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勇兰 李莎 +1 位作者 张迪 李俊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7期831-838,共8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成人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由多囊肾病(PKD)1和PKD2基因突变引起,其特征为肾脏多个液体囊肿形成,且患者肾功能随着囊肿发展而逐渐下降。目前ADPK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透析和肾移植是维...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成人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由多囊肾病(PKD)1和PKD2基因突变引起,其特征为肾脏多个液体囊肿形成,且患者肾功能随着囊肿发展而逐渐下降。目前ADPK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透析和肾移植是维持晚期ADPKD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近年关于ADPKD基因研究、诊断、治疗取得了许多进展,靶向治疗也有了一些新思路,如环腺苷酸通路、细胞内钙调控和细胞周期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对ADPKD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其临床诊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靶向治疗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米扎格列净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的功能抑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2
作者 刘雯瑜 吴双成 +4 位作者 张天琛 付莉莉 解良瑜 胡菀芊 郁胜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51,共9页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分布。用MIZA处理囊肿衬里上皮细胞OX161和肾小管上皮细胞UCL93,37℃孵育24、48和72 h后通过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100μmol/L MIZA处理OX161细胞48 h后,通过qPCR测定细胞中α1-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1的mRNA表达量。用犬肾细胞MDCK 3D囊肿形成实验验证MIZA对囊肿形成的作用。通过mRNA-seq数据分析筛选UCL93细胞和OX161细胞、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后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SGLT1在ADPKD患者和PKD1^(-/-)小鼠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肾脏组织升高(P<0.05,P<0.01),免疫荧光染色发现SGLT1主要表达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在体外实验中,MIZ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3D形成实验表明MIZA抑制了囊肿的形成。mRNA-seq数据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与OX161细胞和UCL93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相同。结论SGLT1抑制剂MIZA可能通过PI3K-Akt、MAPK等通路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延缓多囊肾的生长,是ADPKD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 细胞增殖 纤维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囊蛋白2离子通道功能及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汪凯 黄渊 +2 位作者 周策凡 唐景峰 陈兴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多囊蛋白2 (polycystin-2,PC2,或称TRPP2,PKD2)是一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在维持细胞正常的Ca~(2+)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transient receptor p... 多囊蛋白2 (polycystin-2,PC2,或称TRPP2,PKD2)是一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在维持细胞正常的Ca~(2+)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ADPKD)的潜在病因之一。PC2可自身组装为同源四聚体离子通道或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异源受体-离子通道复合物,参与调节机械感觉、细胞极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导致囊性细胞从正常的吸收、静止状态转变为病理性分泌、增殖状态。本文阐述了PC2蛋白相关结构域以及通道特性在维持细胞内Ca~(2+)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并总结了PC2在细胞膜、纤毛、内质网以及线粒体等特定亚细胞定位形成多囊蛋白复合物,参与多种细胞分化、增殖、存活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为确定特异性的有效的ADPKD干预治疗途径和靶点药物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蛋白2 离子通道 钙离子 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轩维 李文来 +2 位作者 李玥 马聪媛 朱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囊肿进行性形成,导致肾脏体积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最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既往临床上对ADPKD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法延缓多囊肾病的病情进展,临床上亟需针对ADPKD...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囊肿进行性形成,导致肾脏体积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最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既往临床上对ADPKD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法延缓多囊肾病的病情进展,临床上亟需针对ADPKD的有效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ADPKD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ADPKD致病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不断取得进展突破,目前已有多种ADPKD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ADPKD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治疗及新药研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信号通路 分子靶向药物 致病基因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诊治
5
作者 廖奕娇 杨曙东 易铁钢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具有渐进性肾功能减退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为本虚标实,禀赋不足兼有瘀、痰、热、毒。治疗以补虚为主,兼以祛瘀、温化、清热、下浊毒,结合《...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具有渐进性肾功能减退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为本虚标实,禀赋不足兼有瘀、痰、热、毒。治疗以补虚为主,兼以祛瘀、温化、清热、下浊毒,结合《金匮要略》杂病论治特色辨治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展各过程,可缓解因瘀、痰、热、毒等病理因素导致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病因病机 诊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新认识 被引量:10
6
作者 邓博 丁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69,179,共5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以肾脏囊肿及一系列肾外表现为临床特点,由于高发病率及预后不良,近年来成为肾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ADPKD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基因PKD1、...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以肾脏囊肿及一系列肾外表现为临床特点,由于高发病率及预后不良,近年来成为肾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ADPKD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基因PKD1、PKD2异常而发病,纤毛致病学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很多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包括新提出的发病机制,如炎症在ADPKD发病中起的作用;评估各种诊断方法,如应用生物标志物;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等。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肾动脉栓塞术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终末期的对症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小茜 董伟华 +3 位作者 王智 廖华强 刘士远 肖湘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评价经肾动脉栓塞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对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终末期多囊肾病患者7例,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肾动脉栓塞术治疗。7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腹胀,5例伴肉眼血尿,1例伴顽固性高血压... 目的评价经肾动脉栓塞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对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终末期多囊肾病患者7例,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肾动脉栓塞术治疗。7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腹胀,5例伴肉眼血尿,1例伴顽固性高血压。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7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同时腹围变小,营养状况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肾动脉栓塞术对终末期多囊肾的对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动脉栓塞 对症治疗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诊断、监测及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薛澄 周晨辰 +1 位作者 王武涛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1期4-7,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病率约为1‰-2‰,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ADPKD是西方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4大病因,约占透析人数的5%-10%,约半数ADPKD患者于60岁前进入ESRD,主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我国约有150万例ADPK...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病率约为1‰-2‰,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ADPKD是西方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4大病因,约占透析人数的5%-10%,约半数ADPKD患者于60岁前进入ESRD,主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我国约有150万例ADPK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肾脏替代治疗 ADPKD 诊断 监测 遗传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ESRD
下载PDF
尿肾损伤分子-1预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早期发展速度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熠熠 陈冬平 +3 位作者 梅长林 郁胜强 李林 徐成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尿KIM-1水平与早期ADPKD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及其预示作用。方法:(1)收集临床确诊为ADPKD患者(CKD1,2期)及体检健康人群各40例,并取其晨起后第2次尿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液中Kim-1浓度,比较多囊肾病人群与正常人群在Ki... 目的:探讨尿KIM-1水平与早期ADPKD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及其预示作用。方法:(1)收集临床确诊为ADPKD患者(CKD1,2期)及体检健康人群各40例,并取其晨起后第2次尿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液中Kim-1浓度,比较多囊肾病人群与正常人群在Kim-1表达程度的差异;(2)用多囊肾患者肾脏体积增长速度判断疾病进展状况,用MRI肾脏成像的方法计算6个月间隔后肾脏体积增长情况;(3)去除肾脏总体积大于1500cm3的患者,以肾脏体积半年增长率2.7%为界,将患者划分为高平均速度组和低平均速度组,比较两组间KIM-1水平差异。结果:(1)多囊肾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eGFR水平(采用CKD-EPI公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中Kim-1水平多囊肾病组显著升高[(837.9±821.5)pg/mlvs(440.3±270.2)pg/ml,P<0.05];(2)多囊肾患者半年肾脏体积增长速度为(4.88±3.86)%,显著高于国外报道的多囊肾患者半年体积增长速度;(3)高平均速度组KIM-1水平高于低平均速度组(P<0.05)。结论:Kim-1作为肾小管损伤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标记物在多囊肾病患者群中表达显著升高,能预示早期肾脏体积并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多囊肾患者肾体积的增长快慢,但Kim-1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1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托伐普坦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性肾病患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法 陈广新 +1 位作者 刘纳新 苏立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186,共3页
通过搜索PubMed,ScienceDirect,万方,CNKI数据库,选择1990~2014年文献,对托伐普坦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性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通过搜索PubMed,ScienceDirect,万方,CNKI数据库,选择1990~2014年文献,对托伐普坦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性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可显著地增加经济负担和致死率。目前尚没有特定药物用于治疗或延缓该病的进程。ADPKD患者早期使用托伐普坦可减慢疾病进程,但可能伴发频繁的、严重的不良事件,需密切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进展
下载PDF
中国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林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580-588,共9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为1/400-1/1000。AI)PKD主要致病基因有两个,分别称为PKD1和PKD2。该病代代发病,子代发病机率为50%。患者多在成年后...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为1/400-1/1000。AI)PKD主要致病基因有两个,分别称为PKD1和PKD2。该病代代发病,子代发病机率为50%。患者多在成年后出现双侧肾脏囊肿,随年龄增长,逐渐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 遗传性肾病 致病基因 PKD2 PKD1 发病机率
下载PDF
多囊蛋白-1在肾透明细胞癌及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体液中含量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吴俊 梅长林 +2 位作者 赵海丹 戴兵 刘亚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目的比较多囊蛋白-1在肾透明细胞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及正常人体液中的含量。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20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20例及正常健康查体者15例,留取血液及尿液标本各1份。以本实验室制... 目的比较多囊蛋白-1在肾透明细胞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及正常人体液中的含量。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20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20例及正常健康查体者15例,留取血液及尿液标本各1份。以本实验室制备的鼠源抗多囊蛋白-1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以兔源抗多囊蛋白-1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体液中多囊蛋白-1的含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液中多囊蛋白-1含量为(53.613±8.697)μg/L,显著高于多囊肾病患者血液中含量(6.745±3.215)μg/L(P<0.01)及正常人血液中含量(20.386±14.234)ng/ml(P<0.01)。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尿液中多囊蛋白-1含量为(10.228±7.989)μg/L,显著低于多囊肾病患者尿液中含量(48.268±16.452)ng/ml(P<0.01),与正常人尿液中含量(10.083±8.941)μg/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囊蛋白-1属于一个新的跨膜蛋白家族,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液中表达增加,而在多囊肾患者血液中表达减少,为进一步揭示多囊蛋白-1的功能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多囊蛋白-1 肾透明细胞癌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旭 张东亮 刘文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7-58,共2页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保守的信号途径,其生物学效应非常广泛,对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近年研究发现,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发病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Wnt...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保守的信号途径,其生物学效应非常广泛,对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近年研究发现,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发病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 信号通路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下载PDF
V2受体抑制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新选择
14
作者 周晨辰 张颖慧 薛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739-741,共3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1:1000),特征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超过50%的 ADP-KD 患者呈现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ESRD 通常发生在60...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1:1000),特征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超过50%的 ADP-KD 患者呈现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ESRD 通常发生在60岁以后。ADPKD 患者患 ESRD 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占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总数的4%-10%,因此,早期对 ADPKD 患者肾脏囊泡生长进行干预对预防 ESRD 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受体抑制剂 肾脏替代治疗 ADPKD ESRD 遗传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多发
下载PDF
西罗莫司延缓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疾病进程
15
作者 肖建 周福建 时宝忆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99-100,共2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可威胁生命的单基因遗传肾脏疾病,以双侧肾脏多发囊肿进行性增大而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为特征。其在活产婴儿中的患病率约为1/1000~1/400,...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可威胁生命的单基因遗传肾脏疾病,以双侧肾脏多发囊肿进行性增大而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为特征。其在活产婴儿中的患病率约为1/1000~1/400,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30~40岁。在欧洲约6%的终末期肾病由ADPKD引起。ADPKD由PKD1基因(80%)或PKD2基因(15%)的变异引起闭,PKD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p13.3,编码多囊蛋白1(polycytin.1,PC-1),PC-1是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样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合并主动脉夹层一例
16
作者 杨明烽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患者,女性,46岁。因突发剧烈胸痛5小时于2008年9月3日入我院急诊科,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后,行增强CT检查: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内膜第一撕裂口位于腹腔干水平后壁,第二撕裂口位于右肾动脉下方1cm。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肾动脉 腹主动脉瘤 剧烈胸痛 合并 平滑肌细胞 急诊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ROPKD评分:一种新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展预测模型
17
作者 相玉柱 熊晖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64-,共1页
背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ADPKD)的病程因人而异,重者40岁之前达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轻者终生无需肾脏替代治疗。目的:在这项研究中,笔者开发了一个基于遗传和... 背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ADPKD)的病程因人而异,重者40岁之前达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轻者终生无需肾脏替代治疗。目的:在这项研究中,笔者开发了一个基于遗传和临床数据的预测模型用来预测ADPKD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患者 预后 PROPKD 多囊 ESRD 预测模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芸冰 宁松毅 汤元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8-672,共5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之一,可引起肾功能的不可逆下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ADPKD发病率高,多器官累及,预后差,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之一,可引起肾功能的不可逆下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ADPKD发病率高,多器官累及,预后差,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多囊肾病的基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均已取得重要进展,文中从ADPKD的发病机制、诊断、并发症、治疗等方面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发病机理 影像学 治疗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泛素连接酶β-TrCP的表达及其作用和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美含 陈揭剑 +6 位作者 陈旭娇 周洁 吴明 杨明 付莉莉 宋书伟 梅长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及动物模型中泛素连接酶β-TrCP的表达,初步探讨人囊肿衬里上皮OX161细胞中β-TrCP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在OX161细胞内转染β-TrCP的siRNA,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 目的观察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及动物模型中泛素连接酶β-TrCP的表达,初步探讨人囊肿衬里上皮OX161细胞中β-TrCP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在OX161细胞内转染β-TrCP的siRNA,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吸光度;在OX161细胞中抑制JAK2/STAT3通路或转染STAT3质粒,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和β-TrCP的表达。收集ADPKD行肾脏切除术患者的肾脏组织和肾旁距癌组织5 cm以上的正常肾脏组织(正常对照组)、雄性Han:SPRD(cy/+)大鼠(ADPKD模型)和野生型Han:SPRD(+/+)大鼠肾组织(对照),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β-TrCP的表达。收集Pkdlflox/flox;tamoxifen-Cre+小鼠(ADPKD模型)和Pkdlflox/flox;tamoxifen-Cre-小鼠(对照)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TrCP的表达和亚定位。结果与UCL93细胞相比,OX161细胞中JAK2/STAT3通路明显活化,β-TrCP表达量增加;β-TrCP敲减后细胞增殖减慢(P<0.05);WP1006抑制JAK2/STAT 3通路后,β-TrCP表达量减低,转染STAT 3质粒后,β-TrCP的表达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野生型Han:SPRD(+/+)大鼠及Pkdlflox/flox;tamoxifen-Cre-小鼠比较,ADPKD患者肾组织、Han:SPRD(Cy/+)大鼠肾组织及Pkdlflox/flox;tamoxifen-Cre+小鼠肾组织中β-TrCP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在人囊肿衬里上皮OX161细胞株中β-TrCP表达量增多,且受JAK2/STAT3通路调控;在ADPKD患者及其模型鼠肾脏组织中β-TrCP表达量也增加。β-TrCP可能参与促进囊肿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肾组织 泛素连接酶β-TrCP 细胞增殖 JAK2/STAT3 通路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男性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生殖相关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蔡鸿财 商学军 黄宇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确切病因不明,约半数有家族遗传病史。ADPKD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多系统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男性ADPKD患者可出现严重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活力精子、无...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确切病因不明,约半数有家族遗传病史。ADPKD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多系统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男性ADPKD患者可出现严重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活力精子、无精子症、附睾囊肿、精囊腺囊肿及射精管囊肿等而导致不育,但目前相关报道不多,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精子结构异常、多囊蛋白结构缺陷、PKD基因突变及AZF基因微缺失有可能是导致男性ADPKD患者精液质量异常发生率增高的原因。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增加男性ADPKD患者配偶的受孕概率,但应充分评估子代的健康问题。本文将从发病情况、病理生理学机制、诊疗现状这几个方面对男性ADPKD不育患者的生殖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男性不育 附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