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政府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丝路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选取百度指数数据资料,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进行案例和舆情分析,发现网络时代下政府舆论引导存在应对不及时、不透明等问题,采取拖延政策,容易造成民愤累积和舆情负面效应的持续扩大。针对政府舆论引导存在问题提出建... 选取百度指数数据资料,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进行案例和舆情分析,发现网络时代下政府舆论引导存在应对不及时、不透明等问题,采取拖延政策,容易造成民愤累积和舆情负面效应的持续扩大。针对政府舆论引导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有利于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和群众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毒地”事件 政府 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
下载PDF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与模式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乔永平 郭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4-50,75,共8页
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早已存在,但直到最近发生的常州"毒地"事件后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表明环境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性事实,也是社会对其建构的结果。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解决路径、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因... 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早已存在,但直到最近发生的常州"毒地"事件后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表明环境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性事实,也是社会对其建构的结果。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解决路径、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因而作为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与经历的环节也不尽一致。尽管如此,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建构过程涵盖了环境问题建构通常经历的的阶段和关键环节,体现了环境问题建构的一般性规律。典型的环境问题建构可分为矛盾冲突形成与升级阶段、媒体介入阶段、上级政府关注和环境危害(风险)"问题化"三个阶段以及若干环节。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建构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转变。环境问题"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即特定环境状况变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危害或风险,受害者基于自身权益的需要,通过媒体或环保组织向基层政府(或企业)主张环境权益,引发上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从而将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促使其最终解决。这一模式实际上反映的是受害者、政府、媒体、公众、环保组织、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复杂互动和相互博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建构过程 建构模式 常州“毒地”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