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旨在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施行新的胸痛流程对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救治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前情况的纵向对比,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流程。...目的旨在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施行新的胸痛流程对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救治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前情况的纵向对比,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流程。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以下简称中大五院)胸痛中心由2019年2~9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82例为A组;由2020年2~9月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99例为B组,主要通过对比2019年2~9月与2020年2~9月中大五院胸痛中心的STEMI患者“入门-导丝通过时间(door-to-balloon time,DBT)”与“STEMI患者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ymptom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S2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electrocar-diograph,FMC2ECG)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患者病死率来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对中大五院胸痛中心运作的影响以指导改进胸痛中心的流程。结果A组DBT为58(30~78)min,导管室激活时间为17(10~20.5)min,分别与B组的81(64~105)min和20(15~25)min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S2FMC时间为134(62~328)min,FMC2ECG时间3.0(1.0~5.0)min,与B组的110(48~293)min和2.0(1.0~5.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影响下,STEMI患者的DBT虽较前延长,但不增加STEMI患者的病死率。但DBT的延长将影响无直接PCI治疗条件医院的转运决策,并延缓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合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优化胸痛中心的运作并且缩短DBT依旧是需要探讨的重点。展开更多
为分析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老年人的公交车出行行为,以2022年大连市老年人公交车出行为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出行习惯为理论框架,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分析态度...为分析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老年人的公交车出行行为,以2022年大连市老年人公交车出行为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出行习惯为理论框架,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分析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出行习惯、出行意愿与出行行为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老年人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出行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且在所有因素中影响作用最大,总效应为0.552;其余依次为出行意愿、出行习惯、态度和主观规范,主观规范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小,总效应为0.08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仍是出行习惯的前因。基于PLS-SEM的老年人公交车出行行为分析,反映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各因素影响老年人公交车出行选择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旨在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施行新的胸痛流程对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救治指标与新型冠状病毒前情况的纵向对比,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流程。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以下简称中大五院)胸痛中心由2019年2~9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82例为A组;由2020年2~9月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99例为B组,主要通过对比2019年2~9月与2020年2~9月中大五院胸痛中心的STEMI患者“入门-导丝通过时间(door-to-balloon time,DBT)”与“STEMI患者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ymptom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S2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electrocar-diograph,FMC2ECG)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患者病死率来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对中大五院胸痛中心运作的影响以指导改进胸痛中心的流程。结果A组DBT为58(30~78)min,导管室激活时间为17(10~20.5)min,分别与B组的81(64~105)min和20(15~25)min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S2FMC时间为134(62~328)min,FMC2ECG时间3.0(1.0~5.0)min,与B组的110(48~293)min和2.0(1.0~5.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影响下,STEMI患者的DBT虽较前延长,但不增加STEMI患者的病死率。但DBT的延长将影响无直接PCI治疗条件医院的转运决策,并延缓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合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优化胸痛中心的运作并且缩短DBT依旧是需要探讨的重点。
文摘为分析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老年人的公交车出行行为,以2022年大连市老年人公交车出行为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出行习惯为理论框架,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分析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出行习惯、出行意愿与出行行为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老年人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出行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且在所有因素中影响作用最大,总效应为0.552;其余依次为出行意愿、出行习惯、态度和主观规范,主观规范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小,总效应为0.08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仍是出行习惯的前因。基于PLS-SEM的老年人公交车出行行为分析,反映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各因素影响老年人公交车出行选择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