上研A130,该品种为白色,菌盖呈球形、内扣,菌柄基部绒毛少,子实体干品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57×10^(4)mg·kg^(-1)。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菌丝培养温度为20℃,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4~18℃,瓶栽菌丝培养周期为22 d,子实体生育时间为26 d,平均单瓶产量为每瓶456.41 g。本研究结合新型诱变技术和传统选育方法,提高了亲本的突变率,为筛选具有目标性状的工厂化金针菇新菌株提供了数据支撑,对金针菇产业持续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多孢自交 新品种选育 蛋白质评价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欢 沈玲 +3 位作者 尚晓冬 刘建雨 王瑞娟 杨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7,共6页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中的应用,分析ARTP诱变技术在微生物和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说明今后研究重点是通过提高快速筛选目标菌株的技术水平,结合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技术,深入探究经ARTP诱变后微生物和食用菌的遗传规律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机制,以期通过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为食用菌和微生物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微生物和食用菌的种质创新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 诱变育种 微生物 食用菌 应用
下载PDF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多糖黑木耳菌株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伟 李文 +3 位作者 周益帆 杨焱 王金斌 孔祥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5代继代培养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性,采用拮抗实验观察菌株间的拮抗情况,通过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黑威单片相比,诱变菌株D3-56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5.02%和48.40%,诱变菌株D3-60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3.15%和60.83%,诱变菌株D3-56和D3-60的多糖产量分别提高70.69%和81.97%;诱变菌株D3-56和D3-60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且与黑威单片存在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室温等离子 多糖 产量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与微生物微液滴培养选育谷胱甘肽高产菌株 被引量:4
5
作者 凌思雨 王洲 +4 位作者 张会敏 李闯 刘庆涛 刘艳 薛正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为提升野生毕赤酵母菌株BY-1产谷胱甘肽的能力,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得到诱变菌株BY-1-26。进一步在摇瓶培养过程中添加1,2,4-三氮唑,提高诱变菌株产量。最后将1,2,4-三氮唑作... 为提升野生毕赤酵母菌株BY-1产谷胱甘肽的能力,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得到诱变菌株BY-1-26。进一步在摇瓶培养过程中添加1,2,4-三氮唑,提高诱变菌株产量。最后将1,2,4-三氮唑作为筛选因子,利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microbial microdroplet culture system,MMC)仪对诱变菌株进行适应性进化,获得了1株高产谷胱甘肽的突变株BY-2-24,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BY-1经过ARTP诱变处理、抗性梯度平板初筛、MMC适应性进化、摇瓶复筛等,可以选育高产谷胱甘肽突变株。突变株BY-2-24摇瓶产量达(312.13±2.6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134.26%,且经过7次传代培养,仍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同时,生物量提高118.33%,表明诱变菌株的生长能力得到提高。研究表明,ARTP与MMC联合应用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微生物诱变方式,可用于定向诱变筛选高性能微生物菌株,为高通量选育目标菌株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毕赤酵母 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适应性进化 菌种筛选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黄原胶生产菌
6
作者 王鸿 王璐 +4 位作者 吕伟峰 宋文枫 侯靖杰 苟敏 汤岳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6,共8页
以野油菜黄单胞菌为出发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筛选产黄原胶的优良菌株。研究结果表明:以菌落直径为初筛指标,共获得5株诱变菌株;进一步以黄原胶产量和黏度为复筛指标,获得1株优良菌株X20。其黄原胶产量与黏度分别为3.52... 以野油菜黄单胞菌为出发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筛选产黄原胶的优良菌株。研究结果表明:以菌落直径为初筛指标,共获得5株诱变菌株;进一步以黄原胶产量和黏度为复筛指标,获得1株优良菌株X20。其黄原胶产量与黏度分别为3.52 g/L和77.30 mPa·s,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77.78%和40.03%。经过10次传代培养,诱变菌X20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不同环境因子都会影响X20的发酵性能。以谷氨酸为氮源时,黄原胶产量及黏度均最高,分别为7.30 g/L和495.50 mPa·s,比出发菌分别提高43.27%和22.29%。高质量浓度谷氨酸(大于1 g/L)会显著抑制出发菌株和X20的发酵液黏度,4 g/L谷氨酸使其黏度分别降低至21.8 mPa·s和25.93 mPa·s。不同初始pH条件下X20的黄原胶黏度均高于出发菌株,且X20更适应pH 6.5的发酵环境,黏度可达546.5 mPa·s。随着盐度增加,诱变菌株的黄原胶产量增加、黏度下降,且都高于出发菌株。当盐度为8 g/L时,X20的黄原胶产量和黏度分别为12.19 g/L和331.23 mPa·s,比出发菌株分别高23.05%和109%。X20的发酵液黏度在不同温度(20℃~80℃)及高矿化度(28.90 g/L)条件下均保持稳定,且始终优于出发菌株,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野油菜黄单胞菌 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黏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高通量筛选那西肽高产菌株 被引量:24
7
作者 周扬 薛正莲 +2 位作者 夏俊 张翀 邢新会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活跃链霉菌(Streptomyces actuosu),并应用抑菌圈和48孔板培养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那西肽菌株。研究表明抑菌圈径的大小与48孔板效价之间以及48孔板效价与摇瓶效价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达到... 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活跃链霉菌(Streptomyces actuosu),并应用抑菌圈和48孔板培养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那西肽菌株。研究表明抑菌圈径的大小与48孔板效价之间以及48孔板效价与摇瓶效价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达到0.534和0.896。通过多轮ARTP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3株相对效价提高50%以上的遗传性能稳定的突变株。ARTP诱变技术作为获得那西肽高产菌株的有效途径,与传统摇瓶发酵筛选相比,48孔板及抑菌圈法能显著提高那西肽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西肽 活跃链霉菌 室温等离子体(artp) 高通量筛选 抑菌圈法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及高通量筛选高产蛋白酶米曲霉的初探 被引量:12
8
作者 舒冬梅 王德良 +1 位作者 宋绪磊 尚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7-73,共7页
为提高酱油发酵菌种米曲霉的蛋白酶活力,采用实验室保藏菌种H0米曲霉为诱变出发菌株,对H0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诱变条件:功率120 W;气流量10L/min;10个时间梯度处理。结果表明:当诱变时间为140s时,致死率接近90%,此时为... 为提高酱油发酵菌种米曲霉的蛋白酶活力,采用实验室保藏菌种H0米曲霉为诱变出发菌株,对H0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诱变条件:功率120 W;气流量10L/min;10个时间梯度处理。结果表明:当诱变时间为140s时,致死率接近90%,此时为最佳诱变时间。利用大豆球蛋白作为选择培养基关键因子进行初筛和96孔板高通量复筛,选出3株高蛋白酶活力菌株H5,H12,H15,并且经过福林酚法验证。最终筛选出米曲霉菌株H15具有高蛋白酶活力:酸性、中性、碱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92.35,1816.31,3774.82U/g,比出发菌株H0分别提高17.49%,19.08%,1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 高通量筛选 蛋白酶活力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快速选育高产DHA的裂殖壶菌突变株 被引量:16
9
作者 袁军 赵犇 +2 位作者 孙梦玉 王武 杨海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204,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能够快速便捷的诱变选育高产DHA菌株的方法。出发菌株Schizochytrium sp.ATCC 20888悬浮液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处理后,涂布到2,2’-联吡啶平上板培养。将所得的突变菌株摇瓶发酵培养,通过磷酸香草醛油脂快速检测法... 旨在建立一种能够快速便捷的诱变选育高产DHA菌株的方法。出发菌株Schizochytrium sp.ATCC 20888悬浮液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处理后,涂布到2,2’-联吡啶平上板培养。将所得的突变菌株摇瓶发酵培养,通过磷酸香草醛油脂快速检测法和气相色谱分析从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DHA高产菌株。结果表明,裂殖壶菌诱变选育条件为ARTP为处理时间15 s,气量10 L/min,电功率100 W;2,2’-联吡啶浓度为100μmol/L。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高产DHA的菌株。其中D32菌株DHA生产能力提升显著,比初始菌株提升了29.8%,DHA产量达到7.31g/L。D32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主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05),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05)。经5次传代后性状稳定,本方法快捷高效,同时也为其他多不饱和脂肪的诱变选育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 裂殖壶菌 诱变育种 室温等离子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快速选育对亚洲玉米螟高毒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突变株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先清 周荣华 +4 位作者 刘芳 张志刚 饶犇 陈伟 王开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123-126,共4页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苏云金芽孢杆菌Bt-NBIC-380菌株,选育对亚洲玉米螟高毒力突变株。经过4轮的ARTP诱变、镜检及摇瓶发酵筛选得到的突变株Bt-NBIC-380-18-407,其摇瓶发酵液对玉米...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苏云金芽孢杆菌Bt-NBIC-380菌株,选育对亚洲玉米螟高毒力突变株。经过4轮的ARTP诱变、镜检及摇瓶发酵筛选得到的突变株Bt-NBIC-380-18-407,其摇瓶发酵液对玉米螟二龄幼虫效价达到6 835 IU/μL,杀虫晶体蛋白含量6.3 mg/mL。该突变株的效价较初始菌株提高了25.7%,杀虫晶体蛋白含量提高了18.9%。经过5次传代,证实该突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 苏云金芽孢杆菌Bt-NBIC-380 亚洲玉米螟 杀虫晶体蛋白 生物效价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高通量筛选维生素B_(12)高产菌株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莹瀛 夏苗苗 +2 位作者 董会娜 张同存 张大伟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0-26,共7页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并从中筛选高产维生素B12突变株,确定等离子诱变最优处理时间75,s、输出功率100,W.通过流式细胞仪并结合核糖开关(rib...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并从中筛选高产维生素B12突变株,确定等离子诱变最优处理时间75,s、输出功率100,W.通过流式细胞仪并结合核糖开关(riboswitch)感应元件检测其荧光值以初筛诱变后高产菌株,并利用48孔板高通量培养发酵,酶标仪快速检测维生素B_(12)产量,建立完整的诱变后高通量筛选体系.通过4轮ARTP诱变,筛选得到的突变株PA320-M4-1B1在250,mL摇瓶发酵6,d的条件下,维生素B_(12)产量达到(103.2±2.1)mg/L,较初始菌株PA320的(71.9±1.8)mg/L提高了43.8%,且遗传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体(artp) 维生素B12 核糖开关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快速诱变高产苏氨酸的突变株 被引量:19
12
作者 蔡友华 李文锋 +5 位作者 卢伟宁 郑明英 陆最青 张翀 李和平 邢新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88-1892,共5页
本文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诱变育种技术,基于48孔板高通量筛选获得一株L-苏氨酸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株(1905#)。相比较与出发菌株,在相同的发酵培养条件下,1905#突变株鲁棒性较好、生长速率加快,最佳温度(37℃)和pH(7.2)... 本文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诱变育种技术,基于48孔板高通量筛选获得一株L-苏氨酸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株(1905#)。相比较与出发菌株,在相同的发酵培养条件下,1905#突变株鲁棒性较好、生长速率加快,最佳温度(37℃)和pH(7.2)基本一致,能耐受更低的pH值。孔板初筛结果表明苏氨酸浓度提高了133.59%,并且对摇瓶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相比较与出发菌株糖代谢速率加快,产酸强度提高,苏氨酸浓度提高了99.6%。经50次传代,1905#突变株表现出很好的遗传稳定性,为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 苏氨酸 诱变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介导的赤藓糖醇生产菌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静宇 陈泉 +3 位作者 马琳琳 孙欢欢 祁庆生 王倩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多元醇类甜味剂,具有热量较低、无致龋齿性、口感佳、非吸湿性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大多数保健食品成分的优先选择。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赤藓糖醇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温和,易于控制,具有更多的生产优...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多元醇类甜味剂,具有热量较低、无致龋齿性、口感佳、非吸湿性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大多数保健食品成分的优先选择。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赤藓糖醇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温和,易于控制,具有更多的生产优势。在本研究中,笔者从蜂巢、土壤和花粉等物质中筛选出了一株赤藓糖醇高产菌株,鉴定其为Moniliella sp.MU1。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育种系统对该菌株进行突变并从中挑选出4种菌株进行发酵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碳源、葡萄糖浓度和金属离子条件都会影响赤藓糖醇的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有利于赤藓糖醇的生产;同时,当提供300 g/L葡萄糖和25 mmol/L Ca^(2+)时,菌株YE-A27的赤藓糖醇产量达到97.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微生物发酵 离子束诱变 念珠菌属 发酵优化 室温等离子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选育恩拉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艳飞 余飞 +2 位作者 朱振坤 徐敬课 薛正莲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恩拉霉素产生菌LA-10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处理,建立分光光度计法快速初筛方法,对复筛菌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主组份含量高,杂质少,遗传稳定的正突变株,并对高产菌株进行放大验证。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 恩拉霉素 杀真链霉菌 正突变株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对灵芝菌丝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达 黄青 何华奇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处理对灵芝菌丝体生长速率、生物量以及灵芝多糖的影响。方法:以赤芝为研究对象,采用ARTP处理灵芝菌丝体,并测定其生长速率等3个指标,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对灵芝菌丝体影响。结果:ARTP处理0.5 min生长速度... 目的:研究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处理对灵芝菌丝体生长速率、生物量以及灵芝多糖的影响。方法:以赤芝为研究对象,采用ARTP处理灵芝菌丝体,并测定其生长速率等3个指标,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对灵芝菌丝体影响。结果:ARTP处理0.5 min生长速度最快,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9.96%,处理1 min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5.03%,处理1 min灵芝多糖含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4.66%。结论:在一定时间处理范围内,ARTP处理能提高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以及灵芝多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 灵芝菌丝体 灵芝多糖 生物量
下载PDF
庚基灵菌红素高产菌株Notoacmeibacter sp.BGMRC2072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选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志维 卢天梅 +4 位作者 赵美婷 李艳梅 刘玉英 高程海 刘永宏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503-508,共6页
为了获得稳定高产庚基灵菌红素(Heptylprodigiosin,HPG)的优势突变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处理海洋细菌Notoacmeibacter sp.BGMRC2072,结合单菌落的颜色、形态及菌体生物量OD600... 为了获得稳定高产庚基灵菌红素(Heptylprodigiosin,HPG)的优势突变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处理海洋细菌Notoacmeibacter sp.BGMRC2072,结合单菌落的颜色、形态及菌体生物量OD600进行初筛,再依据突变菌株的庚基灵菌红素产量、生物量及比生长速度,筛选出最佳突变菌株,并对其进行遗传稳定性测试。最终筛选得到一株高产庚基灵菌红素的突变菌株B13,其庚基灵菌红素产量为748.91-756.27 μg/mL,比出发菌株(384.27 μg/mL)增加94.9%,且突变菌株B13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表明ARTP诱变可明显提高海洋细菌Notoacmeibacter sp.BGMRC2072的庚基灵菌红素产量,且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基灵菌红素 室温等离子体(artp) 诱变育种 分光光度法 筛选鉴定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生物诱变育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4
17
作者 张雪 张晓菲 +5 位作者 王立言 张翀 陈韵亿 常海波 李和平 邢新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76-2684,共9页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F APGD)等离子体具有大气压下操作不需要真空系统、气体温度低、活性粒子浓度高、放电均匀性好、可控性强等特点,能够与各类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团队将RF APGD等离子体射流...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F APGD)等离子体具有大气压下操作不需要真空系统、气体温度低、活性粒子浓度高、放电均匀性好、可控性强等特点,能够与各类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团队将RF APGD等离子体射流引入生物诱变育种领域,对其物理特性及其与生物大分子和整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其开发成新一代高效诱变育种仪,命名为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仪。实践证明,ARTP诱变育种仪具有对操作者安全、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突变快速、突变率高、获得的突变体性状稳定等特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酵母、微藻等在内的四十余种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本文将对ARTP生物育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ARTP快速生物突变技术在生物进化研究及工业生物菌种改造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射频辉光放电 室温等离子 诱变 生物育种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东晓 杜建勋 +5 位作者 董亚茹 孙景诗 梁晓艳 王向誉 施新琴 郭洪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6-1476,共11页
为探究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照射处理对胡麻耐盐性的影响,以2个胡麻品种天亚10号和陇亚13号为材料,利用ARTP对胡麻种子进行不同时长(0、10、20、30 min)照射,测定不同Na Cl浓度(0、85、170 mmol·L-1)胁迫下胡麻的发芽指标、幼苗... 为探究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照射处理对胡麻耐盐性的影响,以2个胡麻品种天亚10号和陇亚13号为材料,利用ARTP对胡麻种子进行不同时长(0、10、20、30 min)照射,测定不同Na Cl浓度(0、85、170 mmol·L-1)胁迫下胡麻的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ARTP处理对Na 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RTP处理对2个胡麻品种的影响存在差异,ARTP处理可以促进天亚10号在Na Cl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降低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MDA含量,提高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70 mmol·L-1Na Cl胁迫下ARTP处理10 min,天亚10号发芽率可以提高90.27%;但抑制了陇亚13号在Na Cl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增加了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MDA含量,降低了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70 mmol·L-1Na Cl胁迫下ARTP处理30 min,陇亚13号的发芽率下降了17.60%。本研究结果为胡麻育种及盐碱地人工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室温等离子 盐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及工艺优化筛选螺旋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德龙 牛春 张萍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24期96-98,101,共4页
以一株纯化稳定螺旋霉素生产菌株(SPM16-92)为出发菌株,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进行诱变选育,经过大量诱变选育工作,筛选出四株突变菌株,相比出发菌株,突变株SPM16-303效价提高了21.7%,且性状相对稳定;以生产稳定菌株SPM16-92为... 以一株纯化稳定螺旋霉素生产菌株(SPM16-92)为出发菌株,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进行诱变选育,经过大量诱变选育工作,筛选出四株突变菌株,相比出发菌株,突变株SPM16-303效价提高了21.7%,且性状相对稳定;以生产稳定菌株SPM16-92为实验菌株,在发酵瓶培养前期分别添加不同的前体,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20h左右时,添加0.5%的正丙醇发酵效价能提高10.3%;以突变菌株SPM16-303为出发菌株,验证添加前体工艺,在突变提高基础上还能提高6.7%,突变菌株以添加前体工艺验证,相比原工艺生产菌株效价提高了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室温等离子体(artp) 诱变 前体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粘红酵母筛选高产油脂菌株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雅婷 刘宏娟 +1 位作者 王艳萍 张建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以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其进行诱变。得到最佳诱变条件为120 W功率下处理60 s,致死率达90%。诱变后,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筛选出1株高产油脂突变株LA1,与出发菌株相比较,其油脂产量、油脂含量... 以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其进行诱变。得到最佳诱变条件为120 W功率下处理60 s,致死率达90%。诱变后,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筛选出1株高产油脂突变株LA1,与出发菌株相比较,其油脂产量、油脂含量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7.59%和46.08%。对LA1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70 g/L,氮源为(NH4)2SO4,C/N值53。在最佳发酵条件下,LA1的油脂产量、生物量、油脂含量及油脂得率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23.9%、56.6%、43.0%和43.5%,其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等离子 粘红酵母 诱变 生物柴油 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