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常有余”理论探讨化肝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思路
1
作者 王金娥 刘晓红 +1 位作者 张皓翔 李光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基于“肝常有余”理论,探讨化肝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思路。[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肝常有余”理论与儿童的生理、病理联系着手,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和论治规律,并阐释化... [目的]基于“肝常有余”理论,探讨化肝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思路。[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肝常有余”理论与儿童的生理、病理联系着手,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和论治规律,并阐释化肝煎的来源、方义及其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肝常有余”理论分别阐述了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生理上的“有余”体现了小儿良好生长发育的生理机能状态;病理上的“有余”指生理上的“有余”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转化为病理上的“亢盛”表现,是小儿疾病向“易实”转化的病理基础。由此探索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通常与感受外邪、饮食不适、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核心病机多为肝郁化火,木火刑金,症状特点多表现为春季多发、情志异常、夜间发作、病程日久,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调肝,同时联合治肺诸法,以达肝肺同治。化肝煎的主要功用是疏肝解郁、降逆散火,符合小儿慢性咳嗽的核心病机特点,临证可加减使用。文末所举小儿慢性咳嗽医案辨证为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证,治以疏肝泻火、化痰止咳为主,方用化肝煎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肝常有余”理论可用于指导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运用化肝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有据可循,疗效显著,可为今后中医药早期干预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有 肝郁化火 木火刑金 儿童 慢性咳嗽 化肝煎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从内阳外阴本体结构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晓璐 纪云西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运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从阳在内阴在外的本位结构和阳向上向外、阴向下向内的驱动性,阐释了朱震亨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实质乃肾精不足、虚火上越,认为目前临床上多不解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本意而滥用清热泻火、滋阴... 运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从阳在内阴在外的本位结构和阳向上向外、阴向下向内的驱动性,阐释了朱震亨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实质乃肾精不足、虚火上越,认为目前临床上多不解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本意而滥用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药物,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补肾填精与引火归元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阳外阴 本体结构 常有 阴常不足 补肾填精 引火归元
下载PDF
朱丹溪“阳常有余”与“清阳”的探讨
3
作者 张振宇 胡润萍 +3 位作者 朱玲逸 阮艳玲 刘粉宁 王奕婷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0期10-14,共5页
目的:通过探讨“阳常有余”与“清阳”的区别,以指导临床采用使相火敛守于本位的治疗方法,治疗因“阳常有余”引发的疾病,达到准确辨治疾病的目的。方法: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经典古籍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区别。结果:在人体生理功能... 目的:通过探讨“阳常有余”与“清阳”的区别,以指导临床采用使相火敛守于本位的治疗方法,治疗因“阳常有余”引发的疾病,达到准确辨治疾病的目的。方法: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经典古籍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区别。结果:在人体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等方面,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且不可缺少的动力。“阳常有余”指相火不守本位而妄动。当相火蛰守本位时,相火属于人体正常阳气的一部分;当相火越位时,则不属于正常阳气。结论:对朱丹溪“阳常有余”理论与“清阳”理论进行辨析探讨是必不可缺的,一方面可使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另一方面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指导医生辨证立法、处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火 清阳 常有 相火妄动 《格致余论》 朱丹溪
下载PDF
金城“有常有变”画学思想探析
4
作者 白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10期6-8,共3页
金城,作为近现代北京地区传统派画家群体的领军人物之一,不仅是北方画坛领袖,还是连接南北及中日画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文绘画技艺精湛,其艺术思想主要聚焦于《北楼论画》和《画学讲义》等理论文本,同时也散见于《藕庐诗草》《十八国... 金城,作为近现代北京地区传统派画家群体的领军人物之一,不仅是北方画坛领袖,还是连接南北及中日画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文绘画技艺精湛,其艺术思想主要聚焦于《北楼论画》和《画学讲义》等理论文本,同时也散见于《藕庐诗草》《十八国游历日记》以及某些绘画作品题跋中。着重分析金城在《画学讲义》中“有常有变”这一核心画学思想,肯定金城艺术思想对当今艺术的实践仍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城 “有常有变” 画学思想 《画学讲义》
下载PDF
王素梅从肝常有余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之经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霞 薛小娜 +2 位作者 吴琼 陈自佳 杨蕾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18-19,共2页
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明代万全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有余,四不足”的观点。近年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王素梅教授研究多发性抽动症多年.积累了丰... 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明代万全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有余,四不足”的观点。近年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王素梅教授研究多发性抽动症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教授认为由于小儿肝常有余.而肝又以气为用.所以感邪后或受情志因素的影响.更易引起气机逆乱或肝阳亢而无制,化火生风,出现抽动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常有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肝常有余”理论儿科应用举隅 被引量:12
6
作者 顾国祥 杨丽霞 +1 位作者 徐玲 李乃庚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6-58,共3页
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之特点,创立泻青丸方,为后世提出“肝常有余”奠定了基础。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基础上,提出“肝常... 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之特点,创立泻青丸方,为后世提出“肝常有余”奠定了基础。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丹溪心法》有云:“气有余,便是火”,加之小儿纯阳之体,一旦感邪易于化火、化热,生风动痉,诚如万全所言:“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由此可见,“肝常有余”与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有 抽动症 顿咳 高热惊厥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肝常有余”探微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小英 许华 高烁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9-451,456,共4页
通过梳理"肝常有余"的源流与沿革,阐述小儿"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属性,并分析小儿对病邪的反应及病理变化的倾向性,探讨"肝常有余"在儿科疾病如肺系疾病、脾胃疾病、惊风、夜啼、多发性抽动症诊... 通过梳理"肝常有余"的源流与沿革,阐述小儿"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属性,并分析小儿对病邪的反应及病理变化的倾向性,探讨"肝常有余"在儿科疾病如肺系疾病、脾胃疾病、惊风、夜啼、多发性抽动症诊疗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有 儿科疾病 诊疗应用
下载PDF
青少期“肝常有余”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证过程模拟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史亚飞 郭丽丽 +1 位作者 吴皓萌 徐志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0-1262,共3页
病证过程模拟是开展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现代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从证候的判别、病因的模拟与肝藏象功能主体性体现的3个方面来看,目前通过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理变化过程建立的肝失疏泄动物模型仍须深入探讨。基于青... 病证过程模拟是开展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现代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从证候的判别、病因的模拟与肝藏象功能主体性体现的3个方面来看,目前通过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理变化过程建立的肝失疏泄动物模型仍须深入探讨。基于青少期"肝常有余"理论,肝藏象功能在青少期脏腑功能的主体性以及青少期阴性情绪的多发性与共病性,青少期应激及其诱发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成为构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动物模型的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期 常有 情志内伤 肝失疏泄 病证过程模拟
下载PDF
试从小儿“肝常有余”特性辨治青少期情志异常 被引量:4
9
作者 郭丽丽 史亚飞 +2 位作者 袁玉梅 吴皓萌 徐志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6-8,共3页
根据历代医家对小儿"肝常有余"理论的认识,试从小儿"肝常有余"特性论述青少期情志异常证治机制。认为青少期情志异常与肝关系密切,"肝常有余"是青少期情志异常的病理基础之一,其治则为肝郁气滞型宜疏肝调... 根据历代医家对小儿"肝常有余"理论的认识,试从小儿"肝常有余"特性论述青少期情志异常证治机制。认为青少期情志异常与肝关系密切,"肝常有余"是青少期情志异常的病理基础之一,其治则为肝郁气滞型宜疏肝调肝,肝郁化火型宜清肝柔肝,肝阳上亢型宜抑肝平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期 情志异常 常有 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
下载PDF
肝阳常有余 亦有不足 被引量:9
10
作者 毕慧娟 于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85-2586,共2页
肝阳有温煦、升发、条畅的生理功能,"肝阳常有余",但亦有不足之时。肝阳虚则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涉及多个脏腑组织,治疗当宜温补肝阳、酸敛肝阳、疏肝柔肝、散寒止痛之法。
关键词 肝阳 肝阳虚 肝阳常有
下载PDF
论以阴阳邪正四分法理解“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之争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昺焱 朱世鹏 +1 位作者 刘通 陈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15-1616,共2页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两医家对阴阳的含义指代不清,笼统地将生理的阴阳和病理的阴阳统称为阴阳,以致有阳气有余和不足的歧义。文章将阴阳细分为具有促进生理功能的正阴、正阳和导致病理变化的邪阴、邪阳,以此四分法调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长不足'之争,为这一理论争鸣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邪正 常有 阳非有余
下载PDF
浅析小儿“心常有余”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万梓成 许尤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3期217-218,共2页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提出了五脏"两有余三不足"的理论。本文主要从小儿生理病理及心与其他四脏关系中系统论述了"心常有余"的理论,并针对小儿这一特点提出了相关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常有 心主血脉 辨证论治 儿童
下载PDF
论小儿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娟 葛慧 闫瑢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8期37-39,共3页
本文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生理说及对小儿养护的指导意义,阐述肝脾养护及调和肝脾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又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病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病理说及对小儿疗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 本文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生理说及对小儿养护的指导意义,阐述肝脾养护及调和肝脾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又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病理含义入手,论述其病理说及对小儿疗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肝病、脾病、肝脾相兼为病的发病、治疗、用药等。最后得出结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说,是儿科学的重要理论,有非同寻常的临床价值。其临床意义可用两句话概括:顺其生理特点以养护,逆其病理特点以疗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有 脾常不足 临床意义 儿科
下载PDF
小儿“心常有余”刍议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权来 许尤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针对小儿生理特点、病理表现和临床运用等方面对"心常有余"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小儿生理性"心常有余"乃正常发育之态;病理性"心常有余"为相对之有余,治法多采用清心安神、清热泻火为主,但用药不可攻伐... 针对小儿生理特点、病理表现和临床运用等方面对"心常有余"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小儿生理性"心常有余"乃正常发育之态;病理性"心常有余"为相对之有余,治法多采用清心安神、清热泻火为主,但用药不可攻伐太过,以免引起新的病证。以冀有助于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有 心主血脉 辨证论治 儿童
下载PDF
万全“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论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立鸣 左先邦 《中医儿科杂志》 2007年第6期10-11,共2页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辨治运用等方面,对万全的"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论进行分析讨论,以冀有助于临床运用。
关键词 万全 儿科 “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下载PDF
浅议小儿“肝常有余”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春颖 赵援非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8期112-113,共2页
明代医家万全受《内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胜二火”的启示及丹溪学说的影响,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及治疗等产生... 明代医家万全受《内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胜二火”的启示及丹溪学说的影响,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及治疗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就“肝常有余”之说,浅述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常有
下载PDF
试论小儿“肝常有余”说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志虹 秦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3期79-79,共1页
就小儿"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观及其"有余"与"不足"的相对属性结合临证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常有 生理 病理 相对属性 医论
下载PDF
定常有涡管流的速度场和涡量场
18
作者 阎庆绂 孙西欢 马素霞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8-522,共5页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论述了有涡管流的产生条件及速度场和涡量场特性 。
关键词 涡量场 常有涡管流 速度场 流速分布
下载PDF
“肝常有余”论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晓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论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在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认为“肝无补法,故无补肝之药”,并以泻青丸以泻肝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有 儿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之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边文贵 《农垦医学》 199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朱丹溪 常有 阴常不足 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